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發展

“現在我軍屯兵三處。”長秋驛之內,陳副使又走到了牆邊,拿木棍指着牆上的地圖,道:“其一,振武軍張將軍守龍門關東城、龍門縣、玉璧故城、新橋渡一帶,共步騎萬人。”

龍門關、玉璧城東西相對,新橋渡在汾水南岸,恰似一個倒着的三角形,扼守大軍歸路。

“其二,已經渡河完畢,正在東行的經略軍關將軍所部,計劃屯於晉州北部,看顧北路。此一路,兵力最雄厚,當面之敵也最強。”

“其三,絳州接應使高仁厚屯於王屋山一線,計有義從軍一部、天雄軍總計萬人,看顧東線軹關道、烏嶺道。”

“大帥自將鐵林軍坐鎮稷山,隨時應援。”

大體上就是這麼佈置的了。兵力分散,兼顧各個方向,說實話乃爲將者之大忌。但邵樹德胃口太大了,後面可能還要調整。

“朱全忠有二十萬大軍,然我看他也無兵可用。我亦有十八萬大軍,同樣無兵可用。如今看來,竟是我那義兄可用之兵最多。”邵樹德揶揄了一下李克用。

衆人皆明其意,地盤小嘛,需要分散到各地駐防的兵力少,一次隨隨便便動用七萬左右的部隊,比邵樹德、朱全忠都厲害。

當然,如果邵樹德、朱全忠狠下心來,完全可以調動比李克用更多的兵力來對付他,只不過現在沒必要罷了。

“好了,既然明白大體形勢,便分赴各軍吧。”邵樹德起身說道。

這可能是大戰開始前最後一次集中議事了。鐵林、經略、振武三軍的主要軍官都來了,甚至就連侍衛親軍都來了一個千戶:孟知祥。

戰事一起,主將離營,軍心不穩,不可能再像現在這般。

四月二十五日,王瑤率軍二萬抵達汾水北岸。

邵樹德站在一處小臺塬上,居高臨下觀察着這支部隊。

至少一半土團鄉夫!

若是常年有兵災的河南土團鄉夫還好說,經受戰爭洗禮較多,有點戰鬥力,但河中的土團兵?邵樹德不樂觀。

剩下萬人,應該是外鎮軍性質的,從裝備和士氣上就看得出來。

侍衛親軍兩千騎撤到了汾水北岸,並毀掉了新橋渡河面上的橋,原因是河中大軍一部已經進抵寶鼎縣(古汾陰縣,今山西萬榮),離汾水只有六十里。

王瑤終究沒有昏頭。他的部隊已經在汾水北岸覓址紮營,打算與王珂隔汾水對峙,這是一個比較務實的策略。

不出意外的話,王珂應該能出動三萬衙軍,人比你多,還沒有那麼多湊人頭的土團鄉夫,主動陣列交戰,勝算不大。

王瑤又一次來到了長秋驛。

鐵林軍正在外頭列陣操練,臨時校場上旗幟飛舞,金鼓響徹半邊天。

萬餘人同聲喊殺,王瑤帶過來的馬匹受驚,差點人立而起。

“叔父!”王瑤匆匆下馬,看着端坐于軍中的邵樹德,大喊大叫。

虎背熊腰的邵氏親兵站在他面前,兩人一組,長槊交叉,竟是不讓他進去。

“叔父!”王瑤貓起腰,打算從底下鑽進去。

親兵十將鄭勇走了過來,將王瑤從地上提起,無奈地說道:“王使君,你也是有身份的人,何必如此作踐自己,就想這樣爬過去?”

“還請鄭將軍通傳一聲,王珂大軍已過辛驛店,其衆數萬……”

“王使君,大帥早有言,他幫你擋着晉兵,王珂還得自己解決。若我軍幫你擊敗王珂,那這河中節度使算誰的?”鄭勇問道。

王瑤臉色一變。

“放心。”鄭勇笑了笑,攬過王瑤的肩膀,道:“大帥說話算話,天使已經從長安出發,要不了多久就能抵達河中,授予你旌節,勿憂。”

王瑤心下稍安,但還是有些忐忑。眼見着鄭勇的臉色漸漸落了下去,不想自討沒趣,於是又溜走了。

“大帥,王瑤走了。”送走王瑤後,鄭勇回到了軍帳內,低聲稟報道。

裴禹昌坐於一側,聞言眉眼稍動。

邵樹德揮了揮手,讓鄭勇退下,隨後繼續說道:“令公之意,我已知曉。河中之事,頗爲複雜。便是王瑤擊破王珂,成功坐上節度使大位,不還得仰仗你等?河中一府四州三十七縣,屆時空位很多,裴氏乃大族,子弟多英才,正該出仕效力。”

王瑤一旦打贏,不敢說大清洗,但換一大批人是肯定的。他手下人的將官需要位置,邵樹德也會安排部分人手,甚至現在已經在安排了。

“晉州刺史已經遁逃,令公若有意,自當虛位以待。”邵樹德說道。

這就是封官許願,拉攏地頭蛇了。爲了快速平定河中局勢,並將其轉化爲自己的力量,邵樹德已經決定與河東世家合作。

這樣也能限制王瑤的權力。

邵樹德早就許諾讓王瑤當節度使,說出去的話當然不能反悔,但他也不想讓王瑤獨攬河中大權。說不得,就得安排點位置給其他人,制衡王瑤了。省得他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可以離開單飛。

晉州刺史,許給裴禹昌,換來裴氏東眷房的幫助。

封彥卿這個老頭,在浙東幕府幹過,也當過刺史,從政經驗豐富,又是河中地頭蛇,當然也要安排一個刺史。

有兩州在手,再控制一些關鍵據點,駐防大軍,再多搜刮一點河中財富,差不多就夠了。

“靈武郡王所言之事,老夫……”裴禹昌對晉州刺史之位十分滿意,但面上還得裝出一份雲淡風輕的模樣,不好意思一口應承下來。

不得來個三請三讓?

邵樹德似笑非笑地看了看他,道:“良機只此一回,令公勿要錯過了。”

裴禹昌面色不變,顯然養氣功夫不錯,但內心卻翻騰不已,裝模作樣了一會,突然道:“老夫可試着說服洗馬裴等支系。即便不成,就我東眷房一脈,亦願出五百部曲以壯靈武郡王軍威。”

“哦?”邵樹德有些驚訝,同時暗罵王重榮、王重盈兄弟都是做什麼的?裴家東眷房的潛勢力這麼大,田莊、部曲這麼多,平時都不削弱的嗎?

不過又想到自己的地盤內一堆邊疆豪族,其子弟入了朔方軍,女子成了自己的枕邊人,頓時又覺得沒有立場這麼說。

這些世家大族,以後定要狠狠削一削!

裴禹昌笑而不語,同時仔細觀察邵樹德的臉色。一般人聽到世家大族的這些莊客部曲,肯定會有所警惕。不過邵樹德面色歡喜,似乎在爲局勢穩步發展而興奮,頓時放下了心。

是了,他連邊疆豪族都能容忍。麟州楊氏、折氏,豐州王氏,哪個不能拉出數倍於裴氏的子弟兵?還特別能打。

便是一些大的寺廟,有個上千莊戶都很尋常。有些囂張的法師,動用私兵部曲,放貸收賬,濫用私刑,一般縣令還真不敢惹。

“晉州如今只有霍邑、臨汾二縣在手,其餘諸縣多在觀望,甚至還有舉兵相抗者。雖螳臂擋車,不自量力,然一個個去征討,佔用兵力,大費周章。令公若有暇,不妨遣人說以利害,幫忙招降。”

裴禹昌拈鬚微笑,道:“敢不從命!”

地頭蛇,還是裴氏這種數百年的頂級地頭蛇,在地方上的號召力當然是很強的。縣一級的五位主要官員,如縣令、縣丞、主簿、縣尉(二人),與裴氏、封氏、薛氏聯姻的可不在少數,便是沒有聯姻,不少人也是親朋故舊,甚至直接就是大族子弟。

大唐八成的官員非進士出身,蔭官的數量極多,大族在這方面天然佔有優勢。

國朝初年,太宗討王世充,還沒開打,河南諸州縣一被拉攏,降唐者就不知凡幾。王世充一夜之間發現他幾乎就剩個洛陽城了,之前還是大半個河南,豈不可怖?

別說王世充了,太宗都覺得這些世家的潛勢力太大,影響李家統治。

國朝削了二百年世家,到現在其勢力仍然很可觀,尤其是河中這種承平多年的地方。

王珂殺妻裴氏,若在平常,其實也沒什麼,他掌握着刀把子嘛。可在有外來干涉勢力介入的情況下,說不得就要迎來反彈了。

自作自受,沒辦法,總要還的。

送走興沖沖的裴禹昌後,邵樹德臉色一落。

裴氏的女人服侍得自己很舒服,裴氏在河中也能立竿見影給自己的大業帶來好處,說降不肯投降的州縣,儘快讓癱瘓的地方政務系統運轉起來,提供錢糧物資,但他們越有這樣的本事,他就越是警惕。

“大帥,垣縣那邊打起來了。”陳誠拿着一份軍報,突然走了進來。

……

崎嶇不平的原野之上,牛禮騎着一匹戰馬,登高瞭望。

土坡之下,一千天雄軍步卒着甲列陣,皆執長劍陌刀,殺氣凜然。

在他們身前,兩千青唐吐蕃壯丁辮髮皮裘,手裡拿着五花八門的器械,已經做好了出擊的準備這幾日,又趕來了兩千戶吐蕃人,垣縣這一片,已經有了四千戶。

而在對面,汴軍也挑選了兩千餘人。披甲率不高,只有少數人有皮甲,器械以長槍步弓爲主,步槊都沒幾桿,看樣子也不是什麼主力部隊。

鼓聲驟起。

吐蕃壯丁緩緩上前,汴軍那幫疑似土團鄉夫的軍士也緩緩上前。

雙方一邊走,一邊大聲呼喝壯膽,但聲音不齊,聽起來效果很差,讓牛禮這麼嚴肅的人也忍俊不禁。

漸漸靠近了。

雙方同時發一聲喊,加快速度,狠狠撞在了一起。

藏矛捅入敵兵沒有盔甲遮掩的腹部,長槍刺穿皮裘插入胸口,雙方甫一交手,竟然就是血肉橫飛。

低水平的菜雞互啄,竟然也能如此血腥!

一名辮髮蕃兵揮舞着斧子,將汴軍士卒的臂膀齊根砍斷,鮮血噴了滿頭滿臉。

他雙眼被血糊住,直接睜不開,手下動作不由緩了一緩,很快就被對面刺來的一根長槍捅進了肚子,痛得他大聲慘叫。

若有一副鐵甲就好了,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一個念頭。

一名汴軍士卒身材魁梧,力大無窮,頗似那鄉間遊俠兒,手中長槍竟然是純用鐵打製而成,重三十餘斤,交戰以來已經接連捅死三名吐蕃丁壯,勇不可當。

正殺得興起,一名蕃兵遙擲短矛,此人一閃,不中。不過那名蕃兵已經合身撲上,死死抱住他,狠命撕咬,活似一頭野獸。

有汴軍士卒拿長矛捅刺過來,欲爲袍澤解圍,吐蕃蕃兵也揮舞着刀斧殺至,雙方都沒了陣型,十餘人戰做一團。

牛禮看得直搖頭。

赫赫有名的吐蕃帝國的遺民,已經退化到這種地步了麼?怪不得被大帥橫掃。

他站在高處,看得很清楚。汴軍相對有章法一些,顯然農閒時經受過多次陣列訓練,稍微有些配合,吐蕃人配合不好,但勝在悍不畏死,如同那野獸一般。

一時間竟然打了個旗鼓相當。

這仗打得!他有些臉紅,水平太低了。

高坡上亮出一旗,在原野上列陣的天雄軍副將李璘看到後,連點數人,策馬大呼:“聞鼓聲,蕃兵有不進者,自後斬之!”

“咚咚咚……”鼓聲再度響起。

一千天雄軍甲士手持長劍、陌刀,緩步前進。

前方有猶疑不進的吐蕃蕃兵,甚至還有偷偷潰下來的,直接就被重劍斜劈而下,鮮血、內臟流了一地。

他們就是一羣移動的殺神,好整以暇地斬殺着落在最後面的懦夫。

蕃兵見狀,激發了兇性,嘶吼着向前,甚至在前衝時爭撞在了一起。

“殺!”悍不畏死的衝鋒直接將汴軍土團兵的前進勢頭給打斷,甚至被反衝回去,節節敗退。

最前一陣汴軍士卒已經被完全擊散,從兩側溜了回去。

後陣突然萬箭齊發, 前衝的吐蕃蕃兵倒了一地。

天雄軍甲士仍在緩步前進,又是十餘人被重劍砍倒在地。

“啊!”蕃兵頂着箭矢,快步前衝,直接殺到了汴軍土團兵第二陣前。

廝殺再起,雙方不斷有人倒下,傷亡數字以一個令人心驚肉跳的速度上漲着。

重劍甲士還在前進,冰冷無情地驅趕着蕃兵繼續衝殺。

汴軍第二陣又潰了。

“嗡……”

又是一波箭雨襲來,衝在最前面的吐蕃蕃兵如野草般隨風而倒。

“噹噹噹……”雙方几乎在同一時間擊鉦,很默契地脫離了接觸。

“傳令!”牛禮從高坡上策馬而下,大聲道:“今日出戰的蕃兵,人賜絹二匹,現給。戰死者,優先分地。”

第1053章 投降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1058章 道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二十一章 削弱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271章 郡王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五章 奴僕第1065章 又來了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1330章 西樓第三十章 真理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952章 離去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970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二章 夏州(一)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五十二章 死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180章 走也!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018章 東遷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章 大魚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154章 分行第四十章 軍心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四十章 離奇第1009章 新潭第十四章 轉移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1251章 柳城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956章 你不懂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十一章 處理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225章 新土第1128章 匯聚第十五章 彙集第八章 上下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986章 兗 淄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276章 改革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1117章 討論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1235章 奴部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
第1053章 投降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1055章 會面與安排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1058章 道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947章 岌岌可危第二十一章 削弱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1271章 郡王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五章 奴僕第1065章 又來了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1330章 西樓第三十章 真理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952章 離去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970章 試探第四十二章 徐州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985章 校閱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五十一章 債務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958章 擔驚受怕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十二章 夏州(一)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五十二章 死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180章 走也!第二十九章 退敵(二)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018章 東遷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章 大魚第十九章 南北對進第三十六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五)第三十七章 秋風掃落葉第1154章 分行第四十章 軍心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四十章 離奇第1009章 新潭第十四章 轉移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1251章 柳城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956章 你不懂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九十二章 人生第十一章 處理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1225章 新土第1128章 匯聚第十五章 彙集第八章 上下第十三章 大喪師徒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986章 兗 淄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五十四章 謝表(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1)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276章 改革第三十四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三)第1117章 討論第六十章 淮南行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1235章 奴部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