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畢。
舒紫雅一人獨坐在窗臺邊,窗戶還沒有合上,雖是三月天,夜晚到底也還是涼的,寒風陣陣伴着竹香吹在身上,這涼意也就滲入心骨了。
不知爲何,紫雅自從從外頭回來之後,心裡就一直惴惴不安,似乎有什麼事情一直牽絆着,可總也道不明白是什麼事,如此吹着涼風心裡也能暢快點。
忽聞得推門聲,等紫雅擡起頭時看到麗婉姑姑已經站在了面前,神情嚴肅,不言不語,紫雅的心頭不禁一沉:“難不成是今日的事情已經被麗婉姑姑知道了?這下可要好生討一頓罵了。”
“麗婉姑姑,這麼晚了有何要緊事麼?怎麼勞您親自跑一趟。”舒紫雅微微蹲下身子行禮。
“這麼晚來找你,自然是有要緊事的。”
麗婉姑姑仍舊皺緊着眉頭,這讓紫雅更加不安了,拘着心事不敢說又不敢問,實在是辛苦得很。
麗婉姑姑是恭王府裡的老姑姑了,已經是三十幾的年齡,卻仍然帶着這一羣新進沒幾年的小歌女,似乎永遠不知辛苦,也只有舒紫雅因爲是自幼便被恭王府收養的緣故,從小就跟在麗婉姑姑的面前,麗婉對她也是頗爲照顧。這點恩情,舒紫雅還是一直記在心上的,從不敢忘。
“姑姑可是都知道了?”
“這件事我自然是要知道的,只是紫雅你自幼便跟着我學舞練歌,我知道你在這方面很有造詣,如今忽然要離開我身邊,我自然也是很捨不得的。”麗婉微蹙着娥眉。
“離開姑姑身邊?姑姑,紫雅知道錯了,還請姑姑念在紫雅自幼跟着姑姑的情分上,不要趕紫雅離開,紫雅今後必定謹言慎行。”
紫雅以爲定是那位不知是何出處的王爺發了脾氣,苛責她莽莽撞撞又言語失禮,容不得她了。一時情急的舒紫雅也顧不得其他,只好扣下身子,連連請罪。
“快快起來,這樣跪着做什麼。”麗婉見狀,連忙扶了舒紫雅起來,然後在身後的硬椅上坐下。“我就知道你非池中
之物,進了皇宮,對你來說也不一定就是壞事,雖然處處拘着,倒也比在這裡做一輩子的歌女要好得多。”
“進宮?”聽到此處的舒紫雅愈加困惑了起來。
“溫和郡主已被選作皇上妃嬪,下月中旬就要進宮侍奉,因要選兩個陪嫁的丫頭入宮照應着,連貝勒說你自幼聰慧過人,行事機警,便指了你去,且溫和郡主自小便和你親近,有你陪着她自然是歡喜得很的。”麗婉擡手輕抿了一口茶,不緊不慢道。
聽得如此,舒紫雅早就已經坐立不安,雖有涼風習習灌進,還是覺得渾身被濡溼了一片。
怎的事情來得如此突然。
“你還不知道嗎?”麗婉見舒紫雅神情恍惚,不由得擱下茶杯,雙手握住舒紫雅的手,問道。
“只是這溫和郡主今年才十二歲,如何能入得了宮,侍奉得了聖駕?”
“聽說皇帝后宮充實,怎的就看中年幼的溫和郡主了?”舒紫雅不禁蹙眉擔憂起來,她是瞭解溫和郡主的,十二歲的年紀,內心純良,雖然天資聰慧卻不諳世事,毫無心機,不一定適合生活在深宮。
“倒不是皇帝看上了,如若是皇帝看上了怎麼會前邊剛封了爲溫和郡主,後邊就要納爲妃嬪呢。”玉婉道。
“那是爲何?”
“聽說是恭親王主動提出要把郡主獻給皇上,皇上還推辭了好一番呢,不過是忠臣盡忠的一片心意,也不好駁了回來,況且之前本就有敦親王獻了兩位義女給皇帝的例子在先,這件事到底也就這麼定下來了。”
“爲了在前朝更得力,便把身邊的人送去皇帝身邊,溫和郡主倒也可憐,小小年紀的……”舒紫雅一言便道破各中玄機,不禁爲小郡主的命運嘆息。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王爺就這麼一個郡主,心裡肯定也是捨不得的。”麗婉姑姑也不禁嘆了口氣。
“那麼,連貝勒呢?他也要把自己親妹妹送進宮去不可?”
“咱們的連貝勒才十六,整個恭王
府有王爺在,哪有他說話的,就算是他不願意,到底也不管用!”
也是。
如果是連貝勒做主,他應該是不願意的吧,自己親妹妹的命運,就要葬在這可怕的政場。
舒紫雅不禁嘆了口氣。“爲了一個皇帝,到底要埋沒了多少女子……”
麗婉姑姑聽得此話,不禁唬了一跳,來不及掩住紫雅的快嘴,驚地推了一下她。“你這丫頭,愈發不知道拘束了,這話豈是你能亂說的,以後跟着郡主進了宮,豈不是反連累了人家。”
舒紫雅這才知道自己失言,連忙住了嘴,道:“是紫雅失言了,姑姑不要生氣,也以後定當小心一萬倍。”
“我知道你機警,讓你進宮我也放心,姑姑在這裡勸你一句,好生照應着郡主,保得自身周全是最主要的。”
“紫雅記着了。”
“過兩天王府會派人交你宮中的禮數,你仔細學着,進了宮不許有差池!”麗婉面色一緊,極認真道。
舒紫雅受意,緩緩站起身來,走到麗婉面前行了大禮,跪下道:“紫雅多年來承蒙姑姑教誨,感激不盡,今後不能侍奉在姑姑左右,唯願姑姑身康體健,福澤綿延。紫雅定當謹遵姑姑教誨,片刻不敢忘懷。”說完又行了一禮。
麗婉頗感慰藉,連忙起身扶了紫雅起來。“你自幼便是禮數週全之人,這樣便是最好了。天色不早,我走了,你也休息罷,不用送了。”臨走前又不忘囑咐紫雅關了窗戶,仔細着涼。
如此不必多言。
舒紫雅至今還記得那一天暖風徐徐,是年關之後最晴朗的日子,正殿前的花園裡被吹散了幾許落花,好看極了,爲皇上傳達旨意的公公就傲然站立在花園中央,看着面前跪着的黑壓壓的一羣人,攤開手中的聖旨:“朕惟念恭親王憂國奉公,段氏心瑤秉性溫莊,惠質柔嘉。慈惠本乎性成,溫恭篤於天賦。貴而不恃,謙而益光。特擇日納入後宮,封爲嬪,賜號溫。望履和思順,端恪本於天懷。欽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