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

“郝將軍,其實何必呢?”大河北岸,馮霸有些不解地勸道:“咱們手頭的本錢就這麼多,一旦丟完了,你難道從隊正做起?這把年紀了,何必如此拼命?”

他們這三千多人已經來到陝州對岸。

按照葛從周事先制定的計劃,將等待時機,涉渡南下陝虢,攻擊朔方軍的糧道。

糧道被斷,哪怕營中還有餘糧,士氣也會受挫,除非重新打通糧道,方可能有所恢復。

郝振威不答,反問道:“馮將軍乃昭義軍出身,可知東平郡王爲何不邀成德王鎔、幽州李匡威一起攻河東?”

這兩個方鎮,騎兵傳統優良,兵馬衆多,尤其是成德鎮。

郝振威依稀記得,成德鎮繼承了安史降兵大部分騎軍人才。

李寶臣時期,左廂十四將,步將五人、騎將九人;右廂十一將,步將二人、騎將九人。

李孝忠爲易州刺史時,李寶臣便大方地選精騎七千給他,使捍幽州。

這樣的騎兵傳統,馬政也辦得十分出色,又有一代代傳下來的騎兵技戰術,幾年前幽州、成德二鎮攻李克用的姻親、易定王處存,王鎔引“十萬騎”,幽州亦有數萬騎。如此鋪天蓋地的騎兵,爲何不讓他們參戰?

“東平郡王肯定早就遣使而去了,王鎔未必願意出兵,李匡威出兵攻蔚州的可能性極大。這個地方被河東軍佔了,當真如鯁在喉。”馮霸想了想後,道:“只是,幽州騎兵衆多,幾乎是李克用的兩三倍,可未必能贏啊。”

成德鎮的“十萬騎”當然過於浮誇,不可能真有十萬騎兵。十萬匹馬還差不多,真實的騎兵數量,撐死五萬,剩下的多半是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的步兵。

但這兩家加起來七八萬騎兵,還有幾萬騎馬步兵、數萬徒步步卒,在河北平原上大戰,居然被李克用殺得大敗。

成德鎮,被俘斬兩萬人,以至於李克用一直念念不忘要攻成德,這是打出信心了。

而在奪下大同鎮之前,李克用的騎兵,大概連成德、幽州加起來的零頭都不到,甚至大同赫連鐸都動不動幾萬騎,最多一次,從草原上拉來了八萬騎,比李克用全軍都多,但屢次被打敗,河東軍的糧道從來就沒被人斷過。或者說短時間被斷,但不影響他的步兵進攻敵人獲勝。

這該說李克用的步兵堅韌耐戰,護衛糧道得力呢,還是這些騎兵不行呢?

李克用沒被數量比他全軍還多的騎兵抄截糧道。得到草原,騎兵暴增的李克用,也從來沒成功抄截過朱全忠的糧道,反而被朱全忠的步兵暴打,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

甚至到了後晉年間,契丹十多萬騎兵都被打回去了。

那會的中原馬匹保養量,比起晚唐藩鎮割據時可謂急劇萎縮,成德鎮都沒多少馬了,中原幾乎全是步兵,契丹人爲何不靠狼羣戰術打敗這些步兵?後晉末年的步兵,因爲經濟崩潰,人口減少,軍餉、裝備、訓練都全面不如晚唐藩鎮互毆時代呢。

河南、河北大平原,不也是最適合契丹騎兵麼?

這個原因,邵大帥在空曠無比的西北時理解不深刻,現在已經洞悉了一部分奧秘。

張全義,本可以不讓夏軍騎兵在河南府這麼行走自如的,但他沒準備好。

“不管能不能贏,出兵就有用。王鎔被打怕了,但李匡威沒有,前年他不是還大敗安金俊麼?”郝振威不服氣道:“都上百年的藩鎮了,兵甲齊備,軍士旦夕錘鍊技藝,誰還比誰差了?”

“我說過,幽州鎮多半會出兵,但王鎔不會。”馮霸對郝振威很不耐煩,怒道:“但這與我等何干?從太陽浮橋渡河,萬一遇夏賊主力,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矣。”

“你不去,我去!”郝振威冷哼一聲,爬上了一塊巨石,仔細盯着浮橋渡口處。

他們現在的位置是平陸縣,陝虢鎮在河北岸的屬縣。太陽浮橋,北端是平陸,南端就是陝城。

他們還不敢太過靠近浮橋北端。

天殺的夏賊,不但趕走了戍守浮橋及渡口的陝虢水手,連河北岸都派了軍士戍守,倒是警醒得很。

不過好像兵很少!

“此天助我也!”郝振威低笑道:“連斥候都沒有,這個北岸渡口,也就一些警戒軍士,合該我攻取。”

說罷,悄然離開,準備回去整頓兵馬了。

……

折嗣倫第一時間接到了有汴軍大隊往這邊開進的報告。

此時他恰好在北岸巡視,渡口只有三百守卒,確實只起警戒作用。

而南岸,亦只有三百兵。要防的地方太多了,他只有五千步卒,卻要防備整個陝虢沿河地帶,兵力不敷使用。

“衙內,退回南岸吧,咱們一把火把浮橋燒了。”北岸戍將建議道。

“這橋,修建不易,大帥或要留着,有大用。”折嗣倫有些不捨,不過還是說道:“你等先去堆積薪柴,藏好了,勿要讓人遠遠窺得虛實。一有不對,便潑油點火燒橋。”

“還請衙內先退。”戍將說道。

“不退了!”折嗣倫堅定地說道:“我去那裡,給我百人。再讓南岸的兵過來,助你等戍守。”

折嗣倫指的是渡口西北方的山脈。

戍將目瞪口呆,道:“衙內,萬一賊軍攻來……”

“大帥遣使傳信,銀槍都四千餘騎已渡河北上,向西一路尋來。在河北,沒那麼危險的。大不了,我自向西遁去,勿憂。”折嗣倫斬釘截鐵地說道:“此番出兵,只得些苦勞,如何甘心?”

這話,其實才是折嗣倫真實的內心想法。

鐵騎軍使折嗣裕,是折家庶出,現在是什麼地位?

他這麼一個折氏嫡子,可比得上人家?

“衙內……”戍將也是折氏子弟,還待苦勸。

不過折嗣倫已經下定了決心,立刻點了百人,還帶了不少物事和僅有的十餘匹馬,匆匆往山那邊而去。

河南岸的三百守兵接到消息後,立刻渡河北上,與戍將手底下那兩百人匯合。

折家子弟兵,凝聚力當然很高。

作戰之時,相率遞箭,一起拼殺,同進同退。

五百人在北岸,大夥也不準備逃了,衙內都沒跑,你跑什麼跑?

郝振威興沖沖地騎在馬上,馮霸一臉不情願,外加猶疑。

身後是三千多步騎,隊列拉出去很遠,不過還算齊整。

他們已經遠遠看到渡口了。

郝振威、馮霸二人下令止步,開始整隊。

“停!”馮霸突然伸手攔住了正欲出動的大軍。

“爲何停下?”郝振威怒道。

“郝將軍。”馮霸難得真誠地看着郝振威,語氣嚴肅地說道:“你我二人,在汴軍中皆外將,無根無基。之前我所說並不是戲言,康延孝投奔汴州,東平郡王便只讓他從隊正做起。你我若盡失大軍,能從隊正做起都是好的,君豈不聞李讜、李重胤之事?”

李讜、李重胤二人,一爲騎將,一爲步將,與葛從週一樣,都是尚讓舊部。

投降朱全忠時,他倆地位高,兵馬也多,故有些驕橫。彼時全忠兵少,心中不喜,但表面故作大度,多有賞賜。

但現在如何?

去年攻李克用,鄧季筠被擒,諸路兵馬皆退,但其他人無事,二李卻被朱全忠斬了。

東平郡王,表面大度,內裡可不是什麼寬厚性子。

“二李被殺,這又如何?”郝振威心中一顫,不過還是耐着性子問道。

“你且看那邊山上。”馮霸指着渡口西北的那片山脈,有十餘面旗幟隱隱藏在其中,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

郝振威看了很久,也看出來了,不過還是有些猶豫。

“君再看那邊。”馮霸又指了指,道:“兵法雲‘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飛鳥不入林,定有伏兵。走獸驚駭奔出山林,定有兵行走山間,欲繞路迂迴我軍後方。”

“再看渡口。”馮霸越說越有信心,道:“兵法又云‘敵遠而挑者,欲人之進也’。”

渡口處,從南岸過來的守軍帶了幾匹馬,此時挑選了一些健勇之士,來回奔馳,並向這邊射箭,挑釁不休。

“我從軍十五年了,此知兵者所解。”馮霸看着郝振威,用總結性的語氣說道。

郝振威臉一黑。你從軍十五年便“知兵”,我還當過防禦使呢。

不過馮霸的話說得確實很有道理,他們輸不起。

邵賊打仗,一貫兵多,防護得滴水不漏,這麼一個重要渡口,怎可能不設重兵佈防?

狗賊,又想賺走我最後一點本錢!

吃了幾次虧的郝振威越想越氣,心中慶幸不已。

“退兵吧,再找渡口。”他有些不甘地說道。

“早該退兵了。”馮霸鬆了一口氣,道:“葛從周令我等渡河南下,言其父子二人會率軍走二崤山,從陝州南邊山裡出來,可到現在還未見到蹤影。憑什麼讓我等爲他火中取栗?”

郝振威點了點頭,二人約束部衆,悄然退走。

回軍的路上,氣氛有點壓抑,大夥都不願說話。

而就在此時,一支騎軍正在他們東面十餘里的地方向西快速行軍着。

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1248章 分裂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十六章 合圍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963章 南北衙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章 真理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六十二章 車第1113章 賣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五十章 果實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四十五章 慘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1212章 李遁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1032章 對進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十九章 邀請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十六章 突破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四章 掙扎第十三章 屈服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四章 根基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章 贈甲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963章 南北衙第四十三章 坑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五章 鄉村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
第三章 小日子(三)第1116章 千載難逢第1248章 分裂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1194章 機會難得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十六章 合圍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82章 納質否?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八章 緊鑼密鼓第963章 南北衙第十三章 心事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七章 麟州行(一)第七十六章 北上與北上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1297章 巡視第三十章 真理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六十二章 車第1113章 賣第十章 利益均沾第五十章 果實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四十五章 慘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1212章 李遁第1075章 我爲陛下賀第二十四章 對聊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五章 延、汝(給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1032章 對進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四章 必經之路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十九章 邀請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十六章 突破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四章 掙扎第十三章 屈服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四章 根基第五十四章 使者與構想第三章 議帥第四十九章 漢風唐韻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五章 贈甲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二十八章 難唸的經第二十章 一了百了第963章 南北衙第四十三章 坑第十一章 就很突然第八十三章 雙贏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四十四章 京東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三十六章 聲名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五章 鄉村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九十三章 俘虜與影響力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三十四章 穩健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