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

隴西郡王府內,高朋滿座,觥籌交錯。

在座的都是李克用的核心圈子,謀主蓋寓,老臣康君立等,外加諸義子,幾個新冒頭的年輕將領,圍在一起,氣氛熱烈,一點不像北伐勞而無功的樣子。

“聽聞我那義弟,在草原上大酺,幾萬人席地而坐,一起吃喝。”李克用的臉色有些紅潤,顯然喝了不少:“此賊,當真起勢了。”

“當初在關中時,就該圍殺了他。”

“現在說這些還有鳥用!此賊一出就是數萬騎,黑壓壓撲過來,確實難以招架。”

“別說喪氣話。兵多就能贏?我等只需集結精騎,一個對衝,將其中軍擊破,形勢便能大爲改觀。”

“對付此賊,確實只能用這個辦法。”

衆人七嘴八舌,高談闊論,李嗣源坐在那邊,本來想說幾句的,最後還是嘆了口氣。

他有一個不是很靠譜的猜測,邵賊可能不是這麼玩騎兵的。

但好像又沒有根據。此人數次征伐草原、河西,都是這麼打的,騎兵突襲,一突到底,他還會怎麼用?

僕人輕手輕腳穿過廳堂,到李克用耳邊說了些什麼。

李克用大手一揮,道:“都收斂點,靈夏使者來了。”

衆人稍稍止住了聲浪。

李杭在僕人的引領下,大步走到了廳前。

廳堂還是很豪奢的。

梅樑桂棟,水精浮柱,雲母飾窗,琉璃之瓦,比大帥在賀蘭山腰處造的宅園還奢華,直追當年馬璘在長安的中堂——馬璘死後,很多百姓混入弔喪隊伍,就是爲了參觀馬璘家豪華的府邸,德宗即位後下令“毀璘中堂”。

李杭昂首挺胸走了進去,先躬身行了一個禮。

李克用是隴西郡王,又是邵樹德的義兄,當得起這個禮,但其他人就沒必要了。

行完禮後,李杭站在那裡,看着李克用,道:“拜見隴西郡王。”

“又見到李別駕了。此番前來,有何事啊?”李克用盤膝坐於案几之後,無聊地把玩着割肉刀,貌似心不在焉地問道。

“吾主遣我帶句話,‘兄可知全忠欲連楊行密攻孫儒?’”李杭穿着一襲白衣,臉上表情肅穆,眉頭緊鎖,彷彿真的在爲李克用憂心一樣。

“義弟從何得知?”李克用繼續把玩着割肉刀。

“全忠遣使奉表至長安,欲錶行密爲淮南節度使。”

李克用看了一眼蓋寓,蓋寓搖了搖頭,示意並未收到消息。

“隴西郡王等幾日就知道了,此事斷然假不了。”李杭當然注意到了他們的小動作,又補充說道。

李克用臉色有些不好。

這十年來,他一直在修煉一項技能,曰“喜怒不形於色”,但很顯然收效甚微。

“朱全忠此賊,可恨至極,比——”

蓋寓咳嗽了一下。

李克用收住口,道:“行密兵弱將寡,如何敵得過孫儒?”

“孫儒已悉焚揚州廬舍,盡驅丁壯及婦女渡江,殺老弱以充食,此取死之道也。”李杭說道。

話說孫儒這廝太能折騰了。本來就把揚州左近禍害得不成樣子,無以養軍,於是去江南劫掠,本來打得很順,楊行密、錢鏐都大敗虧輸,無奈遇上洪水,兵力損失慘重,最後啥也沒撈到,灰溜溜撤回江北。

但江北已經養不起他手下那幫獸兵,於是決定放棄揚州,全軍渡江南下,換家了。

他們把揚州一帶的房子全燒燬,人丁盡數押着,既可以充當炮灰,也可以殺了吃肉。糧食帶不走的全部燒掉,目前已經佔了蘇州,出屯廣德。

楊行密率軍迎戰,被孫儒包圍,最後拼死突圍,狼狽逃竄。

但怎麼說呢,孫儒這副德行,已經人神共憤了,甚至就連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上次發洪水讓他損失了大量精兵,還使得不少蔡兵投奔楊行密,這次救楊行密突圍的,就是投靠他的蔡兵蔡將。

楊行密可以敗一次又一次,孫儒卻經不起敗。

“待楊行密敗孫儒,不知道猴年馬月了。”李克用嗤笑。

“孫儒已去江南,隴西郡王莫不是以爲他還會回江北?”李杭問道。

楊行密就和當初的李罕之、張全義一樣,孫儒/秦宗權攻過來,他們就跑路,反正也打不過,先逃了再說。待蔡兵走後,再去“撿垃圾”,把蔡兵放棄的地盤收下。

反正蔡兵和流寇一樣,到哪裡就禍害到哪裡,完全沒長遠的打算。吃光一地,就換地方,再把新地盤禍害得百里無人煙,然後再走。

楊行密、錢鏐、張全義、李罕之等人的戰術就是“待其自敗”,也是無奈中的無奈了。

“孫儒去了江南,行密復來江北,與全忠連成一片。全忠無後顧之憂,當可抽兵北上,或攻時溥,或打二朱,愈發得心應手。”李杭說道:“時溥,覆滅在即,不知隴西郡王可感到憂懼?”

因爲與孫儒反目成仇,且龐師古南征揚州大敗而歸,朱全忠不得不在南線部署相當兵力,防備那個神經病——孫儒大言不慚,說“俟平宣、汴,當引兵入朝,除君側之惡。”

能說出這話的,不是神經病是什麼?

邵大帥當場就對號入座了,覺得孫儒真不是個東西,爲何要來攻我?

“囉囉嗦嗦,東拉西扯!”李克用扔了割肉刀,有些生氣,道:“義弟待要如何,不妨直說。”

“我家大帥想要與隴西郡王聯兵,一起討伐朱全忠。”李杭深吸一口氣,道。

廳內的嗡嗡聲、咀嚼聲、碰杯聲一瞬間全消失了,靜得彷彿一根針掉下來都能聽見。

李克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還有這好事?

假的吧?

“我家大帥說,昔年與隴西郡王於華嶽寺約爲兄弟,這幾年走動得少了,有些生疏,實不應該。此番出兵征討全忠,當與隴西郡王於汴州城內痛飲,重修舊好。”

聽起來果然像假的!

李克用左眼微眯,右眼轉來轉去,顯然在權衡利弊。

“敢問夏兵何出?”見自家大帥不說話,蓋寓不由地出言問道。

“自然是東出陝虢,攻河南府、汝州。晉師可出上黨,攻孟、懷二州。其後兩家可會師於河南府,再攻鄭、汴,破之必矣。”李杭說道。

李克用與蓋寓對視一眼,覺得這個方略還是頗有可行之處的。

河東大軍出澤州攻河陽,朱全忠定然引兵來戰,隨後夏兵東出陝虢攻張全義,全忠側翼受敵,軍心動搖,機會還是不小的!

若能將汴師主力盡滅於孟懷,則河南之地豈不任取?

夏兵遠行千里作戰,搶地盤還搶得過近在咫尺的河東?

李克用猶豫不決,但滅殺朱全忠的心思一起,怎麼也摁不住。

******

沃水之畔的樹林邊,邵樹德帶着妻妾兒女們散步遊玩。

九歲的次女邵沐已經有些矜持,不願再像小時候一樣與弟弟妹妹們瘋玩了。

大封陪着她,兩人親密地說着什麼。

承節與嗣武二人商量着要去鹽池觀魚。

邵樹德仔細觀察着兄弟倆,想知道他們有沒有生出嫌隙。

這兩兄弟,註定會有不同的人生軌跡。

如果教育不好,小時候有多麼親密,長大後就有多麼疏離。

兄弟反目,不光對他們不好,邵樹德這個老父親心裡也不是滋味。

趙玉給邵樹德剝了幾粒葡萄。

她眼角已經有魚尾紋了,姿色比起十年前大有不如。

但在衆妻妾中,邵樹德對趙玉是有特殊感情的,不僅僅是男女之間那點事,也代表着自己的過往。

看到趙玉,彷彿就看到了當年還充滿着熱忱,還有些稚嫩的自己。

歲月最是無情。

權勢最是腐化人心。

越來越不像個現代人了,越來越往軍閥武夫的深淵滑落!邵樹德嘆了口氣,感覺自己找不到一個錨點,有時候很空虛,有時候又充斥着暴虐的情緒,不會變得和孫儒一樣吧?

“同州興德宮已經在修繕了,過陣子收拾東西,去那邊住一住。”邵樹德將趙玉抱入懷中,輕聲說道。

“妾已年長色衰,還去那裡做甚。”趙玉塞了一粒葡萄到邵樹德嘴裡,笑着說道。

“你才替我生了一個孩兒,不夠。”邵樹德嬉笑道:“一定要去。”

趙玉擔憂地看了他一眼:“好。”

邵樹德喜笑顏開,見附近無人,“胡亂許諾”道:“異日我稱帝,定讓你做貴妃。”

“大王定然還向其他人如此許諾過。”

邵樹德語塞,印象中沒有,又好像有。

趙玉輕笑了下,用手撫摸着邵樹德臉,道:“那妾就等着當貴妃。”

男人,也需要哄,尤其是這些武夫。終日打打殺殺,還防着別人造反叛變,一不留神就暴虐無比。

不知道朱全忠、李克用身邊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趙玉聽聞朱全忠未發跡前機緣巧合,見過其妻張氏一面,心生愛慕。多年以後在同州遇到,欣喜若狂,彼時張氏已嫁過人,朱全忠毫不介意,娶爲正妻,敬重無比。

這些武夫,一個個都不省心,心中都藏着魔鬼。

“大帥,侍衛親軍已經收拾行裝,南下華州了。”親兵十將鄭勇在遠處徘徊良久,見邵樹德起身後,方纔上前彙報。

侍衛親軍兩千步騎,皆榆林、沃陽兩宮部屬,都是脫產職業士兵,有部落牧民供奉牛羊,也練了差不多兩年時間了,這次全部南下,拉上戰場歷練歷練。

“傳令朔方、渭北各州,整備糧草、器械,待秋收一結束,便徵發夫子,轉運至華州。”

“將士們整理行裝——罷了,也沒那麼快,讓他們過了重陽節再出發。”

“遵命。”

大軍要南下了!

邵樹德心中也有些忐忑。

畢竟是第一次與中原諸侯交戰,人的名樹的影,朱全忠,好大的名聲!

數萬宣武精兵,又收編了十餘萬蔡兵,南征北戰,東征西討,不知道戰鬥力如何。

如果能快速擊敗朱全忠就好了!這個國家需要儘可能多地保留元氣。

從晚唐到北宋,整整七個朝代,廝殺不休。

人越死越多,百姓越打越窮,兵越打越弱,簡直就是惡性循環。

剛剛平定黃巢時的藩鎮兵,應該是最精銳的。

邵樹德記得到了後漢、後周那會,因爲人口銳減,經濟崩潰,武夫們都無法正常發餉了,以至於軍紀比晚唐還壞,裝備供應也大不如前。

到了北宋初年,他不知道趙匡胤手頭的禁軍比現在如何,應該是不如的。

至少後唐年間能以少勝多,屢次大勝契丹。

趙匡胤手頭的,就是一幫被慣壞了的大爺兵,不論技藝如何,這紀律和風氣就不行。

但這鍋不該趙匡胤背,從晚唐到後周,大家都有責任。

經濟是一點點崩潰的,軍紀是一步步變壞的,人也是一步步變爛的。

每個武夫都有責任!

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九章 西使城第1023章 落實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591章 莎城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五章 渭州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五章 嗢末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985章 校閱第974章 雞來了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六章 主人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1330章 西樓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017章 陣容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1011章 上洛第975章 突圍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137章 于越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六章 兄弟第三十章 青唐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1131章 手藝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1308章 文明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十六章 發力第七章 亂第1024章 造勢第七十章 梳理第三章 上元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017章 陣容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一章 故人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六章 新風俗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1009章 新潭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十四章 議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
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五十一章 算計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六十四章 坐不住第九章 西使城第1023章 落實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591章 莎城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十五章 渭州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五章 嗢末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985章 校閱第974章 雞來了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14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二十六章 三州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六章 主人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二十八章 張、龍第1330章 西樓第1273章 向前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1017章 陣容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1011章 上洛第975章 突圍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六十三章 二子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1137章 于越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六章 兄弟第三十章 青唐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五章 收拾整頓(一)第1131章 手藝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二十七章 東渭橋第八十八章 截斷第1289章 每個月都有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1308章 文明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十六章 發力第七章 亂第1024章 造勢第七十章 梳理第三章 上元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017章 陣容第四十一章 剖析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一章 故人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六章 新風俗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1009章 新潭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十四章 議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