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

投降洽談時間其實持續了一些時日。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馬殷大酺全軍,然後打開各個城門,正式投降。至此,持續半年有餘的徵湘戰事大體結束,剩下的就是繁瑣的掃尾工作了。

邵承節騎着戰馬,在從馬直軍士的護衛下,遠遠看着。

長沙城內有一萬多守軍,此刻正在分批出城,在指定地點交完器械、甲冑後,前往城外臨時營地屯駐。

他們之中,臨時徵集的土團鄉夫會被遣散,剩下的等候整編。

長沙附近還有一些軍鎮,屯有數量不一的兵馬。數月以來,他們一直與長沙守軍互相配合,利用熟悉地理的優勢,反覆襲擾夏軍側翼。這時也接到命令,往長沙方向開進,接受整編。

水師都指揮使黃璠剛剛率戰艦三百餘艘突入瀏陽口,意圖焚燬夏軍糧草接到馬股的命令後,雖不理解,仍然執行了,率兩萬人投降。

永州刺史許德勳、義勇都指揮使歐陽思在永州南郊兩戰兩勝,先破王審知、儲慎儀、呂師周,再擊退南下的黔中蠻獠一部,前後斬首四千餘級、俘五千,接到命令後,氣得差點把信使斬了,不過還是執行命令了—向手下敗將投降,可想而知有多憋屈。

衡州刺史楊定真剛剛率軍出城,準備伏擊南下的晉軍一部,聽到命令後,倉皇奔回衡州。猶豫了一天後,開城出降。

邵州刺史、汝南人姚彥章使善遊者百餘人,以木枝葉覆其首,持長刀浮水而下,夜犯夏營,且舉火。蜀兵驚擾,彥章以大軍進擊,勝,追殺二十餘里乃止。

魏王邵勉仁算是在邵州境內現了一次大臉,第一次知道戰場局勢錯綜複雜,敵人詭詐勇悍,並不全是無能之輩。

姚彥章在正月十八舉州投降。

馬殷的命令一下,各州刺史、水陸兵馬統帥,基本沒有拖延,堅決執行命令了。這個表現,讓簇擁在邵承節身邊的文吏們的臉色陰晴不定,暗地裡進言,以馬殷所部令行禁止,頗爲團結爲由,誅殺馬殷滿門,以除後患。

邵承節對此很不屑,直接拒絕了。

男子漢大丈夫,盡玩些陰私勾當,像什麼話?他們要敢反,討平就是了,反正他是不可能拉

「楚兵挑揀一番,聽候將令,隨時準備南下。」邵承節一甩馬鞭,不打算繼續看了,吩咐道。「且慢。」王府長史蕭頃拉住了繮繩,問道:「殿下可是打算南下五管?」

邵承節看着他,不說話。

蕭頃也睜大眼睛對視着,毫不相讓。

最終邵承節敗下陣來,道:「罷了,我就留在長沙,這總可以了吧?」「殿下英明。」蕭頃喜道。

不過,他沒打算輕易放過秦王,繼續說道:「殿下身負天下之重,徵湖南之戰,屢戰屢勝,已有大功。

聖人看在眼裡,心必嘉悅,又何苦前往五管瘴癘之地呢?」

別說五管了,長沙以南他都覺得很危險,不該去。「大仗都是符存審打的,關我甚事?」邵承節說道。

「符存審爲行營副使,乃殿下帳中副元帥,他的功勞,便是殿下的功勞。」蕭頃說道:「這個道理,無論在哪都是天經地義的。」

看蕭頃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邵承節也無奈,只能說道:「怕了你了,你說怎樣便怎樣吧。」當然,他不是不知道好歹,只是習慣以這種語氣說話罷了。

事實上他從小接受了完整的、高質量的教育,知道蕭頃這種會勸諫的人,總比馬屁精要好。況且他會辦事、能辦事,在王府諸僚中名聲不錯,本身又是前唐進士,才學足夠,未來是要大用的。

另外,他確實也沒必要南下了。

三弟勉仁爲牂州刺史時,聽聞幹得不錯,又是鎮壓

蠻獠,又是給新來的河北百姓分地,還經常翻山越嶺,至各個村寨巡視,政聲不錯。

結果上了戰場,直接就現了原形,被邵州刺史姚彥章偷襲,大大羞辱了一番。這個表現,對他構不成威脅,確實沒必要太着急。

與蕭頃別過後,邵承節又帶着從馬直軍士,在各營防區外巡視。

他早就聽到風聲,晉人、燕人有些不穩。考慮到戰事數月內不太可能結束,已派人去各縣鄉里派捐,弄一批財貨回來,打算犒賞全軍。

第一個巡視到的是位於城東的保寧軍。

該部在河東投降之時尚有一萬八千衆,兩下江西之後,還剩一萬五千,今只剩一萬一千餘,已在造反的邊緣。

四位主要軍官李存賢、李嗣肱、李承約、袁建豐自然是心向朝廷的,這些時日也一直在努力穩住部隊,做了很多工作。但說實話,他們自己也心驚肉跳,因爲士兵們的神情明顯不對,軍中暗流涌動,隨時可能作亂。

這個時候只有兩個辦法。

其一是發下一筆賞賜,然後將他們撤回河東休整,緩解緊張的情緒。其二是縱容他們劫掠,這是可以釋放負面情緒的。

一般而言,軍中主將喜歡用第二種,對於恢復士氣有奇效。講究點的只允許劫掠,不允許傷人。

不講究的就默許你燒殺搶掠,但不能鬧得太過分,更不能屠城。

還有一種完全放任的,什麼「三日不封刀」、「五日不封刀」,都是這種放任制度下的產物,經常鬧出屠城惡行。

在各個王朝開國之師中,夏軍算是紀律保持得不錯的了,邵承節肯定不能選第二種辦法。

「我已遣人至各縣派捐,長沙城中也有財貨,我會讓馬殷帶頭吐一批出來。你一會就向各營宣佈,月底之前人賜錢一緡、絹兩匹,各軍都有。」邵承節拉住了上前行禮的李存賢,說道:「宣佈完畢後,誰再有怪話,無需猶豫,直接捕殺。在這個當口,兒郎們不會和賞賜過不去的。」

「遵命。」李存賢鬆了一口氣。

部隊他孃的太難管了。如果在北方作戰再稍稍縱容一下軍紀,根本沒這麼多事,晉兵其實沒那麼跋扈。

但在湖南廝殺,就不一樣了,你還不允許劫掠錢財和玩女人,軍士們怨氣大是肯定的。

其實李存賢也不是很理解。古來王朝,自漢至唐,承平時軍紀可能還維持得不錯,但開國亂世之時,哪個軍紀有這麼嚴的?燒殺搶掠不是家常便飯麼?只要鬧得不過分,根本不會上史書,對君主聲譽也無傷,何必管得那麼死呢?

再說回本朝,飛龍軍軍紀好嗎?各支禁軍也時不時鬧出些「擾民」事件,爲此捕殺軍士,影響士氣,有那個必要嗎?

邵承節不會想那些破事。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不在乎。

士氣降低了,我就帶人衝一衝,士氣一下子又起來了。在過往的軍事生涯中,他不止一次玩過這招,身上爲此增添了數道傷疤。

真男人就該直面鋒刃,這是很能得到軍中好漢佩服的,爲此可以讓他們暫時忽略其他「不愉快」的事情,提高容忍度。

晉兵敢反,他就敢殺,怕個鳥!

橫野軍在城西,邵承節轉過來時,只遠遠看着,沒有進營。

橫野軍的根底很複雜,一開始是雲、蔚等地的晉軍降人,後來摻入了部分易定、成德降人,幽州蕃部更是被抽調了大量精壯—這就是馬殷口中的「燕人」。

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服從程度都要比晉軍差,且遠戍在外很久了,比保寧軍來得還早,原本齊裝滿員的兩萬大軍,經嶽州、潭州多次戰鬥後,只剩下了一萬五千。

軍中甚至有開小差的,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如果說

有人造反的話他們的可能性最大。

今馬殷投降,對他們應該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再輔以軍賞,可稍稍穩定住了。但邵承節也不確定如果再驅使他們南下邕州,會不會大規模叛亂。

只能先讓他們暫時駐防長沙左近了。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容易造反的部隊更有統戰價值,老實人更吃虧,這個道理即便到了21世紀也是成立的。

只能等過了這陣子,再慢慢收拾他們了。

正月底,各支部隊陸續進抵長沙。一番甄別、罷遣後,得四萬餘人。

邵承節下令以許德勳、姚彥章、歐陽思、楊定真、黃璠等人分統各軍,水陸並進,一部留守湖南,一部匯合五管兵馬,南下平叛。

王審知等人連戰連敗,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水平了,此番南下平叛,當是他戴罪立功的好機會。爵位至今還沒定下來呢,如果還喪師失地,繼續消耗之前攻廣州時攢下的功勞的話,郡公或將不保。想必王審知心中也很鬱悶。直接交了權入朝爲官不好嗎?那樣價格就賣在了最高點。要知道,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啊。

但世事如此,他也沒有辦法。

聖人是識貨的,他只看你的價值大不大。王審知在湖南這一連串的戰鬥,讓自己的價值大打折扣,沒有之前那麼表面光鮮了。

在諸部軍馬南下的同時,馬殷及湖南主要軍政官員,也攜妻帶子,北上洛陽面聖。信使則比他們更早把消息傳了回去······

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985章 校閱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五十章 肥肉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十四章 議第1173章 學子第四章 調查(四)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1261章 詰問談談兵法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948章 壓力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五章 巡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五章 大江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二十章 上路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1114章 屠夫第三十章 憂慮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586章 後備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591章 莎城第1323章 餘波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992章 部署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七章 三北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230章 開城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084章 框架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九章 司農寺第992章 部署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
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四十九章 餘波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985章 校閱第四十六章 不斷加碼第五十章 肥肉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五十七章 直插第十四章 議第1173章 學子第四章 調查(四)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1261章 詰問談談兵法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948章 壓力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五章 巡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五章 大江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四十九章 音訊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二十章 上路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1114章 屠夫第三十章 憂慮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五十二章 大渡河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586章 後備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三十九章 辦法第591章 莎城第1323章 餘波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1131章 手藝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四十六章 專事威刑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992章 部署第四十七章 艦隊外交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七章 三北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230章 開城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084章 框架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九章 司農寺第992章 部署第五十二章 撤!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八十五章 公文與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