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

“爵爺,西門...失守了!”

聽着眼前來這兵士的報告,吳三桂憤恨地拍了一下城磚,看着已經通過西門開始集結的兀良哈聯軍和明軍,卻二話不說直接轉下城頭。

甕城之後,就到了山海關真正的主關城西門。

在這裡把守的並非那些本地兵士和其餘衛所兵整合而成的吳軍,他們是真正奉令從寧遠撤下來的關寧軍,是吳三桂賴以爲傲的嫡系王牌部隊。

這些關寧軍每人渾身都是烏漆麻黑的盔甲,臉上還戴着可怖的鐵質面具,手裡端着寒光閃閃的剛槍,人人身上散發出無邊的殺意。

除此之外,關寧軍建制齊全,除了長槍手和拿着巨盾的刀盾手以外,還額外編有火器營與輜重營。

只不過時下還守在西門處的關寧軍人數明顯沒有情報中三五萬那麼多,看起來該是隻有不足兩萬。

衝到前面的楊御藩稍微一想,便知道這應該是被夏國相等人策反之後還死心塌地跟着吳三桂投清的人了。

楊御藩將話傳下去,三屯營的明軍全都振奮不已,對付這種冥頑不靈的敵人他們就沒了任何顧慮,全力殺過去便是。

楊御藩正在調度麾下兵將,身後親信軍官猛看見城頭擺着的炮口已然是擡了起來,正對着自己這邊,那些關寧軍的炮手操作十分嫺熟。

這三屯營軍官頓時是什麼也不顧了,亡命的把楊御藩推開,口中高聲大喊着:

“城頭賊軍要發炮了,快躲!!”

可是他的話還是不及關寧軍炮手操作迅速,話音落地沒有多久,周圍不少明軍還在當機狀態,擺放在城頭的數門神威大將軍炮便是轟然傾斜出數顆彈丸。

這些彈丸是霰彈,發射到半空中時開花散開,就像蒙古兵的箭雨齊射一樣,只不過這次傾斜下來的是無數鉛彈。

這些鉛彈冰雹似的砸到明軍集羣之中,城頭的關寧軍將官哈哈大笑,就從他眼中所見,那些明軍就少了一大片。

說來可笑,這些將軍炮還是早些年朝廷擺放到山海關的,用以防備虜患,沒想到這時卻成了吳三桂用來對付自己的利器。

關寧軍的炮手就明顯比方纔普通吳軍兵士嫺熟太多,幾乎是按部就班的發射出一輪又一輪彈藥。

無數從趁勢衝鋒的明軍倒在這些彈丸下,短肢橫飛,一顆彈丸的落地爆炸就會造成周圍明軍不同程度的傷亡。

處在正中位置的,更是屍骨無存,陣前的明軍總算也是嚐到了昔年攻打寧遠時那些建奴嘗過的苦頭。

“放——”

忽然間,楊御藩聽見城頭響起成羣的喝令聲,陡然便是眼色大變,他剛喊出幾個字,城頭關寧軍的鳥銃便開始不斷射擊。

身邊幾個明軍身上中銃,被巨大的慣性向後擊飛,連帶着數個明軍翻到在地,並且這種打擊還在持續。

“盾手上前,不要蠻上!”

楊御藩身前被幾名盾手拼命擋住,可週圍人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西門城頭關寧軍火銃手也不再使用那些粗製濫造的衛所三眼銃,卻是人手一杆火繩鳥銃。

雖然這種數年前玩意兒準頭沒有如今已經安裝了照門的禁軍遂發鳥銃那般穩定,但關寧軍的裝備畢竟質量上本就優於其它部分明軍。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鳥銃被從城頭持續不斷的發射,連帶着出現了大批煙霧,看上去規模倒也當真可觀。

剛剛越過甕城的明軍被當頭一棒,衝到最前面的兀良哈聯軍和三屯營、薊鎮明軍都是死傷不小。

“撤,快撤!”

“將軍,弟兄們沒有火炮,抵擋不住啊...”

楊御藩見勢不妙是直接下令退回甕城,黃得功親自帶隊衝鋒,卻因爲肩上中了一發鳥銃鉛彈,有了些許輕傷而不得不暫時撤退。

牟文綬的山東軍行至一般看到敗兵退回有些吃驚,問清楚後也是趕緊率部回甕城去找張世澤商討對策。

至於烏爾邁的兀良哈聯軍,他們身上大部分都是蒙古輕甲、彎刀,甚至不及這些已經整改後的明軍,應付這種場面本就不是他們的長處,損傷更是不低。

兀良哈聯軍、薊鎮和三屯營部分的明軍在嘗試衝鋒失敗之後,紛紛退回了甕城修整。

見明軍如潮水一般退去,城頭的關寧軍之中響起歡呼聲,冒着青煙的神威大將軍炮矗立在城頭,就好似在向不遠處山坡上的紅夷炮挑釁。

本來那邊的守城已經開始準備了,擡着油鍋和石灰的關寧兵士看見這個架勢,趕緊放下手中活計,堆積在城頭的石塊檑木還有小虎蹲炮更是丟在了那裡。

“官軍退了,官軍退了!!”

開始有扛着大旗的關寧兵在主關城各個城頭奔走相告,在他們眼前,漫山遍野的明軍扔下了數不清的屍體,正被打得狼狽不堪。

......

“怎麼會打不進去,關寧軍難不成真的都是精銳,帶人再衝!”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已經坐到甕城鎮守府的英國公張世澤,聞訊更是勃然大怒,不斷催促下面的軍將再去按計劃攻打。

自第一次被阻攔在西門之外,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時辰。

期間無論牟文綬的山東軍,黃得功的薊鎮兵馬還是楊御藩的三屯營兵馬、張鼐的永平府本地官兵全都拉上去試過,甚至烏爾邁的輕騎也曾迅速接近西門想用騎射的法子故技重施。

可無一例外的,這些部隊都失敗了。

無論一窩蜂似的一擁而上,還是結成陣型,用盾車、木車有秩序的攻城,都對那高大聳立的山海關城頭毫無作用。

這個時候,張世澤總算是有些黔驢技窮起來。

這個時候他已然明白,用人堆是根本堆不進山海關的,就算結成陣型,不等你推過去就會損傷慘重,對於陣型,城頭的關寧軍更有一套應對之法。

除了把紅夷炮拉到甕城和西門對轟,倒是也不剩下什麼高招了。

走到城頭,張世澤看着在十餘萬大軍近一個時辰的不間斷圍攻之下依舊堅挺如初的山海關主關城,忽然感覺有些力有不逮。

他輕輕嘆了口氣,問道:“張總兵,陣亡結果統計出來了嗎?”

聽到詢問,剛剛帶隊負責攻城撤下來的永平總兵張鼐拍了拍身上塵土,神情一暗,情緒有些低落的道:

“回英國公,末將帶上去兩萬兩千多人,現在就回來一萬九千多,這還包括一千多輕重傷員,餘下的都......”

“可恨!”張世澤憤然錘了一下城磚,指着面前近在咫尺的主關城,惡狠狠道:

“這是我大明的山海關,這也是用朝廷錢糧和人力建起來的山海關,如今被無恥之賊握在手裡,倒要將士們浴血奮戰才能拿回來。”

“吳三桂這個狗賊,殺一千遍都不爲過!”

看着城下接替自己永平府兵馬,冒着炮火蜂擁衝上去的兩萬餘名通州一帶兵馬,張鼐想了想,猶猶豫豫道:

“英國公說的是,不過末將有句不該講的話還是要講,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雖說輪換攻城不會疲累,但久攻不下畢竟影響軍心,這一個多時辰輪換下來,各支兵馬都是傷亡不小,末將看,軍心似是有些動搖啊!”

說着,張鼐附耳過去低聲又道:

“英國公,山海關能稱做天下第一關,眼下看來定然不會是虛名,此番強攻不成,那就要想點法子從裡面破掉,往常末將跟着闖賊的時候,堅城大關,往往都是用的此法。”

張世澤聞言眼神一亮,趕緊道:“有何辦法,你且說說看!”

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隨便說說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九十章:千里奔襲
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四百五十九章:過臨榆,降東羅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隨便說說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九十章:千里奔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