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騰籠換鳥

契丹部落的生活絕對稱不上如意。

嚴格來說,在征服室韋、霫、奚以及部分韃靼部落前,契丹人的生活甚至不如奚人寬裕,因爲他們養了太多馬。

是的,養馬很不經濟。但草原環境惡劣,動不動有仇殺,養馬少了又不行,因此各部落多多少少都養了很多馬,但契丹尤其多。

以六部奚爲例,一般是有一匹馬,就有兩頭牛、十頭羊,但契丹這個比例是2:2:10。而東北的草原質量優於西北,地形也多樣化,契丹人還養山羊,因此這個比例大體爲2:2:10:1,戰馬數量明顯更多。

考慮到耶律氏夷離堇家族的背景,迭剌部還建了公共牧場,畜養了更多馬匹。

完全可以想象,馬兒吃掉了本應養羊的資源,導致民衆生活水平下降。但別急,正所謂鄰居屯糧我屯槍,迭剌、乙室這兩個兄弟部落可以出去搶啊!而且他們成功的搶劫行爲帶動了其餘諸部,整個契丹八部變得好鬥兇殘,民衆多養馬,喜歡廝殺劫掠,抓回來大量奴隸編成奴部,專事生產。

戰爭爆發時奴隸也要上陣,表現好的可以獲得身份,成爲契丹八部牧民,有自己的財產,整個就是高度軍事化的強盜集團,周圍各民族、各部落聽了大皺眉頭的那種。

月裡朵登上了一處小山坡,托腮看着山下。

那裡有人在修剪馬蹄,有人在釘馬掌,有人在訓練。

她會修理馬蹄,但還沒嘗試過釘馬掌。草原上絕大部分戰馬都要釘馬掌,但她知道,中原人這麼做的卻不多,有也是在邊郡有長途奔襲需要的地方纔會給戰馬釘馬掌。

黑馬懶洋洋地看着山下的同類,以它的個頭,衝下去絕對鶴立雞羣。

月裡朵掏出一個糜子餅,黑馬把頭湊了過來,嚼巴嚼巴吃掉了。

黑馬身上已經多了不少馬具,最顯眼的是一張樺木弓,也是契丹傳統弓。

弓身用樺木製成,整身被樺樹皮纏繞。弓體正中爲橢圓形,兩邊逐漸變成菱形體,再向兩端扁方體。弓囊、箭囊都用鹿皮縫製,她親手做的,裡面裝了十餘支鑿子箭。

弓爲諸兵之首,契丹女人腰間亦各弓箭,並不是虛言。

山下響起了陣陣馬蹄聲。

侍衛親軍的人已經開始操練了,他們拿着各種馬戰武器,進行着衝殺訓練。

鐵劍、鐵刀、鐵矛、鐵叉、鐵骨朵,是契丹勇士的常用馬戰兵器,比較雜亂。聽那位投奔過來的高思繼說,中原騎士主要用馬槊,規制統一,配合默契。

“若是騎上你這大個子,再配上馬槊,如果有個一萬騎,衝起來一定十分驚人。”月裡朵起身,輕輕拍着黑馬,道:“能夠指揮上萬勇士騎馬衝鋒,才配做我月裡朵的男人。”

呃,阿保機堪堪達到了這個標準。

黑馬轉頭在月裡朵手中聞聞嗅嗅,見沒有吃的了,又轉過了頭去,連山下也懶得看了。

痕德堇可汗的扈衛雖然也披甲戴胄,但看着就沒有它以前的主人神氣。

那可是武裝到牙齒啊,馬面、雞頸、馬身甲、搭後、寄生、頭盔、瘊子甲、面簾,人馬具裝,騎士只留三竅在外,騎着個頭高大的駿馬,以閃電般的速度和強大的衝擊力,將粗長的馬槊招呼到敵人身上。

牛角聲在山下響起。

月裡朵轉頭望去,只見那邊演練起了戰術。

數百革鞭木蹬、甲冑全無的騎士,先上前射箭襲擾,扮做敵人的一方追殺過來後,這些羸騎且戰且退,將敵人引入了預先的埋伏地,然後精彩的一幕出現了:大量身披甲冑的精銳騎士騎着戰馬,自如地從山林間穿出,加速衝向被埋伏的敵人。

經典的契丹傳統戰術,對付室韋人時屢試不爽。

“好啦,不看了。”月裡朵拍了拍黑馬,一個縱躍騎了上去,抽出馬鞍旁的匕首比劃了兩下,笑着策馬離開了。

最近二十年來,中原戰事愈發激烈。

她經常與丈夫一起參與軍國重事,至少對幽州那一片瞭如指掌。

李可舉、李匡威、李匡籌、高思繼、李克用,幽州換了好幾個節度使啦。而每換一次,都意味着自身實力的一次下降。

丈夫曾經說過,如果有選擇,他不會去打室韋、韃靼,而是會南下幽州。得一幽州,勝過室韋、六部奚乃至渤海全部。

他想要南下幽州都想瘋了。只可惜那個龐然大物還不夠衰弱,這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如果能一戰殲滅幾萬燕兵,則大事定矣。

月裡朵想看到萬千人對她跪拜歡呼,哪怕只是借了丈夫的威風。就像曾經有五百戶室韋人跪在她面前磕頭一樣,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迷醉的了。

這次一定要成功!

乾寧四年七月十八,契丹八部夷離堇耶律罨古只、撻馬狘沙裡耶律億二人率兩萬餘騎南下,前往隔壁的突呂不部牧場,等待八部人馬彙集。

一場規模高達數萬人的南下幽州軍事投機,即將展開。

******

“拜見楊將軍、裴隨使。”奚王去諸沒有絲毫猶豫,帶着數千丁壯跪倒在地。

既然走出了這一步,他就再沒有任何退路可言。

契丹人要他的命,留在東邊的奚人部衆也不想看到他回去。聽聞契丹人已經在物色新奚王人選了,唉,都是糟心事。

“這就是你的兵?”楊悅看着那些片甲也無的蕃人,心想這也太差勁了,和西邊草原上的部族差不多了。甚至還不如,畢竟黑水城的高昌回鶻還有部分人着甲呢,六部奚,真的不行了。

“楊將軍,他們都是能征慣戰的勇士。”去諸起身笑道:“只要將軍率師驅逐契丹,六部奚願爲將軍效死力,永不相叛。”

楊悅還沒說話,從河陽晝夜兼程趕來的裴冠卻咳嗽了下,道:“奉誠王不知夏王乎?”

去諸醒悟,立刻告罪。

楊悅臉色不是很好,坐在一旁懶得說話。裴冠帶着夏王的軍令而來,諸蕃漢將領紛紛接令,已經不打算攻契丹了。

契丹號稱“三十萬騎”,撐死了十五萬。這點兵,就打不得了?

他有心以“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爲由向東北方的平地松林進發,無奈沒幾個人聽他的,如之奈何。

“奉誠王終日流連懷荒故城,成何體統?如何招誘諸部奚衆,壯大實力?三千餘帳,委實太少了一些。”裴冠說道。

“敢問隨使,夏王欲我部遷往何處?”

“先往濡源而去。御夷故城左近有一地名炭山,水草豐美,就立牙帳於彼處。放心,金刀軍就在那兒,定護得貴部周全。”

“自當從命。”去諸應道。

“另者,夏王一貫喜愛草原勇士。聽聞令郎掃剌勇武絕倫,不如攜眷前往洛陽,至夏王帳前聽令,如何?”裴冠又道。

去諸稍有遲疑,對上裴冠審視的目光後,立刻俯首應命。

這就是要人質了。總算是給面子的,沒讓長子一家過去,但如果有選擇,去諸更願意把二子掃剌留在身邊,派長子蘇支入質中原。

“這就對了嘛。”裴冠笑了,道:“奉誠王且放寬心,夏王仁德,定然會令貴部得以返歸平地松林。”

“無上可汗真是我等受契丹欺壓之人的大救星,看到可汗,便如看到了親人一般。”去諸恭維道。

其實他來到懷荒鎮之後,發現這個地方也不錯,不比平地松林差。甚至因爲離中原更近,而顯得更有價值。但他現在沒得選擇了,人家說啥就是啥,能怎麼辦?

站在帳中的王合暗暗思索。

夏王特使裴冠來後,言語間透露了些許風聲,說懷荒、御夷、濡源三地不打算留給燕北諸部了,要“安排自己人”。

那麼問題來了,誰是自己人?

奚王去諸已經被排除了,藏才王氏算是自己人嗎?還是榆林宮、沃陽宮、洪源宮部屬纔是夏王的自己人?

王合左思右想,覺得不是很樂觀。唉,王氏想換個草場,怎麼就那麼難呢?

裴冠不知道王合的胡思亂想,但他知道,出發前夏王已經下令,拓跋金率部衆東進,至燕北聽令。很明顯,拓跋氏多年來任勞任怨,已經獲得了夏王的信任,慢慢被當做自己人了。

另外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從小被拓跋蒲帶大的拓跋彝昌很可能要發達了。他將帶着夏州拓跋氏的部分年輕子弟趕赴燕北,如果他姑姑的本事再大一點的話,這個小夥子的前程不可限量要知道,拓跋蒲一直無子,幾乎將侄兒拓跋彝昌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了。

方纔去諸說夏王是奚、室韋等部落的救星,裴冠就直想笑,明明是党項人的大救星。一個被吐蕃欺壓,投奔大唐後日子過得很艱難且內部四分五裂的族羣,眼看着要擴張到燕北了,這不是救星是什麼?

党項貴人的利益,基本與夏王綁在一起了。橫山野利氏未來的繼承人將是夏王女婿,世子也將納野利、沒藏等大族嫡女爲媵妾,這簡直就是與國同休的架勢。

六部奚?差遠了,來得也太晚了。

“好好整訓兵馬吧。”裴冠最後又提點了一句:“征討契丹之事,不用你來操心。時辰一到,自有軍府差官至貴部宣讀調令,中原虎狼之師一至,小小契丹還不立成齏粉?”

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76章 改革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四十五章 戰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1134章 挺進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談談兵法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十二章 報告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959章 班底第六十章 變化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127章 演練第一章 遭遇戰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章 州情(一)第1290章 軍不發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七章 處置第十一章 移民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1314章 收服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1112章 大至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1272章 歸心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1340章 徵調第二十章 硤石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八十章 分裂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四十章 班底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1242章 北都規劃
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1090章 一切盡在掌控中第四十四章 北京的正月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76章 改革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四十五章 戰第三十章 會州(四)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三十六章 選人與良性循環在等見客戶,手機發個單章吧。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第六十五章 挽救危局的辦法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十四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二)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1134章 挺進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談談兵法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二章 入長安(二)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十二章 報告第1217章 人事與工作第1030章 決心已下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1051章 又是艱難的決定第四十章 驚喜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三章 不走了第959章 班底第六十章 變化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1127章 演練第一章 遭遇戰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章 州情(一)第1290章 軍不發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七章 處置第十一章 移民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1314章 收服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1112章 大至好像很多人不明白古代財政收入,我發單章也是累了……第五十八章 尊號與北衙第八十四章 長劍軍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五十三章 看海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1335章 古戍無城復無屋第1272章 歸心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八十八章 新勢力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1120章 兩路使者第五十二章 撤!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1340章 徵調第二十章 硤石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八十章 分裂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九十一章 人盡其用第四十章 班底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1242章 北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