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

王洪被太學生圍住,怒火攻心,加上羞憤惶恐,居然從馬車上摔下來,傷到了腦子……這幫太學生一鬨而散,沒人敢留下來。

過了好一會兒,王家僕人才仗着膽子出來,把王洪擡了回去。

結果到了後半夜,人就沒了。

國子監祭酒位列小九卿之一,在朝堂上也算是個人物了。

他這一死,屬實如朱高熾所講,比他活了大半輩子的動靜都大!

眼下唯一笑得出來的人,就是戶部尚書夏原吉。

他萬分慶幸,自己算是跑出來了。

離開了是非圈子,不用擔驚受怕,終於可以安心看戲了。老夏特別囑咐手下人,一定要及時給他送邸報,一點不許馬虎。

夏原吉很想瞧瞧,蹇義這幫人如何脫身!

畢竟這麼大的事情,可不是好玩的。

“蹇天官,王洪這一死,簡直跟天塌了一般。”朱高熾悲聲悽慘,衝着在場重臣訴苦。

如今尚在應天的,有資格坐在武英殿議事的,首推吏部天官蹇義、其次就是通政使解縉,此外還有工部尚書雒僉,左都御史呂震,兵部尚書劉儁,翰林學士楊士奇等人。

這幾位全都面面相覷,苦着一張臉,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朱高熾苦兮兮的,“我受父皇旨意,監國留守,結果應天除了這麼大的事情,朝廷重臣,死得稀裡糊塗,如何跟父皇交代?我只有立刻上書,請求父皇降罪,不管有什麼結果,我都一肩抗起,絕不連累大家……你們都是大明的棟樑之材,無論如何,也不能牽連到你們。”

面對義薄雲天的太子殿下,在場衆人都哭了,殿下真是個好人,但是此事絕對不能這麼幹。

你要是這麼幹,我們大傢伙都完了!

蹇義思量道:“殿下,王洪連日奔波,操勞過度,暴病而死,也算不得意外。”

蹇義發話,衆人紛紛點頭,暗暗稱讚,天官高見!

無論如何,也不能像朱高熾那樣,上報王洪的死因……道理很簡單,一位朝廷重臣,稀裡糊塗死了,捅到天子那裡,就必須徹查。

而一旦查下來,會牽連出什麼事情,那就不好說了。

畢竟有洪武朝的四大案作爲前車之鑑,就算打個折扣,一下子殺百八十人,也是情理之中,絲毫不要意外,絕對的血流成河,人頭滾滾。

所以王洪的死因必須是暴病而死,不能有其他別的說法。

解縉也道:“殿下,臣也聽說過,王祭酒早年就有疾病,如今他不辭勞苦,憂心國事。突然仙逝,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臣斗膽建議,要追贈王洪爲禮部尚書,恩蔭家人,在他的老家建立祠堂祭祀。”

朱高熾沉吟一下,隨即道:“死者爲大,恩賞王家,無有不可。只是我尚存疑惑,京城鬧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父皇那邊不可能不知道。而且王洪向太學生承諾,不派人北上。這事情幾百太學生都聽到,斷然做不了假。”

寥寥幾句話,又把人拉回了現實。

朱棣管應天要人,太學生鬧事,國子監祭酒突然暴斃……怎麼辦吧?

伱說這裡面沒有鬼,傻子纔信?

莫非是太子殿下不願意遵旨,搞出了的這麼一出?

又或者是朝臣欺負天子沒在京城,鼓動太學生鬧事?

那個王洪到底是聽了誰的唆使,去見太學生的?

又是因爲什麼,突然喪命?

……

這一連串的破爛事,根本經不起追究。

一旦朱棣降旨追查,武英殿的諸公,誰掉腦袋都不好說。

所以蹇義和解縉都主張不要在王洪之死上面做文章。

咱們把握不住,別自己找死。

可問題是王洪沒事,誰要替京城的亂子負責?

還有,陛下要人,又該怎麼辦?

大傢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了最後,呂震開口了。

畢竟作爲朱高熾的心腹,他不能眼瞧着太子殿下爲難。

而且這事也不復雜,就是需要點破窗戶紙。

“殿下,還有諸公,太學生拒絕北上在先,辜負天子,又圍攻師長,激怒王大人,致使他憂憤而死。此事無論如何,都要國子監生負責。”

蹇義略沉吟,就說道:“呂尚書所言極是,只是要讓誰來負責,又要誰來徹查?查出來的結果,如何能夠服衆……這些事你可都想過?”

呂震低着頭,沉吟良久,緩緩道:“蹇天官,還要查嗎?”

要查嗎?

國子監裡面,有大批的廕監,比如蹇義的兒子就在其中,其他人也不例外。另外那些考入國子監的,也是一方翹楚,他們的家族多半也是地方大戶,和士林名流,沾親帶故。

一旦徹查,究竟要查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結束?

前面徐景昌弄得尼山鴻儒會,已經讓讀書人風聲鶴唳了。

真要是查起來,一樣是人頭滾滾,肯定會傷損士林元氣的。

劉儁是個憨憨,他還沒有領悟呂震的意思,不由得問道:“不查如何定罪?”

呂震呵呵道:“劉尚書,這個罪,是所有太學生的!”

“啊!”

劉儁大驚失色,不由得看向其他人,卻發現大傢伙似乎早有準備,就該是如此。

這個黑鍋太大了,只能讓國子監一起來背。

“那要是如此,怕是要廢了國子監啊!”

劉儁的聲音不高,但是在場衆人,無不駭然心驚。

國子監可是個有着悠久歷史的衙門,歷代因循,豈能輕易廢掉?

解縉斟酌道:“是不是可以遣散這些生員,把他們趕回原籍?”

蹇義心中所動,看了看朱高熾。

這位太子殿下思忖片刻道:“可以將他們發回原籍,只是接下來要招募何人進入國子監?”

朱高熾挺了挺腰身,看着在場諸公。

“這些太學生不願意北上,接下來的監生,怎麼也該願意爲國分憂,能夠不避艱險,北上報國吧?”

光是驅逐了這一批監生,重新再招募一批,如果還是換湯不換藥,全都一個樣,又有什麼用?

朱棣那裡也沒法交代。

所以國子監的改革勢在必行。

衆人面面相覷,心中陰雲翻滾,不寒而慄……在長久沉默之後,還是解縉開口了。

“殿下,所有監生,應該有真才實學,且能不避艱險,有志報國。依臣之見,應該多從貧家子弟之中挑選。”

朱高熾點頭,“這話對,要能吃苦,願意吃苦……還有嗎?”

解縉又道:“還有就是所學內容,陛下讓人北上,是要能辦實事的。因此最好精通算學,瞭解實務,不是一般的書呆子。”

朱高熾又是頻頻點頭,“解學士說得極對,眼下的太學光是讀四書五經,只是做八股文章,說是砥礪學問,磨礪人品,結果卻是違抗旨意,欺師滅祖……足見他們品行堪憂啊!”

大傢伙一陣唏噓,有心反駁,也是無話可說。

實在是這些太學生太丟人了,根本是無藥可救。

朱高熾見衆人沒有什麼話說,他突然笑了,“我方纔想了想,按照解學士所講,其實也不用麻煩了,有一所學堂正合適。”

朱高熾看向衆人,“要不咱們上書父皇,把天下第一學堂改成太學,大家以爲如何?”

不如何!

在場所有人都瞪圓了眼珠子,哪怕是蹇義,他都沒法淡定。

有些事咱們能商量,可有些事斷然不能商量啊!

徐景昌鼓搗的學堂,倒是個什麼玩意,不需要多說。

當初想獲得朝廷承認,都鬧了很大動靜。

現在還要蹬鼻子上臉,把他們變成大明最高學府,哪有這樣的道理?

“殿下,國子監屬實需要整頓,但若是草草將一個蒙學變成太學,屬實說不過去。更何況太學匯聚天下英傑,斷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取代的。”蹇義很認真說道。

朱高熾察言觀色,發現其餘重臣也都是這個意思,哪怕是解縉,也反對這種直接升格的做法。

朱高熾笑道:“我就是這麼一說,大傢伙不必在意。咱們還是仔細商議一下,到底要如何料理王洪的後事,如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朱高熾沒有繼續往下說……只不過按照規矩,武英殿議事,需要將內容如實呈給朱棣。

只是誰都知道,不管多高的水平,也不可能完美還原現場,每一次的記錄,都會有側重取捨……當然了,這可不是要欺君罔上,更不是官吏疏忽,只是人力的上限,無奈而已。

這一次武英殿議事,就是胡儼負責記錄。

隨後快馬加鞭,送到了北平。

朱棣粗略瀏覽,他的目光完全被不起眼的幾句話吸引了……

“徐景昌,你說把你的學堂升格成太學,你意下如何?”

徐景昌忙道:“陛下,那個學堂臣是最早的發起人,但如今已經和臣沒多大關係了。”

朱棣翻了翻眼皮,笑道:“那你覺得這所學堂能不能取代太學呢?”

“不能!”徐景昌老實道:“太學是大明的太學,那個學堂的生員來源太窄,不足以代表大明。”

朱棣想了想,笑道:“這有什麼難的?從各地多招募學生即可。對了,就從北平開始,你去操辦吧!”

徐景昌領旨下去……只剩下朱棣一個人,他的臉上露出了止不住的笑容。

“敢朝着國子監下手,當真是朕的兒子!”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
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