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策略

崇禎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桐城縣前街上行人寥落,有熟人相遇的,拜年的聲音也十分低沉。

臘月二十四是過小年祭竈神的時節,太平時節家家都要開始備年貨,但崇禎八年春節被寇,許多人家都有親友遇害,年節與祭日接近,喜慶的氣氛便少了許多。

隨着今年流寇的消息一波波傳來,桐城許多人已經逃往安慶和樅陽,街上更顯冷清,反倒隨處可見身穿皁衣的衙兵和官兵。

一隊人馬穿過縣前街,在縣衙八字牆也沒有停留,直接往西面的分守道分司去了。

這個分司以前規模不大,就是一個前後堂小院,專爲分守道視察時所用,安池整飭兵備道兼了分守道的職責,所以就是爲史可法準備的。

他的官方駐地爲安慶,但由於桐城是整個安慶北大門,面臨的威脅最大,所以史可法大部分時間都駐節桐城,分司的規模已經擴大一倍。

同樣建置的還有分巡道分司,主要用於分巡道下來查大案所用,鬧流寇之後基本不查案子了,那裡已被楊爾銘用作壯班的駐地。

在隊列中陪着龐雨的,就是桐城壯快兩班的班頭阮勁,雖然仍是一臉橫肉,但經過這兩年的歷練,看着也沉穩了許多,與以前那個天天想着下鄉勒索百姓的快手已天壤之別。

“兩日前入東鄉的流寇約三百人,搶掠兩裡九村,有上百人被難。”

阮勁騎在馬上低聲彙報,態度十分恭敬,不但是因爲龐雨是老領導,現在桐城三百名壯班的餉銀,還有六成是龐雨贊助的,與楊爾銘協商的條件,是在桐城作戰時由龐雨統一指揮,其中有一百餘名壯班的編制,與守備營完全相同,大約是一個局。

“劉良佐和牟文綬的塘報只有大略,桐城自己可有收到新消息?”

“廬江賊爲整齊王之一部,自霍山出六安州,再由間道入廬江。

巢縣爲混十萬之一部,縣城及近郊百姓皆逃入湖中,和州含山一帶已無官軍。”

桐城的形勢比龐雨估計的還要差,自南陽東行的大股目前大約到了光固一帶,混十萬和紫微星一直在江北活動,左金王革裡眼可能從霍山而出。

朱大典的防禦部署是求穩,劉良佐駐紮的六安州極度重要,這裡隔絕了三股流寇,阻止他們匯合爲去年一樣的大軍,牟文綬的軍隊駐紮在全椒一帶,主要是保衛滁州,防止流寇北上,他自己的標營則留在鳳陽。

桐城目前的威脅中,主要來自東北兩面,雖然堵住了北峽關和孔城鎮,但堵不住鄉間小路,樅陽倉廒被焚和東鄉被殺掠,都是小股流寇所爲,雖然沒有影響桐城防禦,但給百姓和守軍帶來越來越重的壓迫感。

桐城目前有近三千官兵,還有三百壯班,目前用於對付散賊太多,若是大賊合流,這點兵馬又嫌太少,更無法調動用於宿松方向,是十分被動的。

這也是龐雨堅持將第二司調回潛山的原因之一,最近的調動缺乏目標,也沒有明確戰略,哪裡有流賊的消息就往哪裡增兵,而軍隊一旦離開駐地,戰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離開越久就下降越多,頻繁調動更是如此。

龐雨臉色不快,安慶六縣之地,現在除了太湖沒有守備營駐守,其他五縣都有,一個月之內已經被調動很多次,贊畫官更新地圖的速度,還比不上道臺衙門調兵的速度,所以即便預料到史可法不樂意,但龐雨仍打算提出劃分防區。

縣衙距離分司不遠,龐雨沒有停在下馬石,徑自跳下馬背,帶着何仙崖和阮勁進了分司,剛到後堂就見到了史可法,楊爾銘和潘可大也陪侍在旁。

“龐將軍來了。”

黑瘦的史可法臉色更黑,他對龐雨招招手,“剛收到的消息,趙守備在雞飛灘殉國了。”

龐雨不由一愣,這個趙守備他是知道的,張國維也算是知兵,援調兵馬首選良家子,最青睞武舉出身的兵將,此人全名趙蔭,加守備銜由江南援調安慶,也是武舉出身,帶了約兩百士兵,此前幾天在守衛龍井關,與龐雨派往潛山偵察的騎兵司協同作戰,曾在雞飛灘跟流寇打過一仗,分明是小勝的。

“這……何時的事?”

史可法嘆口氣遞過一份奏報,是太湖知縣楊卓然發來的,龐雨匆匆接過看起來,他此時很擔心自己的騎兵司,帶隊去雞飛灘的還是把總陳如烈。

楊爾銘似乎也知道龐雨心思,在一旁說道,“流賊到了七裡阪,陳把總帶騎兵救援太湖,時有流賊再現雞飛灘,趙守備領兵奮擊,狡賊敗逃,趙守備一時不查,追賊時被圍,逃出的兵卒說,賊三百騎自後撼動軍陣,趙守備未能破圍。”

龐雨聽了稍稍放心,但剛到就聽到這個壞消息,堂中氣氛十分壓抑。

楊卓然發來的奏報比較簡略,但龐雨仍可以猜到大致的過程,流寇的戰法仍是那一套,但似乎越來越熟練,這次趙守備的二百多部下,只逃出三十多人。

今年戰局剛開,雙方都還在試探中,這次敗仗對官兵的士氣是一個打擊,也顯示出流賊完全有實力和信心殲滅小規模的官兵,對大別山中的地形也越來越熟悉。

有了這個敗仗,官兵勢必不敢再分兵,每一股至少要五百左右,而安慶總共纔有六七千官兵,全數出動也只能分作十餘股,這樣根本堵不住那麼多山口,這個趨勢要是持續下去,沿山的防禦將十分艱難。

龐雨想想後對史可法道,“道臺大人,這樣與賊在山中纏鬥,非是長久之計。”

史可法此時有些手足無措,因爲去年沒有大戰,他爲備寇準備了一年多,幾乎走遍了安慶所有關卡,原以爲萬無一失,開初階段也屢有小勝,正是信心十足的時候,未曾想突然遭了當頭一棒。

“那龐將軍說,該當如何御賊?”

“御賊不如殺賊,把他們放進來。”

龐雨擡頭看了看史可法的地圖,這張圖他也看過很多次了,但確實畫得太過印象派,他找了好一會才找到雞飛灘的位置,指指那裡道,“北面山中地勢複雜,羣賊慣於山中出沒,見大兵則四散入山,我官兵入山不但擊賊難,連尋賊也難,一不留意反而被賊所乘。

流賊所謀者,首要奪糧食過冬,糧食都在山外,流賊走雞飛灘,不外想經龍井關出山,既是如此,咱們放他們出來打。”

史可法遲疑的看着龐雨,“將軍的意思,在山外能勝這些巨賊,可這些賊子皆馬兵,一旦出山馳於平野,豈非更是難制。”

“打仗的事情,下官不敢說必勝,但流賊極擅竄伏,我安慶官兵若是與之山中纏鬥,正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出山之後流賊也不是馳於平野,驛道沿線皆丘陵,賊馬並非隨處可走。

若賊出龍井關,待其至潛山,下官可派步兵走間道封堵龍井關,再集安慶之兵由太湖、石井鋪兩頭夾擊,只要殺滅一股斬殺賊首,可令羣賊喪膽,至少今年他們不敢隨意進出安慶。”

楊爾銘聽了眼睛放光,龐雨的計劃就是放開潛山,任由流寇出山,再三面合圍,目的是要集中兵力剿滅一股,比之現在的到處設防,當然更能振奮人心。

他期待的看着史可法,卻見史可法搖搖頭道,“本官牧守一方,只要是疆內黎民身家性命,無論何處自該護佑周全,爲殺賊而舍百姓,乃是捨本逐末。

再者來說,把流賊放入腹地,萬一堵截不利,我輩豈非愧對百姓。”

龐雨沉默片刻道,“若不放進來打,那咱們便打出去,山裡不利大戰,但六安州方向已有出山之賊,劉副將守衛六安州,但舒城一路設兵甚少,咱們只要與劉副將協力,偵防明白了流賊所在,下官願領守備營出北峽關,南北夾擊舒城之賊,必要取一賊酋首級。”

史可法眼神變幻,龐雨今天過來,他也是有所預備的,就在於軍隊的指揮問題,萬萬沒想到出現雞飛灘大敗,現在雙方都沒提及指揮問題,但龐雨提出的方案,都是要主動出擊,現在更是要打到鳳陽巡撫的轄區去。

他又搖頭道,“朝廷封疆自有體制,若要去舒城剿賊,需得軍門先與漕督朱都爺議定方可,否則若是因此而招致敗績,不免與漕督部院大生嫌隙,不利日後合力。”

龐雨冷冷的看着地圖,沒有接史可法的話,現在流寇四集,都靠六安州的劉良佐分割東西兩面,但劉良佐那幾千兵守不住整個六安州,對安慶至關重要的舒城設兵甚少,霍山出來的賊寇完全可以自由流動,若是和廬江、巢縣的大股合流,桐城兵馬應付起來十分困難,就算他們不主動進攻,桐城這三四千軍隊也會被牽制在這裡,絲毫動彈不得。

龐雨希望先主動進攻舒城的流寇,這裡的地形比山裡更適合守備營的戰術,這樣既掌握戰略主動權,又能殺雞儆猴,沒想到史可法還是不同意。

原本平日的時候,龐雨也是知道如何溜鬚拍馬的,但涉及到打仗的事情,隨時可能搭上自己腦袋,便不想再走那套虛禮。

史可法咳嗽一聲道,“龐將軍不必一心想着大戰,剿賊萬不可操之過急,安慶客兵主兵籌措不易,不可冒然輕擲,必得謀定而後動方可。”

龐雨把心頭那口氣忍下去,放緩語氣對史可法道,“大人明鑑,流寇自南陽分流,湖廣南下的八賊一路,應還在襄陽或麻城一帶,安慶西面尚屬安靖,此時便應集中兵馬剿滅東北兩面,務必讓其不敢起意,若是一味防禦,待八賊走廣濟黃梅而來,安慶三面皆賊,這幾千兵馬如何應付。”

史可法哎了一聲道,“本官也體諒龐將軍的心意,非是不願與賊大戰,卻是恐怕兵馬已不足了。”

龐雨驚訝的問道,“爲何?”

……“龐兄弟啊,哥哥是來跟你道別的。”

分守道分司照壁外,許自強一臉輕鬆,拍着龐雨的肩膀說着。

龐雨之前已經從道臺衙門聽到風聲,但此時仍是驚訝的道,“許總鎮是要調往何處?”

“又生分了不是。”

許自強佯作發怒,馬上又一緩臉色道,“是皇上體諒江南兵馬耗用過甚,特許今年不予徵調,可眼下確實流賊肆虐,到處都缺兵馬,張都爺折中了一下,調哥哥去龍潭港護衛皇陵。”

許自強一邊說着,臉上是忍不住的得意。

作爲一個客兵將領,他離開駐地已不止千里,甚至差點就去了勤王,現在又是在隨時開戰的時候,他終於能夠去南京這個安全的地方,自然喜形於色。

“那真是要恭喜許兄了。”

龐雨一臉的真誠,“雖然兄弟盼着能跟許大人共破流賊,但仍是爲大哥離開這是非之地慶幸。”

龐雨心中是不快的,調動的命令來自張國維,許自強去的龍潭在南京江邊,說是拱衛陵寢,實際上只是擺在那裡作姿態,流寇若是不過江,就不需要設兵防衛陵寢,如果流寇確實過江了,說明連江北兵馬都無法阻擋,許自強這點兵也是守護不了陵寢的。

不過是許自強級別高,顯示張國維很重視皇陵的防禦。

而安慶這裡是確實需要兵馬,又剛遭受雞飛灘的失敗,現在抽調任何力量走,對士氣打擊都無法估量。

而且許自強本來是駐守安慶府城,龐雨可以隨時抽調府城的第三司和陸戰司機動作戰,現在許自強這麼一走,龐雨至少又減少了兩個局的兵力。

“此一去啊,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與龐賢弟見面。”

許自強低聲道,“晚間爲兄設宴,你我一醉方休。”

他說罷哈哈大笑,拍拍龐雨肩膀後徑自上馬走了,留下龐雨一行站在寒風呼嘯的分司門外。

身邊的何仙崖沒吭聲,劃分防區沒辦成,反而得到兩個壞消息,他不用看也知道龐雨臉色不好。

過了好一會之後,他才低聲道,“二哥,要不要先回藥鋪,方纔你娘來問了兩次了,讓你回去吃。”

“自然要去,你們也去。”

龐雨喘一口氣,由於他老爹的固執,現在便宜爹媽都還留在桐城,不過比以前好一些,老爹至少願意與他說話了。

“這樣打仗可不成。”

龐雨沉吟片刻道,“不管史道臺怎麼打,咱們至少得把潛山太湖山裡的那一股剿滅,否則不要說救援江南,保住安慶都很吃力,我得把第一司從桐城調出來,你認爲該如何做?”

“史道臺便在桐城,總不能像第二司那般直接調了,只能跟張都爺去文,把這因由說明白,張都爺點頭纔好辦。”

龐雨沉吟片刻之後道,“就這麼辦,回藥鋪吃過飯咱們就寫。”

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四百六十一章 獵兵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良方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四百九十八章 盾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三百三十章 鎮內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三百二十五章 變化第十四章 仗義第三章 退婚第三百六十八章 錯誤第三百四十三章 包圍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四百零九章 討價第四百二十一章 可憂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三百五十四章 飛斧第三百四十三章 包圍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驅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五十七章 公道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第四百三十二章 情報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陣
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孤注第一百七十章 書辦第四百二十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一百九十四章 伏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四百六十一章 獵兵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良方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四百九十八章 盾車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漩渦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碼頭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三百八十二章 見敵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六十三章 漩渦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四百九十三章 襲營第三百三十章 鎮內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一百四十七章 掮客第四百八十章 士氣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四十二章 士紳第三百三十五章 勿憂第三百二十四章 信得過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三百六十九章 米袋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八十九章 光時亨第三百二十五章 變化第十四章 仗義第三章 退婚第三百六十八章 錯誤第三百四十三章 包圍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四百二十四章 形勢第八十一章 羣體第七十七章 初仕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陣第四百零九章 討價第四百二十一章 可憂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三十七章 散沙第四百六十章 東阿第三百五十四章 飛斧第三百四十三章 包圍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口第二十三章 小紅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驅第三百四十六章 重裝第一百一十二章 革裡眼第一百六十六章 小較第三十一章 民情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六十四章 來客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二百五十六章 面孔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爛攤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七十九章 壯班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官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缺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力第五十七章 公道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四百五十三章 院門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第四百三十二章 情報第二百六十二章 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