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兵法

作爲一個沒有軍事經驗的素人穿越者,邵樹德的一切戰略戰術思想都是在本時空學習、感悟、總結、歸納的。

作爲此時最流行的經典戰術思想:以正合,以奇勝,正奇結合,正是邵樹德親自實踐得最多的。

而且他吃透了這種戰術思想,將其發揮到了戰略上。

上一章主角爲什麼批評兒子行兵弄險?因爲他是拿正兵在冒險,而不是奇兵。

比如間道奇襲,這種事情風險指數是非常高的。因爲等待你的有可能是陷阱,即便不是陷阱,萬一敵人突然有備了,奇襲的大軍就將陷入絕境。

派奇兵去搏一搏,沒什麼,失敗了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但你不能拿正兵冒險,不能拿自己冒險,因爲一旦失敗,就是全軍大潰。

(1)舉個例子吧,經典的李世民與薛舉父子的戰爭。

617年,李淵、李世民、李建成會師霸上,唐軍已有二十多萬,兵強馬壯。

這一年,薛舉也基本控制了西涼一帶,把老巢遷到了秦州,收編各路雜牌,吞併他人部衆,兵力“號二十萬”,但估計是十萬人左右。

西涼與李唐的相比,經濟實力、地盤穩固程度、兵力都大大不如。換作一般人想法,直接一戰擊破就好了,但李世民怎麼打的?

617年12月,薛仁杲與李世民在扶風交戰。這次其實是一次野戰,李世民獲勝,並縱兵追擊,總共斬首數千級。

薛仁杲是西涼軍的先鋒,被擊敗了。

但另外三路兵馬,姜謩、竇軌被薛舉的主力擊敗,損失不詳。劉世讓、劉世寶兄弟也被薛舉打敗,“因授(劉世讓)安定道行軍總管,率兵二萬拒薛舉,戰不勝,與弟寶皆沒於賊。”

李世民這一路贏了,但另外三路被打得慘不忍睹,保守估計損失在三四萬人。

李淵大意了,李世民也意識到了西涼軍不是弱旅,還是能戰的。於是他改爲守勢,“設壁壘”。

(以上是正式開戰前的大背景。)

採取守勢後,哪怕戰線十分被動,他也不爲所動,只要不敗,被動就被動,難看就難看。爲此連李淵的命令都頂了回去。

618年7月,從戰略上來說,西涼、李唐已經相持七個多月了,雙方一直在交戰。

(這個情形有點類似邵樹德與朱全忠在洛陽、汝州一帶的長期僵持。)

唐軍其實表現不好,李淵不得不召回前往關東洛陽的部隊,增援李世民。

這一次,唐軍有了兵力優勢,經濟後勤上的優勢更是一直遠勝於西涼。但李世民依舊下令堅壁不出,以守爲主。隨你挑戰,愛咋地咋地,之前七個月我都忍了,就與你耗,發揮自己的後勤優勢,直到你撐不住。

李唐擁有的關中,與薛舉擁有的西涼,在經濟體量上本來就不是一回事。

但李世民被人坑了。他生病臥牀,將指揮權交了出去。

“行軍長史劉文靜、殷開山觀兵於高墌,恃衆不設備,舉兵掩其後,遂大敗,死者十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沒。”

劉文靜、殷開山覺得唐軍兵多啊,後勤也足,有這兩大優勢,爲什麼不和人家決戰?

出營,出營!於是慘敗,損失了60%的兵力,長安震驚。

這幾乎是一場足以摧毀李唐基業的失敗,就因爲一次不理智的決戰。明明耗下去勝算就更大,爲什麼急着決戰呢?我現在有70%勝率,再等等可能有90%,聽起來似乎都一樣,但有時候老天就是會給你開玩笑。

不過李唐的運氣不錯,薛舉突然病死了,西涼軍內部出現問題。而且,之前李世民判斷薛舉糧少,於是堅壁不戰,這個判斷依舊是有效的。而李唐的本錢確實厚,在經歷瞭如此一場慘敗之後,依然能湊出兵力,繼續與薛仁杲耗。

兩軍相持六十多天,西涼軍斷糧,李世民判斷決戰時機成熟,於是決戰,大破薛舉。

邵樹德與朱全忠的決戰,兩軍開闢多個戰場,相持一年,直到樑軍北線出現巨大的漏洞,邵樹德投入預備隊,一舉擊敗葛從周,撕開防線,然後南下,陳許數次大戰,圍殲龐師古集團,取得全勝。

作戰思路,與李世民這場是不是驚人的相似?

正奇相合,正兵一定要穩,別亂來。時機成熟後可以投入奇兵,這纔是勝率最高的用兵思路。

劉文靜仗着兵多,主動決戰,按理來說應該贏的,但戰場上瞬息萬變,和伱講什麼理?你七成勝率又如何,人家薛舉就是把握住了那三成的機會,一戰讓你“死者十之六七”。

(2)

再說說李世民打河北,滅劉黑闥的戰役。

竇建德被殺後,劉黑闥在河北招徠亡散,勸說了一些竇建德殘部加入,然後慢慢壯大。

大背景是:七月,劉黑闥帶少數人擊敗唐貝州、魏州刺史,收編其降兵,正式造反。

八月,敗屯衛將軍王行敏,殺之。

九月,大破淮南王李神通、幽州總管羅藝聯軍,生擒薛萬均兄弟。

十一月,敗定州總管李玄通,殺之。

十二月,破冀州,殺總管麴棱。當月,又敗李績,績單騎走免。

幾個月的時間內,殺三位唐軍高級將領,生擒二人,李神通、羅藝、李績等人被爆錘。

唐軍被打成這個樣子,必須集結主力大軍征討了。最後由李世民領兵。

雙方在洺水對峙。

李世民的戰術依舊是正奇相合,主力與劉黑闥對峙,然後派出奇兵深入敵後,試圖攻佔其糧食轉運樞紐洺水城。雙方反覆爭奪,劉黑闥被搞得沒辦法,被迫從對峙一線退走,據守洺水城。

劉黑闥大軍的戰鬥力是不弱的,而且李世民這時候犯了一個錯誤。即親自帶領部隊繞後襲擾劉黑闥糧道,結果被包圍,危急萬分,幸好尉遲敬德將其救回來,李世民、李道宗突圍而出。

這一次,其實是李世民冒險了。這似乎是他的一種喜好,這也不是第一次冒險,每次都很危險。公允地說,他這是拿正兵在冒險,因爲他是統帥,他就代表着正兵,他若死了,全軍大敗是大概率事情,非常不理智。

李存勖與李世民有相同的愛好,也有兩三次險死生還。

但李世民在浪完之後,很快認識到錯誤,繼續與敵人相持,用兵穩如老狗,任你挑釁,我就是耗,因爲我有兵力優勢和後勤優勢。

最後耗到劉黑闥糧盡,被迫決戰,全軍大敗。

李存勖就單純冒險了,作爲主帥、皇帝,他親自帶着奇兵繞後突襲,把正兵丟給手下大將,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

運氣,不可能時刻眷顧你。

你讓李世民那幾次冒險行爲再來一次,100%能全身而退嗎?

夏魯奇拼了命百人斬救李存勖突圍,元行欽單騎突陣,空手入白刃,斷矛兩根、殺敵一人,將李存勖救出。這種事,再打一次,一定能成功嗎?

戰爭,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好多書友吐槽主角不會打仗,就結硬寨打呆仗,真是這樣嗎?

主角對正奇相合戰術的理解十分透徹,應有已經如火純情。

此番征伐河北,正兵徐徐推進,不給人任何機會。奇兵渡海登陸,令晉軍全線動搖,一路潰退。

這是非常高明的兵法,可比那些什麼用間、詐降之類的小道厲害多了。

李世民怎麼打的?主角學得很好。

而且,主角偶爾也會冒冒險。比如雪夜襲鄆州,以及親自領兵衝葛從周那次。但總體而言,他是嚴肅、冷靜、理智的軍事統帥,對戰場諳熟於胸,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敵人的劣勢是什麼。

知己知彼、揚長避短、正奇相合,偶爾冒險,給你個驚喜,這就是本書到現在主角全部的用兵表現。

他是李世民的學生,但他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學得並不差。

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十一章 震動第十四章 民氣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1212章 李遁第十一章 賞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162章 河東道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四章 戰利品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1180章 走也!第十七章 神速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1013章 “屯田”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1155章 大冤種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1019章 西京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1119章 反覆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一章 底子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九十章 殷鑑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1138章 法度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三章 議帥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十五章 彙集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章 仙術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1182章 青州港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985章 校閱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八十三章 追憶
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995章 鉗形攻勢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十一章 震動第十四章 民氣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五十二章 根本戰略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1212章 李遁第十一章 賞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十一章 投石問路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162章 河東道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三章 悲報傳來第四章 戰利品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1180章 走也!第十七章 神速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1013章 “屯田”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1155章 大冤種第二十五章 紅利(二)第七章 勇於任事第1019章 西京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1119章 反覆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五十五章 沉吟不決發個單章,隨便聊聊。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七十章 不可逆轉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一章 底子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九十章 殷鑑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1138章 法度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九十一章 法家拂士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四十六章 我讓你大吃一驚第十五章 最後一次第三章 議帥第五十五章 怠而取之第二十八章 終點第六章 誰是主人第十五章 彙集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五十三章 三戰之地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章 仙術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1182章 青州港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985章 校閱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八十三章 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