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市井(二)

金崇文其實就是個小使,在幕府支度曹司幫着跑腿。

本來以他的文化水平,是很難幹這種活計的。不過誰讓幕府缺人呢,這種最底層的跑腿、監督活計也需要人幹,識不識字都無所謂了,反正幕府諸曹司的判官將公文起草好,孔目官發下去,驅使官領會精神後再給下面的小使分派活計,並不一定非識字不可,雖然招聘的時候總是以識字爲基本要求嚴格說起來,金某也是個例外,他兄長在衙軍當隊正,北征草原時病死了,算是照顧軍屬,錄他進幕府跑跑腿。

今天他一大早就跑到城外,專門找了好幾個果園,這纔買完了驅使官交代下來的禮品,主要是三樣:幹葡萄、大棗、核桃。這些都是幕府提前發給僚佐官員的冬至禮品,往年是沒有的,今年錢財稍稍寬裕了一些,於是折王妃向大王建議,給大夥發點禮物。

理由也是現成的,今年又是北征草原,又是西征宥州,幕府大小官員忙得腳不沾地,銀州那邊還在大舉開河,諸曹司幾乎都參與了,大夥都很辛苦。冬至、元旦都會有禮物發下,雖不多,但讓大家高興高興還是可以的。

折王妃真有主母氣象,曉得底下人的辛苦,希望順利誕下個男孩,說不定大帥一高興,又會給大家發賞。

“趙判官,這是大帥發下的冬至賞賜。”敲開了趙植家的門後,金崇文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說道:“幹葡萄十勝、大棗六籃、核桃四籃,皆在此了。”

說罷,另一位推着車的小使開始取禮品,交給趙植家新僱的党項僕人。

一勝幹葡萄十七錢、一籃大棗六錢、一籃核桃六錢,禮品總共加起來二百餘錢,不多,但也讓人高興,預示着如今鎮內事業發展的蒸蒸日上。

夏州或許糧食不太夠吃,但水果卻真的不少。不知道是北朝傳下來的傳統還是怎麼着,夏州城內外的果園是真的不少,城外朔方縣各家民戶也普遍種了不少果樹,而不是像關中或蜀中那樣種滿了桑樹。

夏州城內最大的果園是黑渠園林,赫連勃勃時代的皇家果園。不過黑渠乾涸多年,這些果樹十不存一,已經不成氣候了。聽聞大帥愛妾封氏姐妹建議整飭黑渠,恢復當年“華林池昭”的盛況,以便遊玩。

不過老實說,這個挺費錢的。溫泉水已經乾涸,如果引烏水或無定河水的話,還得修繕淤塞多年的溝渠,不知道從哪裡徵發民力或許俘虜的宥州党項丁口可以幹這事?

金崇文倒覺得這事可以幹。讓黑渠通水,恢復果園盛況,夏州全城百姓在心氣上都會有所提振。

夏州最輝煌的是什麼時候?赫連氏當都城的時候啊!自從城池被北魏攻破後,夏州就一蹶不振至今。國朝以來,也就是一個防備回鶻、吐蕃的軍州,人煙稀少,民生凋敝。大帥入綏州之前,四州之地不過寥寥十餘萬漢民,田地大量荒廢,見者感傷。

如今經過幾年時間整頓,稍稍恢復了點生氣。尤其是討黃巢那兩三年,大量關中民戶進入綏州,近兩年銀州戶口也日漸充實,兩州九縣之地粟麥、瓜豆、蠶桑產量激增,牲畜貿易也漸漸繁盛起來,鎮內民生確實大有起色。

但那是綏銀二州!對於在夏州住了幾代人的金崇文來說,他更希望夏州也生氣勃勃地發展起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鄉好,他也不例外。

“金小使辛苦了。”趙植笑眯眯地說道:“夏州泉流交帶,引水爲田,土宜粟麥瓜果。早年曾讀雜記,知夏州香棗、葡萄、梨、柰、石榴、桃、杏諸果香甜。至鎮後,又見稼穡殷盛,花果繁茂,知書上所言非虛。”

“趙判官果真是書香世家,這話某就說不出來。”金崇文一臉燦爛地笑道。心裡還想,趙判官你會說就多說點,某可愛聽人誇夏州了。

“今日天色已經不早,金小使還是早點回去歇息吧。聽聞元旦前,大帥還會宰殺牛羊橐駝,給大夥發肉,外加一斗鹽。大軍屢戰屢勝,鎮內太平無事,明年還有諸多雜事,吾等共勉。”趙植又說道。

離開趙府後,金崇文又擦黑給幾位幕府官佐送去了禮品。新來的節度掌書記盧嗣業明日才正式上直,不過亦有一份。作爲大帥的喉舌和筆桿子,還有河中封氏的舉薦,盧嗣業的前程相當看好,金崇文在他租住的宅子前巴結了好一會,這才收工回家。

第二日上直,因爲支度曹司無甚事,金崇文又被調到營田曹司聽差。

趙判官見了他,還有點印象,笑了笑,道:“大帥已經同意疏通黑渠,引無定河水入城。趁着冬日水淺,這事得抓緊辦了。不過還得開挖陂池,夏日暴雨成災,河水一夜漲數尺,沒有陂池,黑渠怕是要氾濫,淹了果園。大帥亦有言,引水入城,黑渠兩岸亦可開些田地,併入夏州軍屬農場。今有拓跋氏丁口數千,已至河上,金小使須得去監督一下,有事速報曹司。”

金崇文很快便跟着一位張姓驅使官騎馬出城。這位驅使官還得了個“知水官”的臨時差遣,黑渠事畢後交卸,作爲考績。因此一路上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到河岸工地上後,瞪大眼睛盯着在州兵看管下努力幹活的党項丁口。

無定河對定難軍四州之地來說,堪稱是母親河。從今年開始,夏州也徵發漢、蕃民戶開渠灌田,夏季就搞了一回,計可得良田七百餘頃。此時差不多已經弄完全部首尾,開始給人授田了。

田不是免費的,一畝四百餘錢,比軍士稍貴一些,但允許分五到十年付清,第一年還不用給錢,相當划算。

今年從關東諸州弄來了不少人,大部分前往銀州安置了。不過那邊的土地很快分發完畢,最後三百餘戶來自刑州的百姓就被送到了夏州。金崇文知道,他們都是大帥從李克用的兵馬那裡買來的,花費並不少。

前些年黃巢還在長安時,因爲乏糧,便用財貨向圍城的朝廷官軍買糧,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後來乾脆賣女子,官軍賣糧賣得更歡了。今日大帥向沙陀兵馬買人,可見李克用與黃巢也無甚區別。

買過來的百姓倒都是整戶的,這會都聚集在河岸邊,營田曹司的人正在給他們授田。

“盧善,沙堰渠一段西道十七畝。”

“高確,沙堰渠一段東南道十畝、東道八畝三分。”

“曹亮,得勝渠二段西北道九畝六分、西道十畝二分。”

“李武貞,白地渠三段東道十八畝七分。”

隨着驅使官一個個戶主念下去,小使挨個給人發地契。後面還要領人到現場看一下,免得不認識田在哪。田地旁邊的大片草地,也做了規劃,一人五畝宅園,可以起屋,然後弄點菜畦、果園或桑林出來,全憑戶主自己決定。

“開渠灌田,乃大帥德政,爾等須謹記。今後每年州縣差人夫修渠,亦需上工。屆時營田曹司會有知水官過來提點,爾等只需跟着走便是,鏟削、飯食皆由縣裡供給,勿憂也。”驅使官念完名單後,稍稍喘了口氣,又給這些新來的民戶講明白了需要承擔的義務,然後才讓小使挨個領着人去指認田地、宅園。

金崇文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朔方、德靜、寧朔三縣,應該都在開渠授田,以前多半是給軍士家屬,但現在也開始有一些民戶過來了。這些人的到來,使得野外不再荒蕪,村落漸次設立,人煙慢慢彙集。

這一戶一口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持之以恆五年、十年,應該就可以看到成效了。有的藩鎮越打越窮,有的藩鎮越打越富,差別可能就在這裡吧。

第四十五章 戰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五章 大江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243章 北口第六章 答卷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944章 負擔第四十三章 縊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一章 基本盤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五章 議論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三十章 青唐第十章 殘局第1304章 臘日第十章 京師(一)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三章 勾連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957章 潼關驛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十七章 破騎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1135章 腐朽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1184章 棣州城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章 包圍網第二十章 狼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1330章 西樓第960章 火熱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1002章 彷徨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十一章 處理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六章 主人第1089章 演戲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五十八章 誓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1048章 一天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308章 文明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1135章 腐朽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952章 離去
第四十五章 戰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五章 大江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九十四章 章程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四十三章 收果待繁霜第1243章 北口第六章 答卷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五章 奴僕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944章 負擔第四十三章 縊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三十五章 “賊衆”第一章 基本盤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五章 議論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一章 統一思想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三十章 青唐第十章 殘局第1304章 臘日第十章 京師(一)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四十四章 無路可退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四十七章 暖炕上的政事堂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三章 勾連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六十九章 東行第1224章 以禮來降第957章 潼關驛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十七章 破騎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七十六章 瞎子聾子第1135章 腐朽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二十三章 政策(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八十六章 爭吵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1184章 棣州城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二章 包圍網第二十章 狼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1330章 西樓第960章 火熱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1002章 彷徨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十一章 處理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六章 主人第1089章 演戲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五十八章 誓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1048章 一天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六十一章 不對勁第1308章 文明第五十七章 打完仗就回家結婚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1135章 腐朽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六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952章 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