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關係

“桐標營最早員額是池州帶來的,可用的不過一百來人,劉若宰和孫晉上本議設桐標營,兵額是一千,皇上本是不同意,後來是何相國上了本,皇上給的是一千二百兵,但張軍門的意思,兵額要用到實在地方,便分了七百給守備營,因都是駐守安慶,皇上和兵部便未乾涉。史道臺覺着員額不足,將道標營合併到桐標營,加起來仍是有一千之數,將官以遊擊加參將銜,是便於統轄客軍遊擊在桐城作戰。”

盛唐門城牆上,龐雨邊走邊說,到了門樓處卻沒有進門,而是直接走到了垛口處,莊朝正跟着他站定,郭奉友帶着人站在了外圍。

今日難得的是個陰天,低沉的天空之下,大江在盛唐渡前滾滾而過,江上白帆點點,

“大人前兩日與我一說,小人回去想想,從沒管過一個營,還是願意幫大人帶親兵司。”

龐雨哈哈一笑,“朝正有參將不當也要給我帶親兵司,有這份心是好的,不過就算是給本官帶兵,以後總還是要單領一營的。桐城也不遠,按上次所說,戶房、兵房、銀莊、文書隊自會派人協助,與守備營中是一樣的。”

“小人慣了與大人說話,聽聞這桐標營常跟着史道臺行走,小人不慣與文官往來,就怕哪裡不如了史道臺的意,小人是大人舉薦去的,就怕給大人惹來是非。”

龐雨擺擺手道,“朝正不慣與文官往來,不算是缺點,本官看來反是個優點,行伍有自個的事情,文官是上官不假,但練兵打仗是武職的事,中間的道理朝正你要自個拿捏。至於史道臺嘛,他於行伍不甚熟稔,但確是個寬厚人,相處是不難的。”

莊朝正原本話就不多,聽完之後也想不出多餘的話來,只好默不作聲。

龐雨看着他道,“初設壯班的時候你就來了,是第一個通過挑選募的兵,算是我守備營元老,老家東鄉大院村,土名豬草壩,那時候比現在可瘦多了。”

莊朝正聽完有點激動,“難爲大人還記得,小人其實在第三司的時候也瘦,只是到了親兵司之後,大人給親兵司的食譜豐厚,每日都是四餐,小人跟着吃,不知不覺便肥了。”

“鐵甲兵必須膀大腰圓,若非如此,披甲之後難以發揮戰力,所以吃得要多一些,陸戰司那樣的輕甲,又要講求速度,可以吃差一點。”

biququ/html/33777/《日月風華》

龐雨笑完之後打量了一下莊朝正,確實與親兵司的整體體型差不多了,按照以前龐雨的印象,當兵的都要精瘦纔好,行動才迅速,但多次實戰和演習都表明,鐵甲兵必須是大塊頭,爆發力和耐力才能滿足披甲作戰,很多鐵甲兵看起來沒啥肌肉輪廓,但實際力量非常大。

“現在是個將官,胖一點更有官威。”龐雨說罷指指門樓,帶着莊朝正走進去,“獨領一軍之後,與上官相處是小事。朝正想來也是知道的,一向以來我官軍中有些頹敗習氣,吃空餉喝兵血,將官在一營之中便是土皇帝,拿兵將當了家奴用,操練選兵一無是處,便說這潘可大……”

龐雨坐下後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莊朝正也沒有站起來告辭,因爲守備營軍中從無端茶送客的規矩。

“當年桐城民亂,潘可大領兵過江的時候,安慶池州兩府僅百餘可用之兵,後來折騰出桐標營,一千的兵額,最後見在兵馬不過五百,上官點閱就在桐城抓乞丐拉青皮頂數,每人給十文錢。”

龐雨搖頭吹着茶盞,把水面上的茶葉吹開,又淺淺喝了一口,他說的情形,實際援剿官兵都差不多,情況有好有壞,桐城民變之前整個應天的兵餉很低,普通士兵月餉五六錢,家丁九錢,在物價高企的江南地區,這個收入實在吸引不到什麼人,民變之後又面臨流寇犯境,張國維多方籌措,逐漸把月餉提高到了士兵九錢,家丁一兩八錢,雖仍比不上邊鎮,畢竟也大有改善。

但這點銀子也是組成複雜,有些是兵部下撥,有些是應天巡撫衙門下撥,還有地方算了部分本色,再有慣例的銀兩成色折扣,比如龐雨的部分軍餉就要從安慶衛的本色裡面折算,經過多級分撥之後,到手上只剩下半數,潘可大等人不吃空餉是養不起家丁的,即便吃一半空餉,剩下的步兵也拿不到九錢。

安慶守備營也是按照這個標準領取,龐雨每個月都是虧本養兵,莊朝正這個級別的軍官都是知道的。

龐雨沉吟片刻道,“太平時節也就罷了,偏生如今是戰亂之秋,平日欠的債,到戰場就得拿命去還,酆家鋪上多少將官爲此丟了自個的性命,若是命沒了,得來的銀子又有何用。”

“大人說的小人都記下了。”

“但我等從軍報國是一面,自家有媳婦有娃,總是要有用度開支的。”

龐雨對門口等着的龐丁招招手,龐丁趕緊過來將一個匣子放在桌上靠近莊朝正的位置。

“大人不必……”

龐雨打斷道,“我軍中皆是忠勇之士,原本就不該薄待,這裡面是本次宿松戰役的作戰獎勵,一處宅院房契,一份大江銀莊的存票,還有一份船行的頂身股,各把總有少許不同,各司以下的戰功評定頗爲複雜,目前尚未出來,但把總的評定本官就可以定,這些是你應得的,可放心收下。”

莊朝正遲疑了一下,伸手將匣子抱在手中,又發覺有些不太妥當,正要放回去時,只聽龐雨說道,“朝正現在就可以帶家人去看看宅子,在集賢門那邊,這些年你跟着本官東征西討,也該給家人一個安穩的住處。”

“小人謝過大人恩典。”莊朝正在地上跪拜一下,抱着匣子匆匆出門而去。

龐丁看着洞開的大門道,“莊朝正果真是明事理,只是這桐標營便是道標營,他整天與道臺衙門在一起,到任以後也難保沒有其他心思,姚動山駐守桐城的時候,便整天價的跟着道臺衙門轉。”

龐雨揉揉額頭,“要說咱們這武制也真是操蛋,各營都放在各處自家操練,無論你總兵副將,誰也管不得誰,臨時湊在一起怎麼協同,還不如他媽的流寇,流寇還三天兩頭合個營打一仗。若不是有那一千的兵額,老子管他誰去桐標營。”

“這莊把總又升官又發財,看起來高興壞了,想來那把總月餉雖高也不夠用,總是盼着能多一些。”

龐雨笑道,“人生於世,掙取錢財是人倫之常,光靠感情是不長久的,他外放做官,初去念我恩情,時間長了看別的將官取了兵餉享用,心思就說不準,即便是營中其他軍官也是如此道理,還是這利益關係更穩妥些,皇帝還不差餓兵呢。”筆蒾樓

……

“臣犬馬駑鈍,蒙恩破格啓用。星趨京師道中臣自料理,兵部本分不外安邊蕩寇二事,向自以來,朝臣以安邊第一,蕩寇第二,臣以爲時移世易,方今應以蕩寇爲要。”

京師紫禁城建極殿後左門,大明皇帝崇禎身穿一身常服安坐,因天氣有點乾熱,身後的太監輕輕的扇着扇子,面前有數名大臣,四周各有侍衛宦官,人數並不多。這雲臺後左門俗稱平臺,是皇帝接見少數臣子時所用,稱爲平臺召對,參加的人雖少,但談的往往是大事,當年袁崇煥以五年平遼而授薊遼督師,就是在此處,今日主角是崇禎正對的一名中年人,正是去年就任命但才上任不久的兵部尚書楊嗣昌。

崇禎觀察一眼參與召對的其他人,然後轉回楊嗣昌身上,“本兵可詳述。”

“若以京師喻爲人之元首,則中原之地若人之腹心,邊塞若人之肩臂肢骸,若得腹心無恙,方可輸經血外運肢骸,以仰戴元首而護衛風寒於外,今者流賊荼毒腹心之地,猶如腑臟流毒經血日枯,徒有肢骸而已,微臣乃言安內方可攘外,足食方可足兵,保民斯能蕩寇,此實今日證治之切根本之圖。”

崇禎微微點頭,相對於正本清源,他更喜歡這樣實在的策略。

楊嗣昌得了肯定,信心更足的侃侃而談,“賊起於延綏而流竄腹心,是爲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陝西、鳳陽、安慶八境,山東、江西雖未至,亦切近相關,當防賊圖之,防賊之地計七省十境。臣計以山西、河南、湖廣、鳳陽爲四正,此四巡撫以原兵原餉分任剿而專任防。再以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爲六隅,此六巡撫以現兵現餉時分防而時協剿,如是而十面之網張矣。賊入一境之內,相鄰數面相協防剿,令其不得流竄,以待督理大兵至,不愁賊不一網成擒。”

參與召對的溫體仁留意了一下旁邊的戶部尚書,去年侯恂被免,程國祥任戶部尚書,纔剛上任不久,楊嗣昌此前上過一本,溫體仁已經看過,其中涉及不少錢糧,所以今日纔會讓程國祥參與召對。

在之前的剿賊體系中,朝廷是劃分爲關外和關內兩個大區域,基本以潼關爲界,總督管關內,總理管關外,楊嗣昌的十面張網,將剿寇作爲一個全局來謀劃,裡面有些新意,但增兵增餉似乎無可避免,此時程國祥還在裝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這種召對參與者少,皇帝表達的態度往往更加直接,是體會上意的絕佳機會,今日到目前爲止,溫體仁已經知道崇禎心中對安內攘外的排序,以後內閣的票擬之中,他需要以此爲指導,這也是皇帝讓他參加召對的原因。

崇禎的手動了一下,但他沒有站起來,只是在扶手上輕輕一拍道,“流賊之利在流,本兵十面張網之策,可謂切中要害。”

“臣數年來查得,賊衆每一大股號稱數萬,四出挾裹各稱數十萬,合之不啻百萬,然賊中精勇堪戰之賊不甚多,所挾窮民婦孺實不爲少,剿賊之兵亦不需數十萬衆。”

崇禎微微坐直身體,“本兵說的是實在話,各地撫按上本,動輒稱帶馬之賊數十萬入,賊營幾何、老賊幾何、馬兵幾何一概不知,只知一味求兵求餉,實乃備寇不力,遇賊張皇失措,本兵繼續說剿賊兵馬。”

楊嗣昌停頓一下之後道,“臣竊計督理二軍門各領三萬,專主隨賊大剿,河南、湖廣各設兵一萬五千,陝西、鳳陽各設兵一萬,鳳泗二陵各設兵五千,合計十二萬之數。”

聽到此處,戶部尚書程國祥終於動了,他清了一下嗓子道,“七省十境之中,兵數原不止十二萬,方纔本兵所言督理二軍門及四巡撫之下設兵十二萬,未知是新募之兵,還是已有之兵。”

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武人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可憂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道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寸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三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四十三章 包圍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選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十章 按揭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民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七十三章 風骨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十五章 家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四百三十九章 調度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三百七十章 孤單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河道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四百七十五章 直奏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三百零九章 危局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前程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
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二十六章 雨中人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二百七十八章 武人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三十九章 招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竹梯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四百一十一章 陣線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可憂第三十四章 機緣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道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市場第二百六十章 擊發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三百一十五章 分寸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三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編第三百四十三章 包圍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選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六十六章 頂首第二十八章 戶房第十章 按揭第三百零二章 好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銀莊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之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狹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義民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七十三章 風骨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四百七十七章 名氣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十五章 家奴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二百零五章 水營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慶第四百三十九章 調度第三十三章 勒索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二百九十五章 暫借第三百七十章 孤單第一百九十章 埋伏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二百一十四章 羣毆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五十五章 首功第四百七十三章 河道第三十六章 避難第四百七十五章 直奏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三百零九章 危局第四百七十章 坐騎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池塘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二百三十九章 屍山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前程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