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

陳演的態度與昨日截然相反,薛鳳翔一時倒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真心在擔憂崇禎,還是在自導自演,想了想,還是閉上嘴不再說話。

如果陳演在自導自演,現在叫他們來就只能是本着找替罪羊的打算。

這種時候,顯然明哲保身才是最爲行之有效的辦法,話說的越多,這攤子爛事就越有可能粘在你自己身上。

見薛鳳翔閉上嘴,其餘幾個正欲說話的侍郎也是眼觀口,口觀心,各自不發一言,當朝皇帝遇刺,那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崇禎皇帝震怒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方纔去見駕的時候,董琦帶着京營兵把皇宮大內封鎖起來,許進不許出,依現在的態勢來看,搞不好又是一出鋌擊案。

萬曆年間那次皇帝不想深究,現在的崇禎皇帝震怒之後卻是要一查到底,直接動用京營封鎖了內宮,所有人都要重新審查。

東廠的番役正在上街到處排查,一向辦事圓滑的王承恩,從坤寧宮出來後不知得到什麼密旨,這次竟也是要動真格的了。

當天夜裡,崇禎皇帝下詔,京師晚間戒嚴。

這可又是一劑猛料,京師以往曾戒嚴過許多次,但那些無一例外都是建奴寇邊才進行的無奈之舉,這回皇帝大難不死,當晚京師便再次戒嚴,正說明對此事極爲重視。

東廠大牢,一個檔頭手持長鞭走到那鄧監生面前,毫無徵兆地一腳踹出去,緊跟着厲聲喊道:

“來人,將他倒吊起來,上刑具,老子就不信他不開口!”

檔頭這一腳用了十二分力氣,鄧監生感覺胸間一陣劇痛,還沒來得及反應,又被幾個東廠番子合力倒吊起來,又是一頓毫不留情的鞭撻。

後面站着不少東廠番子,看着這一幕都覺得異常解氣,咱們東廠才建起來多久,竟然就有人打着行刺的念頭了,得虧皇上福大命大,若是讓他們得手那還得了。

“督主到!”

忽然間,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卻是王承恩帶着幾個掌刑千戶和十幾個檔頭走進牢中。

見狀,方纔那檔頭原本臉上的狠色立即消失,迎上前幾步,諂媚笑道:

“卑職見過督主。”

“怎麼樣,開口了嗎,是何人主使?”王承恩陰沉着一張死人臉,好像隨時都能凝聚出一陣猛烈的暴風雨。

今日見到崇禎皇帝在坤寧宮的慘狀,王承恩痛心疾首的同時也發現自己這些時日手段太過溫和,看來還是要向那九千歲學學,對付這些沒心沒肺的東林黨,就不能留手。

那檔頭由於沒能完成任務而心中懼怕,聽到王承恩詢問,當即‘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叩頭道:

“督主恕罪!這廝嘴硬的很,就是不開口。”

王承恩聞言倒也是毫不意外,向身後一個眼神示意,掌刑千戶李有成冷笑一聲,從那檔頭手中接過皮鞭,竟然是親自出馬。

掌刑千戶親自刑訊某人的情況較爲罕見,而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李有成負責刑訊,王承恩和其餘一個掌刑千戶也是全程在旁邊看着。

王承恩道:“吩咐下去,讓各府的聽記們立即上報一遍,增派一倍的人手上街巡查,還有京城各部院衙門的坐堂,都要給本督日夜不斷的盯緊嘍!再出了什麼差錯,拿你們試問!”

“卑職尊令!”

王承恩這話就是在鄧監生面前毫無顧忌的說出來,很顯然,無論問得出來問不出來,這位行刺皇帝的瘋漢在他眼中已經和死人無異。

因爲死人聽到的東西,是根本不會說出來的。

正在李有成準備大展身手,將東廠各種酷刑用上一遍逼他開口時候,那鄧姓卻監生卻忽然仰面伸脖翻起白眼,渾身上下不斷的痙攣抖動,沒多久,居然直接口吐鮮血昏厥過去。

掌刑千戶李有成震驚不已,伸手在他鼻間探了探,皺眉說道:

“督主,沒氣了。”

誰都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這些文人士子一向都是貪生怕死,這些日東廠牢獄裡面這些沒有一個嘴硬的,但偏偏今日行刺皇上這個竟然是個不要命的,線索一下子斷了,王承恩都有些焦躁起來。

正在這時,跪在地上的檔頭似乎發現了什麼,趕緊手足並用的爬過去撿起來,雙手奉上說道:

“督主,此物是方纔從這廝身上掉出來的。”

王承恩看見這小小的物件,拿在手裡卻像有千斤重,擺擺手示意周圍的檔頭和番子都下去,一時陷入沉思。

李有成還有另外一個掌刑千戶是絕對的心腹,都是滿臉的不可置信,李有成喃喃道:

“督主,這是坤寧宮的東西,是不是...?”

王承恩自然明白李有成的意思,猛地將東西收在手中,沉聲說道:

“這件事決不能有第三個人知道,不然你們兩個都要死,懂嗎?”

李有成和另外一個掌刑千戶對視一眼,屏吸說道:

“屬下明白!”

......

王承恩顧不得其它事,將下面安排安排就火急火燎的離開大牢進宮面見周皇后,到承天門的時候被一名京營千總攔住,說什麼也不放他進去。

這千總看樣子是新提拔起來的,他抱拳略有歉意的說道:

“督主恕罪,小的也是奉命行事,眼下京師戒嚴,皇上不見任何人。”

“這個我知道,不過此事十萬火急,片刻不得耽誤,快開門!”王承恩急得團團轉,就差直接踹門闖進去了,所幸董琦聽到消息及時趕到,親自將他帶了進去。

“督主,何事如此急切?”

“本督先謝過董副將了,不過此事只能先進宮見過陛下再說。”

董琦聽到這話卻只是笑了笑,側身說道:

“既然如此,督主快進宮吧。”

王承恩與董琦分開之後直奔坤寧宮,到的時候崇禎皇帝正在和方正化、李若鏈商量什麼,王承恩卻沒有直接進去,只是讓秀梅將皇后叫出來,自己在門外等着。

“承恩哪,怎麼不進來,皇上可是念了你好幾聲。”

“皇后,請恕老奴無禮之罪。”

王承恩也知道叫皇后出來找自己是犯上之罪,可現在這種時候顯然已經顧不得那麼許多,囁嚅半晌說不出話來,眼神有些飄忽不定。

周皇后見到他的樣子也就明白是什麼意思,揮手將秀梅支開。

王承恩四下警惕的看了看,最後才把東西從袖子裡拿出來,周皇后看見後一把拽在手裡,眼色當時就變了,拽着王承恩來到一邊,問道:

“這是本宮前些日讓秀梅出宮變賣的首飾,怎麼會在你這裡?”

王承恩一拍大腿,說道:

“回皇后,這是老奴從那闖宮的瘋汗身上搜得,老奴也不明白怎麼會在那瘋汗身上,這才趕進宮來。”說着,王承恩低眉順眼的看向正在把風的秀梅,低聲道:

“皇后,事已至此,老奴不得不問上一句,此女可靠嗎?”

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
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三百八十九章:十七世紀全球最強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