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

已經除夕夜了,長沙城內一片死寂。

俄頃,城內吱嘎吱嘎打開,一支軍隊鬧哄哄地衝了進來。

很明顯,他們打了勝仗,但衆人的情緒都不是很高,尤其是主將馬資g)。

他剛剛率軍出城,趁着夏人攻城失利,追着潰兵砍殺,斬首千餘級,是近期難得的大勝。但這無助於解決當前的危局。打不破包圍,贏再多又有什麼用?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前嶺南西道節度使葉廣略死後,部將陳繼據邕州作亂,殺夏廷將官十餘人,導致前線軍心不穩。許德勳、歐陽思二人趁勢猛攻,擊敗夏軍,重新奪回了永州。

但這似乎也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局勢,邵賊之子勉仁又率軍南下,支援王審知、儲慎儀等人,永州還有得拉鋸。

打到今天,馬賨已數次勸兄長投降,無奈兄長舉棋不定,問左右廣州劉隱下場,皆不能對,於是一直拖了下來。

馬霓嘆了口氣,讓親兵解了甲,氣沖沖地進了軍府。

天策府左相張佶、右相馬存、節度掌書記高鬱三人在座,竟然在陪馬殷飲宴—天策府是馬殷設立的機構,也不知道爲了啥,可能是名字好聽吧。

馬霓見了便氣不打一處來,冷嘲熱諷道:「夏賊兵臨城下,諸君竟然置酒高臥,合着就我一個人在瞎忙活。」

馬殷聽了哈哈大笑,道:「三弟來了,且安坐。」

馬奭冷哼一聲,坐了下來,端起酒碗一飲而盡,道:「邵、衡二州仍在拼死抵抗,間或出城襲擾夏賊。」

馬殷聽了很高興,道:「劉帥在時,大夥就很團結。而今夏賊四面圍攻,老兄弟們沒有一個投降的,很好。」

當年蔡賊千千萬,被朝廷圍剿後星散四方,孫儒算是其中比較大的一支,但隨後也失敗了。劉建鋒算是孫儒殘部,帶人一路打穿整個江西,再奪湖南,氣勢如虹。

劉建鋒因玩弄侍衛的妻子被殺,衆推張信爲帥。

張信曾是前唐明經及第,有功名在身,也曾率軍征戰四方,多有功勞。得到衆人推戴後,他不推辭,詢問了在外征戰的馬殷的態度,得到他支持的回覆後,便準備繼位。

但在前往軍府的路上,因戰馬人立而起,墜地受傷。張信認爲不詳,於是將位置讓給了馬殷,馬殷與他多番謙讓,最後當了湘帥,同時也十分信任張信,委以大權。

總體而言,湖南內部的氣氛十分之好,很團結。李瓊任靜江軍節度使多年,也一直聽長沙的命令從未有過跋扈之舉。

與之相比,呂師周這類降人就很不可靠了,馬殷也很自責。但大夥並沒有口出怨言,相反多番勸慰。簡直是各路軍閥中的一股清流。

無奈的是,他們本錢太小,如今已到了危急時刻。

「大兄,夏人使者已至城外,以縣伯之位收買湖南四州,就不考慮考慮麼?」馬鸞忍不住了,問道。「就知道你沉不住氣。」馬殷笑了笑,道:「這事我確實失算了,沒想到夏賊兵進神速,一眨眼,江西、福建、廣管盡皆取下。聽聞連錢鑼也獻兩浙之地而降,發展得太快了,讓我始料未及。對了,淮南有無動靜?」

「兩個月前出兵擊敗了錢鏐一次,而今什麼情況,兩眼一抹黑,不知道。」馬賨沒好氣地說道。馬殷端起酒樽,沉吟良久。

「大兄,如今可賭不得了。」馬賨勸道:「錢鏐那廝與楊吳交戰,向來勝少負多,但總是打不死。不滅了錢鏐,楊渥沒本事攻入江西。再者,淮北還有夏賊,淮南主力不敢輕動的。」

「陳繼那邊可有消息?」馬殷放下酒樽,問道。

「嶺南西道空虛,聽聞攻取了不少州縣,再多的也不知道了。」馬竇說道:「方纔我拷訊俘虜,聽聞廣管、桂管

也有人叛亂,呼應陳繼。希振侄兒在賀州,單騎奔走。」

「這個逆子!」馬殷罵了一聲,但臉上卻沒甚怒意。

「大帥。」張佶突然插話:「縣伯之位是低了點,但前番失策了,而今正好有個機會。」「什麼機會?」馬殷問道。

「邵賊對降而復叛之人從不留手,我料陳繼等人必死,想必他也自知。」張佶分析道:「而今南路夏賊全線動搖,軍心惶惶,大帥若舉四州之地而降,或能得優待。」

「劉隱入洛後,至今沒有消息?」馬殷又問道。

「大帥,劉隱孤城一座,雜兵萬餘,如何能與咱們比?邵賊也是識貨的,咱們還有數萬兵馬,戰力也不是劉隱、王審知、邵得勝之輩可比的。各郡糧草充足,上下一心,讓夏賊攻城死個幾萬人並不難。如果拖到三月,雨勢連綿,一下就是幾個月,夏賊就是鐵人也頂不住,疫病發起來,他的禁軍死傷慘重也不奇怪。」張佶說道:「而今正是投降良機啊。」

「那不如拖到雨季再說。」馬殷說道。「大帥,湖南可久守乎?」張佶反問道。馬殷沉默不語。

「大兄,不能再賭了。」馬賨在一旁急了,說道:「淮南不可靠,鬼知道他們的兵在哪裡。湘西那些蠻獠也不可靠,但收禮物,根本不動彈,連黔中蠻獠來了也置之不理。再說五管陳繼等人,大兄不會真以爲他們能翻出什麼大浪吧?」

「你們怎麼看?」馬殷不答,轉向二弟馬存、謀士高鬱,問道。

「大兄,我覺得還是降了吧。」馬存說道:「陣列野戰的話,五管兵還能打一打,趙匡凝的荊南兵也能欺負一番,但鐵林、控鶴二軍着實硬,打不過。」

「你之前派人聯繫過晉人、燕人,他們怎麼說?」馬殷問道。

「燕人對邵賊遲遲不讓撤走心懷不滿,有意作亂,但又擔心打不過禁軍,猶豫再三,指望不上了。」馬存說道:「晉人和他們差不多,有人鼓譟奪佔江西,割據自立,但被捕殺了,而今天天被盯着,估計還得再死一批人,實在忍無可忍時纔會反。」

「晉人怎麼這般死心塌地?若肯投我,財貨、婦人又何足道哉?」馬殷有些生氣。

其實,晉兵與蔡賊一樣,都是北方人。如果他們願意投降馬殷還是願意接收的,這對於他進一步鞏固在湖南的根基,甚至收取五管有極大的助益,但這會的時機顯然還未成熟。

「張萬進據潞州作亂滿門誅戮,邵賊手太黑了,他們也怕。」馬存說道:「夏廷消耗降人的計策,傻子都看得出來。若拖到雨季時,或有機會,但我不建議等了。」

「高掌記,你說說看,該怎麼辦。」馬殷親自給高鬱倒了一杯就倒,說道。

「邵賊明顯在消耗降人。」高鬱躬身接過酒杯,說道:「聽聞保寧軍兩次下江西,兵衆銳減,上下皆怨,造反的可能確實不小。如果他們猝然發難,與我軍內外夾擊,大破夏人甚至擒斬邵賊之子也並非沒有可能。但正如馬相所言,他們也怕,也猶豫不決。僕不建議把希望寄託在這些不牢靠的事情上面,不如降了算了。」

翻盤的機會確實有,但即便真了這次,收復湖南全境,那又如何?下次呢?真惹怒了邵賊,他再派十萬、二十萬兵馬過來,一定能贏第二次嗎?

人家輸得起,你輸不起。

「你們啊······」馬殷長嘆一聲,神色間有些落寞。馬賣、馬存、高鬱三人都看着他,等他做出決定。馬殷但飲酒,不說話。

馬寅拍了一下桌子,對兄長怒目而視。馬殷笑了笑,也不以爲忤。

都是有「股份」的,內部風氣也不錯,更何況還是親兄弟,他不至於因爲這點事就喊打喊殺。

「大兄你就是太貪了。」馬寅怒道:

「真要和劉隱一樣孤城一座才降麼?家財都不一定能保住。還請速與夏人接洽,遣使至衡、邵、永諸州,這仗—不打了。」

馬殷被弟弟連番駁斥,臉上有點掛不住了,詰問道:「若我不願降,你是不是要叛我而走?」

馬霞聞言,霍然起身,怒道:「大兄何出此言?你若不願降,我還能逼你不成?大不了陪你一死,路上還有個照應。但大勢如此,我也是爲兄長、嫂嫂、侄兒、侄女們着想,爲湖南上下着想。」

馬殷不怒反喜,親自起身,拉着三弟的手連聲道歉。馬賨不忿坐下,但喝悶酒。

馬殷端着酒樽,看着靜悄悄的庭院。除夕之夜,上好佳節,但滿城噤聲,民不自安。

「當年跟着孫儒東奔西走,亂跑亂撞,也不知道下一步去哪裡。」馬殷突然說道:「吃完廣陵,放火一把燒了,驅民渡江,去吃常州。吃完常州吃潤州,吃宣州,浸無目的,燒殺搶掠,江南繁華之地,幾成鬼蜮。」

「孫儒敗死,劉帥領我等躥入江西,復至湖南,好不容易纔安定下來。」馬殷繼續說道:「過了這麼些年太平日子,再想想前塵往事,恍如隔世。前些年是我太貪心了,總覺得失敗了大不了再跑就是了。可方纔想想,原來弟兄們都不願再跑了啊。」

說完,他看向三弟馬資。

馬霞略有些尷尬。他確實不願再跑了,以前子然一身,賤命一條,跑就跑了,能咋地?但現在有萬貫家財,有十幾房妻妾,再說跑路,談何容易!

「把龍袍燒了吧。」馬殷仰頭喝完杯中酒,道:「弟兄們陪我走到今天,怪不容易的。不能因爲我的任性和貪心,壞了大夥的前程乃至性命。」

「大兄,你是說—」馬賨猛然擡起頭,問道。

「邵樹德信譽還算不錯,素來優待降人。這仗,不打了,降了吧!」馬殷嘆了口氣,說道。馬囊、馬存、高鬱三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大帥英明。」

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1112章 大至第1183章 長白山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1038章 別了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古代的騎兵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197章 會高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1223章 生擒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還是解釋一下吧。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十八章 耐心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117章 討論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1323章 餘波第十七章 石橋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1190章 戰術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九章 轉變第十八章 耐心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六章 修武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1249章 組畫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五十章 肥肉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985章 校閱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186章 考試第1304章 臘日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975章 突圍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四十一章 老七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
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1112章 大至第1183章 長白山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1038章 別了第1233章 臨朔宮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四十章 聖人的日常古代的騎兵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197章 會高第四十五章 戰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1263章 一南一北第1223章 生擒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還是解釋一下吧。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九十六章 了斷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十八章 耐心第五十一章 基本盤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1117章 討論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1299章 萬勝黃頭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二十九章 會州(三)第1323章 餘波第十七章 石橋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五十六章 煩躁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四章 馬政與條件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1190章 戰術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九章 轉變第十八章 耐心第五十五章 潁陽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六章 修武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1249章 組畫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五十章 肥肉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985章 校閱第967章 雜兵與搶糧第五十三章 錢、人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1186章 考試第1304章 臘日第1085章 支招與流程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975章 突圍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四十一章 老七談談騎馬行軍的問題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