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妥協

堂中鬧哄哄的,沒有進城的各營都要求進城,龐雨和周遇吉還在城外,龐雨心裡面也是盼着進城,因爲目前有一路清軍就在德州不遠,若是在城外紮營,按照現在的一盤散沙,不能指望誰來救援,還是要進入城池才放心,哪怕是銅城驛那樣的破城,也能極大增強防禦能力。

但他倆算是劉宇亮心腹,此時首輔高坐堂上,兩個心腹提意見的話,劉中堂面子上過不去,所以兩人都選擇了沉默,但其他將官並不管這些,鼓譟着非要進城去,還有一個宣府的參將提到了遼鎮,意思是遼鎮當初都進城了。

孫傳庭轉過頭,先低聲請示了劉宇亮,然後隔着劉宇亮和顏繼祖商量了幾句,最後纔對堂下道,“今日定下信地,明日各部皆入城駐守,務必約束營中將士,不得在城內生事。”

武官獲得了這一輪的勝利,由於是劉光祚挑的頭,他暫時獲得了很高的人望,會議的主題本是商討恢復濟南的事情,現在卻完全偏題了。

幾個文官並無多少辦法,孫傳庭是名義上的援督,但這堂上真正能聽他指揮的,只有陝西撫標,這次調動趕來的不過一千五百人,其他大部分將官他都是第一次見,面對窮兇極惡的清軍,光靠一個朝廷名分調動這些營伍去拼命,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孫傳庭並未擺出總督的架子,而是耐心的與這些將官商量,剛纔可以算是退讓。但龐雨仔細觀察,最焦急的顏繼祖。

孫傳庭清了一下嗓子,準備轉回主題,突然下面又有人走了出來。

“下官有一提議,請各位老先生斟酌。”

龐雨擡眼看去,是那個大同總兵王樸,現在堂上的各個將官裡面,數他兵最多,大同正兵營和附屬參遊總兵額七千,王樸光家丁就有一千五百多,宣府、山西兩鎮損失慘重,加起來也不如他一家,所以他開口的時候,大家都自覺的停下來等他說話,

孫傳庭這個總督更要依仗這個實力最強的軍頭,也只得客氣的道,“王總鎮但說無妨。”

王樸朗聲道,“濟南陷入東虜之手,我等有護民之責,不可坐望觀寇,總還是要想方設法早些救援爲好。”

這話一出口,顏繼祖臉色緩和下來,王樸繼續說道,“但楊總鎮說及各鎮士氣低落,兵將皆無戰心,此也是實情,欠餉是一面,奔波數月走上千裡地,士氣低落原也在情理之中,當日賈莊之敗就是教訓。楊總鎮、虎總鎮、李副鎮都是宿將,非是他們不如東虜,實在是錢糧不濟,想以前盧都堂嚴令不得私下打糧,我們也都按盧都堂這吩咐乾的,費盡力氣約束部衆,雖是管得軍紀嚴明瞭,但這些兵將心中不免滿腹怨氣,真去打韃子就不那麼賣力。”

他聲音不大但吐字清晰,語氣也很溫和,不像另外幾個參遊那般粗魯,但他說管得軍紀嚴明,這裡是沒人信的。

“然則東虜仍在殺掠,多等一日就多死了那許多人,不能等着士氣慢慢恢復,要快些恢復士氣,必須要用些非常之法。”

他說話不緊不慢,聲調讓人聽來很是舒服,龐雨認真等着他的下文。

王樸停頓一下朗聲道,“聽聞德州城中存有四十萬兩鹽課,下官提議先借來用了,這裡有兩三萬的勤王兵馬,各家都欠了幾月的餉,二十萬兩補欠餉就夠了,剩下的待做後面幾月用,將士得了指望,士氣當下便起來了。”

堂中衆人頓時譁然,武官紛紛贊同,文官的臉色又沉了下去,特別是戶部那個差官。

大堂鬧哄哄的,龐雨先是愕然,沒想到王樸鋪墊了半天,最後落腳點是發銀子,不過心頭倒是贊同,很符合龐雨的消費習慣。

方纔這些萎靡的武官紛紛來了精神,只有楊國柱和虎大威自恃身份,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態度,但估計也是贊同的。

德州的地方官不在,顏繼祖咳嗽一聲道,“鹽課是要交送戶部,只時暫放於德州各倉,卻非德州衙門能決定借用與否,我山東各衙署都是管不得的,還是要呈請戶部定奪,此乃朝廷綱常,非本官不願也。”

王樸倒也沒有爭辯,似乎早知如此,他這幾句話慷朝廷之慨,收穫了在場武官的人心,即便被拒絕了也沒有任何損失。

但顏繼祖拒絕之後,堂中氣氛有些不對,幾個武官對顏繼祖這個巡撫怒目而視,孫傳庭兩次開口,下面的將官仍各自交談。

堂上一陣梆梆的敲擊聲,龐雨轉頭去看,原來是孫傳庭在拍打驚堂木,龐雨偏頭看去,孫傳庭臉上的怒色一閃而過。

下面的軍官聽見堂木聲響,見是孫傳庭臉色不對,好歹是個總督,這才停下議論,堂中安靜下來。

“欠餉之事劉中堂已直奏聖上,不日將有迴音。”孫傳庭掃視了一圈堂下,“濟南天潢重地,不幸陷入東虜之手,是必定要恢復的,本督不日將發下令信進軍,士氣可鼓不可泄,各營各鎮務必以恢復爲要,其餘皆是末節。”

堂中衆人都不說話,方纔王樸言語中暗示賈莊戰敗是盧象升嚴禁搶糧,孫傳庭剛纔可以算是一個迴應,意思是可以縱兵打糧,但沒有留下絲毫尾巴。

實際上無論孫傳庭是否同意,這些軍頭一旦離開德州,都會自行解決糧草,孫傳庭的表態可以算是對武人的再次妥協。

龐雨此時覺得劉宇亮就不該來參與堂議,這般一盤散沙湊成的軍隊,各自打小規模戰鬥還好一些,合兵起來只會互相壞事,當初江南援剿的官兵也差不多這副德行。劉宇亮這個視師的首輔應該遠離指揮體系,還能保留首輔的一些威嚴,現在跟孫傳庭坐在一起,在這些軍頭的感受中,也是一同妥協了。

也許劉宇亮也感覺到了,他咳嗽一聲道,“龐將軍重挫奴氛,斬首真夷百餘,內有東虜牛錄章京兩人,更生俘數十,對恢復濟南之事作何見解?”

堂上又一陣議論,衆人都朝這邊看過來,龐雨並沒打算髮言,但還是作了一點準備。劉宇亮現在讓他發言,是要用龐雨的戰績給他這個首輔撐起臉面來,但此時文武的訴求不同,孫傳庭和顏繼祖還沒有正式表態,現在讓龐雨發言其實早了一點,容易幾頭不討好。

但首輔已經點名了,龐雨只得站出一步,現在只能完全憑猜測發言了,他斟酌了片刻終於道,“勞老先生下問,稟各位大人、總鎮知道,東虜兇殘,濟南淪陷實令人痛惜,理應儘快恢復,但小人另有個淺見,德州、濟南周遭還有那許多未破州縣,亦要盡力護衛纔好,萬勿因此失彼,反而平添折損,此處勤王各營乃天下僅剩精銳,全靠這些人馬應付建奴了,小人的意思是,要穩打穩紮。”

他一把稀泥和完,堂上文武都在點頭,只有顏繼祖沒有什麼表示,龐雨立刻退了回去,算是完成了亮相,讓大家認識了他這個人,誰也沒得罪。

孫傳庭又點了陝西撫標的軍官說話,算是給他自己的心腹在首輔面前亮個相,這些人說的大體跟龐雨差不多,重點強調要穩。

待這些人說過,孫傳庭低聲詢問了劉宇亮的意見,然後才緩緩開口道,“關於濟南之策,各位都說得頗有條理,既要力圖恢復,亦要力保尚存各城,本官自會預備萬全,各營各尊令信,不得虛事敷衍,濟南淪陷舉朝震動,皇上必會嚴令恢復,國法綱常在此,萬望各位不要自乾重典。”

шшш.ttkan.co

雖然剛纔連續退讓,但此時孫傳庭語氣冰冷,堂中武人在之前作戰中多少都有罪責在身,孫傳庭現在是總督,對於戰後定罪論功有很大決定權。

他方纔也表現出了與武人妥協的靈活性,顯示出長期領兵的經驗,所以這些軍頭現在也不願出頭去得罪他,孫傳庭在與武人的博弈中又扳回一城。

最後濟南的恢復策略上,孫傳庭說得很委婉,並沒有逼迫衆人去跟清軍拼命,龐雨覺得文武雙方已經找到了合作的平衡點,武官的訴求是不要去跟清軍打仗,因爲必敗無疑,容易丟命也會損傷實力,孫傳庭的訴求則是武官不要太過分,恢復濟南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打大仗也行,但要打一些小仗好跟朝廷交差,否則大家一起完蛋。

堂中氣氛微妙,衆武官大體也領會了意思,後面沒有人出來提條件,會議勉強定下了基調,就是要恢復濟南,也要護衛德州和附近的州縣,孫傳庭將按照這個基調來調動人馬。

孫傳庭說完後,匆匆結束了會議,宣大的人多,他們自行走在一起,龐雨只能和周遇吉同行,正要離開大堂時,只見劉宇亮在堂上招手。

“龐將軍來見過孫都堂和顏軍門。”

龐雨連忙過去見禮,孫傳庭已經知道上報的銅城驛大捷,上下打量龐雨片刻後道,“當年桐城民亂,龐將軍就上過邸報,久聞龐將軍少年英雄,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顏繼祖也表揚了幾句,聽得出來這兩人都是場面話,現在兵荒馬亂的,這些文官對武官越來越客氣,龐雨也是能體會出來。

劉宇亮讓自己單獨留下,並非是要介紹兩個文官給他認識,而是向孫傳庭兩人明示,龐雨是他屬下的兵馬,不要當做一般兵馬對待。

劉宇亮沒讓他走,龐雨只能站在堂下等候,幾個文官站在大堂正中低聲商量,並沒有迴避龐雨。

只聽孫傳庭低聲道,“濟南已破了幾日,東虜若是要殺要搶,此時去也救不得,下官意思救濟南要預備萬全,不可倉促行事,這些兵馬若是輕率一擲,正中東虜下懷,賈莊殷鑑不遠,不免局勢徹底敗壞。”

劉宇亮沒有發表意見,顏繼祖小心的道,“二位先生明鑑,濟南城破了,朝中一旦收到消息,必定要催促恢復,萬一韃子久踞於此,若是全然無備,屆時更是倉促……”

孫傳庭搖頭道,“若是我等從德州前往濟南,東虜反而以逸待勞,韃子懸師入寇,絕不會久踞於此,終究是要出邊去,不如待其飽掠北返,濟南自然恢復,我們在此以逸待勞,免了兵將往來奔走,眼下這些兵馬,若是一味逼迫,今日就要潰了,到時又從何處調兵彈壓,還是要待勁兵四集,再行大剿……”

……

崇禎十二年正月十五日。

楊光第站在德州大西門城樓上,靠在女牆邊啃着一個餅子。眼前的城樓下層層疊疊的房屋,屋頂上飄動着白色的炊煙。

德州是運河上的重鎮,也是繁華之地,往年的元宵都是熱鬧無比,但今年德州城內一片安靜,沿街的鋪面大多都關了。

少數出門採買的百姓都小心翼翼,看到迎面有官兵走來,立刻竄入小巷之中。

西門大街上搭起了許多帳篷,幾乎把街道都堵塞了,這裡就是安慶營的營地,龐雨的中軍安排在附近的白衣庵,裡面的尼姑暫時轉去了其他庵廟。

楊光第走動了兩步,傷口只是稍微有點疼痛,基本可以恢復作戰了。

在德州的這幾天,住的並不算好,但畢竟是在堅固的城池裡面,心理上的感覺最爲安全,身體和精神都恢復得很好。

遊騎兵的編制基本已經沒了,陳斌就任了百總,所有遊騎兵都併到千總部的遊騎兵局裡面,軍醫院裡面放出了九個輕傷的,總共有三十一個遊騎兵。

離開銅城驛的時候補充了九個民勇,都是在銅城驛表現出色的民勇,這九個人以前在驛路上押鏢的,都會些拳腳刀劍,騎術比較熟練,基本都會保養牲口和射箭,但對於軍隊的騎兵戰術全然不懂,各種條例和紀律一時也教不過來,目前還沒法當做騎兵用,主要幹站崗巡哨的活。

安慶營在銅城驛停留時間夠長,又有動員和協作過程,當地練武的年輕人多,雖然這種拳腳功夫不適合戰陣,但這些人普遍身強力壯,且敢於與人爭鬥,算是比價好的騎兵資源。

不過驛路上商業氣息濃厚,油滑的人也不少,最後只招募了五十多人,基本都是會騎術的,最好的九人補充給了遊騎兵。

由於還在交戰,這些新兵不懂條理和軍紀,開始不便混編,單獨編成了一個小隊,伍長是安慶兵,隊長就是餘老二,三個宣府兵還是跟楊光第在一個小隊,就站在他旁邊不遠。

“李重鎮活着呢。”滿達兒朝着北面指着,“我剛纔出去打水,看到他的認旗。”

秦九澤嗯了一聲,“還有誰活着?”

“劉欽、虎大威、楊國柱都來了。”

秦九澤冷漠的看着那邊的旗號,全然沒一點見到同袍的感情,“將官都活着呢,就盧都堂死了。”

滿達兒啐了一口,“啥好人跟着李重鎮都壞了,文書官說了,讓咱們再去找些夜不收兄弟來。”

外側的楊石三拿着一個餅子在啃,聽了說道,“要去你自個去,被李重鎮抓到就出不來,你去拉他的家丁,他不砍你腦袋纔怪。”

滿達兒憤憤的道,“那些老兄弟跟着李重鎮早晚被他害死,到咱們安慶營來纔對。”

秦九澤往地上吐了一口,“盧都堂死了,他李重鎮逃了命,朝廷遲早要拿他問罪,他現下怕得要死,不敢出來惹事。”

楊石三哼了一聲道,“李重鎮打仗是不成,但又不是天天打仗,在宣大的時候都沒說讓家丁自己餵馬洗馬的,只要在營裡都是輔兵做這等事,飯菜得端到我手上,那些老兄弟不一定就願來安慶營。”

滿達兒怒道,“倒是不餵馬,他月餉都不給你發,

楊石三斜瞥着滿達兒,“龐大人是給你發銀子了,那你怎地不收拾好些,都送給韃子了不是。”

滿達兒胸膛起伏,他的在銅城驛領了四十兩斬首獎勵,就帶在身邊,跟着就被調去突襲東阿,然後晚上與清軍交戰,連馬都死了,當時黑燈瞎火的忙着逃命,銀子也無暇顧及。

“老子轉頭斬幾個腦袋再領四十兩,你回去跟着李重鎮,看他給不給你發餉,你身上沒銀子,想找那婊子都沒法去。”

楊石三嘴角抽動兩下,丟下餅子徑自朝着滿達兒走過來,滿達兒一臉兇相,毫不畏懼的準備迎戰。

楊石三幾步就走到滿達兒面前,兩人鬥雞一般兇狠的對視,楊光第也不去勸,這兩人最近天天鬧事,他也有點煩了。

秦九澤坐在地上平靜的道,“儘管打,巡城的鎮撫又該來了。”

兩人仍沒有分開,此時城樓門一響,陳百總和餘老二一起走了出來。

楊光第連忙站好,三個宣府兵也過來站成一排,百總和餘老二站在幾人面前。

百總說話還不利索,只是擺擺手,示意幾人放鬆。

“龐大人將令,是給外鎮入營將士的。”餘老二擡起頭,“在東虜出邊之前,不得去招募外鎮官兵。”

滿達兒愣了一下道,“爲何?”

“濟南建奴有北上跡象,近期將與東虜交戰,需要與勤王各鎮協作,不能惹出事端影響交戰。”

餘老二說罷又道,“還有一事,遊騎兵要重新編組,老的新的要混編,楊光第任第三小隊隊長。”

楊光第頓時愣住了,他原先以爲最多當個伍長,沒想到是隊長。

餘老二對宣府幾人道,“你們幾位要考較合格登入兵冊再行安排。”

百總說話還有點吃力,簡略指指楊光第的道,“你,隊長,他們幾個,再補。”

¤ttκá n ¤c ○ 百總說罷指指新來的那幾人,餘老二補充道,“老秦你們幾人跟楊光第一隊,還要補幾個銅城驛的新丁。”

楊光第從來沒帶過人馬,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百總揮揮手就往下一隊走去。

百總兩人剛走遠,秦九澤就轉身到了楊石三跟前,“楊石三,這隊不要你,另找一隊去。”

楊石三瞪着秦九澤,“我憑啥另找一隊。”

秦九澤漠然的道,“你惦記那女人,轉眼就要跑回宣大,別連累楊光第,也別拉扯我們被連坐。”

楊光第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眼神在秦九澤和楊石三的臉上轉動,並沒有插話。

面對秦九澤的時候,楊石三有點不滿,但沒有方纔那樣惡狠狠的,滿達兒湊過來道,“眼下這裡的人都知道了,你留着也沒味道。”

過了半晌,楊石三露出不忿的神色,往後退了一步,提起地上的箭插就要走。

楊光第突然一把拉住他,“打完韃子再走。”

楊石三愕然看着他,“不怕老子跑了連累你?”

楊光第誠懇的道,“只要你答應打完韃子再走,我信得過你,你是個好尖哨,打完韃子我跟百總說,先發給銀子,讓你回宣大帶了那女人出來,仍回三隊來。”

楊石三眼神變幻,看了楊光第半晌,又轉頭去看了看秦九澤和滿達兒,終於又把箭插丟在了地上。

此時城頭其他地方有人叫喊,滿達兒湊到牆垛邊一看,連忙招呼幾人去看。

衆人擠在城頭上,看着外面一支接近大西門的長長隊列。

餘老二從北面城牆回來,滿達兒拉住他問道,“這是哪裡來的人馬?”

餘老二揮開滿達兒道,“臨洮總兵曹變蛟。”

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四百八十四章 自問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七章 匣牀第七十章 澤社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五十章 掌控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六十章 迷霧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八十章 例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十九章 估值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驅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一百五十章 通幾第三百一十三章 左帥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四百三十九章 調度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四百零一章 浮渡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資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二百四十九章 東葛驛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二十一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四百八十四章 自問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十章 按揭第一百五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二百六十四章 野渡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升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五章 急令
第二百九十章 正氣第三百四十章 小炮第一百三十章 大山第四百八十四章 自問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三十八章 打劫第二百零一章 攔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四百一十九章 鋒銳第四百五十四章 外院第三百四十一章 妖炮第二百二十五章 寒夜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營第八十七章 不設防第一百六十八章 通縮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頹喪第七章 匣牀第七十章 澤社第四百五十七章 保障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選第四百三十一章 推論第五十章 掌控第一百二十九章 往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三百九十七章 學問第二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七十二章 山林第一百六十五章 校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招撫第二百二十三章 和州一百四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六十章 迷霧第四百五十八章 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交代第一百八十章 例會第三百五十一章 傷兵第一百零二章 接近第二百四十章 炮襲第十九章 估值第二百二十四章 假扮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關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四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筒第三百一十四章 雲集第四百二十二章 萬全第一百六十七章 投靠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驅第一百八十三章 雷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易第一百零六章 兩全第一百五十章 通幾第三百一十三章 左帥第三百八十六章 堂議第四百三十九章 調度第二百零八章 西境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四百零一章 浮渡第二百七十章 傷科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事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融資第四百四十八章 博平第三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門第九十六章 紅袍第四百三十章 真定第二百零六章 福分第二百三十一章 信用第一百一十章 道旁第二百四十九章 東葛驛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攻第二百一十章 城樓第三百二十八章 隘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形態第三百九十九章 光亮第二十一章 明珠蒙塵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遇伏第四百八十四章 自問第三百八十五章 隊伍第十章 按揭第一百五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七十七章 奢華第二百五十一章 曹操第二百六十四章 野渡第四百九十一章 盾列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升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輔第四百三十六章 評語第二百三十八章 街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酒令第二百二十七章 鴨子第五十二章 跌落第二百七十六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五章 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