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

僕固懷恩心念電閃。

他是胡人,在某種意義上說,對大唐的忠誠度遠不如郭子儀。在他的心裡,其實誰做皇帝不要緊,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纔是最重要的。

僕固懷恩看準了張瑄有反抗的用心,而且是謀劃準備已久。而他一向看好張瑄,覺得張瑄若是稱帝,肯定能開闢一個嶄新的輝煌時代,比起大唐太宗皇帝來也不會遜色多少。

因此,僕固懷恩早就生出了擁立之心,只是一直在等待機會而已。如今李亨動起了真刀真槍,張瑄怎麼可能坐以待斃,僕固懷恩選擇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事兒,自然是瞅準了時機。

在僕固懷恩看來,在張瑄的心腹衆將中,南霽雲、雷萬春之流不用考慮,是張瑄心腹中的心腹,絕無貳心,而封常清、張巡受張瑄提攜重用之恩,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有郭子儀,相對來說,稍微存在一點“障礙”。

僕固懷恩主動來跟郭子儀“溝通。”目的就是勸說和試探。當然,如果郭子儀不肯從之,僕固懷恩自當暗中稟報張瑄,相信張瑄也不會心慈手軟。

見郭子儀意動了。

僕固懷恩輕輕笑了,“郭兄,大帥是何等的雄才偉略,他若是並無反意,如何又能將家眷接出長安,安置在雍州。而某最近也得到消息,回紇可汗骨力裴羅舉傾國之兵於靈州外圍,若是大帥舉兵,回紇兵馬並長驅直入助戰。”

“而靈州的張巡,其實也做好了各種準備。”

“還有史思明。史朝義前番來求見大帥,所爲何事,郭兄你還能不知?”

“如此種種,說明大帥早有自保之意。但是,作爲我等而言,卻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有所動作郭兄,不如由你出面,聯絡潼關的封常清和張同,我等聯名擁立大帥爲帝,就定都洛陽,自成一國,何如?”

“軍心之事,數月前潼關兵變,早已說明一切。既然如此,郭兄還猶豫什麼?進則榮耀等身,退則身敗名裂,沒得選擇了。”僕固懷恩又勸說道。

郭子儀終於點了點頭,算是正式表態了。

僕固懷恩狂喜,攻克了郭子儀這個難關,其他人是一呼百應。

而與其同時,監軍霍長青去虎牢關宣佈皇帝的旨意。

顏真卿接旨畢,面不改色,但心裡卻是非常苦澀和無奈。

他非常清楚,皇帝之所以肯赦免他的一切罪過,還冊封他爲河南行軍大總管,無非是爲了牽制和分化張瑄的力量。而這,幾乎就是權宜之計。

等皇帝坐穩了江山,消除了安氏叛亂和張瑄這個大隱患之後,會不會秋後算賬,就很難說了。

不過,顏真卿也並不在乎皇帝秋後算賬。

他荀活至今,主要還是爲了洗刷恥辱。而佔據虎牢關,算是他統軍交戰以來的第一勝仗,臉上因此多少有了幾分光彩。

作爲一個從基層升遷上來的官員,顏真卿自然明白,現在的天下局勢因爲皇帝的剛愎自用及多疑,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安祿山意已死,安慶緒兵敗,現在已經不成氣候,遲早會被掃平。但安氏叛亂平了,不代表天下就安定了。

顏真卿看得真真的,皇帝的咄咄逼人和薄待功臣,張瑄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若是張瑄起兵,現在的朝廷恐怕很難抵擋住。

而至於他這一萬多人,其實有沒有都不在話下,根本就影響不了大局。

顏真卿與郭子儀是同類人,循規蹈矩,造反這兩個字比較沉重。

但張瑄若真的與朝廷徹底決裂,顏真卿真是很難決定自己的行止。

原因無他,張瑄對他有恩。之前的薦拔之恩,他能從一州刺史出任調整後的大唐八大藩鎮之一,完全是張瑄的大力提攜舉薦,可以說沒有張瑄就沒有今日的顏真卿:隨後的赦免之恩。張瑄可是抗着皇帝和朝廷的巨大壓力,保全了他,還給了他將功折罪的機會。

顏真卿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君子,在效忠朝廷與回報張瑄恩情之間,他無法做出抉擇。

霍長青望着顏真卿哈哈笑道,“顏大人,陛下對你hou加封賞,賦予重任,希望顏大人能上體天心,效忠朝廷。”

“待李郡王統率大軍進攻范陽,掃平安慶緒叛軍餘孽之後,這河南守防重任還是要落在顏大人身上。請顏大人三思啊!”

霍長青的話要不乏暗示之意。

顏真卿當然聽得出來,但卻裝起了糊塗。

“在下罪孽深重,雖有虎牢關小勝,但過往之事,損兵折將接連天敗,實在是令人慚惶。無地。”顏真卿感慨萬千也是含糊其辭地

霍長青皺了皺眉,“顏大人,既然陛下都下詔赦免了,你便只有功沒有過!這世間不可能有常勝將軍,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顏大人何必放在心上!”

“呵呵,這世間,還是有常勝將軍的,就像永寧王一樣。霍監軍想想,自從永寧王就藩整軍以來,無論是面對吐蕃還是安祿山叛軍,歷經大大小小十餘戰,可曾有過敗績?可曾丟失過一城一地?”

顏真卿感慨了一聲,“是顏某人無能而已,慚愧!”

霍長青無言以對,嘴角輕輕一抽。

霍長青可是帶了重擔過來虎牢關的。他奉皇帝的命令,要在虎牢關控制住顏真卿,免得顏真卿投靠張瑄,導致張瑄輕而易舉地就打通河南與范陽的通道,在最短的時間裡將范陽、河南、河東、隴朔以及兩淮、江南等連成一片,自成一國。

可顏真卿的態度卻令霍長青有些惱火不滿。他本來以爲,皇帝的赦免兼加封詔書,能讓顏真卿感激涕零,從而率軍與張瑄死扛,但現在看來,顏真卿的忠誠度似乎也值得商榷了。

面臨選擇的還不僅是顏真卿,還有在潼關的封常清和張同。

封常清聽說皇帝的旨意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張瑄起兵宣佈反唐就在這幾天了。除非張瑄想自投羅網,否則他怎麼可能放棄兵權回長安做一個虛頭八腦的相國?

況且,皇帝隨時都有可能翻臉不認人。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官位和權勢,就連身家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封常清在書房裡呆了一個時辰,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因爲這個選擇其實早就進行了預演。封常清的家眷跟隨李騰空和蘇扈冬的女軍一起到了雍州,這就足以代表封常清的態度了。

真正需要慎重抉擇的還是張同。

張瑄對張同亦有舉薦寬放之恩,但這種恩情能不能抵消張同心裡對大唐朝廷的歸屬感,卻很難說。

但張同考慮問題明顯比顏真卿深遠。作爲京都已經失勢的張家族人,張同心裡很清楚,若是沒有了張瑄,他今後很難再一枝獨秀了。

更重要的是,張同深知張瑄的謀略和手段,諸多的事實證明,沒有張瑄做不到的事情。以張瑄如今在軍中的威望和影響力,皇帝的這道詔令一旦公之於衆,基本上可以斷言,能引起隴朔大軍的譁變。

軍心在張瑄這邊。而只要大軍肯跟着張瑄走,皇帝的朝廷就擋不住張瑄的崛起。

張瑄與安祿山不同。安祿山只有狡詐沒有大智慧,算是梟雄但絕不會是英主,可張瑄卻分明就是雄才偉略膽識過人。這樣的人,其實很難長期屈居人下,與朝廷決裂也是必然的。

考慮到自己的身家前程,又知道自己手裡這一萬餘人,根本就翻騰不起什麼大浪,張同斟酌猶豫再三,還是下了最後的決定。

張同匆匆走出府門,準備去拜訪封常清,表明態度。

封常清正要出門,而也是要拜會張同。

兩人在封常清的門口相遇,目光交匯間,微微一笑,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張大將軍,請!”

“封大人請!”

兩人親親熱熱地進了府門,待軍卒上了酒菜,就開始對面小酌。

“封大人,張某有幾句話如鯨在喉,就一吐爲快了。陛下此番如此薄待功臣,實在是令人齒冷心寒。我等當上奏朝廷,請陛下收回成命!”張同抱拳道。

“呵呵,張大將軍,其實這也不奇怪。陛下《《》》身邊全是佞臣賊子,自己又沒有主見,焉能不昏庸無道。”封常清不以爲意地笑了笑,“哦,對了,忘了跟張大將軍說一聲了,前幾日,兩位女軍大將軍護衛永寧王家眷和張家族人去了雍州安置,大將軍的內眷也在其中,呵呵。”

張同聞言,心頭陡然一個激靈,情不自禁地浮起了一層細密的汗珠兒。

他正準備去長安暗中接出自己的家眷,卻不料張瑄早已派人提前下手了。不過,那個時候,皇帝還沒有抵達長安,張瑄此舉寓意深遠,就看你怎麼理解了。

張同知道自己已經被牢牢捆綁在了張瑄的戰車上,沒有後退或者瞻前顧後的餘地了。

他暗歎一聲,抱拳道,“大帥hou愛,張某銘感五衷。”

“大將軍啊,其實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等爲官者,所圖無非是功名富貴蔭及子孫。大帥重情重義,將來也不會虧待了我等!”

封常清意味深長地笑了笑,端起酒盞來,“請飲!”

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231章 奪軍權!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80章 下野?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06章 殺威棒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3章 先見高力士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79章 文武兼職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60章 早朝風波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183章 女劍客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332章 猜疑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43章 女奴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257章 賜婚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429章 選秀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81章 走馬上任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08章 定都?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424章 一後、六妃
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231章 奪軍權!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80章 下野?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06章 殺威棒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3章 先見高力士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79章 文武兼職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60章 早朝風波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183章 女劍客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332章 猜疑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43章 女奴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257章 賜婚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429章 選秀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81章 走馬上任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408章 定都?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424章 一後、六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