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總結兼感謝

最近很多作者都寫總結,編輯也問過我。我比較懶,上架感言都沒寫,這裡總結一下吧。

從2013年開始,蒙着頭寫了一本羣穿殖民全世界的書,在南美立國,“滅國”(404)前2000萬人口,中國人佔80%以上,華人的足跡擴大到五大洲,白人被限制在歐陸,崛起的氣運中斷,還被建立租界(笑),從此淪爲打工仔。

寫了足足七年,我的寫作習慣已經固化成了宏大的模擬國家、社會運行的視角,可能已經不太適應起點的文風了。

往事已矣,東岸已亡國,不提了。

加了不少作者羣,大神們不斷強調的是立人設、立人設、立人設,強調了N遍。人設立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因爲讀者會被主角、配角的人設吸引,忽略其他的東西。

我落後了,這點要承認,不知網文新風向。

起點都設了角色名單,我應該警醒的,但忽略了。填的時候,居然全部填了主角的女人,這是何等的狹隘!(笑)

可能很多讀者一看就閃人了,現在不是十年前了,看到主角女人多就走的讀者算是有禮貌的,留下開噴的不在少數。

這些年新一代漸起,三觀尤其正,不符合現代價值觀的事情,哪怕符合古代價值觀,他們也不能接受,我觸犯了他們的毒點。

本書最開始的讀者是我上本書的老讀者。

他們可能熟悉我的寫作風格,我深深懷疑他們都喜歡玩《維多利亞2》之類的P社遊戲。

人類社會是立體的,晚唐的社會當然也是立體的。

人們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種地、放牧、經商、做官、打仗等等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個人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從事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進而組成了曾經在我們歷史上發生的那段往事。

這段往事,不僅僅有爭霸,也有生活,也有文化,也有經濟,互爲依存。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戰爭也依託於各種社會活動,你有多少人口、產了多少糧食、製造了多少軍械、財政收入多少、開支多少、外交怎麼樣、人民的厭戰度(P社名字)高不高等等。

社會是立體的,戰爭當然也是立體的。只存在於殺戮場上的戰爭與爭霸是蒼白的,無力的,是經不起推敲的,是不具備合理性的,這是我的觀點。

我們古代的作家,寫此類歷史爭霸文時着重突出演義風。什麼是演義風呢,就是突出英雄人物,用英雄人物做出的史詩般的戰爭行爲,來烘托一種英雄主義的情緒。

舉個例子,我當年特別喜歡看天使奧斯卡的《宋時歸》,新讀者可能知道得不多,但老讀者多多少都聽說過。

主角入幽州那一段,與耶律大石開戰,與銀可術(不記得是不是這名字了)大戰,雖然我明知道主角必然勝利,但過程真他媽的太驚險刺激了!

意外多得要死,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最後靠主角和配角爆種,成功搶佔幽州,撲面而來的英雄氣息幾乎溢滿屏幕當然我們老讀者戲稱“撒狗血”,這“潑天也似的狗血”。

好吧,扯遠了,我想寫的是一個合理推演下的模擬社會。這必然就不止包括戰爭,也包括農業、牧業、商業、工業、交通、外交、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不然的話,我覺得太蒼白了,不像是真實的。

意淫的快感,不就是貼近真實,最終達到目的,才最爽麼?無腦爽我覺得沒意思啦。

可能有的讀者會說,我是來找樂子的,你這麼寫我不如去看歷史書。

但先容我裝逼一下,本書的很多知識,歷史書未必有。我家裡有一本黃不拉幾的手寫版書籍,講的是唐代所有的宦官世家,考證之詳細,簡直令人髮指。但我搜遍全網,沒有這些資料。

百度百科,我再裝逼一下,我已經改正十幾個錯誤了,有些還懶得改。

再拉回正題,歷史書上其實只寫了當時的一種可能,我現在想模擬的是有穿越者參與的另外一種可能。

我玩遊戲,總喜歡選擇不同的勢力,體驗各種可能性。本書,就是晚唐那會的另一種可能,我模擬出來,給大家消遣娛樂。

要模擬得好,就要顯得真實,那麼真實在哪裡?填充各種細節,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社會,這個社會不僅僅只有英雄和軍隊,還有各種其他生活。

本書可以說纔剛剛開始,主角在不再事事親征以後,會有更多精力花費在建設、外交、政治等內部事務上。

從寫作技法上來說,這是不可取的,因爲讀者會覺得枯燥,但我想盡量真實、合理推演,不想太無腦。

對於覺得本書故事性弱、枯燥的讀者呢,先容我伸下冤:

①主角的性格,想必你們都瞭解了,是比較穩重、保守的,把握不大絕對不會冒險。

從小說故事性來說,最好要讓主角冒險,哪怕不合理,也要冒險。因爲這樣更容易設置各種意外因素,有更多的戲劇衝突,更能調動讀者情緒,讓他們產生期待感,能繼續讀下去。

今天還在一個作者羣裡看大神們指點,主線情緒一定要繃緊,從頭到尾強調的都是情緒,調動讀者情緒,其他的不要管,掌握了讀者情緒,你就成功了。無論是玩梗整活,還是烘托氣氛,都是爲這個目的服務的。

就本書來說,在主角征戰時設置各種意外,讓一場十足穩贏的戰役產生懸念,會成功調動讀者情緒,但我覺得太降智啦……

另外一種不太降智的辦法呢,就是讓主角參與一些難度很高,風險很大的行動。比如讓發展到現階段的主角去攻河東,實力差不多,勝負有懸念,便於設置各種意外(比如其他勢力參與),最後在千鈞一髮之際摘取最大果實,讓敵人懊悔頓足,狠狠打他們臉。

但恕我直言,這不合理……

從嚴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錯誤的戰略決策,正常人不會這麼做。雖然就寫作方面來說,很有趣味性,也調動了讀者情緒,但我覺得太降智了。

歸根結底一句話,不合理。

爲什麼要讓主角參做出不合理的決策,參與風險更高的行動呢?就爲了吸引讀者,調動讀者情緒麼?

打河東,不是這麼打的,山人自有妙計。

②本人一個大秘密:無大綱寫作……

92萬字了,無大綱寫作。其實上本一千多萬字,我也沒大綱……

對於說無聊的讀者,怎麼說呢,我會在合理第一的原則下,列一列大綱,儘量設置一些起伏。但不要期待過高,我老人家了,性格保守,合理第一。雖然做不到完全合理,但我會盡量追求合理(笑)。

一個總結竟然寫了兩千多字……能忍受我到現在的讀者,我都十分感謝,希望大家繼續支持。

我會繼續模擬這個晚唐社會。

第943章 不死心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940章 邢、魏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十二章 報告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八十章 回家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十三章 回信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十五章 百態第1230章 開城第十四章 勢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1123章 謀算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三章 上元第1134章 挺進第十一章 賞第1071章 滾第1164章 說客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166章 落幕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049章 勸諫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970章 試探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二章 城傍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十五章 成果兩個軍亂典型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六十章 落幕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八章 暗流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十九章 邀請第三十九章 壓力南詔農業地理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一章 家人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九章 荒蕪
第943章 不死心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1176章 河北道與北巡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940章 邢、魏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1288章 坐檯理政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十二章 報告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八十章 回家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五十七章 密議(給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十三章 回信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十五章 百態第1230章 開城第十四章 勢第四十八章 全功第六十一章 蜂擁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六十五章 揚子宮之三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1123章 謀算第八十章 離開與出使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十九章 戰宥州(三)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三章 上元第1134章 挺進第十一章 賞第1071章 滾第1164章 說客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1166章 落幕第1064章 第二波準備中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049章 勸諫第十九章 只能做不能說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970章 試探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二章 城傍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二十五章 成果兩個軍亂典型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六十章 落幕第八十七章 投機分子第八章 暗流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二十四章 集州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十二章 縱貫南北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八章 回軍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三十二章 又是這招!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十九章 邀請第三十九章 壓力南詔農業地理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一章 家人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六十一章 印刷與油墨第九章 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