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農業地理

南詔的農業地理,大致可分爲六個部分。

(1)洱海農耕區。

這是南詔的龍興之地,歷史悠久,主要居民是烏蠻、白蠻,南詔後期曾有過一次戶口統計,共10萬9300餘戶,也就是五六十萬人口,當之無愧的第一財賦重地。

“其土有稻、麥、粟、豆,種獲亦與中夏同,而以十二月爲歲首。菜則蔥、韭、蒜、菁。果則桃、梅、李、奈。有絲麻女工蠶織之事,出施絹、絲布,幅廣七寸以下、染色緋帛……”

簡而言之,因爲氣候宜人,這是一個與中原傳統農耕區差不多的地方,可媲美於江南,而今置大理府,同樣是大夏雲南道的第一重鎮。

(2)滇池農耕區。

這地方的開發歷史其實不比大理晚,秦漢時代一度十分輝煌,比大理還強,但魏晉時代有所衰退。唐代短暫據有此地,曾在滇池沿岸致力於圍墾大業,隨後便中斷。南詔接力,成績顯著,雖然比大理要遜色不少,但依然是雲南第二重鎮,是爲東京鄯闡府。

滇池農耕區的主要居民是西爨白蠻,漢化程度很高,主要居住在後世昆明、曲靖、楚雄州東部及紅河、文山州部分地區。

“土俗唯業水田,種麻、豆、黍、稷,不過町疃。水田每年一熟。從八月獲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於稻田種大麥”——實行的是水稻、大麥復作制,一年兩熟。

(3)烏蠻畜牧區。

主要位於南詔的東部,居民是東爨烏蠻,大致分佈在後世楚雄州、昭通、曲靖、紅河部分區域。

“散居林谷”、“土多牛馬,無布帛”、“皆衣牛羊皮。”

簡而言之,他們不太種地,不織布,靠畜牧謀生。但其實並不窮,“東爨,烏蠻也。當天寶中,東北自曲州、靖州,西南到宣城,邑落相望,牛馬被野。”

(4)西北畜牧區。

主要位於後世雲南西北的迪慶、麗江、怒江一帶,主要人口是烏蠻別種磨些蠻、施蠻等部族。

當地人以畜牧爲主,歷史上在吐蕃、南詔間反覆易手,終爲南詔所得,置劍川節度使。

(5)西南畜牧區。

主要位於瀾滄江、怒江流域,後世有騰衝、保山等地,其實是南詔一處十分發達的地方,置永昌節度使,農耕、畜牧皆有,畜牧比重大些,但山間平原的面積相當不小,是南詔主要產馬區域,主要居民是哀牢夷。

“地宜沙牛,亦大於諸處,牛角長四尺已來。婦人惟嗜乳酪,肥白,俗好遨遊。”

“馬出越賧川東面一帶,崗西向,地勢漸下,乍起伏如畦畛者,有泉地美草,宜馬。初生如羊羔,一年後,紐莎爲攏頭縻繫之。三年內飼以米清粥汁,四五年稍大,六七年方成就。尾高,尤善馳驟,日行數百里,本種多驄,故世稱越賧驄。”

“皆衣青布褲,藤蔑纏腰,紅繒布纏髻,出其餘垂後爲飾。婦人披五色娑羅籠,孔雀巢人家樹上。象大如水牛,土俗養象以耕田,仍燒其糞。”

這……一一來說吧,當地環境非常適宜畜牧是肯定的,因爲乳酪是其重要食物,同時會織布,文明水平不低。

至於用象耕田,老實說我很震驚!有沒有懂的老鐵?真的可以這樣嗎?

(6)邊疆採集、狩獵區。

這個沒什麼好多說的,主要指的是銀生、麗水二鎮及通海都督府南部邊境地帶,什麼人都有,以野人部落居多。

綜上所述,其實南詔是一個相當文明的國家,其上層的唐詩寫得極有水平,比如段義宗。

鄭仁旻的弟弟去到廣州,做起詩賦居然打遍廣州無敵手——可能沒遇到高手吧,但南詔上層的文化水平肯定是非常不錯的,應該不比五管差,甚至更好。

南詔有多少人口,這一直是個迷,因爲南詔自己就沒好好統計過。

這一章裡提到的10.93萬戶百姓,主要是指大理一帶,包括白蠻(主體)、烏蠻甚至少許蠻化漢人。

這個人口,真不能說少了。

至於其他地區多少人口,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這個10.93萬戶是我唯一找到的確切數據。我原來估算南詔人口100萬出頭,如今看來,有點保守,可能有兩百萬,甚至更多。即便經過南詔後期的大規模戰爭,估計還在100-200萬之間,更靠近200萬一點。

雲南的發展歷史,秦漢時代達到過階段性高峰,魏晉時期衰退,然後南詔、大理時期再度“中興”,大理後期人口有極大可能達到300萬了。

元朝滅大理後,應該又進入一段低潮期。

明朝攻佔雲南後,因爲種種政策,墜入了底谷。但隨着大批移民進入,又開始了新的發展。

就是這麼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

因爲我的“偏執”,試圖“教會”讀者,於是“簡單”介紹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嗯,這次的介紹內容比較淺顯,比《高昌回鶻世系》那章“幸福的火羊年……”好理解多了。

第九章 轉變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三章 上元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五十二章 死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1313章 奔喪第十八章 東出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一章 處理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306章 大巫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十四章 民氣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十章 硤石第1088章 天命第四十三章 坑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1308章 文明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七章 處置第1036章 班底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堵路上了,釣魚中。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314章 收服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1254章 沉重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八章 荔枝道第三十六章 奏第940章 邢、魏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六十八章 銅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七十章 加班!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一章 沙苑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一章 基本盤第1099章 父老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1280章 感悟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590章 籠中人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1196章 胃口很大
第九章 轉變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三章 上元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五十二章 死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六章 三鬥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1313章 奔喪第十八章 東出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一章 處理第四十四章 勸說(爲盟主淚痕點點寄相思加更)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1306章 大巫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八十一章 三個任務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五十五章 計劃與變化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十四章 民氣第三十四章 狼羣第1219章 外港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二十章 硤石第1088章 天命第四十三章 坑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1308章 文明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四十六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三)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七章 處置第1036章 班底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堵路上了,釣魚中。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1314章 收服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1254章 沉重談談明清的貨幣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八章 荔枝道第三十六章 奏第940章 邢、魏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七十一章 城下第六十八章 銅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七十章 加班!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一章 沙苑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一章 基本盤第1099章 父老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1280章 感悟第二十八章 兩個戰場第590章 籠中人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1196章 胃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