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

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

漆黑的夜色下。

分好錢財,好不容易回家的伏子厚,便被母親嘮叨。

倒是阿翁、劉老、伏瑞看着伏子厚忙碌,並沒有放在心上,反而對於伏子厚的事情多,有些驕傲與自豪。

其他的不提,就是這次清河縣的事情,在阿翁眼裡,都足夠讓子厚在族譜單開一頁,爲後人子孫敬仰。

伏子厚事情多,就證明伏子厚能幹事!

大年三十是要守歲,伏志在前院燒起一堆火,用的非是木柴,而是一些竹子。

因爲竹子燃燒時噼啪噼啪的響聲,在人們眼裡,可以驅邪避諱。

而破舊的鞋子、衣物之類的,則都要在院子裡挖坑埋起來。

若放在以前,除非真的破到無法縫補,不然家中多是有些不捨,但如今有李家的照顧,衣服多得常有新衣穿,陶氏與張氏、邰氏,自然想爲家人去舊迎新,也是祈禱着日後家族後代,能夠大富大貴。

吃過晚膳。

伏子厚便在母親的幫助下,清洗身上的傷口,裹上新的布。

看着母親一邊埋怨,一邊又要掉淚,伏子厚連忙岔開話題,小聲囑咐母親,多陪陪大伯母。

“說得你阿孃不知道一樣!今晚別回來太晚,注意一些!”

陶氏沒好氣的看向兒子一眼,她當然知道大伯不在,大嫂心中定不好受。

伏子厚穿好衣服,笑着與母親點點頭,隨後便走出房間,與阿翁、劉老、父親打聲招呼,跟着堂兄堂嫂點燃注蠟燈籠。

燈籠從漢代就開始爲宮廷與大官權貴使用,其中蜜蠟,更是昂貴,而經過數百年發展下來,燈籠方纔普及百姓人家,不過大多也並非蜜蠟,都是‘齊民要術’一書中,記載的那些種子搗治作燭,雖比不上蜜蠟,但卻也能明亮。

李家送來的這些燈籠,裡面的蜜蠟都是隋朝左尚方機構專門製作,在點亮的瞬間,其光亮便讓伏子厚、伏志、邰氏三人一臉驚訝,隨後紛紛拿着燭燈,一同離開家裡。

蓨縣的除夕夜。

街道上四處都是百姓,熱鬧喧嚷的聲音絲毫不像是亂世。

伏子厚拿着燈籠,還未走到李府大門,就看到李家子弟已經都在大門外,顯然也是剛剛燒過爆竹,準備去看儺舞巡市。

“六姐夫!!!”

看到伏子厚,李樂、李安靜、李安仁紛紛一臉親近的喊道,隨後朝着伏子厚走去。

“六姐夫!”

就連最開始,瞧不上伏子厚這個六姐夫的李兆恬,看到伏子厚,也乖巧的喊了一句。

“六妹夫!!!”

李承智、李承高、李凌川也與伏子厚拱手行禮。

雖然都是今日第一次見面,但在三人眼裡,對於這個年少的六妹夫,不僅僅親,還有敬,更有說不完的感激。

伏子厚看着衆人,分別拱手行禮,隨後不由得看向拿着燭燈的李奼、李瓊。

伏子厚擡手與李瓊行禮後,等李瓊輕輕回禮,便來到李奼身旁。

知道李奼是第一次晚上出門,有些陌生不習慣,於是伏子厚一手拿着自己的燈籠,另一隻手輕輕牽着李奼手中的燈籠杆,率先走在前面,帶着李兆恬、李樂等人往鬧市走。

蓨縣裡。

熱鬧無比的街道上,鳴鼓聲已經響起。

李安靜、李安仁拿着燈籠,不斷在密集的人羣中飛快穿行。

伏子厚帶着李樂、李兆恬,時不時都會回頭看向身後李奼一眼,確認李奼沒有走丟,這才繼續往前走,時不時詢問一旁小販攤鋪上面的東西價格。

“小妹,你後悔嗎?”

人羣裡,李凌川拿着燭燈,看着走在前面,被伏子厚牽着的李奼。

李瓊聽到兄長的話,那傾城絕美的臉頰上,目光看着前方,臉上閃過一抹複雜,但眼神卻異常清澈。

“我不會後悔!”

李瓊輕聲說道。

“他是六妹最好的夫婿,但絕不會是我李瓊的!”

李瓊說完,清冷的雙眼,看向兄長一眼。

李凌川聞言,看着小妹李瓊看向前方慢慢走去,想勸妹妹李瓊放棄心中執念,但心裡的那些話,李凌川怎麼也說不出口。

外祖父、外祖母,那些舅舅、舅母,表兄妹,一個個墳冢都還在遠方那片土地上,李凌川從來沒有忘記。

如今身爲兄長,卻沒能力報仇,又拿什麼理由來勸妹妹。

看向前方,陪着李樂、李兆恬,又牽着李奼燈籠竿的伏子厚,李凌川也明白小妹那句話裡的意思。

的確,作爲夫婿、良人,伏子厚除出身很低外,摸樣、性格都沒得挑,就是本領也遠遠超出同齡之人,不僅擊敗賊人張金稱,解救清河縣,更是親自去與謝氏交談,雖然不知道具體經過,但確確實實在不能說出去的條件下,把殺害三叔的仇人帶回李家,讓李家得以報仇。

僅憑這一件事情,已經足夠李家衆人畢生對其感激。

可對於妹妹而言,朔方梁氏不是一個賊人,張金稱再殘忍嗜殺,也不過是在郡邊的一個賊首,也不過是趁着清河郡兵力空虛,纔敢帶人攻打清河縣的反賊首領。

而梁氏,卻是朔方郡的世家豪族!

毫不誇張的說,縱觀對整個天下的影響,以及遍佈各地的勢力,梁氏比不上清河崔氏、陳郡謝氏這些傳承數百年的世家,但在朔方郡的疆域內,世代積累下來的豪族梁氏,卻是無人能及。

伏子厚能領兵擊潰一個反賊,的確厲害,讓人無比震驚,但梁氏背後,卻是一個朔方郡。

並且當初殺害外祖父一家的也並非是梁氏旁支,更不僅僅是梁氏一人,這也與謝氏完全不同。

所以小妹纔會說,伏子厚會是六妹李奼最好的夫婿,但絕不會是她李瓊的。

不過此刻!

李凌川看着眼前的小妹李瓊,難道在小妹心中,真的沒有過一絲絲後悔嗎?

李凌川瞭解自己的小妹,生性好強,從小便是李家的驕傲,但同時,小妹的佔有慾也是極強。

看着以往害怕接觸別人的六妹,如今在伏子厚的陪伴下,露出羞澀靦腆的笑容。

看到伏子厚領兵打敗反賊大軍,大破張金稱,解救清河縣,獲得清河崔氏的人情。

李凌川不相信小妹沒有想過,若是伏子厚還是她的夫婿,會是怎樣。

只不過種種念頭,最後都因爲理智、仇恨,以及心中那一直以來的驕傲,讓小妹不願意後悔,更不承認自己後悔,也不會選擇後悔。

小妹心中或許堅信,以後她的夫婿,會更優秀,更有本領,並且還是郡望出身。

“可就算是郡望出身,又怎會爲李家報仇?”

李凌川嘆口氣。

其實就如同父親說的那樣,外祖父一家的仇,根本毫無希望。

梁氏背後是整個朔方郡,是大隋朝廷所承認,並且又廣結豪俠遊士,其他郡望、反賊勢力,根本不會去得罪梁氏,更不會耗費代價去與梁氏死磕。

父親說過,想要除掉梁氏,唯有一支與梁氏敵對的勢力,並且擁有足夠的人馬,願意付出代價去朔方與梁氏交戰,這纔有可能。

但這些何其渺茫,幾乎不可能存在。

街道上。

隨着鳴鼓聲,儺舞男子戴着木製儺面,在街道上不斷大張大合的舞動着,其中也有一些戴着木製儺面的女子,穿着儺服,在一個個鳴鼓男子左右,來回舞動。

街道兩旁的百姓,全都給儺舞之人讓開道路,看着高舉的火把,看着一個個跳着儺舞的女子,祈禱着自己來年能受到庇護。

期間很多百姓,無論再是貧窮,也都會拿出一個錢,朝着儺舞人羣中丟去。 伏子厚也從懷中取出幾個錢,看着李安靜、李兆恬他們丟的起勁,望向身旁猶猶豫豫,不敢丟的李奼。

“別怕,這是習俗!是祈福!而且他們也需要!”

伏子厚開口安慰道,看着李奼還是有些不習慣,於是乾脆拿過李奼的燈籠,一手把錢放在李奼手裡,然後來到李奼身後,抓着李奼的手。

“丟!”

在伏子厚的喊聲中,李奼本能順從的鬆開手,幾個錢頃刻間被扔出去。

李奼還是第一次體會到這種丟錢的感覺,當看到那些戴着木製面具的儺舞男子,一邊跳一邊靠近過來,被嚇得後退一步,靠在伏子厚的懷裡。

等回過神來,李奼本能的低下頭,小臉與耳根盡是通紅。

很快。

上百名儺舞男女過去,後面諸多孩童紛紛跟着,一方面是熱鬧,一方面也是不斷看着地上,想要撿到地上遺漏的錢。

儺舞過去後,便是街上兩旁諸多小販的活動。

其中要數投箭最多。

伏子厚帶着李奼,看着李樂、李安靜等人不斷送錢,少有投中,自己也試了一下,幾次後發現那壺口還不容易投箭進去,於是看向李奼。

李奼見到投箭的人,會被四周那麼多人望着,連忙搖搖頭,說什麼都不投。

這還是這輩子第一次晚上出門,李奼已經很不安,更別說要被那麼多人圍觀看着。

伏子厚見狀也沒有勉強,看着攤販身後那支笛子,於是從懷中掏出錢,加入李樂等人的隊伍中。

在伏子厚的加入下,小商販收錢的笑容那叫一個燦爛,沒多久就讓伏子厚、李樂、李安靜、李安仁幾人看得心裡窩火。

直到李兆恬把李瓊拉來。

小商販滿臉笑容,一邊收錢,一邊送上一把箭矢給李瓊。

隨後。

李瓊拿着一根箭矢,在小販以及其他人的注視下,基本投一根中一根。

“四姐好厲害!!!”

“四姐,你好厲害!!”

“哇!你們看那姑娘!好美的美人!”

“是啊!當真美得讓人驚歎!”

在李安靜、李安仁等人的興奮聲,以及四周百姓滿是驚歎的語氣裡,小攤販的笑容緩緩消失,喉結不受控制的動了動,再然後,哭喪着一張臉,看向李瓊的神情,已經帶着求饒。

片刻後……

“給!”

李瓊把得來的諸多東西,分給李兆恬幾人,挑了一把笛子送給李奼。

與伏子厚對視的瞬間,傾城動人的臉上毫無表情,看向攤販一眼後便離開,沒有再爲難小販。

“瓊兒自小彈琴,對力道掌控頗有心得!”

李凌川見到伏子厚一臉懷疑的看向自己的手,於是上前,笑着解釋道。

“厲害!”

伏子厚一臉佩服的感慨道,看着李奼手中的笛子,也不再糾結自己沒能親自給李奼換到。

街道上人來人往的百姓中,在一些人羣裡,其中一人突然注意到,在攤販燭光照亮下的伏子厚幾人。

見狀,那人神情有些激動,連忙看向爲首之人,說着什麼。

但隨後卻見到爲首男子卻絲毫沒有止步之意。

“竇公!子厚乃是文武之才,如今見到,竇公何不一見?”

崔履行回頭看到,不遠處街道上,伏子厚一行人,在人來人往的百姓中離開,一臉着急的看向竇建德。

“不能相留,何故相見!”

竇建德搖搖頭,輕聲說道。

看着四周的商鋪,竇建德帶着妻子與手下部將,慢慢走着,感受着來之不易的熱鬧歡慶氛圍。

“竇公真不考慮子厚?”

崔履行皺眉問道,神情有些失落。

親眼在匡城見到過那些事,此前又有張金稱領兵包圍清河縣,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伏子厚,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履行,一人,豈有三郡望族重!”

竇建德見到崔履行的模樣,停下腳步安慰道。

如今在渤海高氏中,只要高士寧勸說剩下的高氏族人支持自己,那麼原本支持高士達的高氏族人,也都會放棄高士達,自己就能得到整個高氏一族的支持,從而除掉高士達。

高士寧也許諾,只要答應他的條件,便會帶着夫人蕭氏去蘭陵蕭氏一族遊說。

蘭陵蕭氏可是比肩崔氏的一郡望族,就連當今隋朝皇后蕭太后,也是蘭陵蕭氏一族之人。

蕭皇后早年便陪伴在楊廣左右,一直幫助楊廣繼位,如今蕭氏一族的族人,也在河北多地爲吏。

並且最後,高士寧居然還親口保證,能讓蓨縣封氏去盧氏遊說。

蓨縣封氏,當今隋朝大臣封德彝的母親,當初乃是盧氏才士,盧思道的姐姐,封氏與盧氏的關係在這幾十年間愈發親密。

雖然不知道爲何高士寧,能有把握說動封氏,但竇建德卻感覺到,高士寧不會撒謊。

何況高士寧也親口說,與其子日後都會盡心盡力的輔佐自己。

竇建德也知道,那個叫做伏子厚的少年,有勇有謀。

但渤海高氏、蘭陵蕭氏、范陽盧氏,可是三郡望族,其族人、門生、好友遍佈整個河北。

有這三個士族支持自己,日後只要除掉高士達,河北所有城邑官員,都會紛紛歸附自己,竇建德想到那個場景,都已經看到自己的霸業。

這豈是一個少年,能夠對比的!

“履行,終歸是我與那少年無緣!”

竇建德嘆口氣。

“若是日後,能成就一方霸業,能圖謀天下,我定會再見到他,彼時若他有治理一方之才,我依舊會重用他!”

竇建德擡手,拍了拍崔履行的肩膀,隨後繼續朝着前方走去。

這時候曹湛也走到崔履行身旁。

“崔兄!竇公言之有理!只要竇公能成就霸業,得到天下,這纔是最重要的!”

曹湛也開口安慰崔履行道,在他眼裡,那伏子厚的確一個大才,但天下大才,有勇有謀之士不可計數,而一郡望族又有幾個!

這一對比,就知道如何選擇。

“履行亦知!”

崔履行點點頭,回頭看了一眼方纔的街道。

在人來人往的百姓中,很多人都手持火把、登樓,但崔履行已經看不到伏子厚的身影。

其實崔履行也知道,竇公的選擇沒有錯,但崔履行實在是惋惜伏子厚那樣的才士,不能在竇公身邊輔佐。

(本章完)

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86章 收降卒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6章 出事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70章 拜訪溫家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09章 敵潰!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63章 事情敗露!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
第71章 抵達晉陽城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45章 我也不想,但誰讓那些人都沒本事第58章 再見故人,敘舊第86章 收降卒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115章 李世民突圍,北方騎兵第93章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新年快樂鴨!!!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40章 伏家外的誤會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81章 你回不去了第4章 拜師,包場的那種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8章 大伯啓程創業第123章 山脈下相遇,爆發交戰第75章 快告訴魏公,這丫的是認真的!第31章 伏子厚的同意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76章 李世民的後悔,李淵的可惜。(6K)第114章 震驚的衆人(暫缺)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6章 出事第29章 老婦人,阿翁的釋懷第70章 拜訪溫家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27章 崔履行的勸阻 李密的懊悔第122章 突棘手的敵人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100章 鄭元璹的算盤第107章 所有人,立即渡河!第37章 李府之殤,清河崔氏第82章 抓住楚博,晉陽兇險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10章 陶氏的擔憂第47章 周浩的轉變第53章 賊人永遠是賊第118章 晉陽消息!第43章 意外的發現,無奈中的猶豫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7章 趙家的發現第87章 胡靖淵的改變,反省的衆人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30章 李家有女,名李瓊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09章 敵潰!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66章 除夕夜,李奼的第一次!初夜!第111章 溫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賭約!站出來的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02章 楚博逃出城!第18章 謝叔度 謝叔方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20章 磊石村的兩個長姐第63章 事情敗露!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65章 李家祠堂!別學古人!第57章 先等伏子厚回來再說第46章 蓨縣周主簿第89章 意外的驚喜第44章 六姐,小時候明明你會這個字呀!第119章 他的真名,是李密!(暫缺)第99章 李世民的震驚第103章 分兵的決定,激動的晉陽東城百姓第72章 擔任東城守將第83章 策反!滿城百姓皆備戰!直視內心的愛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98章 得知東城所發生的一切,衆人的震驚第39章 好奇的衆人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117章 被淹沒的身影第124章 第一次並肩衝鋒(暫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12章 被丟掉的包裹第73章 見劉文靜 李氏第80章 潘長文之死第59章 謝章玉的妥協第64章 丈人李立言的震驚第91章 楊廣的驚慌第56章 伏子厚是誰?第67章 阿翁的遺憾第69章 李世民的遺憾第51章 反賊潰逃,繼續追殺第127章 再戰!再勝!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9章 刀子嘴的伯母第108章 西城的鳴鼓第68章 來到滎陽,大隋的封賞第2章 準備要辦大事的大伯第110章 我要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