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

廠衛們的統計結果還沒有出來,此時剛回到宮中的崇禎皇帝卻又陷入另一件令人毛骨悚然之事,韃子來了,而且是忽然間出現在自己眼皮子低下來了!

這個時候,崇禎皇帝總算是明白被自己附身那位在歷史上經受的感覺,京城裡到處都有人想要自己的命,一不小心就可能這在上吊之前一命嗚呼。

幾個月以來,崇禎皇帝在後世一向樂觀的心性都快被嚇出心臟病來了。

崇禎皇帝聽番子彙報之後不由覺得自己命大,好不容易下決心御駕親征一次,這邊還在聚攏兵力還沒等動作的時候,千里之外的盛京居然立馬就知道了。

將廠衛探報和唐通的捷報結合起來,崇禎皇帝心裡就出現了一個根本不敢相信的結果,那就是在自己出城御駕親征前後幾天的時間,這個消息就已經被建奴忠誠的奴才們送往盛京。

自己動身和多爾袞知曉這兩者之間前後相差不會有太久,甚至可能只在幾天之內,不然就算韃子動作再快,也不可能直接出現在千里之遙的京師郊外。

想想自己努力幾個月纔有的這點兒家底差點被多爾袞隨手來個一鍋燴,崇禎皇帝心中頓時一股無名火起。

“方正化,先把大內裡裡外外查上一遍!”

“曹化淳,這事你不用管,帶着西廠的番子繼續幫吳又可和袁班治瘟。”

本以爲這京城被自己裡裡外外殺了幾遍,又有三廠一衛的番役們日夜監視,起碼也會安穩一些,不用再繼續提心吊膽的活着。

可現在想來,卻是自己把北京城的情況想簡單了。

明面上那些東林黨是老實了,也沒有人敢和如日中天的廠衛叫板,可暗地裡做了什麼勾當卻是不得而知,居然連自己手下那些機警的番子們都沒發覺。

“傳朕旨意,將所有首級在承天門外築爲京觀,以儆效尤!”

堆疊京觀,向來都是要傳揚成四海皆知的大勝才行,這可是個大事,朝堂的百官聽到了都是極力反對,但崇禎皇帝壓根不管你這些,轉頭直接去問內閣首輔魏藻德。

經過上次‘魏青天’的事,魏藻德覺得自己此前都是爲民請命,到現在也換了副心態,一條道走到黑就是,實際上除了崇禎皇帝也沒什麼其它的選擇。

況且這‘良鄉大捷’乃是國朝百年未有而實實在在的大勝,據內庫大使所說,這些首級擱在內庫都堆不下了,此時不拿出去好好的吹一波,難道還留着等下崽兒不成。

魏藻德這次同意的時候也留了個心眼,居然出來說要和內閣大學士馮銓共同主持此次築京觀事宜,顯然是和昔日仇敵閹黨開始摒棄前嫌、同仇敵愾,成立了一個新的黨派——保皇黨。

崇禎皇帝哪能不知道這兩人的小算盤,魏藻德和馮銓想要好名聲,自己也不吝嗇,給他們就是了。

保皇黨在朝中的形成正是有利於自己皇權的穩固,崇禎皇帝后世那九年的義務教育還是沒白讀的,沒多說什麼便欣然接受,促成‘皆大歡喜’的局面。

當然了,這個皆大歡喜是相對而言的,東林黨官員們再次反對無效,只能是回家繼續憋着生氣,說是不敢說的,就連路上談論幾句都不敢。

因爲這麼做的,官職小一些的在第二天基本都被番子直接抓到大牢嚴刑拷打,官職稍大些的也別想倖免於難,崇禎皇帝人家金口玉言,往往都是直接找個由頭給抄了。

沒錯,反正撕破臉皮了,崇禎皇帝現在就是這麼狠。

三日之後,崇禎皇帝擺駕來到承天門外,看着聚齊好的將士們,也是當衆流下了喜極而泣的淚水,哽咽着說了一句“將士們辛苦了。”

這話在後世都聽出繭子來了,乃是領導人閱兵必須要走的程序,但現在這年頭從皇帝嘴裡親自說出來,就好像拍到兵士們的心窩子上去了,感覺暖暖的,很貼心。

天啊,這麼好的皇帝哪裡去找!

更別提崇禎皇帝還是流淚哽咽着說出來的,讓所有人都覺得沒有白爲大明奮戰效死,如果蒼天再給他們一次重來的機會,他們還會選擇爲崇禎皇帝死戰。

如果非要加個期限,他們希望是一百年。

這個時候京觀也築得差不多了,崇禎皇帝走下城樓從將士們中間穿過,特意看了看這些黝黑憨厚的面容,和其中幾個人含笑對視,來到石碑前,親自揮筆寫下一段小字,說道:

“承恩,將這些話拓於碑上,教天下人知曉朕之心意!”

王承恩先是山呼萬歲接旨,而後上前一看,當即覺得胸中涌起一陣難以名狀的自豪感,若自己不是個太監,還真要和唐通、黃得功他們上陣殺敵才痛快。

“良鄉一役,我各路王師並駕齊驅,正奇互用,並協一心,累敗來犯之賊。有如鴻雁來歸,箕子之提封如故,亦如熊羆振旅,漢家之德威播聞。除所獲功級,封爲京觀,棄屍稿街,傳首天下,永垂凶逆之鑑戒,大泄神人之憤心。”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還在最後加了一行小字:

“皇明混一海宇,文治武功之盛,雖已不及漢唐,然丹心猶存。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十七年閏五月甲申,大明皇帝朱由檢以平賊紀。”

當碑文上的內容被傳達下去之後,下面的人都是臉色各異。

對於東林文官們而言,崇禎皇帝這殺氣騰騰、唯恐天下不亂的碑文正是昏君的最好憑證,事實證明,此桀紂之君根本不會管黎民百姓的死活!

東林黨的文人們已經在心中醞釀好要如何聲討崇禎皇帝,而在場的明軍將士們卻是個個面色漲紅,人人緊握着手中刀槍,恨不能再上戰場與賊虜拼他個你死我活!

被崇禎皇帝召集起來的明軍將士們,站在這樣一個宣揚大明武功的石碑京觀面前,只覺得心中滿是自豪感,這樣一個皇帝,誰說他是昏君?

說這話的人才是昏庸之臣!這是千古難遇的明君,甚至在某方面足以和永樂大帝相媲美的明君!

據傳,當日閱兵結束之後,各軍本打算回營修整,路旁幾個士子吟詩作賦,大致意思誰都能聽懂,大概就是在說崇禎皇帝寫這樣的碑文,是個不折不扣的暴虐之君,更是個比隋之煬帝更昏聵的君主!

豈不料,士子們這般自以爲是的吵吵嚷嚷卻讓路過的兵士聽不下去了,幾個在戰場上殺了順賊的漢子更是直接一口濃痰噴了過去,怒聲罵道:

“只知道在後嚼舌根的慫貨!當今皇上聖明,處處皆爲我等謀求福祉,你們倒好,恩將仇報不說,反而處處聒噪攪人,真是該死!”

有一個披着甲冑的京營兵士大聲同意,惡狠狠道:

“兄弟說的不錯!像你們這等書生,上戰場後莫要立刻嚇得尿了褲子纔是,若真有戰場相遇那日,不必求饒,俺必定替皇上摘了你的狗頭!”

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章沒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一些相關通知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
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二章沒了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一些相關通知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