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

官軍這邊已經躍躍欲試,人人都想爭奪那份頭功,同樣的,多爾袞這頭兒也是打着好好在關內撈一票的念頭。

不過話說回來,撈一票還是其他人的想法,多爾袞可不會僅僅是這個想法,也就只有他,在如今這個年頭還戀戀不捨的想着入主中原。

對於多爾袞來說,撈一票是必須的,更大的目標還是帶着八旗兵殺進明國京師,看看那紫禁城到底比自家盛京皇宮強在哪裡,看看漢人自稱天朝的資本究竟在哪兒。

多爾袞這邊動作夠快的,楊御藩前腳離開,後腳就已經開始圍攻三屯營了,若不是楊御藩此行就只帶着藺養成和那十三騎,還真有可能被多爾袞鑽了空子。

三屯營與遵化相隔不過幾十里,大軍行動還會慢些,但楊御藩和藺養成全算在內,一行也就十五個騎兵,早晨出發,算上議事面聖的時間,當天半夜也就回到城內了。

回到城中的第一時間,藺養成和楊御藩就來到城頭,見到外頭飄着的八種眼色黃龍大旗,當即就是緊皺眉頭,冷哼一聲道:

“這多爾袞動作夠快的呵。”

“可不是!哥,你前腳剛走,這幫韃子後腳就來攻城,若不是弟兄們用命放炮,這會兒怕是已經失陷了。”留守三屯營的楊廷棟說話的同時也有些後怕。

“這幫韃子!”藺養成自打喜峰口一戰以後,手中原本徵戰多年的老營隊伍就只剩下十三個人,算是個多鐸結下樑子,當即狠狠拍了下城磚,問道:

“薊鎮那邊兒嗯麼樣了,據說如今的薊鎮已經不剩下多少兵在守了?那還能守得住麼?”

“自然是沒守住。”楊廷棟嘆了口氣,說道:“早晨你們剛走,就有哨騎回來報信,說是薊鎮昨天夜裡就已經失陷了,韃子的做派和喜峰口一樣,把城毀了,男女老少都殺了!”

“他們毀城幹什麼?”藺養成有一事不明,當即發問。

楊御藩卻沒有吭聲,看着遠處多爾袞的營帳,其實他是在想事情。

若是平日裡,楊御藩聽楊廷棟這麼稱呼自己,是一定要呵斥幾句的,現在這會兒卻也顧不上那麼多。

自從入城以後他就一直在琢磨,爲什麼多爾袞來的這麼快這麼急,是不是城裡邊兒出了漢奸?

想想確實是這麼個理兒,多爾袞也是兩條胳膊兩條腿,又不是神仙,若沒有漢奸送信,怎麼可能知道的這麼快。

聽到藺養成再次詢問,他這纔回過神來,冷笑着說道:

“還能幹什麼?他們是蠻夷,本來就是到處劫掠的,關內的韃子土地佔不住,自然要該毀的毀,該燒的燒,該殺的殺,好讓咱們元氣大傷,來年他們好繼續入關!”

“可恨!”

藺養成這才點點頭,忽然明白爲什麼以前自己當義軍的時候,官軍老是在勢大的時候忽然將主力撤走,眼下看,多半是北邊的韃子又來犯事兒了。

“將軍你看,有一騎出來了!”這時候,垛口旁邊一名守衛的步弓手忽然指着遠處清軍大營,驚聲說道。

楊御藩二話沒說,直接抽出刀喊着下令:“傳本將的軍令,全城戒備!”

很快,那個騎兵逐漸來到甕城下,卻見是個漢人長相的漢軍旗兵士,只見他朝上遙遙抱拳,說道:

“楊大帥,攝政王讓奴才來傳個話,說是若您能歸順我大清,他老人家將不計前嫌,封侯爲伯,那都是不在話下!”

“放你孃的屁!你不要祖宗了,還要拉着老子也不要祖宗!?”楊御藩冷笑幾聲,勃然大怒,回身喊道:

“那個信不要送上來,來人,給老子把這個不要臉的狗漢奸弄死!”

本來那傳信的漢軍旗兵士還以爲是個耀武揚威的好差事,畢竟其餘不少地方的明朝官員和將領都把信收了,而且也曾露出猶豫不決的神情。

就算沒這個意思的,也並不會怎麼虧待自己,相比出去當炮灰,這份前程實在是好賺得很,這份差事在營內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拿到手的。

可他卻沒想到,楊御藩竟然是個硬骨頭,連信都沒看,二話不說就要置自己於死地,顯然是沒有絲毫投清之心。

當即他也是滿臉驚恐,勒馬轉身就要往回逃,見狀,藺養成推開身邊想要射箭的一名步弓手,一隻腳踏在城垛上,冷哼道:

“想逃?”

言罷,藺養成張弓搭箭,直接給那跑了沒幾步的漢軍旗兵士來個透心涼,楊廷棟不由得拍掌喊道:

“藺大哥好箭法!”

“哈哈哈,這都是中原轉戰十幾年學來的,實在算不得什麼,賢弟見笑了!”藺養成哈哈一樂,嘴也沒個把門的,就是脫口而出。

楊廷棟聽見這話,很顯然愣了一下,不過下一刻也是釋然,在這大敵當前的緊要關頭,卻並沒有多說一句話。

這個插曲之後,楊御藩更覺得好奇了,自己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回來,身在城外的多爾袞竟然瞭如指掌,看來有漢奸在城內是肯定的。

只不過如今看來,多爾袞並不知道自己只帶出去藺養成這十幾騎的細節,不然也不會急匆匆來圍城,那便說明,這個漢奸並不是自己親衛圈子裡的。

此刻楊御藩的心裡就像有一根刺,他也知道,這漢奸不一定只有一個。

薊鎮雖然黃得功的主力不在,但那怎麼說也是一萬多人在守,黃得功在薊鎮搞了快兩年,最基本的基石起碼是有的,百姓也非常支持,絕非喜峰口可比。

按韃子喜歡先讓蒙古人和漢奸攻城而主力養精蓄銳的老套路來說,想要拿下修繕一新,且有黃得功所部一萬餘人鎮守的薊鎮,若是沒有內應開門,是根本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就成功。

想到此處的楊御藩,連夜回府召集了包括藺養成和那十三騎在內的心腹,他們在想一個將城內漢奸一網打盡的辦法,就算不能將他們一網打盡,至少也要收拾的七七八八,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楊御藩深知,若漢奸不除,關城就算再堅固,那也是徒勞無功,開打的時候一個不注意被漢奸開了城,那可就是悔之晚矣。

要知道,自己的身後可就是大明皇帝。

楊御藩在城內密議,多爾袞在城外召開八旗各王公貝勒大臣都在場的大會,商討如何在明日午時之前拿下三屯營,進而直取遵化。

這個大會其實也是一個障眼法,多爾袞本人對能否拿下三屯營並不是很關心,對於楊御藩不投降的消息,也沒有絲毫動容。

其實就在不久之前,有些忠誠的包衣阿哈已經飛快將崇禎皇帝御駕親征至遵化的消息,告訴了他們的主子。

多爾袞的真正目的,其實是崇禎皇帝和大明京師。

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
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