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

整個臘月一直到正旦之前,邵樹德一直在進行人事調整。

北衙樞密使折嗣倫剛剛去世,其職由副使任遇吉遞補,另調鐵林軍都遊奕使徐浩出任北衙樞密副使。

折宗本六年前去世,年七十,折嗣倫卻只活了五十多。嗣倫薨後,荊州刺史、長子折從學襲爵清河郡王,食封五千九百戶,這是第三代了。

淮海道巡撫使張彥球薨,轉運使宋瑤接替其職,潞州刺史郭崇韜調任淮海道轉運使。

張彥球是原河東鎮都教練使。

三十餘年前,邵樹德前往河東參戰的時候,在晉陽與張彥球有過幾面之緣,向他請教過兵法,朱叔宗也是由張彥球推薦而來。

在淮海鎮新設這段時間,老將張彥球鎮守十餘年,極大穩定了當地局勢,併爲攻滅幽州、契丹、渤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張彥球薨逝之時,年約六十有八,算是高壽了。

關北道巡撫使黃滔以疾病纏身爲由,請求致仕,邵樹德許之,以湖廣道轉運使陳棲爲關北道巡撫使。

前天雄軍判官、新州刺史李愚出任湖廣道轉運使。

黃滔是封渭的好友,今年七十四歲,比歷史上多活了兩年。看來壽數就是壽數,即便這十來年生活安定,養尊處優,到底還是撐不住了。

李愚也算是嫡系了,天雄軍文吏出身,一路爬上軍判官的位置,再調任地方,幹得有聲有色。考慮到他的年紀,將來走上中書也不是沒有可能。

河東道巡撫使王摶亦請致仕,邵樹德調平州刺史陳素接替之。

王摶是前唐舊官,他的離去意味着一個羣體的勢力又消散了幾分。

段凝沒得到巡撫的職務,應該很失望。不過陳素年紀也大了,幹不了幾年,他還是可以繼續等待的。

鄜州刺史安金全出任雲南道都指揮使。

沂州刺史孫典出任雲南道轉運使。

禁軍大將張慎思年邁,退出現役,出任雲南道刑獄使。

段義宗出任雲南道學政。

安金全是河東將領,在攻打邢洺磁時投降,後任鄜州刺史,長時間考察下來,可以信任,本身也有能力,於是派到雲南組建州兵。

沂州刺史孫典投降得就更早了。他原本是房州刺史,在折宗本攻打忠義軍時投降,後輾轉於各州,擅長勸課農桑。這次調到雲南,管一管地方經濟。

張慎思是朱全忠降將,年紀大了,不適合在一線指揮作戰,故出任地方職務。

段義宗文辭出衆,在雲南影響力不小。這個學政,還是燕王保舉的,邵樹德姑且相信他一回。

這一番人事調動,有被動的,有主動的,完成之後,西征之時國中不用做大的變動了,可鎮之以靜。除非地方出現動亂,那將由太子領兵出征平定。

邵樹德又想了想各地的情形。

雲南方面,李唐賓剛剛攻破鐵橋城,殺節度使趙嵯政全家,俘斬兩萬餘人。

邵樹德看到時也覺得很震驚,一個小小的劍川鎮怎麼有這麼多兵馬的?李唐賓莫不是殺良冒功了?再一看他帶過去的部隊,成分複雜,頓時有數了。

燕王邵明義已至昆州,正組織兵馬平定通海都督府的叛亂,問題應該不大。

這兩處平定之後,想必雲南會消停一段時間了。

不過也難說啊——朝廷置曲州後,南中地區蠻獠就騷動不已,一個不好就會叛亂起來。

邵樹德昨天就看到發回來的軍報了,氣得在王氏身上多打了一炮——王氏乃鄭買嗣之妻、鄭仁旻之母,今年四十歲。

鄭仁旻有不少嬪妃,長得挺漂亮的,其中甚至還有崑崙奴。他的幾個姐妹更是青春可人,姿容出衆,但邵樹德看了沒甚大興趣。

王氏是南詔權臣王嵯巔的曾孫女,說實話只是中上之姿,且四十歲了,雖自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但還是遠遠不如那些年輕女人漂亮。但一想到他太后的身份,邵樹德就吉爾梆硬,終於還是讓她不乾淨了。

雲南方向,只能繼續見招拆招了。

東北方向,渤海的局勢明顯穩定了下來。

或許過去這麼些年,有能力叛亂的人都被殺得差不多了吧。地方大族也死心了,開始認認真真考慮如何在大夏新朝之中經營,一步步提高家勢。

另外一點就是,遼東道學政種覲仙其實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這人別的不說,品行是真的高尚,在當地收了不少世家出身的弟子,精心教授,從不歧視他們渤海人的身份。

張全義也是能吏一員,對地方上的情況瞭如指掌,不至於搞出壓榨過甚,導致大規模叛亂的事情。

所以說啊,用人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尤其是這些非傳統漢地,一定要慎之又慎。

“我得人焉!”看完遼東道的一堆奏疏,邵樹德心情大好。

只要持之以恆,輔以正確的政策,一切都會走上正軌。

******

“雖然還差幾天過年,但賬早就封了,算了這麼些時日,你們算完了沒有?”蓬來殿內,邵樹德看着趙植、儲仲業二人,問道。

在座的還有數人,皆是國中有名的大商賈,如趙氏商行的領頭人趙在慶、河西、關北一帶最着名的豪商康勤、諸葛家的諸葛仲保、拓跋氏的拓跋矩——大部分都是第二代人了。

“陛下,今年渤海商社獲利約七萬緡,比去年多了一萬八千。”趙植喜滋滋地說道。

趙在慶等人在一旁聽了,暗中羨慕。

不愧是皇帝的錢袋子,就是能撈錢,年年穩定盈利這麼多,且每年還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實在讓人垂涎。

當然,他們這是思維定勢了。這明明是一家股份制企業,怎麼能是皇帝的錢袋子呢?

“爲何多了這麼多?”邵樹德心中隱隱有數,但還是問道。

“一者,渤海局勢日益穩定,與咱們合作的靺鞨、大族越來越多,故有所增長。”趙植說道:“二者,去年又有人捕獲了一條鯨。此鯨所得尚未發賣完,一部分利潤要計入明年了。臣爲陛下賀,陛下御極十三年,便已天降一鯨、捕獲兩條鯨,此亙古未有之事也。”

又可以做不少奶罩了!邵樹德心中喜悅。

“現在捕鯨的人多起來了嗎?”他問道。

“多!”趙植用一種驚歎的語氣說道:“那些人可真是大膽。在海上遇到鯨後,便放下小船,亡命之徒划着船靠近鯨,用強弓勁弩射之,用長矛刺之。”

這不是巴斯克人捕鯨的方式嗎?邵樹德也很感慨。

歐洲人最開始捕鯨時,也是這般膽大無比,划着船靠近正在嬉遊的鯨,直接用長矛刺,其間之驚險,非身臨其境難以想象。

不過,勁弩不是違禁品麼?怎麼連捕鯨的人都有?莫非是從魏博買的二手貨?

“鯨可遇而不可求。”邵樹德說道:“七萬緡的利錢有點意外,明年能達到六萬五千緡,朕便算你們過關。”

“遵旨。”趙植說道。

“那些靺鞨、女真首領,有沒有劫掠你們的貨物?”邵樹德又問道。

“沒有。”趙植答道:“他們與內務府打交道,獲利良多,沒有必要劫掠貨物。正常做買賣,細水長流的道理,他們也懂。”

“靺鞨、女真民間有沒有什麼怨言?”

“暫時還沒有。他們手裡的貨物,以前也賣不上價,現在有了內務府,日子改善了不少。縱然有人染上了酗酒的惡習,但整體對咱們還是感激居多的。”

“那就好,這個買賣看樣子還能繼續做下去。”邵樹德欣慰地點了點頭,道:“今年你們多招募一些人,儘可能從皇莊子弟中選,朕還會撥一部分經學、工學、農學、算學的學生給你們,帶一帶他們,讓他們知道怎麼運作一家商社。”

“陛下是指……”趙植有所猜測。

“沒錯,朕欲籌建安南商社。”邵樹德說道:“現在需要儲備人才,這就要靠你們了。”

“是。”這顯然會增加渤海商社的成本,但趙植沒法拒絕。

“諸位。”邵樹德與趙植商量後,又看向趙在慶等人,問道:“當初朕讓你們每家各湊一千峰駱駝、五百輛馬車,準備得怎麼樣了?”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後由趙在慶統一回道:“陛下,我等皆已備齊。且分別於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置倉,囤積糧米。”

“倉庫有多大?”

“大小不一,最小的能存三萬八千餘斛糧,最大的近五萬。”

“有心了。”邵樹德讚道。

民間搞這麼大的倉庫,確實相當不容易,同時也可看出這幾家確實實力雄厚,一般州一級的官府還真比不過。

“朕就和你們明說了,明年必西征。”邵樹德說道:“倉庫未儲備糧食的,抓緊採買運過去。朕知道你們爲了省錢,倉庫不一定全是滿的,抓緊時間吧。”

“是。”四人一齊應道。

邵樹德又默默盤算了一下。

一萬人的部隊,一個月要消耗九千斛糧食,如果算上役畜,那就要一萬多了。

這幾個商家提供的糧草看似不是很多,但作爲官府轉運之外的補充,已經相當不錯了。

河西諸州,自從三年前姑臧縣買了七萬只羊寄養在牧場之後,各地紛紛效彷,買了不少牛羊甚至還有豬,找地方養着,充作大軍過境的軍需。

三年時間——邵樹德給了他們三年時間,到明年就是第四年,屆時如果糧草出現短缺的話,那可真要殺人了。

當然,他不認爲有人敢這麼做。因爲這是必然要露餡的,何苦呢?

這麼一算,大軍從中原開進至沙州,基本等於內線行軍。而且敦煌那邊的倉庫是最大的,大軍從沙州出發前往尹州時,糧草也沒有問題。

從尹州再往西,路途就很遙遠了,運輸成本也將極爲高昂,且無法像河西走廊沿途各點一樣,將成本分攤到過去三年之中。

打一個高昌回鶻,糧草、物資囤積了三四年,可真夠蛋疼的。

這就像那啥,前戲兩小時,結束兩分鐘——希望能兩分鐘結束吧。

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1243章 北口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1003章 國祚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十九章 河內第一章 擒生第三十章 西行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187章 排陣使第1170章 康福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十章 殘局第五章 朱瑄第十章 大場面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1038章 別了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1032章 對進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五章 鄉村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九章 司農寺第六章 監軍使第1325章 誘惑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十一章 處理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三章 兩手抓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1197章 會高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1027章 心思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章 答卷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089章 演戲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一章 二月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十章 考功第1048章 一天第五十章 果實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1178章 外來戶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七十五章 盤算
第一章 基本盤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1243章 北口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1003章 國祚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八十三章 分割第十九章 河內第一章 擒生第三十章 西行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1187章 排陣使第1170章 康福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十章 殘局第五章 朱瑄第十章 大場面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1038章 別了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1032章 對進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五章 鄉村第四十章 班底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九章 司農寺第六章 監軍使第1325章 誘惑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十一章 處理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三章 兩手抓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六十六章 進展第1197章 會高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三十三章 南原與舊人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三十九章 支點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十九章 武勇第1027章 心思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章 答卷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089章 演戲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一章 二月第八十八章 靈寶與弘農第十章 考功第1048章 一天第五十章 果實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1178章 外來戶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十二章 善陽嶺(爲lenny盟主加更一章)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七十五章 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