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

邵大帥在豐州看到的漕船已經順流而下,航行到了嵐、石一帶。

這裡就是後世所稱的晉陝峽谷河段,爲陝西與山西的界河。

水勢比較湍急,航行不易,但難不倒挖空了心思做生意的商人們。

晉蒙糧油故道,在清乾隆年間極爲有名,起點在磴口(此時豐州境內),終點在山西磧口古鎮(此時石州)。商品在此卸貨,陸路運輸至太原,主要是糧油、鹽鹼、甘油、皮毛。

過了此段,河道慢慢收窄,水流變得更急,船毀人亡的概率大大增加,非得積年老船工操船不可。但即便如此,也時不時發生船毀人亡的事故。

此時在打仗,一定程度內的船毀人亡是被默許的可以承受的損失……

不過供軍使衙門現在也改進了運輸方式。

大型漕船從靈州出發後,一路航行到麟州,然後靠岸,將貨物轉到小船上面。

這種船隻輕便靈活,雖然運量不大,但可有效應對下游航段的淺灘、激流、洪峰。

是的,這一段下游的黃河非常狂暴。

“怒濤激浪,忽刷淺水之沙而驟深,忽淤深水之泥而猛淺,每遭覆舟滯船之害……”

小船從麟州出發後,航行至延州延川縣之烏水關,設倉庫、碼頭,卸貨、換船。

再航行至下游瀑布之前,靠岸、卸貨,旱地行船數裡。

這一段,如果走河中的話,路會好走很多,而河西,成本高不少。

而且西岸的水文條件不如東岸,旱地行船走的距離也長,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碼頭。

旱地行船之後,船隻再下水,裝貨。

但還有個難關,那就是蒲津關三城的浮橋。

國朝所建的浮橋,其實是有通航能力的,但需將中間航道的浮船臨時拆掉幾艘,兩側將浮橋拱起,在不中斷東西向河面交通的同時,保證南北向船隻航運。

但王重盈拒絕放開浮橋!

因爲他擔心朔方軍趁機襲取中潬城,奪佔浮橋。

又他媽的要卸貨、換船!

每一次靠岸、卸貨、換船之類,都會導致成本激增,這河中是不想好了!

惹火了老子,把你那鬼浮橋一把火燒了。

爲了繞過浮橋,還得陸路運輸,且距離還不短,因爲水文條件不行,水勢湍急,西岸找個建碼頭的地方不容易。

過了這段,然後再換稍微大點的船隻,直至潼關。

到了潼關後,還得換船,即朝廷陝州轉運院的船隻,不然適應不了下游的航道水文條件。

潼關到陝州也不是一路通航,中間還有一段陸路運輸,走不了船,也是很坑人,必須卸貨、裝貨,成本再度激增。

仔細算下來,船隻沉沒、貨物損毀、人員撫卹、各種換船轉運成本,以及爲了激勵船工,開出了高額賞賜,一斗米運到陝州,成本在百多錢,不便宜啊!

而河南的運輸成本,大概在十餘錢,差十倍。

在靈州都虞候司的歷次討論中,諸衙將一致建議,拿下河中!

不但可以降低部分運輸成本,還可以反過來利用河中一府四州三十七縣的錢糧,支持大軍征戰。

但拿下河中,可能導致李克用派人截斷黃河水運,一打就是打倆,這個決心可不好下。

……

陝州轉運院之外,人頭攢動,忙忙碌碌。

太原倉被利用了起來。

這個倉城可儲百萬斛糧,規模極大,畢竟天寶年間停泊在河面上的船隻一燒就是一百萬斛糧沒了,小了根本放不下。

一支車隊滿載糧豆及其他軍資,離開了轉運院,沿着幽深彎曲的穀道一路向前。

“這可是靈州千辛萬苦運來的麥子、回鶻豆,可仔細點啊。”新任太原倉倉督成乂忙得滿頭大汗。

這個倉城理論上是朝廷的,但被陝州控制,而實際使用者又是朔方軍。

管他呢!

成乂從鹽州趕過來後,徑直上任倉督,手下還管着兩百兵,設倉帥一人、副帥二人統領。

與汴軍打仗,一開始用的都是去年積存下來的物資,後來開始就地徵發陝虢二州的錢糧,現在終於有船從靈夏輸送物資過來了,就是看樣子代價不小。

潼關鎮國軍派了五百人負責押運。

天雄、順義二軍已經開往南邊山裡的商南道,當道設寨,阻擋可能殺過來的汴軍大隊。

道路兩側的高塬上,迴盪着馬蹄聲。這是不斷活動的遊騎,防止有汴軍小股人馬神通廣大,滲透過來。

這種臺塬地形,最是討厭。

道路開在塬與塬之間,非常狹窄,塬高數十米,若被人從臺塬上射箭落石,都不需要多少人,道路就得癱瘓,故不得不分派重兵把守,雖然汴軍至今還沒這麼做過。

王郊是隊頭,手底下管着49名從會州徵發來的土團鄉夫。

說土團兵也不太準確,因爲他們已被編入鎮國軍,成了外鎮軍的一員。

鎮國軍可能是朔方軍系統中兵力最多(已膨脹到兩萬餘人),但也是戰鬥力最爛的部隊。

以各州州兵、土團鄉夫外加部分降兵爲主,邵大帥都不敢派他們野戰,只能守守城關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前方突然響起了馬兒的嘶鳴,隨即傳來氣急敗壞的喝罵聲。

王郊大步上前,問道:“怎麼回事?”

“隊頭。”一名軍士正在鞭打夫子,聞言住了手,道:“挽馬發脾氣,不肯走。”

“怎麼回事?”這次他是朝夫子問道。

夫子來自同州,見來了個軍校,有些害怕,諾諾不敢言。

“這位隊頭。”夫子的同鄉趕了過來,道:“不怪我等啊,使喚得太狠了。人使喚得很,牲畜使喚得也狠。人還可以忍忍,牲畜忍不了啊。”

王郊看了一眼馬車,車上裝滿了一捆捆的箭矢。

“軍使有令,糧秣、器械須得按時送達,若失期,可知是什麼後果?”王郊聲音不大,但這話讓人不寒而慄。

華州、渭北兩鎮的夫子,幾乎每天都有逃散的,連家都不要了。

原因不一,但由於各種緣故延誤的肯定不少。軍情緊急,失期輕則鞭撻,重則斬首,有人畏懼責罰逃亡,實屬尋常。

“把馬套取了,車拉到一旁,別擋着路。”王郊命令道。

夫子們如蒙大赦,立刻忙活了起來。

車隊繼續前進,蜿蜒數裡。前面的已經走了很遠,後面的還隱沒在臺塬山林之間,就像消失了一樣。

道路兩旁有不少遺棄的車廂,糧食灑了一地,還沒來得及清理。

有屠夫在道旁宰殺病死、累死的役畜,風乾的馬肉掛滿樹枝,皮革一張張處理好,上交供軍使衙門。

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樹枝上還掛着一些人頭,都是抓回來的逃亡夫子,這讓衆人的士氣更加低落。

發役,從古至今都是百姓們最畏懼的事情。

出了硤石縣之後,道路稍稍開闊了一些,但說不上有多平坦。

南北向的山脈一座連着一座,偏偏道路是東西向,一路緊趕慢趕,終於在六月底之前抵達了乾壕寨大營。

……

“哇!”周圍恰當好處地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背景音”,王建及滿意地笑了笑。

崤縣城周八里。底基寬六丈有餘,高接近兩丈,可能也就比新安縣矮了,超過澠池縣這個高度,很顯然是作爲軍事堡壘設計的。

離城三十步挖有城隍,尚未及引水。羊馬牆還在修建之中,但也快完工了。

縣城開有四門,兩門常開,兩門常閉,門外已修建起了吊橋。

這有些奇怪,前敵重鎮,開兩個門就差不多了。居然開四門,只能說李唐賓的信心很足,覺得未來這裡是大後方,會屯駐大量糧草、器械,人員車馬進進出出。

王郊仔細看着城牆,發現與他去過的定西縣差不多。

城門外築甕城,城上有女牆,還有敵棚。

城外四面皆設一弩臺,亦可駐兵。

甕城、敵棚、弩臺,這都是爲了保護城門的,王郊懂這個,河隴地區修的城池基本都是這個模樣。

地接邊疆,警備森嚴,實乃常理。

“今日在城外休息一晚,明日一大早,將這些箭矢、器械運上崤山,再把山上破損的刀矛甲冑運下來修理。”王建及拿劍鞘敲了敲幾個看得入神的夫子,道。

衆人紛紛應是。

王郊將目光轉向他處,發現城隍之外的原野上,已經收拾出來了大片空地。

有人在上頭忙碌,看其裝束,應該是官人,還是文官。

莫不是在丈量土地,登記造冊?

這個他可太熟了!

早些年會州還是邊疆,三天兩頭有人發配過來,往往還帶着家人。定居下來後,就有官人帶着小使、驅使官之類的過來,丈量田地,人給一頃,不知道這裡給多少,應不足一頃,山多!

又是築城設縣,又是丈量土地,這是要堅守不退了。

東面傳來了擊鼓聲,王郊又轉頭望去。

視野盡頭之處,大隊軍士正往東開進,隱隱有騎兵帶起的煙塵,這是行軍間整隊的鼓聲。

東面一定有大量營寨!

“別看了,在東面好幾十裡呢,看不到的。”王建及走到他面前,嗤笑道:“到崤山那邊就看到了。連營好幾裡,可別嚇破膽了。”

王郊看了他一眼:“韃靼幾千騎正面衝來我都見過,也沒讓賊人搶走糧食。”

“鎮國軍都這麼厲害嗎?”王建及用調笑的語氣說道:“你叫什麼名字?”

“王郊,鎮國軍左廂金陡關營前隊隊正。”

“看你長得挺雄壯的,給我當義子如何?”

王郊的目光陡然兇狠起來,也不管站在他面前的多半是個副將、十將了,一股子桀驁不馴的野性顯露無疑。

“不識擡舉!”王建及悻悻地罵了一句。外軍軍校,他還真管不了。

急促的馬蹄聲突然響起,吸引了二人的目光。

只見一名背插認旗的信使帶着三匹馬,從東面狂奔而來,經過崤縣時毫不停留,而是徑直向西,往硤石縣而去。

“又他媽打起來了!”王建及低聲罵了句,隨即幸災樂禍地看了一眼王郊,道:“算你倒黴,明日押送軍資,小心丟了性命。”

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589章 新操作第1131章 手藝第十二章 恩德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十二章 舊事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章 打法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083章 一言堂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十章 考功第十五章 消費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三十一章 反噬第九章 焦躁第1019章 西京第1070章 歸期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968章 虞鄉第六章 監軍使第四章 州情(一)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134章 挺進第四十五章 戰第1110章 逃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1202章 馬城第十三章 屈服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三十章 西行第三章 議帥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1104章 蓬萊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章 路子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028章 泗州第四十五章 慘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1024章 造勢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1043章 各鎮第1008章 共贏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973章 加速第二章 昆明池第1019章 西京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一章 基本盤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一章 紅利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1008章 共贏第978章 督戰官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1280章 感悟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1164章 說客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182章 青州港第1178章 外來戶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1267章 甜頭
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589章 新操作第1131章 手藝第十二章 恩德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十二章 舊事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1100章 圃田澤畔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章 打法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1083章 一言堂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十章 考功第十五章 消費第二十七章 教化與態度第三十一章 反噬第九章 焦躁第1019章 西京第1070章 歸期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968章 虞鄉第六章 監軍使第四章 州情(一)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1134章 挺進第四十五章 戰第1110章 逃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1202章 馬城第十三章 屈服第1169章 工程與裁軍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三十章 西行第三章 議帥第八十七章 特來送君一程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1104章 蓬萊第二十七章 北巡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三十章 路子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028章 泗州第四十五章 慘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1024章 造勢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1043章 各鎮第1008章 共贏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973章 加速第二章 昆明池第1019章 西京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一章 基本盤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一章 紅利第1121章 考生與大義第十二章 出征前之二第1008章 共贏第978章 督戰官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八章 背叛階級的個人第1280章 感悟第二十五章 一停二看三通過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1164章 說客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1182章 青州港第1178章 外來戶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四十八章 赤山浦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八十六章 所謂賭第1267章 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