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

崇禎十二年二月初二,北直隸順天府大城縣。

安慶營列隊在官道上,雖然只有兩千多人,但車架就有數百,隊列同樣拉出老遠。

在吳橋鬧了一出兵變之後,整個勤王軍氣勢越發的萎靡,清軍沿着商河、武定等多路北上,勤王軍就在西側同向行進。

清軍帶着龐大的人口車架,也無意主動找明軍會戰,持續幾日之後,雙方似乎已經有了默契,齊頭並進北上,互相保持距離,在中間地帶進行小規模的交戰。

所以這數萬勤王軍的每次斬首戰績,基本都是個位數的,其中周遇吉親自己帶家丁伏擊時剛好斬到十個,上升了一個數量級。

這支京營此時就在前方道路上,昨天孫傳庭發佈了令信,因爲確定清軍繼續往北行進,判斷不會從大城過河,所以勤王軍要趕往東安縣。

安慶營仍跟隨劉宇亮行軍,每天自行安排紮營和警戒,不參與任何進攻行動,龐雨仍然每天跟劉宇亮見面,沒人提過兵變時的事情。

但劉宇亮的車架遲遲未來,幾萬勤王軍都在沿途等待。

吳達財等候在一旁,他低聲對龐雨道,“大人,昨日孫都堂令信遍發各營,明令今日開拔,該不會又有啥變故?”

“便是開拔了,也未必就不會變,咱們還是耐心等着便是。”

龐雨說罷看了一眼京營的位置,大部分帳篷居然還在,營門處塘馬急促的奔跑,似乎是在跟前方的孫傳庭聯絡。

他們在大城已經駐紮了五天,每天就是少許家丁出去打探,與建奴的哨騎零星交戰,清軍主力沒有往西面來,就是說指揮層還沒決定到底走不走,但各營都已經收拾好了行裝,器械帳篷等等都裝車了,這在安慶營的軍官看來,實在不可理喻。

塗典吏、莊朝正也在中軍,兩人低聲交談着,吳達財也加入談話,幾人不時朝劉宇亮中軍那邊張望。

龐丁來到龐雨身邊道,“少爺,劉中堂他一個視師的,前面惹了衆怒,爲何還敢幹涉軍務,處處進退失據,不知他是如何混到首輔去的。”

“當官和打仗是兩回事,他只是來辦不擅長的差事,纔會進退失據。濟南被破天下震動,還有一個更微妙的事情,就是失陷了藩王。”龐雨左右看看道,“現在不知死活,若是活的藩王落在東虜手中,對皇上可是大忌。眼下朝中來的軍令一道比一道嚴,劉中堂不敢往後退,往前的韃子也不好惹,原本便是進退不得。”

此時前方一隊騎手飛奔而來,在安慶營前方一拐,去了劉宇亮的中軍,這隊人沒打旗幟,但似乎有孫傳庭在其中,肯定是有什麼事情爭執不下,必須來見劉宇亮。

龐丁目送着那隊騎兵到達京營門前,口中繼續道,“那孫都堂又爲何會覺得,咱們被所有文武孤立之後,仍會賣命給他打仗?”

龐雨不答反問,“那孫都堂到底是想打還是不想打?”

“他心裡想打,不打跟兵部交代不過去,但靠下面各鎮各營又沒法打,所以他不能去攔在東虜前面打成大戰,只能跟着東虜並肩北上,報給兵部的時候,就說是料定東虜苗頭要從滄州過河,勤王兵馬就先到滄州,然後再說東虜要從青縣渡河,咱們又北上到青縣,再然後就是大城,這樣把並肩北上變成了攔截過河,顯得他確實按兵部部諮去抄前了,也是難爲孫都堂。”

“文字可以隨意寫,但戰績騙不了人,你覺得兵部和皇上能不能信他這些話?”

龐丁把手捂在嘴上,“當然不能,所以他不打之下還得打,原是想着靠心腹的撫標、臨洮來打一陣,但上次譁變時,這兩個營頭也都有參與,顯然也靠不住,所以他又想能不能靠咱們,當日劉中堂賣了咱們,他當晚來營中一是安我們心,二來也是想從劉中堂那裡把咱們拉過去,不過他自重身份,才讓曹變蛟來說劉中堂賣了咱們的事,讓咱們以後投靠他,賣命打一陣,有個拿得出手的戰績,好最終保住他身家。”

龐雨點點頭,“說的是那麼回事,那你覺得他那天有沒有打動我?”

“我覺着少爺就是還想認真打一仗,只是不知道是孫都堂打動的,還是少爺原本就想打。”

龐雨笑笑道,“確實難爲孫都堂,若是你去當援督,帶着這麼一幫拼湊而來的內外軍隊,你準備如何作戰?”

龐丁皺眉想了片刻道,“也只能跟現在一樣,陪着韃子北上。”

他說完搖搖頭,龐雨也輕輕嘆了一口氣,兩人沒有興趣繼續說話。全營在路面上又等了一刻鐘,看到京營中一連串的塘馬跑出,看起來就是去傳令的。

安慶營中軍也來了塘馬,龐雨大概是第一個接到命令的,只說是讓軍隊做飯,將官去中軍議事。

現在做飯就需要讓火兵返回營地,還要設法籌集柴火,隊伍會混亂,塗典吏建議改爲會幹糧,命令很快傳達下去,安慶營的軍官能猜到,營中兵將肯定又是滿腹疑慮,好好的營帳拆了,拉出在走又不走,就在路面上吹風。

吳達財和莊朝正都低聲嘟噥,不用問也知道在罵誰,這是幾萬人的軍隊,每一次無厘頭的命令變更都是對軍心的沉重打擊,不過對龐雨來說,現在勤王軍發生任何事,他都不驚奇了。

龐雨並未立刻去京營,等到有其他認旗到達時,龐雨才往中軍趕去,路上碰到了王樸和劉欽,劉欽冷冷的沒有理會他,倒是王樸態度溫和,主動跟龐雨打了招呼。

王樸目前是勤王軍中實力最強的,特別是騎兵數量上,但戰力到底如何龐雨沒法評估。

不過此人很健談,路上跟龐雨通報了一下宣大知道的敵情,比孫傳庭通報的稍微詳細一點,清軍從濟南北上之後趕得很急,如此龐大的隊列,每天仍行軍三十里以上。

路上幾乎不攻打城池,目前已經接近天津,運河在這裡入海,清軍必定會從某個點渡河。

王樸說到這裡就沒有繼續深談,因爲此前劉宇亮拿龐雨出來擋箭,大家都知道龐雨想要阻截清軍過河,清軍歸心似箭,如果真的去攔截他們,必定是一場惡戰。

各路軍頭都不想賣命,賣力也只能略作表示,與龐雨的想法尖銳對立。所以王樸就不便繼續說了,免得又起爭執。

龐雨從曹變蛟那裡得到一點消息,就是王樸中了清軍埋伏,損失了一百多騎兵,這種事情王樸自然也不會主動提及。

很快到了中軍,劉宇亮和孫傳庭都沒到,估計在其他營帳裡面休息,各營將官陸續到達,沒有人搭理龐雨,龐雨和周遇吉站在一起,這兩人非邊軍體系出身,在這裡似乎天然就是異類。

敲過升堂鼓後,劉宇亮帶頭走了進來,孫傳庭跟在他後面。

從孫傳庭的臉色上,龐雨看不出什麼

坐定之後,劉宇亮示意孫傳庭說,以顯示他只是視師,但他實際上又在直接干預指揮,龐雨對此已經習以爲常,僅僅從開會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勤王軍指揮體系的混亂。

孫傳庭盯着桌案片刻之後道,“大城紳民聽聞大軍開拔,向劉中堂聯名據告,請大軍留駐護衛,以免鄉梓被建奴蹂躪。”

大帳中靜悄悄的,衆武官沒有議論,但大家都能猜到,所謂紳民請願,多半就是劉宇亮自己弄出來的,不知哪裡去找了幾個士紳寫的,好要找個理由避免去東安,只是這理由很蒼白。

現在清軍逐漸接近運河,位置大致在天津西南側,西面和北面都是運河,必定會在最近渡河,之前孫傳庭給兵部的回奏,是在滄州、青縣、大城阻敵過河,現在清軍真的要過河,如果毫無戰績,是交代不過去的。

到時首先完蛋的是孫傳庭,而孫傳庭也有這樣的預計,所以他對於渡河時的交戰不會讓步,這算是文武之間達成的妥協,對武官來說,他們願意接受孫傳庭這樣懂行伍的上官,如果孫傳庭真的完蛋,換來的沒準就是劉宇亮這樣的人,到時候大家都難受。

所以在衆武官都有預計,最近會有稍大規模的交戰,東安縣也是一定要去的,若是運氣好的話,不經大戰能把清軍攔住更好,一旦冰河解凍,清軍渡河艱難,大夥雖不敢奢望消滅清軍,但期待清軍放棄部分輜重和人口還是可以的。

只是沒想到,劉宇亮竟然還能把大城縣的紳民拿出來說事,如此大家連東安都不用去,衆武官雖樂見其成,但心中委實是看不上這位首輔。

孫傳庭面無表情的說完,掃了一遍帳中,武官神態各異,龐雨則盯着地面,不跟任何人交流。

“然則東虜苗頭北上,萬千被擄百姓亦是吾皇赤子,我等同樣責無旁貸,是以本官與劉中堂商議分兵而行……”

帳中略微騷動,此時分兵顯然就是留守大城和前往東安,大城幾乎沒有危險,而東安就正當清軍鋒頭。同時也說明,孫傳庭確實受不了與劉宇亮一起行動,這兩位大人現在看起來平和,但方纔很可能激烈爭吵,最後才決定分兵,留在大城的就是劉宇亮,而孫傳庭將領兵去東安,分兵時當然會各自帶着自己的心腹。

“先發東安一部,着宣府總兵官楊國棟、臨洮總兵官曹變蛟、大同總兵官王樸、宣大督標中營李重鎮、陝西撫標李國政……”孫傳庭擡眼看了看,“並安慶奇兵營龐雨所部,先行進發東安,抄前阻截東虜。”

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八章 申明亭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第九章 調解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六十一章 和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六十章 召對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盾車第四百三十二章 情報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三百五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四十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良方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七十章 澤社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
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刀槍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八十四章 守策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八章 申明亭第二百七十五章 外婆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七十八章 文武第九章 調解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年第六十一章 和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三百六十章 召對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三百三十一章 選擇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四百九十八章 盾車第四百三十二章 情報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四十七章 自縛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三百五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山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四百八十八章 一鼓第四十章 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三十章 吏目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三百八十九章 暖閣第二百八十一章 唸咒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魂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四百零三章 一張紙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令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良方第一百零七章 偵騎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七十章 澤社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九十一章 賭檔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闖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