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4章 溫柔地顛覆謀國

興趕緊解釋:“朝廷正在忙於改元,這樣的事遞上去往來,一年也委決不下。可眼看明年又要播種,如果今年糧價太賤,農夫必然要破產、要窮困,不如我們今年要求農夫用糧食抵稅,順便把糧價定的高高的,讓農夫用很少的糧食就可完稅,另外,再派人高價收購農夫手餘糧,也算緩解‘崇寧’舊怨。”

現在還是崇寧年間,改元的事情要等到元旦。趙興所說的“崇寧舊怨”,指的是宋徽宗與蔡京的胡作非爲,導致京東西路民怨很大。

侯蒙知道趙興的意思,他馬上贊同:“沒錯,京東西路叛亂四起,盜匪林立,無數人棄家逃亡,聚集在道路兩旁打家劫舍,我們此舉,也算給百姓一條活路,讓他們回家去,好在明年繼續耕作——事急從權,我們就先辦了吧,事後報備。”

侯蒙說到這,帥範好奇的問了:“我記得幾年前蘇三丈經過樑山泊的時候,那裡還是風景勝地,怎麼這一眨眼就成了盜匪窩?”

侯蒙恨恨的一跺腳,回答:“這都怪蔡京的西城括田所,他們將天下無主土地都定爲官地,勒令百姓上交各種賦稅。原本梁山泊貧瘠,官吏以爲沒什麼出產,所以徵稅輕薄。自西域括擴田所成立後,規定凡入湖捕魚、採藕、割蒲,依船隻大小課以重稅,犯禁以盜賊論處。當地農夫與漁夫交不起沉重的賦稅,不得已鋌而走險,抗租抗稅。

那水泊蘆葦叢生,本來沒幾個人家,官吏深入蘆蕩治理,行政成本浩大,所以不願耗費過多精力,但蔡京催逼的厲害,地方官吏爲了上交賦稅,不免手段激烈了一點,結果,附近受逼不過的百姓紛紛逃入梁山泊,原先的良民成爲盜匪,結果匪事越來越浩大,官府不能治……

我的意思是招安,這些人原本是良民,是我們做錯了,乃至逼良爲盜,故而朝廷無需派大軍進剿,只需派二三吏入內宣慰,現在更好了,我們高價購買農夫手的餘糧,使農夫能夠度過豐年,這仁善之舉,必然加強官吏的說服力,梁山泊盜匪定能如數受招安,如此一來,朝廷無需耗費錢糧,也不用動用一兵一卒,便可以平息八百里水患,何樂不爲?”

歷史上,侯蒙正是本着這樣悲天憫人的心理招安了梁山泊羣匪,這些盜匪經過侯蒙整編後,便成了一支國家武裝力量,用於平息其他地方的匪亂。《水傳》更說他們被調去征討遼國。實際上梁山泊匪盜宋江餘衆後來再度叛亂,被張叔夜擊殺。

現在教科書認爲:宋江等匪盜受了招安後,快樂的拿着國家的薪水享受假期,此時國家調遣他們去打外敵——這不對,這證明了投降主義的失敗。朝廷應該讓這些拿薪水的招安匪徒啥正事都不幹,就專心展自己的勢力與搶地盤,而後等“公明哥哥打進京城,奪了趙家皇帝的位”,也順便篡奪給他們薪的政權,如此才符合“正義感”……

趙興沉思片刻,慢慢的說:“要防止那羣受招安的匪徒降而復叛,還須不讓崇寧舊事重演……”

侯蒙點頭:“你放心,在這件事上,韓相的意見與你一致。只是韓相老了,他的意思在他之後,由我掌舵北洋事務局,由你的弟小石將軍掌握北洋軍事,南洋事務局、北洋事務局聯手,當可制約官家的野心——我們也必須制約官家重蹈‘崇寧’舊路。”

趙興拍手:“你這句話值一百杆快槍!”

侯蒙企盼地要求:“怎麼只值一百杆快槍。難道值不得兩百杆?”

趙興面前慷慨了一下:“再加五十杆。一百五!”

帥範把話題一跳。擔憂地說:“安思達還要在這裡待多久?這眼看快要除夕了。他不在。我們地驅儀式怎麼辦?”

趙興答:“安思達地人正在與西洋使團交流。估計還要一段時間。驅地事情倒不要緊。我有理由解釋。你放心籌備吧。”

侯蒙目地達到。他欠身說:“驅儀式結束後。我準備動身北上。若是趕得及。還能趕回登州過年……對了。驅地方相士由誰擔任?我聽說是林靈素大師!”

趙興笑着問:“怎麼,侯大人也對林靈素大師感興趣?”

侯蒙笑着回答:“倒也不是信這個,只是聽說這位林靈素大師還有一些神通,所以想看看他領舞驅。”

所謂方相士,是古代國傳說主管旅遊的神,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道路神”,形狀就是一個妖魔鬼怪,經常戴上羊頭狼頭面具,以恐嚇路上的行人。

古書記載:“擊鼓驅疫癘之鬼,謂之逐除,亦曰(音nuo)。”

商周至戰國時期,上自天,下至百姓,在臘月及其他時間,都有一系列儀,以便驅疫。漢代以後集在臘八或除夕舉行。宋代以前除夕夜驅樣

均如《後漢書禮儀志》所述(至今,日本保留的^晉風格)。而自宋以後,國除夕驅儀式爲之一變,去掉了方相氏、十二獸,代之而起的是門神、將軍、判官、鍾馗、小妹、丁、甲、五方鬼使、神兵、土地、竈君、神尉之類,多達千餘人。他們從宮內鼓吹走出,吵吵鬧鬧,遊行至城外,“埋樂”去……

比較而言,除夕驅這一宗教性歲時節日,變化到宋代,是更貼近市民生活了,娛樂成份更強了,宗教祭祀性相對減弱了……

宋代,戲是一種軍舞,每逢大軍開拔,軍營統帥都要在軍舉行舞,統帥們常常身披熊皮,頭戴獸頭骨面具,臉上畫上類似非洲土族的猙獰面容,在軍舞蹈,以祈求驅逐疫癘,以及保證行軍途一切平安。

趙興打算在除夕夜舉行戲,一方面是因爲當時宋代的習俗,但另一方面,有帥範這位軍人士出面,意味着除夕這天,趙興部下有一支大軍開拔。

侯蒙正是領悟到了這點,他纔要把行程推遲到除夕之後,打算看看趙興動用的是哪支軍隊,這支軍隊目標何方。

幾個人交談當,音樂一直進行着,舞蹈也進行着,一隊隊舞妓打開門進來,又開門出去。不一會兒,万俟詠與王明叟領着趙風沖沖走了進來,王明叟臉上都是喜色,沒等万俟詠開口,便興沖沖的搶先說:“第三艦隊有一支戰船正在進港,先頭部隊已經報來了消息,說他們在路支受到盛大歡迎——我大宋如今威加海外,這聖人之學……”

万俟詠打斷王明叟的話,急匆匆的彙報:“第三艦隊抵達路支是在兩個多月前,路支開治城萬民空巷,出來歡迎這支艦隊的到來,陳不羣事後調查了,路支人之所以歡迎他們的到來,是因爲開治城年度稅收狀況已經出來了——據報,開治城已完成三千萬銀幣的收益。”

三千萬波斯銀幣,便相當於一千五百萬貫宋錢。

万俟詠接着說:“自從我們建立開治城後,路支已經逐漸壟斷了與我朝的交易,開治城徵收到了三千萬,看狀況,遠遠還沒有到稅收的頂點。路支國內原本對國王賠償鉅額戰爭款深有不滿,但現在,開治城的收益,外加開治城給他們帶來的諸多活計,使他們相信,開治城的存在會令他們今後的生活更加富足。

陳不羣還打聽了,阿拉伯人與歐洲白人之間越大越兇殘了,路支人依靠開治城上交的稅收,裝備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加入到阿拉伯人行列,與此同時,部分塞爾柱人北遷,開始加入歐洲人的行列,所以在歐洲人的軍隊裡也有塞爾柱人,與阿拉伯的塞爾柱交戰起來,雙方打的不可開交。

現在,那片大陸打成一片,處處是戰火,根本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所以商路很難保持暢通,陳不羣的抵達讓路支人大喜過望,他們渴望陳不羣用強大的武力幫助他們打通另一條商路。”

“呀,塞爾柱分裂了”,趙興感慨的嘆息了一聲。

強大的塞爾柱分裂了,部分人加入了羅馬教廷一方面充當僱傭軍,部分人則融入阿拉伯世界,此後,塞爾柱作爲一個民族已經不存在了。

趙興不知道這正是原先歷史的走向,他以爲是路支王的意外崛起,使得王權鬥爭,失敗方不得不走向分裂。他不知道,宋人的意外插手雖然使塞爾柱的王權鬥爭變的更加殘酷,但並沒有改變歷史的大方向。只是由於這個意外,在王權鬥爭,路支王意外的逐漸佔據上風,他正在努力把自己在宋人身上失去的財富從他兄弟頭上搶回來。

稍停,万俟詠又說:“陳不羣還傳回來一些模模糊糊的情報,都是支離片段的消息,我們從西洋使團那裡得到一些消息加以印證,可以確定:歐洲方面數個國王參加了那場戰鬥,而我們艱難運抵耶路撒冷的絲綢、茶、瓷器受到了追捧,獲利豐厚,以至於商人們紛紛僱用更多的武裝護衛,冒險走向那條商路——路支的閒人都被他們僱用一空,現在有許多塞爾柱人正從其它地方趕過來,希望能被我們的商人僱用。”

“游擊戰,我能想象那場戰爭打成什麼樣了,在那片聖地上雙方都採用了游擊戰,騷擾戰——戰爭形勢一旦轉換成這種方式,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泥沼,我看他們再打上兩百年也打不出結果……好得很,願他們打的越厲害越好,我們趕緊打通商路,好兩邊賣錢。

糧食,尤其是糧食,雙方的農民都去打仗了了,他們國內一定缺糧,而我們這裡穀賤傷農,看來,官府收購農民糧食這買賣,絕對有賺頭。”

王明叟不知道趙興剛纔與侯蒙的商議,聽趙興解釋一番後,他皺着眉頭反駁:“官府收購糧食,這是一項仁

贊成。可賣糧給遼國,這未免有支敵嫌疑,大人還9]慮,這樣的大事不是說做就做的。”

趙興用那句著名的話回答:“彼亦是華夏之民。”

不等王明叟繼續反對,趙興又眯着眼睛,憨厚的說:“遼國連年戰爭,國漢民也是我們的同胞,我大宋乃君之國,不忍看着同胞兄弟受苦,故此開放糧食貿易,還決定從貿易盈餘拿出一部分錢來購買糧食,對遼國百姓予以賑濟。這賑濟糧一半撥付給遼國官府,任由遼國官員散於境內漢民,一半需有我國官員放,凡是遼國漢民,都可以從天津城領走十升米,以度過荒年——這事必須在除夕之前完成,讓天津城抽清餘糧,我立即用大船給他們送新糧去。”

免費賑濟遼國百姓的這個名義實在大義凜然,連王明叟都不好再出言反對了,他皺着眉頭,猶猶豫豫的說:“交給遼國官員放賑濟糧,我怕這些糧食到不了百姓手裡,離人,這事還要考慮考慮。”

侯蒙不解的眨巴着眼睛,做生意還能做成這樣,要把部分盈利拿出來免費送給人,把賑濟糧交給遼國官員放,那不是肉包打狗嗎,怎麼素有狡猾之名的趙興會幹這樣的傻事?

不過,趙興這項舉動可以說是拯救了百萬百姓,士大夫們對這樣的義舉是不敢公開指責的,侯蒙眨了眨眼,勉強讚歎:“此仁政也,遼國百姓必然感激涕零,從此,我大宋與遼國當永息干戈——僅此一項,也不知節省多少軍費。

當趙興露出憨厚微笑的時候,帥範就在翻白眼,他知道趙興又打主意害人了。聽完侯蒙話時,帥範馬上露出鄙視的神情,肚裡評價:又一隻傻鳥,你知道什麼?趙興向來做事喜歡拉攏“利益共同體”,他用賑濟的名義白送給遼國官員一批糧食,就是拉遼國官員下水,讓遼國官員來共同維護這項貿易。

這是傾銷,此舉今後不知道會使多少人破家,沒準那些人破家之後,還要感激我們這位大人的仁心呢。

趙興笑着回答:“遼國官員想侵吞那批糧食吧,讓他們侵吞去,我正希望他們侵吞呢。”

万俟詠點撥那二位說:“我們只交給遼國官員一半賑濟糧,另一半由宋商放,如此一來我大宋對遼國進行賑濟的消息終究還是放了出去,遼國國內農民,尤其是漢人農民聽了這消息後,心感覺又如何?”

王明叟這才拍手:“阿也,我怎麼沒想到,這消息放出去,彼國漢民自然是認同我們大宋的仁義,知道我們這些南方同胞還記掛着他們,如此一來,我大宋德澤惠及四海,豈不更令萬國仰從……”

帥範又翻了個白眼,心嘀咕:“第二傻鳥——這老頭看人總往好的地方想,他也不想想,當百姓知道遼國官員吞了大宋的賑濟糧後,心還會對這些遼國官員有恭敬之心嗎,如此一來,遼國境內必然叛亂四起,多少百姓爲之破家流亡,又不知道多少百姓戰死於野……

當然,那些百姓臨死的時候,必定還感謝製造這場禍患的罪魁,以爲他真是本着仁心,準備救他們於水火。”

万俟詠向來知道趙興是沒有便宜不放手的人,趙興的“好心”從來不好心,他閉着眼睛想了片刻,建議:“我們給遼國的歲幣不過二十萬兩,賑濟糧就以這個數目爲準吧,先送給遼國人五萬貫的糧食,我們自己再放五萬貫,其餘的糧食,就讓船隊運去南洋,尋找一下銷售渠道。”

趙興提醒:“糧食不能以種形態銷售,海路漫漫,種難免黴變芽,再說別人獲得良種,播種下去,我大宋農民不免吃虧,所以我們最好把對外銷售的糧食加工一下,比如說磨成麪粉,裝入木桶,或鐵箱,放的時候,那些麪粉用布袋存放,讓它不便於久儲,免得敵人儲存起來作爲軍糧……”

王明叟笑着拍手:“這又是一項仁政,自從去年蒸汽機房興起以後,沿河的水磨坊多維持不下去,把磨面這活交給水磨坊去辦,也讓他們在年前多一項收益……”

實際上,趙興說用面袋裝麪粉,要涉及到了一種心理戰手段:大宋提供的賑濟糧是精良的麪粉,它盛裝在優質的白布面袋,拿到手的百姓自然要驚歎大宋的富足與紡織業的達。若是有人將面袋洗乾淨了穿在身上,那更是成了大宋化征服的宣傳兵——狡猾的趙興怎麼會忘記在面袋上印上相關的口號?

剛纔這羣人所商量的一切,其實是在用最仁慈的名義謀劃最兇殘的滅國陰謀,但王明叟不覺味,他沾沾自喜陶醉於此舉所顯示的仁義當。此時,侯蒙慢慢的回味過來,他驚出一身冷汗。

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4383章 婚嫁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2183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4395章 朝堂戰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4400章 襲城戰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314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下)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4377章 歡慶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3282章 繼續增兵第4379章 軍改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4327章 人情不好討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2095章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第2162章 同夥是大奸臣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2095章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第4377章 歡慶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4003章 外交戰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4356章 神仙能有罪嗎?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4399章 阻擊戰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上)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上)第2170章 別人做不到第1006章 眼花繚亂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上)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2146章 人世真侷促第2120章 牛年大吉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2136章 又一個潛入者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4399章 阻擊戰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第4367章 歸來的不一定是朋友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56章 神仙能有罪嗎?第4399章 阻擊戰第2201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
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4383章 婚嫁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罪官(中)第4365章 京城裡的“人情”茶樓第4394章 小種經略的八問第2183章 我需要神的力量,或者魔鬼第2169章 給蔡京壯陽第1058章 細節決定一切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1045章 女人在面前赤裸裸的打鬥第1002章 一碗骨頭湯造就一位“神醫”第1059章 倭女的浪漫第2144章 執拗的潛入者第4353章 滿朝沒有抵抗者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4395章 朝堂戰第4358章 天下無雙的花錢功夫第2099章 抽刀殺人第3215章 一夜之間冒出數千大將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4400章 襲城戰第3298章 大宋第一參謀會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2200章 我不跟你們玩了!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2164章 大奸臣交代的任務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314章 米芾撐死蘇東坡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34章 大俠武功的真相(下)第2185章 張五公子的信念第4377章 歡慶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3282章 繼續增兵第4379章 軍改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第3306章 分紅利與兩個人的朝堂第4327章 人情不好討第1044章 汴梁的一天第2151章 瘋狂的舞蹈第3207章 賭鬼李清照第2095章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第2162章 同夥是大奸臣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2092章 吹香渡水報人知第2095章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第4377章 歡慶第4326章 博弈論與中庸之道第4003章 外交戰第4005章 最後的勇士第3319章 兵臨三佛齊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4356章 神仙能有罪嗎?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4399章 阻擊戰第1003章 族長的錯誤推理(上)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2096章 歎爲觀止第3321章 海峽口的遭遇戰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72章 方臘在哪裡?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1078章 宮裡發生了大事(上)第1007章 一棵白菜的歸屬(上)第2170章 別人做不到第1006章 眼花繚亂第1085章 江湖生活的快樂第3292章 南院萬馬齊喑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下)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上)第4346章 小石將軍的遭遇戰第2203章 皇帝說漏嘴了第2146章 人世真侷促第2120章 牛年大吉第1024章 天下何人能識君(下)第2136章 又一個潛入者第1071章 皇帝的女兒他不娶第3279章 天下第一妖人第1020章 如今金屋藏美嬌(中)第1063章 來了一個要拼命的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2199章 末世的開始第4334章 兩個大洲兩個時代的對撞第4399章 阻擊戰第4375章 道士的正義第4367章 歸來的不一定是朋友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4356章 神仙能有罪嗎?第4399章 阻擊戰第2201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第4363章 十杆槍打天下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2103章 和衣睡倒人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