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恭順已極

又是一個溫暖的陰天。

春汛已過尾聲,潁水大堤有驚無險地扛過了這一遭。

去年剛打過大仗,夏、樑兩軍爭相過河襲擾,隨後又四處覓地造浮橋,堤壩被拆得七零八落。

時隔一年,戰爭的創傷慢慢被撫平。緊急搶修的堤壩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襄城、長社、臨潁等縣的百姓長吁一口氣,房屋、粟麥保住了。

陳許節度使趙珝站在潁水東岸,遙望着西邊的大地。

那邊是汝州,如今中原的政治中心,甚至也可能是全天下的政治中心。

那個人擁兵數十萬,威勢驚人,說一不二。

那個人野心勃勃,即將開創新朝,稱帝自立。

但那人也控制慾十足,容不下藩鎮的存在,可惜,可惜!若又是一個德宗,那該多好。

“叔父,你可要救我啊!”趙巖抱着趙珝的腿,哭求道。

“沒那份酒量,還偏要逞能。若就這也還罷了,你連高仁厚都敢罵,不是找死麼?”趙珝摸了摸趙巖臉上的傷口,嘆道。

趙巖被打得很慘,這是很正常的。

人都被扣在洛陽了,看守他的還是河南府的州兵,行個方便教訓教訓他很難麼?若非邵樹德下令將趙巖交給趙珝處置,估計已經沒命了。

“叔父,我知道錯了。”趙巖哭道:“但我不想死啊。”

趙珝深深地嘆了口氣。

兄長去世時,交代大家同心協力,互相扶持。

這沒有錯。亂世之中,本應如此。但侄兒這次實在太不曉事了,惹了天大的麻煩。

“叔父!”趙巖一看情況不對,抹了把眼淚,道:“去歲許州大戰,關鍵時刻,若無我趙家倒戈,邵樹德怎麼贏?今歲攻鄆、齊,忠武軍又血戰連場,兄長至今仍帶兵屯於長清,馬上就要被李唐賓派上去送死。前陣子要我許州選送五百精卒,鎮內羣情洶洶,父老爲之扼腕嘆息,叔父也給辦了。邵樹德他還想怎樣?叔父,他這是想逼死我們趙家啊!他就是想削藩,故意找茬呢。叔父,邵樹德要削藩,他故意這麼做的,殺了我也於事無補啊。”

趙珝一愣。

其實,侄子說的這話,有點道理。但他一把年紀了,自然知道事情沒這麼複雜,純粹就是侄兒嘴欠,闖了大禍罷了。

邵樹德要安撫手下,就要借人頭了。

但削藩也是真的,這毫無疑問。

洛陽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何也?絕對不是給長安聖人住的。

邵樹德稱帝的野心,已經絲毫不加掩飾了。看他一貫的作風,稱帝后削藩也是必然的。偏偏陳許的位置還十分倒黴,就在中原腹心地帶。如果要削藩,他們絕對是第一個被削的。

捨得嗎?甘心嗎?趙珝不知道。

但這個家業是兄長打下的。他老了,不想死後九泉之下面見兄長時,被問到家業怎麼丟了。

“起來吧。”趙珝冷哼一聲,道:“你親自去庫裡挑些財貨。不要太寒酸了,金銀器找個百件,再拿千匹錦緞,親自拉到洛陽,找高仁厚賠罪。若他肯原諒你,這事也就過了。若不肯,自回來吧。”

趙岩心中一喜,麻溜地起身,梗咽道:“還是叔父好。”

“這個世道,我不對你好,對誰好?”趙珝嘆了口氣,道:“除了自家族人,誰都不能信。”

“大郎,你挑鎧甲百領、兵仗兩千、粟麥三萬斛,用車拉到汝州去。”趙珝轉過頭來,對長子趙縠說道:“這是給夏王賠罪的。去了好好說話,自投夏以來,我忠武軍將士一直十分恭順,該出兵出兵,該出錢出錢,何曾有過悖逆之舉?若夏王這都不能容忍,借題發揮,小題大做的話,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知道了,阿爺。”趙縠回道。

說實話,他也挺煩趙巖的,打仗不行,嘴巴還大,盡惹麻煩。但說到底,趙巖還是他趙家人,是他趙縠的血脈宗親,能保還是要保下的。

“若夏王不收這些財貨。你不要多說,立刻遣人回報,我自有計較。”趙珝說道:“另者,遣人至長清,找到榆奴,告訴他,若許州有變,自率軍過河,投李克用。”

榆奴就是趙麓,趙犨長子。

“好!”趙縠沒有廢話,沉穩地答應了,旋又問道:“大人,陳許土團鄉夫之中多有勇武之輩,或可提前募集一批,發下賞賜,多加操練。”

“此事我自有計較。”趙珝說道。

想了想後,又嘆道:“夏王勢大,事情能妥善解決自然最好。我趙家恭順已極矣,夏王令至,無不遵從,這點面子都不給的話,難不成要逼死我趙家?”

******

“各路兵馬圍攻章丘,日夜不輟。劉鄩一會遣人走山間小道偷襲,一會聲東擊西,渡濟水襲擾,皆爲我挫敗。十六日,大軍穴地入城,破章丘縣,計斬賊首千餘,俘挽強都上下千人。”

“收取任城後,胡真率部東進。於瑕丘外與兗賊大戰,稍不利,退往任城。朱瑾率部追擊,爲我所敗。”

“行密將王茂章率部至沂水,爲飛龍軍所敗,退入沂州。”

“十七日,壽州折令公來報,已破安州內城,俘賊將瞿章。章傷勢過重,已死。所獲賊人降兵兩千三百,已盡數收攏,發往洛陽。”

“武興、固鎮二軍攻西河城,不克。”

碧霞殿內,邵樹德聽取着來自各方的戰報。

情況還不錯。

胡真只有不到三萬亂七八糟的兵馬,還能頂住朱瑾,打得有來有回,出乎他的意料。

楊行密的援軍被摁回去了,這很好。

王師範戰事不利,現在應該很驚慌,千方百計聯絡外援了。

安州敵我拉鋸多年,即便被拿回來,地方上也殘破不堪。折宗本估計又要哭窮要錢糧了,威勝軍三萬多步騎,實在是很大的開支。

另外,沒明確說要給折家封郡王時,戰事十分僵持,怎麼消息一傳過去,局面立刻打開了?是不是之前在磨洋工,沒好好打?

不過有些事啊,還是裝糊塗得好。這世道,每個武人都有軍閥夢,關鍵是不要給他們機會,這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護。

折家征戰這麼多年,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已經算是有良心的,不能苛責過多。

“將郭黁調回來。”說完了軍事,邵樹德又談起了政事,只聽他說道:“太常寺,我打算交給他,儘快籌辦吧。”

太常寺,主要管禮儀、祭祀、占卜等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機構。

都說這會“禮崩樂壞”,太常寺就愈發重要了。

該機構直轄天府、御衣、樂縣、神廚四院,都和禱告、祭天有關。下設兩京郊社署、太樂署、鼓吹署、太醫署、太卜署、廩犧署、汾祠署等機構。

登基稱帝,太常寺是繞不開的。準備龍袍、音樂、祭天等一系列的禮儀,都需要他們來完成。

缺少了太常寺,按照後世的話說就是缺乏“儀式感”。

登基稱帝這種事,每個環節都要盡善盡美,儘量做得威嚴、莊重、肅穆。

這種天子登基的威嚴,才能讓人打心底感到敬畏,從而收起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像黃袍加身那種,老實說太不嚴肅了。這般兒戲,你指望給你披龍袍,把你按在龍椅上的部將們會有多少敬畏感嗎?

他們只會覺得天子不就那麼回事嗎?我串聯了一些人,找來件龍袍,給老大披上,老大就當上皇帝了。若哪天老大讓我失望、難過、委屈了,我就給別人披上,或者自個給自個披上,皇帝就那麼回事。

趙光逢、謝瞳二人挺羨慕郭黁的。

有人靠殫精竭慮、勤勤懇懇,攢了一些功勞。

有人靠上陣搏殺、提頭賣命,搏了一些功勞。

郭黁這個功勞,簡直就像白撿的一樣,而且還會被夏王記在心裡,日後自有享不盡的好處。

“衛尉卿之職,你們看給誰爲好?”邵樹德又問道。

衛尉卿是衛尉寺的主官。

衛尉寺“掌器械文物,總武庫、武器、守宮三署。兵器入者,皆籍其名數。”

祭祀、朝會的時候,提供儀仗。

宮廷衛士之類,也歸他們管。

甚至出使外國,衛尉寺也會出人,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機構。

洛陽宮殿在建設了,宮廷宿衛之類也要開始慢慢組建。這個位置也十分緊要,趙光逢等人還真不好隨意推薦。

“罷了,我從奴部中挑選。”邵樹德說道:“讓侍衛親軍千戶慕容福即刻過來,擔任衛尉卿。宮廷宿衛,從諸奴部中挑選千名忠勇之士組建,不足之處,另行補充。”

趙光逢、謝瞳對視一眼,殿下這一招,可真是出人意料。

宮廷宿衛,不從鐵林、天雄、武威等軍中挑選,不從勳貴子弟中挑選,偏偏選了自己草原上的奴僕,這可有點意思。

宮廷衛士,可不僅僅是守門那麼簡單。事實上他們是天子的眼前人,前途是非常廣闊的。

國朝太宗喜歡讓突厥降人當宮廷宿衛,這些人很多都出人頭地了。想想也是,整天在皇帝面前出現,皇帝還經常組織他們訓練,如果有才華,很容易表現出來,也很容易得到機會。

這是一條很好的晉升通道,就像殿下的親兵都、銀鞍直一樣。

可惜了,被草原上那些粗鄙不堪的人拿走了。

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二章 報告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331章 一家人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六章 兄弟第1237章 講究人第十九章 邀請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十章 蹲草叢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五章 鄉村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十章 殘局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280章 感悟第六章 三鬥第1272章 歸心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三章 坑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五十八章 誓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十五章 出招第1254章 沉重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28章 匯聚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十一章 三地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1231章 郎朗乾坤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一章 機會第1048章 一天第1274章 富貴人家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1134章 挺進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972章 深入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三十六章 奏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三十章 擊破第1235章 奴部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三章 好友第988章 籌劃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四十七章 對峙
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二章 報告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十九章 全力南下第二十一章 僥倖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十五章 中陵水之戰(二)(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1331章 一家人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六章 兄弟第1237章 講究人第十九章 邀請第三十七章 嘗試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十章 蹲草叢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五章 鄉村第十三章 屈服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十章 殘局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三十九章 拜倒第1280章 感悟第六章 三鬥第1272章 歸心第二十五章 殺敵(爲盟主老李加更)第四十三章 坑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五十八章 誓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十五章 出招第1254章 沉重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28章 匯聚第二十八章 中央決定了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二十六章 澤、河第十一章 三地第八十一章 三德第1231章 郎朗乾坤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二十二章 兵威第一章 機會第1048章 一天第1274章 富貴人家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1134章 挺進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四十四章 鐸鞘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972章 深入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五十六章 冒險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三十六章 奏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四十七章 面談與班師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三十章 擊破第1235章 奴部先秦至唐代樂人簡述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1109章 無語問蒼天(月票加更3)第二十三章 人心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五十一章 推恩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三章 好友第988章 籌劃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四十七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