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

“龐大人銅城驛一戰,前後兩次塘報送到,劉中堂又直奏入宮,斬級數上百,跟着東阿知縣確認斬將破營,兵部覆文讓東昌府覈實首級,但皇上那裡心情大好,連帶着昨日的御批都溫和多了。”

京師內城董家宅院內,矮胖的董心葵面有喜色,對着張麻子的口氣也多了些尊敬,“安慶營斬首上百,劉中堂直報入宮,兵部還晚了一日才收到塘報,皇上召對的時候問及安慶營,楊嗣昌還回報說在徐州,成了這兩日宮中的笑話,便是這兩日之間,龐大人名聲傳遍京師官場,好多人來跟董某打聽這龐副鎮。”

張麻子愕然道,“龐大人有宿松大捷,在下還以爲在京師先前已有名聲。”

董心葵失笑道,“張兄弟這便不知了,打流寇得勝的將官數不勝數,打韃子得勝的少之又少,宿松大捷兵部和皇上都知道,但總歸來說,破了多少營,是你自個報的,就那麼些人頭,加上掃地王的腦袋,左良玉、孫傳庭、祖寬這些人也能辦這等事。”

此時丫鬟進來上了小點,董心葵等她出去之後才又道,“到了建奴這邊就是不同,遠點的寧遠大捷也就是二百六十九個人頭而已,再來說近的,此次入邊來都報了些什麼捷?薊鎮口外六個人頭,鞏固營在真定府七個人頭,王樸涇陽驛二十個,慶都大捷一百五十,但地方和兵部只驗過人頭,沒有旗鼓甲冑爲證,沒有活口獻俘,在東虜剛南下的關頭,兵部驗的人頭到底是真是假,京中官民都是有疑慮的,南邊城池被破了幾十座,死的百姓少說幾十萬了,直隸州府一片殘破,科道連章交劾,內閣和兵部早就焦頭爛額,現在各鎮報來的東西,無論官民都不信,現下最缺的,便是一個可靠的大捷。”

張麻子搓搓手,心頭有一點激動,他接到斬首百餘的消息時也高興了片刻,但遠沒到興奮的地步,現在董心葵這麼一說,這百餘腦袋好像遠比他想的要重要。

“龐大人銅城驛一戰大捷,若是把旗幟俘虜送來,不論兵部也好內閣也好,都有了個可信的大捷,可讓朝野輿論略作平息。現下便是一條,要儘快把人頭旗幟送來,尤其是那俘虜,若是有個幾十人,送來京師獻俘闕下,讓京中百姓都親眼看到,兵部和內閣便能緩口氣,皇上能得個臉面,皇上最在意的,也就這臉面。”

張麻子一副恍然模樣,“皇上也是要顧及顏面的,這點小人確實未曾想及。

“皇上最是個要臉面的人,盧象升幹得最錯的,就是沒給皇上留臉面,這道理他不是不明白……”董心葵說罷搖搖頭。

張麻子低聲道,““董先生這麼一說,小人倒想起來一事,好像這次總督都死兩個,但武官倒死得少了,傳聞賈莊一戰,虎大威、楊國柱破圍而出也罷了,護衛總督的中營副將李重鎮,那也是保住了命,留個盧象升孑身陣亡。”

董心葵嘿嘿一笑,“這些話張兄弟聽聽便罷,不可到處說去,這盧象升死沒死,死了又是怎麼死的,京中尚無定論。他屍首確實已經運到真定府,但張其平和巡按都不確認屍體身份,所以還不能公告。”

“那如此一來,盧都堂還無法發喪安埋。”

“自然不能,你埋下去了,有司一句死未見屍,盧公這生前身後名聲便蕩然無存,眼下只能這般停放在真定府,待合適的時候才能收殮。”董心葵嘆口氣,“眼下的督師是孫傳庭,印劍旗號都從兵部發出了,兵部消息說他從保定去真定,又從真定往德州去,現下在何處,就不知道了。他這個援督不好當啊,宣大軍潰敗,各路援軍無絲毫戰心,聽聞建奴往臨清東面去了,不知還要死多少人,就盼着這些韃子回程不要走京師,往通州那邊走了便是了。”

張麻子心頭贊同,他是桐城快班的老人了,最早派出各地哨探的就有他,也算經歷過幾次流寇臨城,但這次被圍在城裡這麼久還是頭一次,京師也就是一道城牆,建奴就在牆外邊,說不怕是假的,那種壓力持續了兩三個月,東虜到現在還沒有出關去,勤王軍又不堪用,京中無論紳民,情緒上都處於崩潰邊緣。

董心葵轉頭對他道,“還是那正事,韃子這一趟來的,京師想把身家往南邊送的不少,趁着龐將軍這大捷的勁頭,你們要趕緊的辦起來,便是韃子出邊去後,他們走過的地方必定匪患從生,必定還是要有可靠的人的才能託付身家,眼下名聲最大的,就是龐大人了,若是龐大人還能再勝一兩陣,就更可靠了。”

……

從董家外宅返回外城崇文門內街的門市內,副手在二進迎到張麻子便道,“吳昌時送信來,說讓掌櫃帶信給龐大人,若是勤王至京師附近,一定要與他見上一面,有要事面議。”

張麻子腳下不停,只是嗯了一聲,副手跟在身後邊走邊道,“馮老先生那邊也來了人,跟吳昌時一個意思。”

張麻子停下問道,“馮銓?”

“來人說馮先生去了真定府拜祭盧都堂,若是龐大人到了京師,想請大人到涿州一見。”

張麻子等了片刻後笑道,“盧象升本是清流,兵敗身死連屍首都沒人敢認,只有一個閹黨去拜祭,說出去笑死人。”

“那小人如何答覆馮先生那邊?”

“我們京中辦事多有依靠馮銓,龐大人也是很看重馮銓這人的,自然先應承下來,只是這京師魚龍混雜,光靠董心葵找消息不太穩妥,咱們一定要有自個的消息路子,宮裡的眼線能打聽消息了沒有?”

副手看看張麻子,“都是些宮裡傳聞,得力的消息還沒有。”

“下面的眼線打消息不得力,領頭的就要想法子讓他得力,我們是暗哨司,辦不好差不是被東家打板子那麼簡單,頭上是有軍法的。”

“屬下明白,也是這些眼線沒有根基,那個林登萬傳話出來,說想幫着打探裡面管事老公的家鄉情形,屬下想着這可以辦,讓這些眼線後面好辦事……”

“都有哪些老公,老家在何處?”

副手也早有準備,把地名一一說了,張麻子眼神轉過去,“你覺着這些人可真是管事老公?”

“屬下知道大名府這處地方是林登萬自個家裡,他編造出來個姓薛的人家,可能是他的鄰里,若是鄰里無事,他家多半也無事,其他兩家或許真是管事老公。”

“你到時答覆他的時候,要敲打敲打。”張麻子想了片刻,“宮中管事的大小老公都是京師左近來的,河間府最多,恐怕最近都記掛着家中,太監少監自然有京營的人去打探,下面一般管事的小公公恐怕就沒人理會了,但這些人是有用的,以後好辦事。林登萬報來那幾個你安排人去打探,順路把其他有往來的家中也去看看,若是死了幫忙安埋,若是活着的幫忙,也是認個路。”

“屬下明白。”

張麻子點點頭,“總之要謹記着,天下間要緊的消息都在京師,京師要緊消息都在皇城裡,花點銀子花點力氣都是小事,我也要跟上面交代,龐大人就要來了,靠什麼交代,就是可靠的消息。”

……

“東阿今日收攏常規騎兵五人,遊騎兵兩人,陳如烈呈請,留文書官在東阿收攏,其餘人馬來銅城驛匯合。”

“同意。”

“昨日騎兵哨探北方,茌平縣仍在,韃子沒有攻打就退走了,騎兵偵查東北兩面,發現了近期大隊行軍痕跡,按照大人命令沒有繼續往前,估算大約有一萬以上人畜經驛路前往高唐州,一萬以上人畜前往清平,隊尾應該在兩三日前走完,估計已到了濟南府左近。”

龐雨沒有去看地圖,這兩個方向他不用看也能猜到,清軍正在拉開正面,之後的路線也很好猜測,就是準備象刷子一樣往北掃回去,這樣就是運河西面刷一遍,東面再刷一遍,路線上絕不浪費。

塗典吏繼續道,“前線偵察乏力,目前遊騎兵損失嚴重,計有直屬遊騎百總陣亡,直屬三名旗總陣亡兩人失蹤一人,第一司遊騎旗總陣亡,只有第二司旗總陳斌尚存,還是幸虧軍醫院得力,眼下還騎不得馬,眼下可用的只有十多人,這還是算上了路上招募的邊軍夜不收,另外軍醫院裡受傷遊騎兵三十多人,。”

龐雨點點頭,他已經習慣了軍隊的特點,訓練需要很長時間,但損失往往就是一兩日之間,統帥一念之間,數年的積聚就付之東流。

安慶營從上到下,對與清軍作戰缺少實際經驗,特別是低估了對方的組織度和機動力,損失多半都是因此而來。

龐雨閉閉眼睛,把懊惱的情緒趕走後看向龐丁道,“劉中堂是預備前往何處?”

“劉中堂準備去臨清,他的意思是,由他派人來東昌府負責覈查戰功,安慶營前往臨清與他匯合。”

“與他匯合?”龐雨皺眉道,“劉中堂是內閣首輔,該是最可靠的人,他出京是視師,盧都堂死了,這視師會不會變了領軍?臨清那邊情形弄清楚沒有?”

屋中幾人都搖頭,塗典吏回道,“屬下不知,但劉中堂派來的塘馬說及,現在援督是孫傳庭,或許是皇上認爲兩路互不歸屬不利剿寇,派出內閣首輔協同兩路的意思?”

“孫傳庭要去德州,高總監在臨清,合共兵力有五萬……六萬?劉中堂要協同這兩路怕是很難。”

龐雨看了看地圖,目前他能掌握的戰場形勢,就是建奴往東往北各一路去了,但建奴到底往東到什麼位置,他也只能猜測,從時間判斷應該最遠就到濟南,眼下游騎兵不能發揮作用,對清軍具體位置全然不知。

友軍的位置他也不知,由於清軍剛過,到處兵荒馬亂,道路上各種潰兵、土匪橫行,傳遞信息很多時候要看運氣,他能和真定府的劉宇亮傳遞消息,卻至今聯絡不上更近的臨清,甚至連那些兵馬還在不在臨清都不知道。

塗典吏在地圖上標註了兩道友軍標誌,“山東總兵倪寵過了東昌府,這兩日在博平,與我們哨馬相遇,詢問附近糧草好不好找,另外一路是登萊巡撫楊文嶽帶的登州撫標營,人數大概兩千多,他們從臨清出來,前日在東昌府城,昨日晚間到了東阿,據說要走南邊去登州,撫標營的副總鎮說遼鎮還在臨清,孔有德那夥東江叛軍也跟着韃子一起入邊來了,他們對登萊熟悉,定會往登萊那邊去,撫標營要趕着回援,讓我們一起去登萊赴援。”

龐雨笑了笑問道,“兵部送來的部令裡面,是不是倪寵也是去濟南?”

“是。”龐丁低聲道,“他在徐州搶了我們存糧,快到臨清時聽到韃子南下,又掉頭跑回了徐州。”

“告訴他們韃子的動向,其他的就免了。”龐雨站起身來,從龐丁那裡接過文書,他再仔細看了之後又道,“劉中堂文書裡面寫的是隨行赴援,也就是跟着他行走。這是劉中堂的正式文書,讓安慶營去往臨清,這份一定要存好,塘馬那裡招待好些,先不要註明是何時收到,我們去臨清與劉中堂匯合。”

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十七章 站隊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章 靈寶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四百零二章 賀喜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第十七章 站隊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山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七十四章 新知縣第一百章 追索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一百三十五章 碼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戰報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寸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三百三十六章 殺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四百六十三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三百章 經驗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三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三百零七章 專責第三百零九章 危局第四百三十五章 初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營地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十四章 仗義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
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第十七章 站隊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銃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計第二百章 靈寶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四百零二章 賀喜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第十七章 站隊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山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七十四章 新知縣第一百章 追索第三百八十八章 薄霧第一百三十五章 碼頭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一百零三章 同袍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花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績第三百九十三章 好詩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機第二百四十四章 戰報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寸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四十三章 彙集第三百三十六章 殺賊第二百一十九章 路遇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一百八十九章 猶豫第四百六十三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號音第三百章 經驗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七十一章 鈔法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策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猛將第三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九十五章 臘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門第四百九十七章 推進第三百零七章 專責第三百零九章 危局第四百三十五章 初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登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營地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二十四章 漏雨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八十章 御門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一百二十章 鐵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十四章 仗義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二百零三章 氣度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