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

契苾璋已經進入了潁州。

一路暢快跑馬,幾乎看不到一個兵。你說爲何看不到,那要問老朱還有多少部隊了。

鄭州行營,有新編左右龍武軍葛從周部及廳子都,總計1.8萬餘人。

宿州行營,有氏叔琮所領之飛勝、雄威二軍,外加氏叔琮親軍控鶴都,約2.1萬人。

曹州行營,朱珍帳下有左右突將、左右衙內、左右德勝、親騎、捉生五軍,外加踏白、英武二都,共2.7萬人。

許州前線,龐師古集團兵力最爲龐大,有飛龍、堅銳、長劍、匡衛、夾馬、佑國六軍,目前還有7萬可戰之兵。

以上是朱全忠帳下比較能戰的部隊,但戰了這麼些年,隨打隨補,進來了不少新兵,戰鬥力比起幾年前是有所下降的。

許州城內還有破夏都殘兵千餘、落雁都千人,外加忠武衙軍一萬五千人,總計1.7萬,裡面將近一半人是新募的。

蔡州有楊師厚六千餘忠武軍、張全義五千奉國鎮衙軍,總計1.1萬餘人,後者還是新募的。

汴州城內有長直軍右廂萬人,這是比較能打的精銳。此外還有張歸弁招募訓練,現由謝彥章接手的神武、天武、龍驤、龍虎、天威、廣勝、神捷、天興總計八軍約五萬人,統稱爲“汴梁八軍”。

很可惜,都是才練了一年多的新兵,當不得大用。而且朱全忠這麼搞,也不管財政壓力,真是窮兵黷武了,也說明他急眼了。

真正能打的其實就十餘萬正規部隊,除開鎮守汴州等核心城市的部隊,以及在前線與夏軍相持的人馬外,他還有幾個機動兵力?都是在前線蹲坑,不能動的“死物”。

朱珍、氏叔琮那四五萬人,要防禦東線將近九百里寬度的大平原正面,夠嗎?

說白了,自從洛陽戰敗後,兵力日漸緊缺的樑軍已經很難維持戰線了。就那十多萬正規部隊,也不如大順二年、三年那會能戰。否則,你真當這六七年的夏樑戰爭是白打的?

所以飛龍軍沿着潁水前進,在鄉間蒐集糧草、馬騾,一個樑軍衙兵都沒看到。地方州縣兵戰鬥力弱,數量也遠遠少於衙軍,只能謹守城池,放任他們在野外活動,頗有點當年朱瑄躺平應付朱全忠的那種味道了。

十二月初三,大軍突然向西繞道,渡過汝水,襲破了只有三百縣兵的沈丘,進駐縣城。

“現在賊人可以調動過來追擊我軍的兵馬,只有陳州戴思遠部以及上蔡楊師厚部。”縣衙之內,契苾璋召集諸將議事,只聽他說道:“楊師厚這人,我看不是真心想打仗,而且他只有千餘騎兵,不足爲慮,便是想追也追不上咱們,追上了光靠那些騎兵也打不過。最危險的還是戴思遠部那幾千人,是有能力重創我軍的。得想個辦法吃掉這一部,絕了後患。”

“我看楊師厚有小心思。他非全忠嫡系出身,又被扔到忠武軍,趙珝也不信任他。這些年帶着幾千人征戰於外,一會汝州,一會蔡州,一會河洛,那六七千步騎我看都快成他私軍了。”

“楊師厚至上蔡後,行動遲緩,漫無頭緒,不像是好好打仗的樣子。”

“威勝軍破朗山,申兵至真陽,賊兵不戰而退,淮寧軍崔洪部又襲破褒信縣。蔡州已經被我軍拿下三縣,算上新息,那就是四縣了。十縣有四縣在手,賊人能不慌張?”

“賊人若不來,地盤可就被折氏父子佔去了。不光蔡州如此,怕是潁州也這般。潁州有兵嗎?若不是州縣兵,怕是不頂事。”

“避實就虛,兵法正道。去與人家硬碰硬,這不是有病?我看小折司空的方略不錯。”

契苾璋面含笑容聽着。

朱全忠原本的兵力,最多也就二十萬。但這些年,前後被殲滅多少軍隊了?還丟了孟、懷、洛、汝、楚、泗、濠、壽、光、申十州之地,目前僅有汴、宋、亳、潁、陳、許、蔡、徐、宿、曹、單、滑、鄭十三州,人口、錢糧大減,能養現在規模的兵馬,已經是窮兵黷武。

對內,拔隊斬導致軍士逃亡成風,落草爲寇;扒黃河頂風臭十里,讓士人大失所望;爲了養軍大肆加賦,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時不時大量徵發鄉勇,輕徭薄賦的名聲早就隨着黃河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三面被圍攻,兵力捉襟見肘,宣武、宣義二鎮可謂空虛已極。所有能抽調的兵力都被調往西面、北面堵窟窿,縱是韓信復生,白起再世,也難以迴天了。

“現在要緊的是把賊人吸引過來,聚而殲之。”契苾璋擡手阻斷了衆人的議論,道:“只要消滅了戴思遠或楊師厚之一部,局面將大不相同。”

……

河陰縣以東凍得嚴嚴實實的地面上,大羣騎兵呼嘯而至。

他們踏着黃河冰面而來,在廣闊的鄭州地界上跑馬。

這是在河陽徵集的數千土團鄉夫。

是的,他們就是鄉勇!

鄉勇騎馬射箭,這在中原可極爲罕見。尤其是一下子出現好幾千,簡直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了。

但這就是事實。

農村生產結構已經改變了,他們已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好多人家裡養着大牲畜呢,有牛有駝,自然也有馬。

另外,河陽還有官辦牧場,裡面的馬匹在下半年得到了補充,數量龐大,完全支應得起消耗。

這可能是顛覆自古以來戰爭史的“荒誕”一幕了。古來其他朝廷,也不是沒有民間養馬,但多集中於邊郡,而且數量也不是很多。

比如玄宗朝全國養馬七十六萬匹,其中不到五十萬是官辦牧場的馬,剩下的二三十萬爲民間養馬,主要在河西、隴右二鎮。這還是出臺了鼓勵養馬的政策後得到的數字,若無此刺激政策,怕是隻有民間富戶養馬,普通百姓寧可養羊。

河陽鎮有不到七萬戶,三茬輪作制之下,大部分百姓選擇養羊,二十畝苜蓿田可以養活三百隻。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至少養一匹馬,這數量就很龐大了。

如果河陽幕府再出臺一些政策,比如所有家庭至少養一匹馬的話,那全鎮至少會有七萬匹,甚至十餘萬匹。

純種植業和農牧混合業,在牲畜保養量上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而且如果單論畜養馬匹等牲畜,草原根本無法和中原比。即便中原不種地,全化爲草場,那也是質量遠甚草原百倍的頂級牧場。後世烏克蘭這種地方,沒開發時就是南俄草原的一部分,牛羊遍地,開發後就是歐洲糧倉,小麥滿倉。

農業或工業社會一旦養起馬來,乾旱的草原拿頭來比?1813年拿破崙下令尋找馬匹,結果統計出了350萬匹,沒別的原因,就是農民們有養牲畜的傳統,他們也是耕牧混合制,不像中國那樣幾乎全是種植業。

至於沙俄,在一戰期間甚至有3500萬匹馬。傳統耕作農業區一旦全力發動,養馬的能力能爆出草原八條街去。

邵樹德在中原的各處地盤,原本是一片白地的河陽鎮是執行三茬輪作制最徹底的,幾年來一直在補充牲畜。可想而知,再發展幾年,這就是北方農業地帶的一個另類。

現在河南府也在逐步推廣這種農業生產模式,五年之後再看?

河陽節度使宋樂曾經算過,如果河南府恢復到十萬戶,汝州有五萬戶,河陽也有十萬戶的話,且馬匹都到位的話,怕不是能拉出三四十萬匹馬。而且這不僅是馬的問題,養馬的農戶肯定也會在閒暇時學習騎馬,參加鄉勇訓練時,甚至會多個科目:騎射。

澠池縣鄉勇就有這項訓練,這個縣也沒有強制養馬,但拉出兩千騎兵不成問題。

數百年以來,草原大汗動輒控弦之士數十萬,不知道在看到中原百萬鄉勇都會騎馬射箭的時候,他們是什麼感想。

當然,宋樂也知道,這多半隻可能在王朝初期政治清明的時候纔會出現。時間長了,農戶不願養馬,屆時各種舞弊,全國的馬匹數量多半會大幅度下降。但無論怎麼樣,全國攢出玄宗朝時五倍以上的馬匹不成問題,且多位於北方各道州,這是一股十分龐大的力量。在對抗草原胡人之時,沒有任何短板。

三千多騎兵從河陰縣以東一閃而過。

葛從周站在城頭,目送他們離去。

“這到底是草原大汗還是中原節度使?”即便早知道邵樹德這廝統一了不少草原部落,但在看到這些穿着各自衣裳,一看就是鄉勇的騎兵東去之時,他仍然忍不住罵娘。

他甚至都想建議樑王學習邵樹德治下的農業耕作模式了。但一想到河南那錯綜複雜的地權,他只能嘆一口氣,不好分啊。

“鄭州!唉,又打到死穴上了。”葛從周大恨。

鄭州兵力不足,還多爲步軍,如何追得上這些騎馬的夏人鄉勇?

既爲鄉勇,那麼肯定不如衙軍善戰,相應的膽子也小,打仗就很滑頭。打不過的不打,直接跑路,反正你也追不上我。遇到打得過的,千餘騎、兩千餘騎一起撲上去,打你幾百個運輸糧草的鄉勇,勝算還是很大的。

他突然覺得,自己的下場很可能與霍存差不多。

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076章 罪人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第六十八章 銅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1029章 不適應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963章 南北衙第1046章 計劃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1204章 選擇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又被審覈了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083章 一言堂第1173章 學子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二十章 遺產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972章 深入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1095章 封賞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018章 東遷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060章 做事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三十六章 這……第1013章 “屯田”第1025章 徵行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四十章 驚喜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941章 要求第六章 監軍使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1038章 別了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八章 雲中第1287章 後宮第二章 小日子(二)
第七十二章 招待第1076章 罪人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九十一章 大帥英明第六十八章 銅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1029章 不適應第十九章 新區劃、新職務第1257章 一夫之威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二章 紅利之二第963章 南北衙第1046章 計劃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八十六章 軌道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二十八章 柴與學校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四十七章 詢問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1204章 選擇第五十三章 叔叔、表哥、岳父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又被審覈了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1083章 一言堂第1173章 學子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七十六章 “殖民地”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1305章 遊戲與賞第二十章 遺產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972章 深入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1095章 封賞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六十七章 中散大夫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1018章 東遷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1060章 做事第五十九章 迴歸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三十六章 這……第1013章 “屯田”第1025章 徵行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四十章 驚喜第二十章 金城(三)第1203章 兵貴神速第1291章 考驗與出使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三章 氣運殺手第五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941章 要求第六章 監軍使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1038章 別了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三十九章 玩玩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1132章 大棋局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八章 雲中第1287章 後宮第二章 小日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