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

時間一晃就到了七月下旬,離出征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邵樹德看着窗外皎潔的月色,竟然吟了兩句詩。

封絢哀怨地看了他一眼。

最近大封的心態有點崩,原因是妹妹小封又懷孕了,而她的肚子還是沒動靜。結果大王還去那些党項女子的房裡“鬼混”,氣得她使出眼淚大法,將大王哄了回來,夜夜陪她。她知道大王最是心軟,自己年紀不小了,若還無子嗣,難道從妹妹那裡抱養一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封絢從後面抱住了邵樹德,低聲道。

“某不懂詩書,只會附庸風雅。終日打打殺殺,不知道多少人因我人頭落地。難得不出徵時,要麼在打獵、擊毬,要麼在田間、工坊。你跟了個武夫這麼些年,可難過?”

“你不是武夫,妾感覺得出來。”

“某已經遣人在賀蘭山上覓址建別業。以後不出徵時,便全家至山上游玩。塞北盛景,與中原大不相同,人生苦短,我想帶你們多走走看看。”

“大王幾時能征討得完?這天下那麼多藩鎮,怕是鬍子白了那天,都征討不完。”封絢輕輕咬了一下邵樹德赤裸的背脊,道:“妾只想要個孩子。大王出征在外時,家裡冷冷清清,太難熬了。以後你不在時,妾便教孩子詩書,外頭那些個先生,學問都沒妾一半好,白白誤人子弟。”

“伶牙利嘴。”邵樹德笑道:“初次見你時,面容清冷,麗色驚人。沒想到擄回家後,竟然是個滿腹牢騷的女子。才女,是不是都這副德性?”

“才女也是女子。”封絢吃吃笑道:“面對武夫的強蠻,可不就只有滿腹哀怨了麼?幸好你是個解風情的武夫,妾的哀怨才少一些。”

“我的風情可不止這些,下次去了長安,得尋一下殷氏老宅,然後將你……”

話沒說完,封絢狠狠咬了一口,邵樹德哈哈大笑。

第二日,折芳靄又帶着一衆妻妾送行。

去年此時,彷彿也是這個樣子。既在武夫家庭,聚少離多本就是常態,自己在家中的時日,還比底下大頭兵們多不少,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祝郎君得勝歸來。”折芳靄道。

“此番並不一定需要動刀兵。”邵樹德一笑,又看了看趙玉、封氏姐妹、党項三女。

趙玉依然是那副溫婉賢淑的模樣,會說話的眼睛裡彷彿蘊含着無數情緒。

大封欲言又止,小封又懷孕了,正是多愁善感的時候。

嵬纔來美心裡有些失落,前些日子還和自己抱怨總是吃,到現在還沒孩子。

野利凌吉生完孩子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不再是那副生人勿近的模樣,有時候自己竟然能感覺到她婉轉嫵媚的樣子,這是錯覺嗎?

自從知道拓跋仁福娶新婦之後,沒藏妙娥對自己更加柔順了,晚上睡覺時總喜歡把自己摟得緊緊的。

早晚得死在這堆女人的肚皮上!邵大帥長嘆一聲,踉蹌離去。

此番北巡,共調集鐵林軍九千人、武威軍七千人、鐵騎軍三千人,此一萬九千衙軍爲主力。鐵林軍由自己親自統領,調野利遇略來當副使,這是蕃將第一次進入其餘八軍任職,意義重大。

封隱下放擔任都虞候,徐浩任遊奕使。

李仁輔遞補親兵十將,西城老人陸銘調任親兵副將。

武威軍的將領也進行了重新任命。正副軍使由盧懷忠、李仁軍擔任。郭琪任都虞候,李唐賓任遊奕使。

鐵騎軍使依然由折嗣裕擔任,原輜重營副將劉子敬擔任副使,兩人分掌左右兩廂三千騎兵。

除了這一萬九千人外,還有義從軍萬人,全是蕃兵。

軍使爲沒藏結明,統左廂三千人,包括橫山都重甲步卒千人。這三千人都入了衙軍籍冊,裝備、訓練由幕府負責,算是精銳了。

衛慕鼎利擔任副使,統右廂步騎七千人,其中包括忠勇都三千騎卒。

關開閏第一次獨立掌軍,任經略軍軍使,魏博秋副之。西城老人丁煒任都虞候,楊悅之子楊儀擔任遊奕使,此軍留守夏州。

整整兩萬九千人,分三批從夏州東門出發,踏上北巡之路。

七月三十日,武威軍已經先行。

今天是八月初一,邵樹德親自帶着鐵林軍出發。

城門外人山人海,不經意間,住在城內外的軍士家屬是越來越多了。這要是再不搬家,附近幾十裡地早晚得給整沙漠化了。

“兒啊,跟着大帥好好打,多拿點賞錢。”

“郎君,有兩張肉餅放在包袱裡,吃完再吃軍中的醋餅。”

“三郎,不用掛念家中,某會照顧好爺孃的。”

“黃四郎,你不要死了,妾等你回來!”

“這位隊頭,能帶上俺不?家中丁口太多,吃不飽飯,俺會射箭!”

……

得益於過去兩年間陸續修建的倉城,大軍出行不需要攜帶過多糧草。走到哪裡,供軍使衙門的人就從最近一個倉城內調撥糧食、草料、石炭,交由糧料使。

九月初十,至銀州,大軍在此停留數日。

裴商剛剛去世,靈柩送回銀州下葬。老將軍一生的經歷還算精彩,在靈州戍過邊,與吐蕃人打過,也鎮壓過党項作亂,還北上豐州征討過南下的回鶻人。最後歸葬家鄉,沒有他擔心的部下作亂,家族得以繼續保全富貴,算是相當不錯了。

去裴老將軍墓上祭拜了一番後,又與宋樂聊了聊銀州墾田及馬政的事情,隨後大軍繼續北上,九月二十日抵達了麟州新秦縣,刺史折嗣倫出城相迎。

在折家的農莊內,邵樹德又見到了折氏一大家子人。當初相親時的幾個老人都還在,可夠長壽的,大家見面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折嗣倫今年又生了個兒子,早早便取名折從明。他大兒子叫折從學,那麼折從遠在哪裡?不是還沒出生吧?

不過也無所謂了,邵大帥沒有名將收集癖。唐末五代將門傳承最系統的河北,都不如朱樑、河東集團將星璀璨,是他們不行嗎?非也。他們是失敗者,是被兩大集團爭奪的地盤,即便歸入一方,也是從屬地位,整體升不到高位,自然難以出頭了。而出不了頭,自然沒辦法史書留名,並不是他們本身能力不行。

邵樹德還在麟州接見了地方土豪楊家的人。

楊家現任家主楊爚比較年輕,二十多歲的人。父親去世較早,年紀輕輕就擔起家族重擔,經營田莊,部曲衆多,是麟州當地僅次於折氏的豪族。後世楊弘業、楊崇貴(楊業)便是他的子孫了。

折、楊兩家,世居邊陲,民風尚武,族中將才甚多。好吧,此時楊家可能還差一些,上一代的家主楊安貞還是讀書人,這一代的楊爚倒是武藝不凡,但他作爲家主,肯定無法從軍了,不過推薦了從父楊安吉之子楊弘望投軍,還帶着兩百名楊家部曲子弟。

楊家如此示好,說明政治敏感度很高。不愧祖上做過淄青鎮節度使,在看到折宗本持節邠寧後,敏銳地意識到折家在麟州一手遮天的局面將有所改變,靈武郡王有意扶持另一個家族崛起,因此果斷下注投靠,這份決斷當真異於常人。

楊家都這樣了,折家當然不能示弱,推薦了一位年僅十六歲的少年折從允投軍,同樣帶着三百折家部曲子弟。

邵樹德考較了一番楊弘望、折從允二人,騎術、箭術、槍術、刀術都是上上之選。如今欠缺的只是經驗罷了,到軍中磨鍊個四五年,便可大用。

邊疆豪族真的是人才寶庫。

折、楊兩家能在麟州屹立這麼多代不倒,武藝方面當然不能差,不然如何能壓倒附近的党項部落?當那些蠻子都是好人麼?家族必須丁口衆多,傳承有序,紮根數代,且有着極其強烈的尚武風氣,纔有可能站住腳,並且反過來控制党項部落,發展壯大。

折、楊兩家都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做到這一點的是豐州王家。

邵樹德大軍是在進入勝州境內時遇到前來迎接的王家子弟的。

王家出身豐州党項藏才部,早年在天德軍時便聽說過,乃熟蕃,向來恭順。朝廷擊回鶻、平党項,藏才部每次都出兵相隨。而且藏才部漢化已深,族長取漢姓王,過漢人節日,着唐服,族中子弟皆精通漢話。

十月初八,大軍抵達勝州城,邵大帥毫不客氣地住進了隋煬帝時期修建的榆林宮。此時親兵來報,藏才部一位叫王崇的年輕人帶着三百多族中子弟來投。

“郎子欲來投軍?”邵樹德看着這個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人,含笑問道。

“回靈武郡王,藏才部久聞大帥威名,早欲來投。今見大帥北巡,特遣某來投軍。三百族中子弟,皆精擅騎射,不輸於草原上的回鶻、韃靼諸部。”王崇大聲回道。

廳內諸將聞言皆有些驚奇。小子口氣這麼大,回鶻人、韃靼人幾乎就長在馬上的,你還比人家能?楊弘望、折從允二人更是瞪着此人,似乎想與他比試一番。

“小男志氣可嘉,既來投軍,某便收下了,可先與折氏、楊氏子弟同營。”邵樹德說道。

“謝大帥!”王崇喜道。

折、楊、王三族,邵樹德還是知道的。

五代那會,折家移鎮府谷,世鎮之。楊家取代折家在麟州的地位,成爲當地的土族,鎮守麟州。到了趙匡胤時期,豐州党項藏才部王氏頭人王甲來投,宋太祖置豐州,以王氏鎮之。王甲死後,其子王承美任豐州刺史、天德軍蕃漢都指揮使。王承美死後,其孫王文寶知州事,繼續鎮守豐州。

慶曆年間,李元昊贏得好水川之戰後,繼續率大軍猛攻麟、府、豐三州。豐州因孤懸於外,東面、北面是遼國,西面是夏國,南面被夏軍隔斷,遂被攻破。

王家下場不知,但估計不太好。畢竟折家在城外的祖墳都被李元昊刨了,還開棺戮屍。王家爲豐州党項,不投夏,反而投宋,李元昊深恨之。王家當了宋朝的官七十多年,世鎮豐州,因爲地方太偏遠,支援不易,最後落了個灰飛煙滅的下場,可憐可嘆。

邵大帥決定改變王氏的命運,收王家子弟兵入軍。折、楊、王三家合兵八百人,騎**絕,且自帶馬匹、器械,當別置一都,號豹騎都。

初十,大軍渡過黃河,振武軍使王卞率軍來會。

王某人如此上道,弄得邵大帥都不知道該不該換掉他了。先觀察觀察吧,到沃野鎮城後再做決定。

第十九章 開刀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一)東漢騎兵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1087章 樣板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977章 追襲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1284章 好物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1173章 學子第1130章 心思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六章 接見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十一章 聯絡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三十七章 安得兩全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十章 謀劃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五章 奴僕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1006章 調動第1218章 得意第1044章 調動兩個軍亂典型第1018章 東遷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六十八章 銅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1130章 心思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第四章 團伙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四章 團伙第八章 雲中第四章 楊朱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五十七章 要跑
第十九章 開刀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一)東漢騎兵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1215章 動身北上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第1087章 樣板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977章 追襲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1284章 好物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1173章 學子第1130章 心思第十四章 大戰略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六章 接見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二十四章 就硬懟第十一章 聯絡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十七章 無上榮光的紀念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九十二章 善後(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七十一章 給老頭子發報第八十七章 磧北第三十七章 安得兩全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十章 謀劃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五章 奴僕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四十三章 以後的事情第三十六章 反他孃的!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1006章 調動第1218章 得意第1044章 調動兩個軍亂典型第1018章 東遷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十七章 我來整個大的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六十八章 銅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1130章 心思第八十六章 樞相們第十一章 出征前的二月第四章 團伙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四章 團伙第八章 雲中第四章 楊朱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五十七章 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