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身

「一羣狗奴婢,都給咱家跪下!」林登萬混在十多個同伴中間,驚恐的蹲在炭神殿中,他在廟裡聽那些出宮的太監說過,二十四衙門裡面有些是不能惹的,其中就有御馬監。能進宮來的多半都有

宮中的相識,這些衙門耳熟能詳,聽到是御馬監的人,沒人敢去頂門,很快就被人家從外邊撞開,將惜薪司的人全數抓了。周圍一羣御馬監的宦官手執棍棒不停的抽打,領頭的人身穿一件綿罩甲,頭上一頂唐朝帽,領口看得到青色貼裡,腰上掛着一面牙牌,紅色的牌穗隨着他的怒吼

來回擺動,他滿臉漲得通紅,顯然對這幫惜薪司的新雜役十分憤怒。

「說,方纔是誰來偷的?」那領頭的宦官等候了片刻,見殿中無人說話,又大聲尖叫道,「不說是不是,拖一個出來,給咱家往死裡打,拖這個剛纔敢頂門的。」林登萬後領一緊,口中驚慌的叫喊了幾聲,已經被人拖到了外邊,幾個御馬監的宦官上來就扯掉他褲子,接着將他面朝下按在地板上,林登萬驚嚇之下哇哇的哭

喊起來。

只聽那領頭的聲音道,「取了他的烏木牌給咱家。」

腰間被人扯了一下,林等萬擡頭看時,自己的烏木牌已經被遞到了那領頭宦官手中。這烏木牌是個圓形的,直徑大約兩寸,上面用火印刻着「關防出入」四個字,兩側則是持牌人的編號,作爲一個剛入宮的宦官,若是這個牌子被拿走了,不但會寸

步難行,多半還會被趕出宮去。

「看你們說不說,先給咱家打這個,打死算咱家的!」

旁邊兩個棍子在地上各砸了一下,林登萬感覺身下的石板都抖動了一下。

接着那棍頭就離開地面,林登萬知道是舉起來了,他驚恐的尖叫一聲,全身都抖動起來。

「我說!我說!是李屋去偷的,我才淨身幾個月,都是他們偷的,我啥都沒去偷過,唔……」

領頭的宦官過來一腳踩在林登萬臉上,蹲下看着他,「誰是李屋?」

蹲着的人羣中傳來李屋一聲怒罵,「姓林的你個不要臉的,哪次你都吃了,不是老子出去拿吃食,你們早他媽餓死了,出事都推老子一身……」

領頭宦官喝道,「抓來照死打。」

那邊御馬監的人拖出了李屋,在殿中棍棒齊下,李屋的慘叫撕心裂肺。

蹲在地上的十多個惜薪司雜役驚恐萬狀,林登萬在地上嗚嗚的哭着,但沒有一個人去護着李屋。

那領頭宦官仍踩着他腦袋,直到旁邊手下低聲對他道,「典簿,這人漏尿了,小心別髒了您的鞋。」

典薄低頭一看,只見林登萬身下已經一灘水漬,這才站起身來,在他頭上又用力踩了一下,「無膽無義的東西,噁心!」林登萬不敢反抗,也不敢起身,就趴在自己的尿漬間,腿腳間一片冰涼,在李屋的慘叫聲中嗚嗚的哭着,不知過了多久,李屋的聲音沒叫了,御馬監的人也走了

。十多個人仍蹲在殿中,林登萬小心的爬起來,離開那一灘快要結冰的尿漬,連滾帶爬的貼到了牆邊,把褲子勉強拉起來,接着就靠牆縮成一團,把腦袋埋在膝蓋

間。

一邊喘着氣擦淚,他一邊偷眼看殿中其他人,李屋躺在地上已經沒了動靜,其他人則也在偷看着自己,眼神古怪而陌生。

此時大門突然吱呀一聲,衆人轉頭去看時,只見當日領他們王老公進了門來,衆人如同見了救星,紛紛站起身來。

王老公看了一番殿中後就罵道,「都給咱家起來,宮中要燒地炕都不夠人用了,你們還躲在此地清閒,都給咱家幹活去。」

衆人趕緊跟着他就往外走,林登萬趕緊跟在最後,臨出門時回

頭看了一眼,那躺在地上的李屋無人再理會,連王老公也沒管。

終?於離開了這個炭神廟,林登萬邁出門口時感覺空氣務必清新,只聽一個雜役壯着膽子問道,「王老公,那建奴可是退了。」

「建奴往他處去了,皇城裡面不戒嚴了……這是你該管的事麼,都去北場運長柴。」

……

十一月初四日夜,安定門外慈惠寺,周圍駐紮的營地中號角四起,馬匹嘶鳴連綿不絕。(注1)頭上綁着白色麻巾的盧象升緩慢的走入廟門中,腳步頗爲沉重。清軍兩路合營,初三從京師東北方向西移動,運動速度很快,整個京師正北方向佈滿清軍的騎兵

,宣大軍的哨騎未能突破清軍騎兵攔截,無法探明清軍的營地所在,只知道大致在土城一帶。督標營在初三和初四連續與清軍進行前哨戰,各營都小有斬獲,但沒能阻擋敵人的運動,初四日建奴的隊尾已經過了西直門,清軍的騎兵陸續撤走,督標營今日

才從德勝門移營至安定門。

此時的督標營的五個營頭中,已確定劃分三個給陳新甲,陳新甲將留駐昌平保護皇陵,所以明天盧象升追擊清軍只能帶走中營和左營,兵力反而在大幅減少。

盧象升先到大殿見過慈惠寺的主持,向這位大和尚保證軍隊不會損毀寺廟,並且就留宿致謝,主持倒不敢真的不滿,還提供了一些寺中的存糧。

待回到借住的香客房時,盧象升已一臉疲憊,親兵仍在房內打掃,房外的枯樹下有兩個石凳,盧象升在石凳坐下。方纔去過的大殿仍在晚課,在周遭人喊馬嘶之中,仍能聽到陣陣和緩的誦經聲隱隱傳來,盧象升慢慢靠着樹幹,閉上眼似要安睡過去,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有

人在低聲說話。

盧象升猛然睜開眼,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四周掛起了燈籠,昏暗的光線中,只見面前站着自家的幕友許德士。

許德士手中拿着一份呈文紙,見盧象升睜開眼後馬上道,「都爺,剛收到的兵部諮文。」盧象升眼神立刻凝聚,呼地站起身,旁邊的親兵將燈籠靠近,盧象升匆匆接過看完,擡頭看着許德士訝然道,「令督監二人,一人領兵追截,一人把守京通,這是

何意?」

許德士皺着眉搖頭道,「皆諮後屬下匆忙過目即知不妥,請兵部馬差暫侯,便即刻來報大人,請大人示下。」「上次本兵來時已議定,東虜若南逞,總督南下總監北留,現下建奴已過西直門,必定南逞無疑,這要命時候怎生又多出枝節來,部諮中這一人一人分別是誰,到

底是誰南追誰北留,馬差可有口令?」

「屬下問過馬差,並無口令。」

盧象升胸膛起伏,突然大聲怒道,「讓那馬差去問楊嗣昌,他這個本兵怎麼當的,軍國大事豈能如此模棱兩可,簡直兒戲!」

「都爺明鑑,那馬差恐怕在兵部說不上話,回部最多也就是交令,最好還是能寫一份文書他帶回。」盧象升怒極,在樹下來回走動,「建奴兩日間從順義到土城,一日間隊尾從土城已過西直門,其前鋒尚不知何處,今日又行進一日,若是果真南逞,前鋒必定已到

涿州一帶,昨日楊嗣昌來文,要某定要抄前,勿要追尾,此時反而來如此一道部諮,要老子怎麼抄前……楊嗣昌答應過的糧餉可有迴應了?」

許德士搖搖頭,「除到昌平當日皇上給的內帑,未從京師中收到任何錢糧,連今年所欠的折色都未能補足,營中將士頗有怨言。」盧象升停下轉頭看着他,眼中滿是憤怒,許德士知道這憤怒是針對楊嗣昌的,又埋下頭道,「楊國柱、虎大威、王樸今日分別派人來問過,他們起行時均只領兩月糧(注2),至今已所餘不多,到京後連日損耗過度,都只剩下十餘

日行糧,楊國柱虎大威還算客氣,說是怕軍心不穩,特別是那王樸,他說只領到一月半的行

糧,已經快斷糧了,昨日調動其部哨探土城,王樸就未作迴應,就連……」他擡頭看看盧象升後道,「就連李重鎮也親自來了,說行糧所餘不多,營中已有騷動,看京中能不能補些。他們現在不敢來問都爺,都找小人說話,是想小人給大

人轉話,但若是再欠得幾日,軍中真的斷糧時,就不定幹出什麼事來。」盧象升沒有說話,走動的步伐越發緩慢,李重鎮是督標中營副將,此人以前是遼鎮將官,跟着盧象升在中原剿寇,參加了滁州大戰,然後又跟着去了宣大,算是

盧象升最心腹的將領了,連他都來問,說明糧食確實不足了。過了片刻後他對許德士道,「你迴文時將此事一併寫入,讓楊嗣昌無論如何要補足一月軍糧,請他提前行文京南,特別保定、河間、天津各處地方州縣,給勤王兵

馬備齊糧草。」許德士揮手讓幾個打燈籠的士兵離遠一些,然後低聲對盧象升道,「小人領命,但都爺不要對楊嗣昌此人抱多大指望。他當日在大人帳中,或許說過定要爲此強軍

保足錢糧,但轉眼或許又是一番說辭,聽聞京中傳言,是他一心想用陳新甲替代都爺,這錢糧怕是指望不上他,也未必指望得上地方州縣衙門。」

「京中何等傳言都有。」

盧象升擺擺手道,「此時大戰之際,勿要因傳言令大臣不和,壞了勤王的大事。」「屬下是都爺的幕友,自然先顧慮着都爺,這些傳言或許未必是真,但建奴南逞必是真的,楊嗣昌自任以來,行文要各地‘修煉儲備,但地方全然照辦的十中無一,如今兵馬集於京師,畿南各府全無防備,如何能擋建奴兵鋒。到時追究起來,都是這南追之人的責任,既然兵部諮文未確定是都爺南追,何不順勢提議,請總監南追爲宜,左右那建奴都是遼鎮地方過來的,本就該他擔着這干係,至少也要總督總監一併南下,合擔這勝敗之責,遼鎮那裡說的三萬建奴,必是牽制而已,

若是要等那一路,入邊這兩路就不會此時南下,北留徒耗兵馬而已。」盧象升沒有斥責,也沒有迴應,只是又沉重的行走了兩步,「雪城你是好意,本官都明白,然則髻南各府數十州縣,千百萬生靈在焉,形勢如此,有些事就顧不得

了,遼鎮此來多是步火二兵,不適合南追,迴文還是請本兵儘快定奪。」許德士沉默良久低聲道,「當日屬下提議,請大人薦賢自代,讓陳新甲當這個勞什子援督,都爺便離了這是非之地,大人也是顧慮京師百姓,但終究看來,兵將問都爺要錢糧時,無人顧慮着都爺。兵將斷糧不會坐以待斃,無非聽調不聽令援剿不力,再加劫掠地方,這裡是北直隸,可不比湖廣河南剿寇,到時地方彈劾都是

直達朝廷,值此用兵之際,他們不敢把將官怎樣,還是都爺這一身擔着了。」

盧象升苦笑了一下,「雪城這些話勿要再說,早些去把給兵部的迴文寫了。」

許德士長長出了一口氣,向盧象升施禮後離開了。盧象升轉身回到香客房中,在桌上的銅盆中清了手,仔細的擦乾水漬之後,纔去解頭上的白色麻巾,剛把麻巾放下,一名親兵來到門外,他遲疑一下道,「稟都爺

知道,獸醫那邊說五明驥突然躺倒在地,已經沒氣息了,都爺……」

盧象升停下手中的動作,他的坐騎名叫五明驥,已跟隨他許久,體格強健速度超羣,少有生病的時候,今日出營前卻突然病倒,恐怕性命已結束在這勤王途中。

「本官一會去看。」

親兵應承之後消失在門前,盧象升看着桌上的麻巾呆呆出神,過了好一會之後,他緩緩走出門外,默默站在門前那顆只剩枯枝的樹下。

此時周圍紮營的兵馬已經安靜下來,大殿的方向透出昏黃的光暈,晚課聲仍在傳來,夜空下起雪花,在燈籠光線可及之處,雪花伴着和緩悠揚的誦經聲輕輕飄飛 。

隱約的額雪花在眼前出現又消失,盧象升看得出神,良久之後輕輕道,「如此……或許也好。」

……

注1:十一月初四日晚,宣大督標營駐紮安定門外慈惠寺,盧象升也駐節於此。

注2:楊國柱與虎大威兩部,起行時都只領了兩月行糧,可能和龐雨一樣犯了經驗主義錯誤,估算的作戰時長爲兩個月。注3:盧象升坐騎五明驥死於勤王途中,許德士記錄是暴斃於京師附近出營之時,沒有能參與最後的賈莊之戰。本章的許德士是盧象升的幕友,大部分盧象升最後階段的記錄,都出自他的《戎車日記》。

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三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章 追索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二章 桐城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十章 心思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五十一章 兇殘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十九章 估值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一百章 追索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六十六章 沿江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一百五十章 通幾第二百八十二章 營地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四百四十七章 求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四百六十一章 獵兵第三百一十章 江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二十一章 明珠蒙塵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九十二章 要點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四百四十五章 猜測第一章 惡隸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四百零一章 浮渡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飽飯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辦差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
第四百二十九章 戰功第九十三章 棍神第三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八十二章 馬快第四百三十八章 孤影第四百八十三章 譁然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賀詞第一百三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時第八十三章 大坑第二百九十一章 閹黨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賬第一百八十五章 畏我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四十五章 設局第一百章 追索第二十七章 後門第二百零七章 整頓第二章 桐城第六十八章 編制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四百七十一章 夜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爲之第四十章 心思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第三百七十三章 方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年前第五十一章 兇殘第二百五十七章 渡河第二百六十三章 奪生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頭第十九章 估值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一百章 追索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升第三百六十六章 沿江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新河第一百零一章 警信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車馬河第三百五十三章 孤身第三百三十九章 西翼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一百五十章 通幾第二百八十二章 營地第四十八章 血殿第二百六十六章 爭搶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前哨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四百四十九章 窘迫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十二章 六扇門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四百四十七章 求生第三百九十五章 婆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極致第三百零六章 令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徒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七章 質押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第三百一十二章 退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第四百六十一章 獵兵第三百一十章 江山第二百七十一章 形象第三十五章 風起第二十一章 明珠蒙塵第二百零四章 雜務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高升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二百九十二章 眼線第四百九十二章 要點第二百三十二章 船隊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情第二百四十三章 過江第四百四十五章 猜測第一章 惡隸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四百零一章 浮渡第三百六十一章 商量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飽飯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辦差第四百零五章 城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第一百四十九章 遠鏡第三百九十一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