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左帥

安慶石門湖東岸,兩聲炮響震動兩岸,兩百步外的草人羣裡,沿着炮彈的通道呼啦啦倒下一條線,草屑四處飛濺,稍一停歇,炮聲再次響起,連番炮擊之後,密集的草人

羣逐漸稀落。鼓聲響起時,三個局的陸戰兵向着殘破的草人陣快步推進。

兩門火炮仍留在原處,炮手正快速清膛降溫,看到一羣人往這邊走來,炮長趕緊喝令,讓士兵在炮身右側站好。張國維走在最前,左側是皮應舉,右側則是龐雨等武官,史可法因要守衛桐城,並未來安慶迎接。張國維是剛到安慶,帶來了江南援剿官兵兩千餘人,加上之前已經調派

的,整個江南的機動兵力都已經集結在安慶,甚至連地處江北的江浦六合都已經極度空虛。剛在盛唐渡口上岸,張國維連府衙也沒去,便要求看守備營擴充之後操演,由於龐雨是安慶主兵,所以陪在張國維身邊,後面是剛走不久又回來的許自強,再後面是加銜副總兵程龍,後面的十多名將官,龐雨只認識陳於王和蔣若來,這裡面最熟悉的還是許自強,不過許自強心情不好,見面時勉強跟龐雨打了個招呼,後來就黑着臉一言不

發,龐雨心中好笑,但也不便此時去勸說,見張國維在炮前停下,忙趕上兩步。“還要謝過軍門推薦,薄鈺到安慶以來,已製成大銅炮三門,此種陸營所用小銅炮十三門。”龐雨殷勤的指着道,“下官就任以來與賊連番作戰,也有一些思量,兵馬交戰不外殺傷,刀矛弓箭要殺傷,皆要等陣列相交,用炮卻不同,從一里外便可殺傷,只是之前所用炮運送不便,加之數量過少,未曾傷及流賊根本,特意制此等堪用小炮。此炮全重四百三十七斤,用彈二斤五兩,炮身皆爲青銅所制,炮手操練純熟,只要有水散熱,可連射數十發,守備營所屬五個步兵司,一個騎兵司,各配屬兩門,由一里開

始打擊,若每門炮打五十發,十三門能打六百五十發……”張國維緩緩從炮後走過,一直在打量那門小炮,似乎對龐雨的話並未聽進去,此時微微擡手打斷道,“此前各地不乏自制紅夷炮西洋炮者,實乃守城利器也,然則無論與建奴戰還是與賊戰,鮮見浪戰獲勝,更遑論此等小炮,龐守備此炮過於短小,本官在京師所見送往遼東的紅夷炮,皆厚重威武,若要決勝戰陣,恐怕還需薄鈺此前所制大

銅銃,此乃用紅夷炮十數年之要訣,龐將軍勿要獨闢蹊徑,卻走了岔路。”“這……只是大炮運送困難,此前在官道運送,大銅銃多有損壞,下官聽說那些紅夷是將大炮裝在船上的,不虞陸地運送之憂。”龐雨偷眼看去,只見張國維臉色不佳,略一

遲疑趕緊又道,“但大人點醒了下官,仍是要以上陣堪用方可,即便運送困難,還是要用大銅銃,下官記住了。”張國維伸手在小炮上摸去,龐雨趕緊要提醒炮身燙手,張國維輕輕一碰,已經又收了回去,他緩和一下語氣又道,“本官方纔不是說此炮無用,乃是本官知道遼鎮每與建奴

戰,皆有大量火炮火銃,皆比此等小炮威武,然則無一不大敗於建奴之弓箭刀矛,可見戰陣交鋒,不可賴火器。但龐守備這制器殺賊的心思,是忠勇可嘉的。”“下官本分。”龐雨口中謙虛,但實在沒想到,張國維是一個實用的技術官僚,但他對於這種小炮似乎完全不看好。旋即又想到,自己是知道火炮是一定會主宰戰場的,但

張國維他們不敢確定這一點,自然不會如自己一般毫不猶豫的投資炮兵。此時戰鼓聲持續着,陸戰兵已突破草人陣,解散陣型向前衝擊,身邊的程龍等十餘名江南將官仰着頭,都看得十分認真,張國維對許自強道,“許總鎮可領各位將官去觀陣

。”

龐雨聽得意思,是要讓自己留下,當下就等在一側。那邊的皮應舉也領會到了,趕緊對張國維道,“下官陪許總鎮同去。”張國維對皮應舉叮囑道,“江南兵馬調援,兵餉由應天支應,糧草由安慶支應。若是流賊大舉而來,說不得還要請總理髮援兵,若是請到兵馬應援,安慶府還要有所預備。

皮應舉恭敬的道,“下官理會得,早在萬億倉備下,若是有他處應援官兵,下官自個變賣身家,也要支應齊全。”張國維點點頭,許自強和皮應舉領着一衆文武官員往前方去了,剩下龐雨和馬先生在身邊,張國維暫時沒說話,帶着兩人緩步往湖邊走去,在岸邊才停下,一直看着湖面

龐雨不知道張國維在想什麼,但總不會現在還在想水利,用眼色詢問馬先生,馬先生只是輕輕搖頭,一時不好開口。

待了片刻之後,張國緩緩道,“本官來安慶之前,應天衙門和南都城裡,都有人舉告你,聽說還有京師的御史。”

龐雨小心的道,“舉告小人何事。”

張國維沒有回答,輕輕開口道,“虞山先生的事你知道了。”

龐雨並未過多考慮,他現在需要和張國維成爲共同體,當下也不裝糊塗,“小人聽說了虞山先生的事,也知道有人想把小人牽連進去。”龐雨並未解釋如何被牽連,張國維說這幾句話,就是告訴他形勢,現在兩人是一條船上的螞蚱,不得大功是脫不了困的,要龐雨認真賣命。錢莊與錢謙益的詳細牽連,張國維應該也不會問。他一直沒有深究龐雨開設賭檔和錢莊的事情,大江銀莊在南京搞得聲勢浩大,張國維肯定知道,也必定知道是龐雨的產業,這對張國維不重要,他以

前沒問過,現在自然也不會問。果然張國維沒有細問,而是轉頭看着龐雨道,“江南援剿官兵已近四千餘,龐將軍守備營三千五百,尚有史道臺標營軍勇營新勇營,合共上萬兵馬,龐守備向與流賊交

戰,可敢言定能獲一大勝?”

“任一流賊營頭,下官敢言必勝,只怕流賊齊聚,若是如滁州般三四十萬衆,馬兵上萬人,在下便不敢大言。”

張國維緩緩舒一口氣,“本官亦是如此以爲,是以調齊江南兵馬尚不足以制勝,還需請兵援剿。”

“大人的意思……”

“本官已給左帥寫去親筆信,請左帥所部援剿安慶。”龐雨聽到左帥二字還迷糊了一下,旋即醒悟過來是左良玉,他早聽過左良玉的名字,這位左總兵目前已經從河南移動到了六安州,驅逐了張胖子之後,主力就一直駐紮在

舒城,與桐城一山之隔。龐雨也習慣了文官的輕視,左良玉不過是總兵,能稱呼一聲總鎮都算客氣,沒想到貴爲江南巡撫的張國維會稱呼左帥。

張國維轉頭對馬先生道,“馬先生再擬一封移文給左帥,言辭要客氣懇切些,請他務必提兵南下,行途錢糧由安慶一力承擔。”龐雨在側聽着,顯然現在張國維的心目中,就算應天兵馬齊集安慶,仍然不敢說穩勝流寇,迫切希望求到援兵,張國維目前的境況,與龐雨幾乎一樣,不但軍事上面臨巨大壓力,政治上也同樣如此。在這種時候對於援軍就特別迫切。在打流賊這件事情上,左良玉還是頗有點名聲的,他在中原多次大敗巨賊,這是好名聲,但軍紀渙散,平

時百姓所言的賊來苦賊兵來苦兵,也有他不小的功勞。而離得最近的,就是左良玉了,也幾乎是唯一有希望要來的軍隊。附近的劉良佐牟文綬是漕督下屬軍隊,朱大典和張國維都是南直隸的巡撫,直接的競爭關係,不太可

能削弱自己,反而給張國維援助,湖廣那邊自顧不暇,麻城黃梅廣濟都有大批流寇活動,更調不出來援兵。

有援兵自然增加取勝的概率,但在龐雨想來,最好的援兵還是遼鎮,雖然去年跟他們鬧得不愉快,但真要一起上陣的話,龐雨還是寧願選擇相對熟悉的遼鎮,因爲他在清流河邊親眼看過他們的騎兵,就是比江南騎兵厲害,包括陳於王的家丁在內,而安慶最缺的就是騎兵,現在龐雨的騎兵營也只有四百多人,操練得還很不熟練。

而左良玉這邊,龐雨根本沒見過,自然覺得遼鎮更好。

當下試探着問道,“祖寬那些遼鎮,也是五省總理屬下,大人亦不妨一試。”“遼鎮的兵馬已大部調回遼東。建奴入寇之時,祖大樂所部及李重鎮大部,已調回勤王,之後便回守遼鎮,只有祖寬所部還在河南,洪總督還在與總理部院爭調,絕無可能調援安慶。”張國維停頓一下道,“所謂內憂外患,朝廷可戰之兵僅有此數,建奴兵力日漸強盛,己巳年勤王,尚有宣大遼鎮兵馬於陣上迎敵,再觀去歲入寇,無一支兵

馬敢於陣戰,甚至無人敢尾隨,張鳳翼樑廷棟死於畏戰否?實死於無可用之兵。”龐雨聽了也無話可說,現在遼鎮指望不上,能指望的只剩下左良玉,左良玉所部本歸屬河南巡撫麾下,現在河南巡撫王家禎就是五省總理,支援江北任何地方都是可以的。但同時也意味着,他不支援任何地方也都可以,左良玉只要不進入安慶地界,就不歸屬於張國維指揮,也就是說只要總理部院不給命令,左良玉不應援安慶,也是完全

說得過去的。如果通過總理部院,現在王家禎在開封,往來費時不說,左良玉目前將在外,駐紮在朱大典的轄區,就算總理部院下了命令也未必好使。左良玉不想來的話,可以找朱大典也求援,朱大典自然是求之不得,到時候就成了扯皮官司,即便在體制的規範內,左良玉也有很大自主權,更何況左良玉一向就有違抗軍令的事蹟,連龐雨也早有耳聞 。

所以張國維纔要寫親筆信,這邊又要寫官方的移文,特別強調要客氣,放低姿態按平級請求左良玉應援,更像是哀求,也是迫不得已,因爲左良玉現在太吃香了。龐雨聽出張國維話語中也頗有些落寞,恐怕是因張鳳翼和樑廷棟的結局,他自己的現在的處境與那兩人頗爲相似,只不過流寇沒有建奴那麼強大,而且手下不像邊鎮那些

軍頭那麼難制,至少龐雨許自強程龍這些軍官都還是聽令的,張國維還可以掙扎一下,能請到左良玉的話,無疑將大大增加張國維的砝碼。

龐雨趕緊道,“小人不敢自詡勇武,但只要軍門有令,無論建奴還是流賊,下官義無反顧。”張國維臉色稍霽,緩了片刻之後道,“所謂大勝,若巨賊人頭,若斬首數千,若破賊連營,此番本官便是爲大勝而來,若無援兵就要靠龐將軍和江南兵馬,即便有了援兵,

那難打的仗還是得靠自個。”

“下官謹遵大人將令。”

張國維似乎給自己提起了氣來,揮揮手道,“本官帶你認識一下此番應援的將官,互相熟識了纔好一起上陣,勿要讓左帥小瞧了我應天兵馬。”

他說罷大步往前走去,遠處鳴金聲響起,陸戰兵正在集結收隊。龐雨在原地呆了片刻,看着張國維背影疑惑的道,“左良玉,左帥?”

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訪談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賽點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街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三百零四章 中樞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三百九十八章 迷夢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九十四章 神棍第四百三十三章 僞報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二十九章 催繳第七章 匣牀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四百零二章 賀喜第八十章 靜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四百零九章 討價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三百三十六章 殺賊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東葛驛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九章 調解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一章 惡隸第六十章 迷霧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解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僞報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四百五十章 位置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四百二十八章 實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
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四百四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殘營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二十二章 渡劫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五十三章 訪談第七十六章 名聲第五十九章 緝兇第四百八十五章 抄前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六十九章 生意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第一百九十五章 報道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誤差第三百四十九章 惡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賽點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街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神第五十三章 張揚第三百零四章 中樞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三百二十七章 匯合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六十五章 中介第一百零九章 城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二百八十五章 管事第二百二十章 羣鴉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三百九十八章 迷夢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三百三十八章 佈陣第九十四章 神棍第四百三十三章 僞報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化第六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二十九章 催繳第七章 匣牀第二十五章 大江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四百零二章 賀喜第八十章 靜立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備第三百七十六章 得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洶涌第四百八十九章 過河第四百八十七章 拜託第四百零九章 討價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三百一十六章 難測第三百三十六章 殺賊第八十五章 西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東葛驛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九十八章 命案第四百零八章 白銀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關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墨煙鋪第一百五十九章 返程第四百四十二章 林間第二百四十六章 追賊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三百零五章 冬夜第九章 調解第一百六十一章 從軍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惑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一章 惡隸第六十章 迷霧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七章 開解第四百四十六章 疾攻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僞報第三百八十章 汰換第九十九章 兇惡第四百五十章 位置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哨第四百二十八章 實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到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