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

在南京期間,由於宮殿多半年久失修,損毀嚴重,已經完全不可住人,崇禎皇帝暫時居住在南京守備府,下旨以此地爲行宮,管理全國政務。

從張府回到守備府以後,已經是深夜。

崇禎皇帝正想休息,畢竟做個皇帝實在是太累,尤其是這種歷史上早就亡國的皇帝,一個不慎就要玩完,所有事務全過己手才能放心。

屬下那麼多文臣武將,其中忠心耿耿者有,心懷不軌、兩面三刀者更多,管理他們這些人和朝廷各種黨派之間微妙的關係,實際上比崇禎想象的要更累。

就在崇禎皇帝剛伸了個懶腰,打算回去休息的時候,卻從門前跑來一個小太監,說是南京戶部尚書王鐸已經在門外,有急事求見。

王鐸這個人,崇禎皇帝實際上是非常鄙夷和嫌棄的。

這廝不僅在歷史上是跟着錢謙益投清的急先鋒,而且自己來到南京之後,這廝所作所爲無不是在爭權奪利,讓他拿出銀子爲朝廷做事,就像拿的是他自己的銀子一樣。

你是南京戶部尚書,那是朕的臣子,管理的都是朕的錢,朕把銀子交給你管,別他孃的後入爲主,都當成自己的!

朕讓你拿着我自己的銀子出來做事,朕都不心疼,你他娘心疼個什麼勁?

上次崇禎皇帝藉着王鐸的手敲打張爾岐一番,其實就是不想讓這傢伙太飄,文人就是平日表現的再淡泊名利,再仙風道骨,等它們全都真正到了自己跟前的時候,又有幾個能不驕傲自滿的。

王鐸見崇禎冷落了張爾岐,以爲自己小算盤得逞,番子密奏,說這廝回府之後簡直高興的不得了,興奮地說,這南京地界畢竟還是他們南都朝堂臣子的天下,崇禎皇帝早晚還是要走。

聽到這個消息,其實當時崇禎皇帝確實有些好笑,你說也是,一個北京就夠頭疼的了,非得再搞出一個南京分治,這不是沒事找苦吃麼。

既然自己來南京了,那就得把這一塊收拾的消消停停,徹底讓它不會再出任何亂子,而且江南一帶這麼充盈和軟繁華的地方,到處都是驕奢淫逸的大戶,不多收上來點銀子,怎麼把大典賞賜出去的都賺回來。

自己辦了大典,所有軍兵的心都向着自己,這時候想辦什麼事兒都行,說白了,就算直接屠了整個江南,那幫拿刀的都敢用命陪着自己,要是光辦個大典就走了,也太浪費時機了。

當時不斷接到廠衛密奏的崇禎就已經在考慮一件事,那就是裁官,在南京內外大規模的裁官,先試試水!

崇禎皇帝在京師醞釀了一年多,終於把北京六部和各部院衙門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裁掉幾萬人,出什麼亂子了嗎,並沒有。

按祖訓上所說,南京的六部,主要職責是留守,可現下有點留守的樣子嗎?

就那戶部尚書王鐸私下裡所說,自己來了自己纔是皇帝,自己一旦要是走了,他們抱着南都小朝廷,直接就是土皇帝。

現在有兩個朝廷,都是正統,北京就算被流賊和清軍打下來了又怎麼樣,歷史上南都這幫貨不還是歌舞昇平,直接擁立一個在武英殿即位了麼?

崇禎皇帝是過來人,也知道明朝是南北兩京制,北京是首都,又稱“京師”,南京是陪都,也稱“南都”,在某些人的眼中,這兩個·其實都算京師。

與北京六部不同的是,一般南京六部甚至南京所有的官署都很少有事可做,個別的像兵部、吏部算是有事可做。

吏部每六年一次的“京察”,甚至北京吏部都不得插手,全都是這幫南京官員說了算,也就是說,京師每年一次的京察,實際上只是侷限於北方各省。

同樣的道理,京師戶部也只是掌管北方各省的錢糧、賦稅,正德三年,劉瑾在武宗暗中支持下開始變法,把江南一帶的各種稅收事務,由北京戶部負責。

“南京引板,俱令銷燬。”

正德五年,劉瑾失敗被誅,戶部官員順勢聯合奏請,“刷印鹽引,仍隸南京戶部”,武宗被羣臣逼迫,只好批准,這件事至今崇禎二十年一直未變。

全國黃冊的收藏和管理全部都留存在南京,甚至北京戶部都不得插手,一旦有北京官員涉足此事,便有南京戶部官員藉口劉瑾之事,大放厥詞,插手之人往往退縮。

到了現在這個年頭,南京戶部掌管的錢糧賦稅甚至比北京更多,侍郎還常常總理糧儲,油水更足。

京師戶部的尚書倪元璐,家中一貧如洗,若不是崇禎皇帝在十八年整體提升了在朝官員的薪俸,他甚至只能勉強維持度日。

然而這南京戶部的尚書王鐸,與倪元璐相比,府上卻可以稱之爲豪宅、別墅。

廠衛密奏,他府上光下人就有幾百個,據說這廝當年還跟風興建了三座園林,動輒成百上千勞役,耗費數百萬兩白銀。

只不過錢謙益在崇禎十九年被凌遲誅族之後,他纔有所收斂,將這些園林轉手賣給金陵城內富商,銷燬憑證,總計也獲得了鉅額買資。

除了這三個部以外,也就還剩下南京留守太監和守備纔算是真正有權利,其餘的部門閒差而已,尤其是禮部,更是著名的清閒衙門,一年到頭不會有幾件事可做。

張爾岐這麼大個能人,無論當皇子座師還是讓他掌管戶部、禮部,都是綽綽有餘,就這麼在南京禮部閒着,實在是太可惜了。

王鐸這廝不來還好,既然來了,那就別走了。

“讓他進來。”

“臣南京戶部尚書王鐸,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王鐸手裡拿着剛剛擬好的摺子,進門就跪拜山呼道。

崇禎皇帝臉上滿是笑容,完全看不出方纔心中所想。

“原來是王愛卿,這麼晚了,來找朕是所爲何事?”

“回陛下,陛下萬金之軀,此次住在守備府,是臣下失職。”

“陛下久在京師,不知南都事,此皆因戶部銀錢不足,嘉靖年曾有雷光集中宮殿,以使樓宇年久失修,臣請京師戶部撥款修繕南京宮殿,以便陛下下次來時,可以妥善居住在內。”

“原來是這麼回事兒,王愛卿有心了。”崇禎皇帝心中惡寒,面上卻更是笑眯眯起來,問道:“既然這樣,愛卿看京師撥款多少纔夠數修繕宮殿的?”

王鐸眼珠轉了轉,先把摺子呈上去,心道還是少要點,把自己被張爾岐坑去的賺回來幾倍就行,不能惹皇帝懷疑。

當下,他興奮地說道:“國朝百廢待興,陛下先撥三百萬兩,就足以前期修繕宮殿之費用,後續銀兩,臣就算砸鍋賣鐵,也要爲國朝籌足。”

“好嘛,王愛卿還真是奉己爲公,那三個園林賣了的銀子,夠不夠後續費用?”崇禎皇帝說這話的時候,仍是笑吟吟的,看不出絲毫變化。

聞言,王鐸面色一滯,猶豫半晌,連忙跪在地上喊道:

“陛下恕罪!那,那都是錢謙益老狗,逼迫臣下,臣實是無心之過,還望陛下念臣爲國朝鞍前馬後,不辭辛勞,就饒了臣這一次吧!”

“閉嘴!”

崇禎皇帝面色大變,毫無徵兆地起身一腳將王鐸踹倒在地,指着他罵道:“說錢謙益是老狗,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甚麼好東西!”

看着外頭聽見動靜闖進來護駕的幾個錦衣衛,崇禎皇帝冷冷道:

“將這廝抓到西廠大牢,交給曹化淳嚴刑拷問,錦衣衛和西廠一同抄家,這事兒就不勞南京大理寺和刑部了,廠衛負責清繳田畝,覈查家產,如數充公!”

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
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