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考覈

正午時分,安慶西北的石門湖上,十七艘漕船排成一路縱隊,前後相連劃過熱氣蒸騰的湖面。

“所食一米一粟,所領一錢一銀,皆得自龐大人,取自萬千百姓。

因此護衛百姓是陸戰兵天職,爲達成此天職,陸戰兵應成爲最精銳的士兵,龐大人要求我聽從長官軍令,嚴守軍律刻苦操練……”甲板上的陸戰兵一起嚎叫着,唐二栓跟着動了幾下嘴巴,雖然每天都要背誦,但他每次單獨背誦時就腦袋一片空白,平時都是濫竽充數混過去的,幸好多次抽查背誦訓令都沒有抽到他。

“……退縮的陸戰兵死在刑場,唯向前破陣之勇者得活,陸戰兵前,從無強敵!”

到這裡唐二栓能記得了,跟着其他士兵一起大喝,“護!護!護!”

這是訓令的結尾,唐二栓叫完擦擦額頭上的汗水,喉頭有點發幹,趕緊喝了一口水。

今日是陸戰兵的第一次作戰能力考覈,以局爲單位排名,據說會涉及到部分餉銀,還有以後的軍官升遷,所以大夥都頗爲緊張。

這艘漕船上是一個旗隊的陸戰兵,回頭看了一眼,旗總在後面跟船長和舵手在一起,這次考覈也包括水營,他們三人大概是全船月餉最高的,看起來比其他人就更緊張,旗總不停的往右側觀察右側遠處那艘掛着兩面紅旗的船是把總坐的,同時也是水營把總的坐船,一聲炮響之後,上面旗號在揮動。

唐二栓看不懂水營的旗號,但船長和舵手看得懂,船長大聲下令,槳手拼命的划水,船帆也隨之進行了調整。

漕船的隊形開始變換,四艘一組向兩側分散,船長觀察着前後船隻,防止互相碰撞,舵工和船長不停的吆喝,讓水兵調整帆面。

周圍全都是船在航行,唐二栓也跟着緊張,跟其他幾個隊長伍長站在船兩側,手中握着竹竿防撞,聽得右側一陣喧譁,接着是轟的一聲響,船上的人紛紛站起往那邊看去,只見兩艘船撞在了一起,桅杆劇烈的晃動了幾下,上面站着的一個水手摔了下來,在半空抓住了一根固定船帆的纜繩,在桅杆下懸空擺動,引起又一陣驚叫。

“不準說話!有啥好看的。”

旗總噔噔噔的大步走到前甲板,抓着一根纜繩,腦袋偏來偏去的看了一會,跟旁邊的唐二栓問道,“你眼神好,數一下,撞上的船是第幾局的?”

唐二栓眯眼看了片刻小心道,“旗總,好像是四局三旗,三局一旗。”

說話間那兩艘船已經減速,甲板上的士兵手忙腳亂的讓兩艘船分開。

“好事好事。”

旗總轉頭對着船上喊道,“四局、三局撞上了,咱們一局跟二局爭第一,上岸都利索些,誰也不準給老子拖後腿。”

唐二栓回到自己的小隊,把人又點了一遍,小隊中除了他只有一個伍長是老兵,陸戰兵在和州偵查、浦口登陸和滁州戰役中表現不錯,獲得了擴編的機會,原有人員在滁州傷亡過半,剩下的幾十個人基本都升官了,由於軍官實在不夠,甚至還從陸營抽調了五人。

唐二栓是一局二旗隊一小隊代隊長,因爲渡清流河時表現優異,直接省掉了伍長的步驟,只等此次考覈合格之後就可以轉爲正式隊長。

到時就可以漲五錢的月餉,但唐二栓並未覺得幸運,現在有十個人歸他管,比以前當大頭兵操心多了。

“幸虧沒升成旗總。”

唐二栓在心裡想道,眼睛不自覺的又往旗總那裡看去,旗總需要看旗號聽鼓號,不但要懂小隊的幾種隊形,還需要懂三旗隊的隊形,現在船隻的隊形變化,是從行軍的長蛇陣轉換爲一字陣型,每艘船運送一個旗隊,加上百總帶的直屬兵馬,一個局就是四艘船,十七艘船上是所有的陸戰兵,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向岸上投送兵力。

這一點把總講過,但唐二栓想了很久也沒想明白,順次登岸和一次性登岸能有啥區別,左右都是那麼多人。

“收帆!划槳!”

船長又在後面大喊,水兵喊着號子,把船帆緩緩放下,堆成了一疊,槳手拼命划水,後面的舵工把控着方向,船身加速前進,每局拉開距離後,內部的四艘船隻也開始轉換爲線型,十五艘船隻逐漸排成一行,向着岸邊進發,相撞的兩艘落在了後面。

前方是石門湖西側的一片湖灘,只有少量的蘆葦,漕船靠近岸邊,槳手開始倒划槳,等到船速降低,拿竹竿的人將竹竿向前插,漕船陸續停下,陸戰兵和水手一起將兩側的腳船放入水中,兩個水兵抓住船沿的粗繩滑下,接着是陸戰兵,每艘船一次可以運送六名士兵,但通常是運送一個伍。

漕船不是運兵船,也不是登陸艦,主要是爲碼頭運送客貨運輸,一般是不帶腳船的,水營的漕船剛改裝過,用於非碼頭地段的登陸。

雖然有過幾次訓練,但轉運的過程仍是出了不少問題,各船都有人員落水,第三局還有小船傾覆,混亂和緊張之中,唐二栓總算上了腳船,船身左右搖晃得厲害,他趕緊蹲低身子,等候其他士兵。

人齊後腳船搖晃着向岸邊駛去,直到抖動後船頭一揚,唐二栓知道是船底被污泥托住了,趕緊招呼一聲,帶頭從船頭滑入水中,腳下的淤泥吞沒了他的膝蓋。

湖灘上密密麻麻的身影,上百名陸戰兵跳入水中,在淤泥中深一腳淺一腳的前進。

“鞋子完了。”

唐二栓此時纔想起,入水前忘記把布鞋塞到懷裡,沒有軍官看到,幸好後面還有浮渡的環節,可以把鞋子洗乾淨,不用擔心回營檢查裝備時被批,趕緊用旗槍柱在泥中,悶頭往岸上跋涉。

“一旗的人跑前面了,咱們哪能輸給他們,都趕快啊!”

旁邊有人在喊,唐二栓轉頭看了一眼,是自己屬下的士兵魯先豐,他並不是老兵,擴編時才進入的陸戰隊,他似乎特別喜歡軍隊生活,體格強壯事事爭先,就是脾氣暴躁沒能當成伍長,但像鼓舞士氣這樣的事情都是他在做,倒比唐二栓更像隊長。

片刻後上了岸,唐二栓匆匆點了數,還好沒少人,士兵們都在清理淤泥,動作快的已經穿好了鞋子。

湖面上腳船往來,已經上岸的士兵爲本旗隊鼓動,剛上岸的大聲報數,軍官喝令聲不斷,岸上熱鬧非凡,附近田裡有些農夫聽到了都遠遠的觀望。

等到最後一批人登岸,二旗隊列陣完畢,旗隊長點齊了數,飛快的跑去百總處彙報,其他兩旗和直屬人員隨後點齊,百總一點不耽擱,一聲哨子響後全局沿河向南快速行軍,有些上岸晚的,一邊單腳跳着一邊趕緊穿鞋。

鞋子裡面滑膩膩的,唐二栓又不敢脫下塞在懷裡,悶着頭大步往前趕,這五里路平時對他不算什麼,但這雙鞋今天有點礙事,還不如打光腳。

轟轟的腳步聲中五里路很快跑完,唐二栓途中還是記得檢查隊伍,最主要是不要有走掉的,否則又是個大錯,到最後點數的時候少了人成績無效,把總不抽死他是不會罷休的。

到了第一局的停止位置,百總大聲嚎叫,旗手揮動起來,全局停步列隊,他們是第一個趕到的局,士兵將間隔距離拉開,衆人急促的喘氣,百總沒有立刻下令,而是一直關注着後面,他得讓士兵稍作休息,正好後面還沒追來。

唐二栓身上穿着皮甲,是在南京時發下的,後來就一直穿着,比以前試過的鎖子甲輕很多,也沒鱗甲那麼悶,雖然已是十月,但這兩日正好氣溫又高了一些,此時一番奔跑仍是悶熱難受。

調息片刻後,第二局的旗號出現在道路上,百總吹響哨子,接着旗隊長一通嚎叫,全局一百餘人全體衝入左側的河水中。

這條河是石門湖通向皖河的水道,水流比較平緩,這一段的水面寬約五十步,水深需要浮渡,一百多人將河面攪得水花翻騰,就像開鍋一般。

唐二栓單手側身遊着,把旗槍貼在身側舉高,給士兵指示位置,也避免戳到旁邊的人,眼前被水流模糊,劃幾下又要擡頭點人數,但到處都是水花,一時哪裡看得清楚。

撲騰到了對岸,隊形有些散亂,唐二栓匆匆站上河沿,把自己的旗槍豎起,讓隊員儘快集合。

不等落湯雞一般的陸戰兵列隊,一波箭雨從天而降,砸在他們的頭盔上砰砰悶響,還有一隊騎兵在側面跑動。

岸上五十步外是一排弓箭手,唐二栓面前啪的落下一支,箭頭重量和普通輕箭更輕,而且不是尖簇,上面還包裹了一層布,唐二栓經歷過清流河戰役,總覺得和真的弓箭差別還是挺大的。

但即便這樣,也足以讓大批的新兵驚慌失措,有被箭支砸中臉頰的,頓時捂臉慘叫,水邊一片大呼小叫,軍官嘶啞的叫喊着,踢打拉拽那些混亂的新兵。

“都給老子上來,這箭射不死你個王八蛋!”

喧譁聲中,魯先豐的聲音清晰的在旁邊響起,唐二栓回頭看去,只見魯先豐正在拖人,頓時一個激靈,趕緊把旗槍插入泥中,自己回到河水中,認出自己小隊的人就拉拽上岸去,讓他們在旗下站好。

對面射來的箭矢持續着,有時拋射有時平射,唐二栓一邊拉人一邊在心中咒罵,陸營的弓手水平不佳,平時都是隻要求遠不要求準,從沒覺得他們像今天這麼準過。

按照演習的步驟,他們需要點齊人數後才能發起攻擊,以進攻陣型衝到弓手的位置,將一排稻草人打倒纔算結束。

在一衆軍官和伍長的努力下,河水裡面沒人了,唐二栓再確認了一遍,旁邊的河水裡面也沒人了,才趕緊回到自己旗槍下,各旗隊隊形有些混亂,但旗總的認旗舉起來了,每個旗隊的圖案都不同,十分好辨認,一個局的陣線不長,士兵很快就會找到自己的隊伍。

拿到旗槍的時候,魯先豐拉着他慌張的道,“二伍少了一個。”

“啊?”

……“報大人,演習到此時止,鎮撫兵已在各處撿到各部丟失的武備共三十二件,其中兵器十三件,各局皆有。

陸戰二局在第一位,受傷一人,三局在第三位,受傷兩人,四局無人受傷但落在最後,一局已落到第二位,受傷一人……還有失蹤一人。”

一百步之外的遊擊紅色認旗之下,龐雨聽了楊學詩的彙報微微點頭,今日是陸戰兵全司作戰能力檢驗,也是一場演習,領兵已有一段日子,龐雨知道當兵遠遠不止拿刀砍人,損失兵員也不止在戰場,這次抽調了陸營兵力,儘可能模擬陸戰兵的作戰場景,讓士兵多少獲得一些作戰經驗。

“在何處失蹤的?”

“就在前面渡河的地方,渡河前點名時還在,第一局的伍長以上都下河去搜尋了。”

龐雨沒有多說什麼,陸戰兵和水營在大江上訓練時也不是沒死過人,但這麼短的浮渡若是死人,就有些說不過去,因爲挑選兵員的時候都是檢驗過水性的,最差的也能遊五百步。

“讓這裡精通水性的都去幫忙,陸戰隊其他局的檢驗照常進行。”

楊學詩有點心虛,雖然跟他沒有直接關係,但畢竟是他負責此次檢驗。

他聽了趕緊召集附近會水的士兵,很快往一局的位置去了。

河裡參加尋找的人越來越多,陸續有軍官往下游走,看起來那失蹤士兵凶多吉少。

龐雨對這次演習總體還是很滿意的,從南京回來後,附近流寇還沒有大股出動,這段時間天氣也合適,所以守備營抓緊練兵,陸營三個司已陸續完成作戰考覈,龐雨希望儘快讓陸戰兵形成戰力,有士兵失蹤只能算是小瑕疵。

身後一陣蹄聲,龐雨沒有回頭去看,片刻後何仙崖的聲音在後響起,他現在守備府承發房做事。

“大人,史道臺請大人去太湖一趟。”

“道臺大人有沒有說何事?”

“盧總理調任宣大,新的五省剿寇總理爲王家楨,駐節開封。

史道臺擔心新舊交替之時流賊批猖,大約想跟大人佈置沿山的禦寇之法。”

龐雨眉頭皺起,盧象升就任也不過一年時間,滁州大捷遏制了流寇在江北的發展,高迎祥剛剛被抓,中原形勢正在好轉,各方面剛剛熟悉,就馬上又調走,在人事上並不是合適的。

九月之後直到明年開春,都是流寇活動的高峰期,現在是十月,龐雨已經能想見流賊大隊正在陸續出山,此時換帥絕非良策。

在往年的夏季,流寇主要在陝西、河南、湖廣交界處的山區度夏,而今年安慶北方的大別山裡,有數股流寇活動,而且並非小股,甚至八月間時,也有馬守應和混十萬兩股大寇在鳳督轄區活動。

兩年時間裡面,他們已經熟悉了江北地區,有將大別山作爲據點的趨勢。

春夏間是流寇活動低潮期,入山逼夏也消耗了他們的物資儲備,隨着天氣轉涼,又一個流寇活動的高峰即將到來,秋收之後各地的糧草豐富,天氣也適合於行軍,出於奪取生存物資的需要,流寇必定要出山,而不是取決於官軍的強弱,官軍強最多是打死,不出山卻一定餓死,所以出山搶掠是唯一的可選項。

作爲長江中游最重要的水陸要道,安慶今年的形勢比去年更嚴峻,因爲崇禎九年流寇沒有經過這裡,一年時間又可以集聚一定的財貨,比殘破的和州一帶更有吸引力。

這種情況下由新人擔任五省總理,龐雨絕不認爲對安慶防務有利。

“那咱們去聽聽史道臺的高見。”

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四十四章 物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第六章 南監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十五章 家奴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三百二十二章 捉生第四十一章 異想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九十二章 早課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接收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三百章 經驗第六章 南監第十章 按揭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七十二章 阮導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四百章 骨血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三百零八章 策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三百零四章 中樞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三百零四章 中樞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四百零四章 姻緣第三百六十六章 沿江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三百六十六章 沿江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七十二章 阮導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四百七十四章 雪原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二章 桐城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
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四十四章 物理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第六章 南監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十五章 家奴第四百三十四章 陰影第三百二十二章 捉生第四十一章 異想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九十二章 早課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二百九十六章 接收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三百章 經驗第六章 南監第十章 按揭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七十二章 阮導第一百二十六章 向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四百章 骨血第三十二章 好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三百零八章 策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三百零四章 中樞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三百零四章 中樞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漕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四百二十七章 衆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四百六十九章 暮光第四百零四章 姻緣第三百六十六章 沿江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三百六十六章 沿江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頭緒第七十二章 阮導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七十五章 官貸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四百七十四章 雪原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二章 桐城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三百四十八章 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