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天下之困

戍天曆34年這一整年時間,武飛還在南邊處於放置狀態;而大爻北邊經過一輪“宮廷爭鬥”後,趙誠重新獲取了昊國的兵馬控制權,浦娥也配合着趙誠拔出了小國主在軍中插入的人事,挫敗了這個小國主不切實際的妄圖。

現在昊國內已經不能叫小國主了,經過這幾年,這個國主是青少年了,也嘗試搞過一些小動作。但很遺憾的是,無論是國泰還是大爻,他這個國主都是不倫不類。

按照國泰傳統,是龍裔血脈最強的做當家人,浦娥能夠化龍,所以儘管龍裔們覺得浦娥偏向於本地人,但仍然是把浦娥當老姑母,畢竟萬一再一次失敗了,浦娥能帶他們走。並且,浦娥掌握龍血點化的術法,大部分龍裔是有那麼一點念想,渡過雷火風三劫激發自己的血脈,推動自己化龍。而國主?他的龍裔血脈甚至不如虞鯉爲武恆羽生的那幾個崽。

按照大爻的傳統來計較這個國主,的確得立他爲人君,但是他卻拿不出利益來收買投奔而來的爻人,爻的禮儀,律法,他都不屑一顧。只認準了自己是人君的名分。

然而爻人臣子們對“名分”的理解是,渴求名分,是要求君主給我們發祿給編制,不是君主給自己套上奴籍。

…朝堂和前線的…

34年武飛等兒子出生的這段時間,也是趙誠閒置的時間。昊國接手兵權的三位龍裔將軍在戰事進展上並不順,大爻北邊重新構建了以四邊爲主的防禦體系,這四邊將軍在穩住邊境,建立屬於自己的鎮守府後,和國泰打得有來有回。

一年中進行了三次大戰,昊國龍裔將領們:原本大爻十幾路大軍來,都被揍了一遍;現在我們只是接手“殘局”,應該是能打得好吧?

結果就是,三次進攻雖然次次都能陣戰勝利,渤地一線大爻三個藩鎮們同進同退,某方被打了,另一方就上前接應,確保敗退的爻軍能退回來。

渤地一線爻軍藩鎮們癩皮狗戰術,使得在對峙各個城池之間,只不過多了一些枯骨和路邊的石質戰獸殘骸。

冷兵器時期的進攻,若是無功而返,對於國力來說很傷;這意味着,不僅僅是消耗了大量人吃馬嚼的糧草,更要計算這些都是吏體系從農夫手中掠奪產生的損耗。這是掉人口的。

如果不能打贏,擄走足夠多的財富,這會使得國內原本就青黃不接的情況,再惡劣一個檔次。

上述還是在“全身而退”的情況下;事實上,由於大爻邊關將領們在默契下派出遊騎追擊,導致昊國部分部隊撤退時是倉皇離開,這就丟下了不少輜重,殺了不少馬匹。

昊國內三位龍裔在拿到兵權後是如此得意,但是碰了一鼻子灰後,現在也都把兵權給交了。

沙洲大營內,在趙誠重新接手全局戰役時,則是開始裁撤兵力了,讓大量兵丁回去墾拓,僅保留少數精銳骨幹。

浦娥感到趙誠對當下的局勢好似是悲觀,於是乎詢問:“當下該如何動棋?”

趙誠正在地圖上規劃線條,聽到詢問後,回了一句:“等,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必須守住待變纔有機會。”

浦娥:“守到什麼時候?”

趙誠停下了手上繩矩,緩緩道:“過去主掌大爻數十萬軍團的,是數百里外的爻君;而那時,君和將是相疑。所以現在,還得守到他們先犯錯誤。“

…視角來到千里之外…

天翅城,家族領地。此時外面淅瀝瀝的下着雨,歸家省親的武飛現在在看望家中人,——即南邊效力的武家子弟中,有兩個奴生子不小心殞命了。

武飛得回來進行撫卹,張羅儀仗隊吹敲打彈,風風光光兩位馬革裹屍武家子弟的神位迎入祠堂。並且在祠堂中,宣佈將他們遺孤擡入本宗中,入族學坐前三排,並且成年後有族田分配。

忙完了這些事情後,武飛看着北邊軍報,正在面前沙盤上覆刻軍事情況。

武飛在完整確定了大爻這一年來打的有來有回,沒有多大變化後,略微安心不少。

武飛純粹是因爲響應系統北方任務後,纔會這麼“憂國”。但凡是能躺在南邊,現在戍帝哪怕是再損失幾路大軍,自己都能一邊啃黃瓜一邊看。

武飛看得出來,大爻現在指揮體系變了,於是將北邊的四邊地盤,分開標註上了,所屬將軍的姓。因爲現在已經是藩鎮。

朝廷主管的幾十萬大軍,和藩鎮主管的幾十萬大軍是有差別的,尤其是在國土防禦戰中。

朝廷的幾十萬大軍如果不是進攻,而是防守的話,決策體系在帝都,決策從前線傳到帝都延遲太長,防守官僚會相互之間推卸責任,以至於處處防禦處處有漏洞。

數年前,趙誠這位昊天將軍就是利用這樣的“延遲”見縫插針,用佯攻刺激朝廷的神經,調動朝廷的大軍,製造出有利於自己的戰績。

但現在,朝廷顯然對前沿軍將失去了節制,形成了兵馬藩鎮。這些藩鎮將領自身就在前沿,決策鏈變短了,並且只在意自己核心城池,不再受到額外的干擾,即,某些城池被圍攻時,不會如同過往那樣,被朝廷嚴斥必須救援某部,各自守好各自的防區後,反而把局勢穩住了。

武飛:藩鎮掌握的城鎮是不好打的。守將可以大膽的運用本土人,不再是爲朝廷委任士大夫指派而操勞,能徹底和全城百姓同心同德。

當指揮體系內都是責任相關人,戰前就能積極嚴謹構建防禦物資,鼓動青壯出力修補工事。至少不會出現擂鼓震天,太守爲了展示自己寵辱不驚,還在喝酒作詩的荒唐之事。

但維持藩鎮的代價就是多地賦稅被佔用。武飛的目光,在以渤郡爲中心的昊國前沿和北方四鎮之間反覆比較。並根據戍天曆20年時,大爻各地稅賦的數據,進行了國力模擬,昊國並不比四邊軍鎮要充裕。

在目前藩鎮犯錯誤更少的情況下,昊國進攻所花費的物資是防守的三倍。

武飛:局勢對昊國是不利的,死磕下去是死路一條。但卻又能不以攻代守,因爲國力弱小的一方不保持進取策略,隨着時過境遷,內部利益派系們就會在“小田攢不過大田”的焦慮中一盤撒沙。即蜀漢後期的困境。

武飛凝視着北邊,昊天看起來是被控制住了,接下來似乎是北方藩鎮問題。

但隱隱的,武飛覺得“昊天龍族”似乎不會這麼容易就範。因爲其權力中心並沒有傳來大將軍等人事變動信息,這說明對面掌握戰爭策劃的操作仍然在。

武飛:如果我是北邊那個人(趙誠),會採取什麼樣的破局之策?

堡壘外的雨淅瀝瀝下着,一些苔蘚快速沿着磚開始生長。

…由冬轉春…

在北方草原上,這裡設置的邊塞軍帳中,浦娥對趙誠問道:“將軍欲在今時,用何良策?“ 趙誠在北邊畫了一條線說道:“換一條進軍路線,先徵北漠。“

浦娥:“北漠苦寒之地,征伐糜費頗多。”

趙誠:“平定漠北,我們才能繞過四邊,入境大爻。的確,初征是有所耗費,但若是困守燕渤兩地,不消五年,大昊人困馬乏,再想謀此策也無力爲之。(故現在這一策,趙城是得親自上手來操作。)

浦娥固然很相信趙誠的能力,出於擔憂還是問了一句:“如果我等征伐漠北之際,爻國仿照四邊,再設藩鎮阻止我軍入關,將軍當如何?

趙誠從容的在西境畫了幾個圈,說到:“如果爻國將西地也設爲藩鎮,我等就無需像今日一般“非攻不可”了,而是可以採用連橫之策,坐望大爻之內變局。“

浦娥愣了愣,好一會反應過來趙誠的意思,遂說道:“你是說大爻的那位對邊塞將軍有猜忌之心。“

趙誠聽到這,沒來由的有那麼一陣衰氣,感慨道:“古之名將幾人死於沙場?武安之功必爲君忌。”——趙誠看了看北邊,他自己不也是剛從君主的猜忌中走出來?若不是無他人能解當下困局,怎能重獲兵權?

……

大爻朝堂上,戍帝看着滿朝文武。正在進行另一波盤算。

隨着一年三次報捷,朝堂中已經從過去的“惶惶不安”“小題大做”,恢復成朝中諸公們“羅漢安坐”的狀態。

朝廷世家派系聒噪:“邊軍打了勝仗可以給予賞賜,但唯獨名與器不行!”只是朝中這幫自覺聰明的傢伙並不知道,現在賜予邊軍將領們財貨是多麼荒誕?

先前十五路大軍吞金獸一樣的情況,朝廷賴掉了不少補給賞賜,以至於大軍不得不在當地就食,朝廷此時賜予的那點財貨根本就是笑話。

定理:賜予財貨給將領,是隻在公家完全託底大軍後勤時才能激勵。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在20xx年,某人,就假設是你,你是航母指揮官,航母艦隊全部後勤補給由國家供應,上面給你一個億,你會很高興。敵國來犯,不與艦共存亡都對不起這一個億。但是政府某天不給艦隊錢了,得讓你自己拉資金贊助,而你能力出衆手腕靈活,下屬們進取心也非常強,麾下的暴力系統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整個江南最有錢的幾個省的贊助拉來了,搞定了艦隊補給,並且爲國爲民,擊潰東大洋上諸國艦隊,並且整個江南各地的執政官一定程度上都得看你面子才能上臺執政。

這時候上面突然發出橄欖枝,賞賜給你十個億。要求你繼續保持效忠,這時候你會選擇回答:()

a:滾,你誰啊,我不認識你!

b:嗚嗚嗚!太好了!我等的就是這一天,我的努力終於被認可了!

c:看不起誰呢?我要節制四海艦隊!請授予我澳洲牧,南洋大墾拓區總統領之位!請授南極洲爲我的采邑”

宣衝會選(c):要個名義,我打下來地盤只要自家人給自己合法性就行了,地方什麼,我洗過後給自家人發移民綠卡。至於外面蠻夷認不認,無所謂,我作爲節制四海艦隊的大將軍,以六代機爲先鋒,合成旅爲後盾,顛覆,不,是伐不臣,很合情合理吧。

…上面純屬戲說…

目前的大爻北方,各地官軍們要名和器。然而名和器的授予,就代表大爻內部新一輪政治勢力崛起。

朝堂上的話題中,對邊患的憂慮是減少了,卻對邊疆將士的賞賜,開始了反覆爭論。

注:不是每一個將軍都如同武飛這麼懂事,超過一定兌換值後,就不勞煩朝廷了。

在朝堂上,首先是西邊軍鎮勾結的朝中勢力率先發起了衝鋒。

臣啓奏:按照太祖定下的封侯制度,王杍靖鎮守沙洲勞苦功高應當晉爵爲公大夫。隨着一位士子率先發言,引起了朝堂上紛紛議論。

大爻爵位是稀缺,越到上面爵位對應是列侯封地,所以這些爵位的數額只能是少於禮制規定數額,不能超過的。戍帝以及先帝,在這幾十年內不斷“精簡幹部”,已經是奪了大約先前三分之一的列侯之位。

眼下,朝堂之上的諸公先祖,當年要麼是戰功赫赫,亦或是有着治國之功。眼下面對新擠進階層的“後輩”,都是指指點點評判。

在紛紛攘攘吵鬧聲中,戍帝看着這些名臣,宛如看着一羣豬狗。

這幫臣子們只看到“爵位的排序”,沒有看到北邊的兵馬三成已經不受國家控制,且鯨吞朝廷的賦稅,國勢艱難。

……

在退朝後,戍帝擺駕朝着兌宮走去。

在宮殿門口,兩隻白虎鎮獸正在相互打鬧,脖子上掛着鈴鐺框框作響。而在戍帝車馬到達後,這兩貨意識到了什麼,連忙立刻跑到宮殿門口石臺上乖乖蹲好。

戍帝走上前來,兩隻白虎交互相對,在宮門前,一把把刀劍從地面上彈射出來,裝模作樣形成了一個阻攔結界,戍帝冷哼一聲:“平日什麼樣子,我在中宮都看得到。“

兩隻白虎低下了腦袋,地面上刀劍立刻縮回地下。

隨後兌宮大門打開了。兌屬金,屬殺伐,所以也是神都武庫所在,戍帝走進了這裡,這裡面是一個山河圖,只不過這個山河圖上是是一束束刀光劍影。

數千年來,四方上供的靈木以及玉石寶礦,除了修復殿宇,就是製作兵器。而製作的兵器,九成是封存在各處山川武庫中鎮壓,例如武撼巒是天翅城外的山丘上的金牛就是這一種。

而解禁的律令就放在兌宮。

戍帝看着兌宮內山河社稷圖上浮現的一縷縷刀兵氣息,他捏着這一縷縷刀兵氣息,想要拔出來(開放更多武庫),但想了想又放了回去。

固然放出武庫可以讓朝廷繼續增加大軍,但現在缺的並不是兵丁啊。

戍帝蹲坐在北方山河前看着局面,他拿起了一塊白玉轉動着爻算一番,隨着白玉破碎。

他猛然抓住面前散落的爻算之力,拉動着山河圖上的線條,微微一拽,然後他扭頭朝着南方看過去,一縷火紅色隨着自己抓拽而動,而這縷火紅色正在朝北而來。

第78章 進取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01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78章 進取第6章 守營第81章 蚩尤兵?第81章 蚩尤兵?第47章 勇與智第110章 入京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22章 藏武於民第2章 兵家傳承第84章 行如風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39章 審訊戰俘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73章 離火現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110章 入京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88章 論功第30章 跟腳紮實第74章 邊界勘定第108章 與流民同行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74章 邊界勘定第90章 拉鋸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49章 四月同天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66章 邪道行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25章 離火第24章 一切的預備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69章 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第81章 蚩尤兵?第90章 拉鋸第54章 向南方略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4章 對待異族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46章 選材第33章 節節阻擊第27章 出關,回關。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86章 趁其不備第5章 探路,殺伐第21章 紮根第25章 離火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12章 操心之責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68章 王業不偏安。第89章 浱水之戰。第54章 向南方略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4章 攻他山之玉第3章 龍蛇將起第74章 邊界勘定第34章 城拒黑潮第12章 操心之責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101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74章 邊界勘定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6章 守營第6章 守營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55章 “兵家”斷檔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91章 邪妄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14章 攻他山之玉第25章 離火第95章 選賢歸南第94章 戡亂成功第14章 攻他山之玉第6章 守營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90章 拉鋸第9章 星光下奔跑
第78章 進取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01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109章 瞪誰,誰懷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78章 進取第6章 守營第81章 蚩尤兵?第81章 蚩尤兵?第47章 勇與智第110章 入京第104章 天下之困第22章 藏武於民第2章 兵家傳承第84章 行如風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39章 審訊戰俘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73章 離火現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110章 入京第20章 挑燈寫作業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88章 論功第30章 跟腳紮實第74章 邊界勘定第108章 與流民同行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74章 邊界勘定第90章 拉鋸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49章 四月同天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66章 邪道行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25章 離火第24章 一切的預備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69章 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第81章 蚩尤兵?第90章 拉鋸第54章 向南方略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4章 對待異族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46章 選材第33章 節節阻擊第27章 出關,回關。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86章 趁其不備第5章 探路,殺伐第21章 紮根第25章 離火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12章 操心之責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68章 王業不偏安。第89章 浱水之戰。第54章 向南方略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4章 攻他山之玉第3章 龍蛇將起第74章 邊界勘定第34章 城拒黑潮第12章 操心之責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97章 耕戰,文官體系的血酬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92章 雍水伏擊戰第101章 一切爲了穩定。第74章 邊界勘定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6章 守營第6章 守營第42章 家中餘,供遠行第10章 雍雞關的金磚宴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55章 “兵家”斷檔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91章 邪妄第111章 孑然一身的武飛,重開戰場的趙誠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14章 攻他山之玉第25章 離火第95章 選賢歸南第94章 戡亂成功第14章 攻他山之玉第6章 守營第51章 收穫滿滿的出關第90章 拉鋸第9章 星光下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