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

安排好手下一應心腹後,崇禎皇帝來到偏殿,看着眼前被御馬監小太監五花大綁的李巖,心中卻實在沒什麼懲處之心。

李巖被下層官員迫害的不輕,就經歷上來說,他對朝廷心灰意冷也在情理之中,崇禎皇帝擺擺手示意鬆綁,就在他眼前用膳。

皇帝雖然沒說什麼,但小太監們不敢掉以輕心,聽說這李巖亦文亦武,拳腳功夫還有一些,所以根本不敢離開,都是緊張的護衛在崇禎左右。

看着不發一言的李巖,崇禎皇帝擦擦嘴,放下飯碗,隨意道:

“李先生,以你之才,何故要到賊營中屈就呢,爲朝廷效力,爲朕效力,封妻廕子,成全世代美名,難道不好麼?”

畢竟是皇宮大內,李巖這輩子還是頭一次見,雖然對崇禎皇帝非常痛恨,但他是最起初,見到森嚴侍立的大漢將軍和京營兵士,也還是有些發怵。

崇禎皇帝在暖閣與心腹們商議的時候,李岩心中最開始那種被皇宮震撼的感覺逐漸消散,腦子裡想的全都是等見到崇禎皇帝了,就算拼個身死人亡,也要與他同歸於盡。

可現在真正見到了這位大明朝的皇帝,李巖卻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這位皇帝給李巖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他根本不像是自己印象中的皇帝。

全天下赤民千千萬,官僚地主等衆多人上人也是無法計量,但皇帝只有一個,該是天之驕子,九五至尊,獨一無二之人。

但眼前的崇禎皇帝,所穿所用根本不像是一個帝王。

他眉間有着深深的憂慮,身上披着五爪龍袍,看似華麗威嚴,但用膳時所做的肢體動作卻不經意間露出內衫中的不少補丁,與農家又有何異?

再看看皇帝所用御膳,竟只是一碟青菜,一碗豆乳,還有半碗米飯,皇帝居然如此清淡樸素,李巖怎麼都不會相信。

他總覺得崇禎皇帝是刻意在自己面前裝樣子,可回頭一想,自己不過是個將死之人,崇禎皇帝遲早都會殺了自己,這麼做又是何必。

“昏君,你可知天下多少人因爲你而家破人亡?”

“你這昏君加徵三餉,以致庶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怨聲載道。如今闖王高義,率領百萬義軍直逼京城,你怕了,怕被我們這些泥腿子拉下皇位,所以才取消根本收不上來的三餉賦銀,妄圖苟延殘喘!”

“昏君,李某說的可對?”

李巖將崇禎皇帝問話當做耳旁風,出口便是一連串的誅心之言。

“放肆!”方正化站在一旁,倒是勃然大怒,直接就要出手把李巖當場廢掉,“李賊,陛下豈是昏君,休要聽那些文人筆墨胡謅!”

李巖呵呵一笑,伸出脖子做出等死狀,但是過了半晌依然無事,睜眼一看,卻見到崇禎皇帝起身背對着自己,說道:

“李先生所說既對也錯,朕在某些人的眼中,的確是昏君。但你說朕是怕丟了這個皇位才取消三響賦銀,那你就錯了,大錯特錯!”

“朕這半輩子渾渾噩噩,沒做幾件對得起百姓的事,天下到如今這個地步,這個鍋,朕不扛誰來扛,靠那個李自成嗎!?”

“但是朕不能死,大明不能滅!關外韃虜虎視眈眈,全天下又有多少爲我大明盡忠效死的將士?一旦京師陷落,李賊能否擋住韃虜南下,他沒這個本事!”

“朕爲皇帝,當執天下牛耳!朕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皇明三百年社稷,豈能在朕手中毀於一旦。李自成,宵小鼠輩也,朕從來不將他放在眼裡,不惜殺他個人頭滾滾!”

李巖本來也是無話可說,方纔說那些就是想激怒臉皮薄的崇禎,想讓他一怒之下殺了自己,也就算是一了百了。

但是沒想到,崇禎皇帝壓根不在意自己說的那些,哪有皇帝在人前當衆說自己是昏君的,簡直聞所未聞!

不過崇禎皇帝的話,倒是給李巖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他忽然間想到,關外還有號稱野戰無敵的韃子,闖王能打贏他們嗎?

農民軍起事並非一帆風順,最開始中原官軍強橫,像洪承疇、大小曹,還有孫傳庭這些人,個個都讓他們聞風喪膽。

前幾年楊嗣昌督師,那“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起初的確有奇效,農民軍眼看着就要不行了,最後還是利用官軍之間的矛盾才能突圍。

楊嗣昌是對農民軍最後一個有作爲的督師,襄陽陷落以後,各路農民軍便是席捲中原,再也難以制約。

說起來,農民軍和關外的韃清配合十分默契,眼看着農民軍要不行的時候,韃子總是適時宜的來上一次入寇,讓官軍兩頭不得兼顧。

看李巖在沉思,崇禎皇帝也不想再多說,轉頭出了偏殿,對李春說道:

“傳朕的旨意,在宮裡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先把他圈着,安排兩個宮女好生侍候,沒朕的旨意,不能讓李巖出一點意外。”

“還有,朕在暖閣批閱過的摺子每天晚上都挑一些送到李巖那兒讓他看看!”

......

山西大同鎮城上,高高飄揚着朝廷的玄鳥旗,一排懶懶散散的邊兵戍衛城頭,忽然間,一人睜大眼睛,遠方居然來了一支兵馬。

來者,正是在寧武接到聖旨前來赴任的白廣恩,這支約在一千多人的朝廷兵馬身上大部分帶着傷,都是在代州突圍戰奮勇廝殺最後才倖存下來的。

隊列的最前頭則是欽差李鳳翔和幾十名京師緹騎,拉着二十幾車沉甸甸的銀兩。

“來者何人!”

白廣恩策馬停住,向京師方向遙遙抱拳,高聲道:

“我是白廣恩,告訴你家大帥,速速出城相迎!”

白廣恩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帶着輕蔑之情,看樣是勢在必得。

姜襄這個人眼下雖然高居總兵之位,但在白廣恩眼中不過是個後輩。

想當年自己累功實鎮總兵的時候,這姜襄還不過是個小小的參將,聽見自己前來,還不是屁顛屁顛的出城迎接。

況且,這次來是爲了代替姜襄成爲大同總兵,可不是和他嘮家常的,姜家是榆林將門,常理來說白廣恩是不會去招惹的。

但皇帝有旨,誅殺姜家九族,十分少見的犒賞了大同邊軍百萬餉銀,有這些銀子做保證,姜家又算得上什麼?

城頭的把總回到城內把這個消息告訴姜襄,姜襄和姜讓正在密謀,還並不知道自己想要投降的事已經被廠衛揭發,只是覺得有些納悶。

“這白廣恩不是已經投了李自成,按理說早就該被那刻薄寡恩的崇禎殺掉,怎麼會來自己這裡。”

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
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百四十章:掌刑內廠李有成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