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

二十七日一大早,龐師古步履沉重地走出了大帳。

昨晚與幕僚軍議太晚了,沒睡好,早上就感覺很是疲累。

年紀不輕了,再不是當年疾行一夜,還能斬將破敵的好兒郎。力量從四肢百骸之中慢慢流逝,精力也不可避免地慢慢衰減。這個過程的終點,就是死亡。

死,其實並不可怕。

死時看不到一點希望,帶着絕望而死才最爲可怕。

潁東大營已經完全失去與樑王的聯繫了,與汴州亦消息不通。雖說底層軍士還不知曉,但高層將領無不憂心忡忡。

汴州到底怎樣了?最後一次收到消息時,使者說邵賊親率“數萬騎”於城外遊弋,士民不敢出,人心惶惶。另外就是謝彥章被控制起來了,城內糧草無虞,不用太過擔心。

龐師古就很無語。

葛從周戰敗,生死不知。謝彥章爲其義子,確實可能投敵。但他也只能一人投敵,還能帶着軍隊投降不成?天興四軍各有指揮使,朝夕相處,士兵可未必聽謝彥章的。

這事做得難看了。謝彥章就是忠心再高,這時也不能再用了,還不如殺了。

夾馬軍東行接應樑王,龐師古也是知道的。

從軍事角度而言,他不同意,因爲少了一支輪換生力軍。若是土團鄉夫還罷了,但夾馬軍是衙軍,雖然過去半年因爲戰損,補入了大量新兵,但戰鬥力還是可以的。少了他們,讓自己用兵不再有餘裕。

但龐師古是忠誠的。樑王是主心骨,他不能有事,因此即便再難,他也同意了夾馬軍的離開,令其開往陳州,接應樑王大軍。

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樑王應該已經到陳州了吧?希望一切順利。

外面又響起了戰鼓聲。

龐師古並不擔心。春來之後,下了不少雨,潁水暴漲,很多原本可以涉渡的淺灘變成了深水。夏賊要想過河,只能繞路,挑選樑軍兵力稀少處,伐木造浮橋。但造浮橋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而且動靜太大,會被發現,樑軍集結出動,完全能將其打回去半渡而擊,兵法所重。

“走,去看看!”龐師古覺得有必要親臨一線,提振下部伍士氣。

潁水兩岸,旌旗林立,大軍爭鋒相對。

潁西的夏軍大概有三千餘人,驅使着大量土團鄉夫搶搭橋樑。

河中被投了不少土袋子,河水漫溢,直逼兩岸。

龐師古策馬慢走,面上水波不興。

河水漫溢,對雙方都不是好事。兩岸變成爛泥地後,還怎麼打仗?

箭矢破空聲不斷響起,兩岸死傷不斷,正在修橋的夏軍傷亡更多一些。

龐師古定睛望去,多爲無甲鄉勇,中箭後倒入河內,撲騰兩下就渺無聲息了。

匡衛軍數千將士在河東岸席地而坐,節省體力,以逸待勞,默默等待夏軍渡河搶攻。

“賊無計可施矣。”龐師古轉頭對跟在身後得將佐們說道。

衆人湊趣大笑。

龐都頭嚴抓紀律,封鎖消息,不讓底層軍士知曉外界的情況,但夏人不會配合。他們終日“散佈謠言”,一會說葛從周全軍覆沒,已經降敵;一會說汴州城破,降兵執樑王妻女以獻夏王,夏王強幸之,樑王妃已經懷有身孕。

簡直離譜!

夏賊從哪找的滿嘴胡說八道的人?吹牛也不想想合不合情理,估計回去後就挨罰了。

龐師古又轉了一圈,見夏兵已經放棄造浮橋,轉而派一股蕃騎至上游,似要找地方偷偷渡河。

他冷笑一聲,這套把戲玩多久了,不累麼?

“何不聚兵渡河反擊?”龐師古大聲問道。

“這……”匡衛軍都指揮使朱友恭語塞。

從楊師厚營中逃回的都虞候康延孝頓了頓,眼見龐師古臉色不太好了,立刻上前打圓場:“都將,昔年王世充移營洛北,造浮橋,悉衆以擊李密。密與千餘騎拒之,不利,而退。世充因薄其城下。密遣銳卒數百人以邀之,世充大潰,爭趨浮橋,溺死者萬餘人。賊兵甚銳,未可輕敵。”

“都將,渡河之後,若賊人堅壁不戰,恐於我不利也。”又有人說道:“武德中,太宗戰竇建德於汜水。夏軍渡河列陣,求戰不得。自卯至午,兵士飢倦,皆列坐,又爭飲水。太宗遂遣以逸待勞之生力軍出戰,大破之,生擒建德。”

“都將……”

得,龐師古剛欲派人渡河反擊,提振一下略顯頹廢的士氣,結果一堆人跳出來說打不得。

還他媽一個個引經據典!

龐師古臉色鐵青,抽出橫刀,怒道:“立遣兵渡河,不進者斬!”

跟過來的親兵神色戒備,虎視眈眈。

“遵命!”朱友恭行了下禮,沒有硬頂,立刻下去準備了。

席地而坐的軍士有兩個營起身,看樣子不情不願的,還有些喧譁聲傳來。他們不是去渡河的,而是防備敵人衝過來襲殺造浮橋的人。

“都將,他們以前不是這樣的,實在是士氣低落,有些難以振作。”康延孝見龐師古又要發怒,立刻解釋道。

蕭符在一旁連連冷笑,道:“忠武軍趙縠都能打退夏賊武威軍,對面不過是賊將關開閏所領之經略軍,聲名不顯,有何懼哉?我看是有人貪生怕死。”

康延孝不說話了。這麼大頂帽子扣下來,他也承擔不起。反正他又沒兵,死的也不是他家親戚,何必再多話呢?

戰兵前出列陣之後,輔兵、鄉勇們紛紛從營壘中搬出渡船,往潁水岸邊搬。

浮橋不是立刻就能造好的,龐師古也不走了,他打算就住在匡衛軍大營內,看他們渡河進攻。

河對岸突然響起了雜亂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見對面押來了好幾十人,看着像是俘虜,正在齊聲說些什麼。

架橋的輔兵和防備夏人突襲的戰兵聽了半天,頓時譁然。軍官連打帶罵,怒斥不已,這才讓他們安靜了下來。

龐師古停下了腳步,靜靜看着。數名親兵在幕僚的示意下上前查看,沒一會兒就回來了,面色很不好看。

“說吧,我聽着。”龐師古面無表情地說道。

“都將,對面總共有軍校五十餘人,都是夏人所俘。”有人答道。

“說重點。”龐師古怒道。

另外一人口齒伶俐,立刻道:“回都將,夏人不知道從哪裡抓了數十軍校,聲言都是夾馬軍的。王軍使也被抓了,就在最前面。”

龐師古的眼睛幾乎要噴射出火光。

“夏人縱俘過來啦。”有人呼喊道。

龐師古猛然推開面前的親兵,大踏步向前,死死盯着正奮力划過來的一條小船。船上有三五個人,看不清神色,不過一動不動,看着就很頹喪的樣子。

小船在上萬人的注視下抵達了東岸。

“龐都將,我是夾馬軍的裴恭,以前見過。”當先一人跳上了岸,跌跌撞撞地行走着,道:“夾馬軍完了,全完了!”

說罷,眼圈都紅了。

其餘數人也陸陸續續上了岸,神色悲慼。

“邵賊密率數萬騎至扶溝,賊飛龍軍甲士攻我,兩軍大戰。我苦戰良久,方要獲勝,邵賊趁我氣力不支,縱騎衝突,我軍大敗。好慘啊,弟兄們像趕羊一樣被趕得漫山遍野都是。”裴恭哭道。

蕭符愣了。這個裴恭莫不是傻子?一來就這麼說,動搖軍心,還能有活路?

朱友恭也別過了頭去,心情複雜,不知道是可憐這個裴恭呢,還是可憐全軍覆沒的夾馬軍。

康延孝嘆息一聲,這事在他的意料之中。

夏軍有飛龍軍騎馬步兵,這是一支非常危險的部隊,因爲他們可以下馬披甲步戰。人數還不少,上萬衆,戰鬥力估計也不弱。如果正面攻擊夾馬軍,戰至酣時,再有騎兵配合,那不就是翻版的香積寺、昭覺寺之戰麼?

聽聞邵賊有數萬騎,再有騎馬步兵配合,如果守軍沒有依託營壘防禦,敗亡是必然的。

夾馬軍,可惜了,也是一支勁旅。

“都將……”裴恭走了過來,剛要說話,卻被龐師古喝住了。

“住口!”龐師古怒道:“禍亂軍心,你可知罪?”

裴恭張口結舌。

他其實對於扶溝之戰不是很服氣,認爲夏賊以多欺少,勝之不武。本身也不太願意降夏,聽聞能被放回來,甚是高興。坐船過河時,幾乎擔心了一路,害怕夏賊言而無信,拿弩箭射他。

還好,一路平安抵達東岸。心情激盪之下,直接就哭訴了起來。可是,好像不太對?

“來人,將這幾人斬了!”龐師古下令道。

親兵一擁而上,刀劍相加。裴恭等人慘叫連連,嚇得直往河邊躥。不過很快被追上,一一砍倒在地。

很快,親兵們捧着幾人的頭顱走了過來,道:“都將,賊子已授首。”

龐師古點了點頭,環視左右,道:“今後再有散播謠言,禍亂軍心者,立斬無赦。”

“遵命。”衆人稀稀落落地應道。

蕭符在一旁默不作聲地看着,突然見龐師古的親將走了過來,在他耳邊說了幾句。

龐師古臉色劇變。

蕭符有些好奇,但龐師古不說,他也不會問。

康延孝從營內走了出來,在蕭符耳邊說道:“破夏軍使王彥章帶數騎奔至,渾身浴血,人人帶傷。他過許州時,見城內異動,無故集結軍士,似有所圖,因此立刻遣人回報樑王,自己又衝過來彙報龐都將。”

康延孝是行營都虞候,情報是他的業務範圍,自然知曉。

“王彥章爲何不親自知會樑王?”蕭符奇道。

康延孝搖了搖頭,道:“可能是覺得潁東這幾萬人馬更重要吧。”

“此將不會做人。”蕭符苦笑道。

驀地,他又狀似無意地問道:“王彥章忠勇可嘉,安頓好了麼?”

康延孝慨然道:“如此義士,怎可能不好好招待?我已遣醫官給他們裹傷,又遣人送去了吃食,還讓人給他們換了身衣服。”

蕭符瞭然。這麼多人進進出出,消息還不傳得滿天飛?

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又被審覈了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章 議帥第1312章 交代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003章 國祚第1308章 文明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1247章 陰鬱第四章 根基第十章 泥潭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四章 兵諫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987章 海港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四章 兵諫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十二章 澠池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章 威權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1223章 生擒第三十二章 船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1227章 內情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1227章 內情第1028章 泗州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兩個軍亂典型第九章 局勢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115章 處置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591章 莎城第六章 接見第六章 監軍使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十四章 全忠第六章 州情(三)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1088章 天命第1056章 態度第十二章 舊事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957章 潼關驛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974章 雞來了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
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又被審覈了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三十三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二)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三章 議帥第1312章 交代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三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四)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003章 國祚第1308章 文明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1247章 陰鬱第四章 根基第十章 泥潭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四章 兵諫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987章 海港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四章 兵諫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十二章 澠池第三十四章 北進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章 威權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1200章 遲到的總攻擊令第1223章 生擒第三十二章 船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1007章 天津橋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1227章 內情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九十二章 調整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1286章 實事求是(加更3)第1047章 守戶犬與成安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1227章 內情第1028章 泗州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兩個軍亂典型第九章 局勢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115章 處置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591章 莎城第六章 接見第六章 監軍使第六十三章 勵精圖治?第十四章 全忠第六章 州情(三)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1088章 天命第1056章 態度第十二章 舊事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957章 潼關驛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四十五章 洛南第十一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三)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五十八章 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第974章 雞來了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三十四章 練武與動兵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戰略欺騙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