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

長安大內,退朝而出的人羣也在議論紛紛。

“聖主已然連續上朝了有一個多月了啊。。”

“可不是啊,足足一個多月了啊。。還天天都趕着早,也不再早早告退了。。”

“天見可憐,真是朝廷有振作之望,國事有再興之態了。。”

這對於他們這些已經習慣了這位少年天子,自即位以來就荒恬嬉戲變着花樣不上朝,只有緊要大事纔不得不露下臉的作風的臣子們,就仿若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一般的稀罕事情。

有人固然是老淚縱橫或是熱淚盈眶的慶幸,承蒙列祖列宗保佑國祚有望了。這位聖主總算是有所開竅和明悟了,懂的國家大事爲重而不再盡付閹奴內宦之手。或又是就此厭棄了在後宮裡宦奴們陪伴的玩樂時光,想要振作奮發有爲一番。

當然了,自然也有人仿若是天塌下來惶惶不安了;因爲他們還聽到另一種傳言,就是天子之所以突然變得勤政的緣故,乃是內庫和宮司之中已然空空如也的,拿不出多少任天子賞玩遊樂的財貨用度了。

因此在各種都湊辦不起來的情況下,就連天子一貫最爲親近的大阿父田令孜,在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下,都不免吃了抱怨和掛落,自此更少在人前出現,乃至據說是有失寵的風險了。

而天子之所以變得勤政的緣故,乃是想要通過朝會來督促和驅策羣臣,就此爲國家(自個兒)多多生財的打算。

在其此間,最大的外間要聞就是作爲東都屏障之一的忠武軍(陳許)節度使周岌,帶兵犯闕被誅殺的事件了。要知道忠武軍雖然屢有跋扈和內亂的過往,但卻是關東諸鎮當中忠於朝廷的典範(中原防扼型藩鎮)之一了。

因此,驟然就死了這麼一位親從朝廷的藩帥,也不免引得關東各路藩鎮“差異莫名”,而紛紛通過各自的進奏院和邸園使,來打探和明詢這件事情的始末。甚至有河朔等其他方面的軍鎮表示,願意爲朝廷分憂而掃平忠武軍治下的餘逆。

但是,好歹坐鎮洛都的正副招討都統鄭相公和崔留守,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很快就通過運籌帷幄的交涉和威懾手段,將這些原本就是心思各異的外鎮藩帥,給順勢借力打力的一一化解開來了。

於內,又有招討行營的監軍使楊復恭,親自入營坐鎮許州的忠武軍駐地。不但清洗了周氏的舊屬干係,將餘下的忠武軍所屬分作八部,號稱忠武八都將;還收其中的鹿晏弘等大將爲假子,自此消弭了這場殺帥整軍的風波。

此外,就是這位號稱假子遍關東的小楊都監,剛剛從關東諸藩鎮宣索來了一大筆的進奉;沿着白溝和汴水沿途一路相繼增添過來,足足裝運了四十多條船的財貨物用。

但是這筆進奉隨即就被坐鎮東都,主持備寇的鄭畋鄭相公給截留了下來。最後能夠抵達京師西外靜水潭的,就只剩下區區五條船的供奉之物了。

而且都還是尋常米布器物等土貢用度,於宮內一貫的花銷相比就是杯水車薪了。因此這位一貫不怎麼着急的天子,難得在朝會上也發了一通脾氣,就差沒有直接開口稱彼輩爲悖逆、國賊了。

但是隨後的發展就令人有些出乎意料了。偌大的朝堂之中卻並沒有任何人,因此受到這位少年天子遷怒於人的處罰或是泄憤式的貶斥。

這位天子非但捏着鼻子接受了這個現實,還進一步宣佈要消減宮中的用度,並且遣散那些五坊小兒等虛浮濫籍充斥的宮下人等。

這也讓一些自認爲朝廷忠義良心所在的外朝臣子們,看到了某種希望和轉機所在,而變得心思活躍起來了。而這種暗涌和潮動,又變成了大內諸多宦臣的壓力和隱憂所在。尤其是在作爲新宦集團的主心骨,一時告病在家之後。

然而,在宮外的田氏賜宅之中,卻是一副歌舞聲聲的歡快嬉恬氣氛。尤其是田令孜所喜歡的那個幾個樂班,幾乎一天到晚都沒有停下來過。

就在絲竹繚繞,歌聲不絕於耳的《別支樂》當中;

“慌什麼慌的,這長安的天可還沒有塌下來呢。。”

一副家居打扮而保養得當的田令孜,卻是對着身爲太常寺少卿的從弟陳敬珣,氣定神閒的道。

“可是,如今聖主可是上朝的勤勉啊,這般下去與外臣日益接往甚密,又何來我輩報效行事的餘地了。。”

身爲田氏養子兼做黨羽的右監門將軍衛匡佑猶豫道。

“瞧你這說的是什麼囫圇話,勿論怠政也好勤政也罷,只要是聖人的心意所向,我們這些奴婢難道不當要竭力奉承以順應之麼。”

田令孜不由眯起眼睛,意味深長的呵斥道。

“再說了,這位聖人自小就是玩性甚重在骨子裡的;就算是眼下應時而異,變得格外勤勉和振作起來,卻未必能夠長期持久下去;你且再過些時日看看如何,遲早是還要逐漸懈怠和舒慢下來的。。”

“進而言之,要說天下最能夠順合這位聖主心思的,也唯有我等這些近侍之臣,難道還是那些處處擎制與約束的宰臣更親麼。只是如今我輩在這裡本爲衆矢之的了,又何須急於出這個頭呢。。”

“君不見那位一貫是諾的豆盧相公,已然不滿意再做個伴食宰相了,就指望着招撫下肆虐淮南的賊衆,來作爲壓倒盧(攜)子升一步的進階了。。儘管讓楊(復恭)大頭他們去硬接好了。。”

“簡在君心之道,可不是靠事事都要衝在前頭的一時表現。更是要能適時站出來爲人主排憂解難的體貼周至啊。。且不見,那二楊之流衡衝內外的功勞再大、名聲在隆,爲何依舊還是爲我壓過一頭而事事受制之?”

“就因爲他們固然是一心爲公,但卻非是全副爲了人主的心思和立場啊。。”

安撫過這些黨羽和親族之後,田令孜這才一改從容篤定的寬厚之態,冷下臉來叫來另一名心腹吩咐道:

“找幾個妥貼的門路,把這些消息都放出去,尤其是那些外鎮藩帥的進奏院和邸園不可拉下;就說朝廷已然決意給黃逆封王授土,並以盧龍、成德、淄青、魏博之故地遣置之。。”

。。。。。。。

而在淮水南岸,山陽城下的北路義軍營盤當中。

“太平軍已經開始拔營南下了?。這可真是個大好消息啊。。”

副總管尚讓有些揚眉吐氣的舉杯自得道。

“那和尚可是個天生的災星所在;這事情兜來轉去的怎麼又會和軍府門下給犯上干係了。。如今看他現在還拿什麼憑據,來與我放對和爲難呢。。。”

“還請總管慎言與人前,這可是我輩好不容易纔刺探出來的端倪。。莫要因爲不密失聲而犯了黃王的忌諱,畢竟這是事關王上家門的一樁醜事啊。。”

作爲尚讓的謀主兼幕僚林歸吾,卻是皺着眉頭道。

“犯了也就犯了,我就想要他個好看的;無端讓我背了這些無妄之災和責難干係,難道還不許人非議上兩句麼。。若不藉此表明態度,豈不是被人當作任意捏的軟蛋了。。”

尚讓卻是愈加堅定的擺手道。

“這事你就不要多管了,我自有門路和法子的。。”

而在上都鎮正在拆除的營地中,周淮安也滿懷心事的在目送着遠去趙璋的一行隊伍。

因爲就在這信使往來兩天時間內,大將軍府方面幾乎是快刀斬亂麻式的,應承了交涉的大半數條件,甚至包括了最後一條周淮安臨時提出的附加條款;所以太平軍這次興師而來的行動,因爲義理和名份條件上的變化,而顯得虎頭蛇尾起來。

“難道,真就這麼決意把人交出去了啊。。”

朱存在旁亦是嘆息道。

“朱兄弟覺的我會怎麼做,把人千刀萬剮懸首示衆,好好出上這口氣麼?。。軍府方面是固然一時拿我這裡無法可想,但是於本軍的現實境況又會帶來多少好處麼。”

周淮安笑笑道,卻是看了眼捏着的黃巢親筆手書。

“反倒是能夠用私下裡我個人顏面上的一點得失,來爲我軍爭取一個更加寬鬆便利的環境,乃至獲得相應寶貴的人才之選、聚附更多的志同道合之輩,那纔是發展事業的長遠之道啊。。”

然而,這只是主要的方面之一,對於周淮安來說更重要的是,黃巢藉此表明出來的態度和立場,乃至背後相應的格局和氣量了。

“領軍真是坦蕩無私,令人我等愧然了。。”

朱存心中亦是略有些遺憾,又不明覺厲的暗歎道;這位果然是能行他人所不行的絕然意志和計較啊。若是自己事到臨頭,只怕是沒有這種超然於上的城府和格局的。

當然了,雖然說大業爲重云云,周淮安也不會因此對敢於冒犯自己的人有所心慈手軟,該審問和拷逼的流程還是要走上幾輪的。以確保就算是作爲條件和協議當中,須得四肢俱全送回去的俘虜,也是被榨乾了相應價值的廢物再利用。

作爲太平軍難以避免的陰暗面來說,實在有的是不用明顯傷害身體,而製造出相應痛苦和心理陰影,乃至將人從精神和肉體上廢棄掉的方法和手段了。

接下來,周淮安需要好好對待和慎重應付的,反而是另一位深受其害的當事人了。

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672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924章 推轂出猛將(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一百章 弊情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
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974章 揮刃斬樓蘭(下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672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887章 虜陣橫北荒(下)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924章 推轂出猛將(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四百零四章 候烽河外暗(續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一百章 弊情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