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第二次

朱全忠親自披掛上了城頭。

城外的原野上出現了不少輕騎。他們奔馳在田野中,時而聚集,時而散開。

麥苗被踐踏得慘不忍睹,明年的夏收看起來會大受影響。

老實說,不是故意的,但打仗就這個樣子,殺起來根本管不了那麼多。

再者,田野確實平整,也確實適合步兵和輕騎兵行軍。

“得有三千餘騎。”朱全忠略略估算了下,道:“邵賊這人,越來越無可救藥了。縱胡馬南下,禍亂中原,此等賊人,焉能長久?”

敬翔等人跟在身後,連連附和,臉上還掛着矜持的笑容,但那笑怎麼看怎麼僵硬。

大家都知道,這是夏賊第二次逼近到汴州城外了。

從軍事角度來講,汴州真的太差了,處於一馬平川的平原中心,完全無險可守。騎兵一旦突入,怎麼防守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而且,如果汴州守軍毫無鬥志的話,說不定就直接降了,這是最坑的。還好,現在城內有長直軍,這是定海神針。他們不但可以守城,城市近郊也能出戰,驅趕敵軍,不讓他們過於靠近。至於再遠一點的地方就無能爲力了,畢竟汴州緊要,不容有失。

“諸位也不必過於憂慮。”朱全忠看了看幾個心腹幕僚的臉色,笑道:“我已有定計。再過些時日,曹州、宿州兩行營,還能抽調一批兵馬過來,尤其是騎軍。”

左右德勝軍滿編三千騎,多有戰損,但竭盡全力給補全了編制,還是三千騎,但全軍只有三千四百餘匹戰馬,有些少了。

親騎、捉生二軍,滿編千騎,如今編制不全,一個九百、一個八百。踏白都,現在只有六七百騎了。打了六七年,對宣武軍而言,騎兵是最難以補充的。

敬翔聞言有些驚喜,但他神色不動,暗暗思忖。

曹州、宿州行營的兵爲什麼不能調?因爲賊將樑漢顒率領的飛龍軍右廂就在那個方向。從南到北九百里的寬度,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人家隨便找個麥田就斜插進來了,襲擾個幾天就跑,必須屯駐大軍防禦。

其實這樣還是不夠的。因爲他們一人不止一匹馬,而樑軍騎兵就一匹戰馬,追着追着就追不上了。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讓朱瑄驅逐樑漢顒部,不讓他們以天平軍爲基地休整、補給,進而襲擾樑地各州。

如果可能的話,泰寧軍最好也對樑漢顒關上大門,那樣東面威脅就廢掉了,可以徵調更多的兵力西進,充實空虛無比的汴宋亳潁腹地。

“邵賊也不知兵。”朱全忠又笑道:“若我與他易地而處,此時已經將城外百姓盡數掠走。”

掠奪百姓這事,朱全忠之前在鄆、兗二鎮做過多次,捉生軍的成立,就有這番因素在內。

至於屠戮百姓,那是絕對不可行的。至少到目前爲止,除了秦宗權這傻貨,別人在屠殺乃至屠城方面,是極爲剋制的,可以說幾乎沒有。

以武夫們低下的道德底線,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終晚唐數十年,此類情況只發生過一次,就是朱友寧驅趕博昌百姓填溝壑攻城。

武夫們殘暴嗎?殘暴。但爲何不隨意殺戮百姓乃至屠城?令人費解。

可能是因爲百姓們不是一點武德沒有,你劫掠的話,他們可以忍受,甚至配合。但屠城,就要被羣起圍攻了。

“大王,賊騎突入汴州腹地,最好還是將他們趕出去。”敬翔說道:“老這麼讓他們在四處劫掠遊走,總不是個事。僕聽聞,鄭州原武縣已經被掠走了千餘百姓,焉知夏賊不到汴州掠人?”

“德勝軍已經西來。”朱全忠簡略地說道。

左右德勝軍是騎兵,要對付四處亂竄的夏賊,只能用騎兵。步兵往往要好幾倍以上的兵力纔有可能逮住一部分,代價太大,更何況根本抽調不出人馬。

“大王,光靠德勝軍怕是還不太夠。”敬翔認真地說道:“僕請調長直軍精兵出城,與德勝軍配合,掃蕩侵入鄭、汴之賊騎。賊人多爲鄉勇,並無死戰之決心,可圖之也。若兵力不足,亦可調葛從周龍武軍一部支援。”

朱全忠沉吟不語。

城外突然響起一陣熱烈的喝彩聲。

城頭上衆人望去,卻見一名夏軍騎兵左右開弓,連續射落兩名樑軍斥候。第三人眼看着也要躲不過去,頓時返身來戰,夏騎拍馬迎上,針鋒相對。

“呼!”兩騎相近數十步時,一杆短矛如閃電般投至。

樑軍斥候猝不及防,被射落馬下。

夏軍騎兵輕巧地躍下,抽出腰間鐵劍,揪住樑人兜盔,橫着一抹,頓時鮮血噴涌。

“王將軍威武!”

“王將軍連殺三賊,這份本事何人能比?”

“我高佑卿亦殺賊一人,無人認得我麼?”

“什麼狗屁樑王?偌大的名聲,結果竟是縮頭烏龜。”

“都被人第二次進薄汴州了,羞也不羞?這樣子像是能成事的嗎?樑軍弟兄們,乾脆綁了朱全忠投降算了。”

一陣又一陣的聲浪在不遠處響起。朱全忠臉色不變,但守軍卻惱羞成怒,城頭的強弩連連發射,將夏軍遊騎遠遠地驅離了開來。

朱全忠旁若無事地下了城頭。

跟在他身後的敬翔突然說道:“大王,汴州空虛,夏賊定然知曉,故其派衆多蕃騎前來挑釁,誘我圍剿。如果能賺來潁水前線兵馬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而今還是得沉住氣,若大王不願派長直軍出戰,神武八軍也操練年餘了,可令其去萬勝鎮、酸棗縣等地駐防,限制賊騎活動能力。”

其實,對於圍剿夏軍騎兵一事,曹州朱珍曾經提出過一個頗爲有效的方案,即利用河流這種障礙劃分防區,每個防區內都屯以一定數量的軍隊,整體以靜制動,慢慢切割、縮小夏軍騎兵的活動範圍。

敬翔深以爲然,但仔細一算,所費兵力甚多,曹、宿兩個行營的總兵力翻一倍都不夠。如今他建議調神武八軍的新卒去守禦交通節點,其實還是朱珍故技罷了。

所謂劃河圈地、以靜制動,再派機動兵力追剿是也。

“神武八軍……”朱全忠有些猶豫,他還是不太放心。

都是一幫新兵,粗粗練了年餘,從來沒打過仗,有用?

敬翔察言觀色,立刻道:“大王可千萬不能調潁水大營的兵馬北上,夏賊死死盯着呢。”

到了人後,朱全忠終於嘆了聲氣。

夏賊想吃掉龐師古部,他早就看出來了。五月下旬的時候,賊軍蜂擁入汝州,但卻多集中在臨汝、樑縣一帶,故意逡巡不進,所謂何來?呵呵,還不是想吸引龐師古大軍西進,與其決戰?

朱全忠敢確定,龐師古一旦西進汝州,夏賊絕對會步步退卻,甚至會小規模敗上兩場,將龐師古的十餘萬人馬吸引到伊闕關附近。隨後,陽翟方向兵馬盡出,控制潁水、汝水,截斷龐師古糧道,折宗本的威勝軍再大舉北上,與李唐賓部南北夾擊,將這十萬人馬盡數殲滅於汝州。

一旦讓夏賊得逞,那麼朱全忠就會變成朱瑄、朱瑾、時溥那個樣子,只能死守城池,再無還手的能力,隨時會被攻滅。

夏賊是有耐心的,他們甚至故意等了三個月的時間,結果沒等到龐師古西進,反而見到他大修營壘、堡寨,鞏固潁水防線,這才忍不住南下、東進。兩軍隔潁水對峙,相持兩月有餘。期間大小數十戰,各自死傷數千人。

潁水之戰,關乎夏、樑雙方命運,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一戰。

不知道爲什麼,朱全忠想起了時溥。

文德元年(888),朱珍率大軍討徐州,時溥率步騎七萬迎戰,雙方戰於吳康鎮。

動用七萬人馬,對時溥而言幾乎是主力盡出的決定性一戰了。結果朱珍大破徐兵,時溥帶着殘兵敗將倉皇遁回徐州,一路死傷枕籍,徐鎮主力被殲滅。

如果樑軍最後的機動兵力在潁水被殲滅,那麼他能像時溥一樣繼續堅持五年嗎?

當然,當場滅亡不至於。這是武夫當國的時代,沒那麼容易被滅。在其他朝代,決戰失敗後基本就滅亡了,地方州縣可傳檄而定,但國朝不行,這或許是唯一對汴州有利的方面。

但無論如何,潁水即便不勝,亦不能慘敗。慘敗的後果太嚴重了,承受不起。

“可潁、蔡二州局勢危殆,如何解之?”朱全忠問道:“汴、鄭一帶,我可以任賊軍跑馬,可以忍受賊人進薄汴州城下。哪怕人心浮動,也不至於立時出事。但潁州空虛,威勝軍、淮寧軍何人擋之?”

“大王可調宿州行營兵馬一部西進,東面沒必要守了,也守不住。”敬翔道:“而今就得壯士斷腕,方有勝機。”

朱全忠默默思考良久,隨後說道:“我欲遣使往鄆州一行,向朱瑄痛陳利害,如何?”

“可也。”敬翔道:“若能說服朱瑄,賊將樑漢顒無去處,要麼借道返歸本鎮,要麼與朱瑄翻臉,攻濮州、鄆州,無論哪樣都是好事。另者,淮南亦須遣使。淮人攻安州屢攻不克,沒甚意思。今可說服行密投入主力,再攻壽州。淮水不寧,淮寧軍自然也無以爲繼,只能退兵。”

“沒想到,如今單靠我一人,已經壓不住邵賊了。”朱全忠自嘲道:“便是想找他拼命都找不到機會。”

“征戰之事,以不敗爲要。昔年太宗討薛仁杲,兩軍主力會戰,相持六十餘日。仁杲屢挑戰,太宗深溝高壘,嚴禁將士出戰,終獲大勝。如今,夏賊洛陽行營主力已至潁水,這時比的便是耐心。”敬翔勸道:“機會還是有的。潁水大戰,若能殲滅五萬夏賊主力,則唐、光二鎮震怖,汝州復入我手也。”

敬翔說話很好聽,但朱全忠聽了卻不太開心。原來潁水打贏了,也只能讓夏賊吐出汝州,並不能扭轉如今的局勢?還會繼續被動下去?邵賊是何時一步步積累了這麼多優勢?

“儘快出使鄆、揚。”朱全忠煩躁地說道:“這局勢,卻也不能拖得太長。越拖,夏賊優勢越大。”

------題外話------

五一就進入封閉化生產階段,打地鋪,時間有些緊張。

條件也太差。連賣煙的救護車都見不到。

另外,感謝大家的打賞,目前應該還欠兩章。這幾天找時間補吧。

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1166章 落幕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第十章 威權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1281章 皇莊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944章 負擔第1020章 迎駕第十一章 賞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983章 安全感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二章 派系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1247章 陰鬱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六章 監軍使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1151章 果斷第五章 勾連第五十章 挑撥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二十章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154章 分行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二章 包圍網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九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十一章 聯絡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四章 兵諫第999章 思考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六章 辦法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957章 潼關驛第十二章 澠池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十九章 設想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102章 待賓館第1070章 歸期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
第四十二章 階段性成果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八十六章 大殿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三十八章 試驗田與政治中心第1166章 落幕第六十五章 焦慮感第十章 威權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1281章 皇莊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三十六章 譁亂第四十九章 又來這招!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944章 負擔第1020章 迎駕第十一章 賞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983章 安全感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五十四章 就走了第二章 派系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1247章 陰鬱第二十九章 幹掉他們!第六章 監軍使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1151章 果斷第五章 勾連第五十章 挑撥第1175章 兵馬未動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七章 整編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961章 做大事的人第二十章第三十四章 發配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1154章 分行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三十七章 不插手第二章 包圍網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1068章 精誠團結第九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六十九章 男兒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七十一章 利益共同體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四十三章 顧此失彼第十一章 聯絡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955章 西行之洛陽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四章 兵諫第999章 思考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談一談李克用親兒子的問題第三章 演員就位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後記告哀使二第六章 辦法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九章 同時天涯淪落人第957章 潼關驛第十二章 澠池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十九章 設想第五十三章 不甘心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102章 待賓館第1070章 歸期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