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

徐景昌按住了丘福,也就按住了最大的變數,接下來的三法司會審,也就沒有太多懸念了。

陳瑛還想頑抗一下,但是出乎所有人預料,吏部尚書蹇義親自駕臨刑部

大傢伙都懵了,明明是三司會審,怎麼吏部也摻和進來?

蹇義笑容可掬,“這是陛下登基以來,第一次三司會審,身爲吏部,自然要記錄下來,作爲參考。大傢伙不必管我,只要一張條案即可。”

他說一張條案,可誰敢怠慢天官大人?

立刻給蹇義準備了一張桌子,挑了個合適的位置。

這位剛坐下,戶部尚書夏原吉也來了。

“是這樣的,連年戰亂,人口逃跑,黃冊形同虛設,好些地方要重新編戶齊民,尤其是失散婦孺,要儘快送回家裡。”

他也有足夠的理由。

隨後兵部尚書茹瑺也來了,他就更理直氣壯了,涉及到了軍營,他這個尚書大人不能不管……

弄來弄去,一個三司會審,六部九卿,除了通政使徐景昌沒來,其餘全都到了。

山一般的壓力,全都落在了陳瑛身上,他向四周看去,漢王殿下沒來,淇國公丘福沒來,他一個人,面對這麼多朝堂重臣。

給陳瑛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指鹿爲馬。

不到一天時間,案子就查清楚了。

百戶王欽搶奪了盛庸麾下將士的妻子,盛庸幫助討回,理所當然。王欽懷恨在心,誣告盛庸,這才引出了三司會審。

而王欽惶恐,竟然在會審之前,畏罪潛逃,不知所蹤。

三司經過協商之後,決定下令抓捕王欽,同時勒令軍中,釋放抓捕的婦人,不得擾民。

結論交了上去,朱棣看過之後,十分認可。

“去把歷城侯盛將軍請來。”

不多時,歷城侯盛庸到了皇宮,離着老遠,他就撲在地上,磕頭作響。

“罪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棣哈哈大笑,主動過來,拉起了盛庸,打量一下老將軍,發現他皺紋深邃,面容憔悴,便笑道:“過去的事情不要說了,你忠心大明,沒有錯。就猶如俺那侄子一樣,都是被奸佞矇蔽了。如今奸佞已經伏法,將軍可願意爲大明效力?”

“願意,罪臣願意。”盛庸乾脆答道:“臣老邁昏聵,對抗王師,自取其辱。陛下寬宏,能饒過罪臣,罪臣願效犬馬之勞。”

朱棣大喜,“很好,俺記得你受封歷城侯,這位爵位不變。但你好像還有個平燕將軍的銜?”

盛庸嚇得慌忙跪倒,“老臣死罪,死罪!”

朱棣又笑了,“朕給你改一個吧,就叫明威將軍,如何?”

“臣叩謝陛下天恩!”盛庸當真是激動不已,匍匐地上,砰砰磕頭。

他本以爲自己死路一條,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倖免於難。結果朱棣不但沒殺,爵位還保留了,又給他封了個明威將軍的頭銜,大明之威,陛下當真是厚愛。

“老臣如今終於知道陛下的帝王胸懷,屬實囊括九州,恩澤四海,老臣肝腦塗地,也要報答天恩。”盛庸感動地稀里嘩啦。

朱棣又勉勵他兩句,這才讓盛庸下去。

隨後朱棣傳旨,將尚在大牢的平安等六位將領釋放出來。暫時歸家安居,等候任用。

除此之外,朱棣還單獨降旨,徐輝祖雖然冥頑不靈,但念在一片愚忠,又是中山王之後,手握免死金牌,因此赦免死罪,勒令前往中山王墓地前,

結廬守孝,反躬自省。

“公子,國公總算從死牢出來了,國公活了!”徐義獨眼落淚,心中頗爲感慨。他見徐景昌入朝爲官,又遲遲沒有徐輝祖的動靜,還當他薄涼寡恩,不願意爲伯父求情。

可徐義沒有料到,盛庸這案子一弄,竟然讓徐輝祖死裡逃生,其中的關節他是想不明白,但是想來,公子一定是出了大力氣。

徐景昌心裡頭清楚,朱棣藉着盛庸一案,拉攏了原來的建文麾下武將,也順便收攏了淮西勳貴的舊部。

釋放徐輝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用不着太過激動。

“徐義,我讓你準備的棚子,還有鍋碗瓢盆一類的東西,可備好了?”

徐義怔了下,忙道:“都備好了,用不用去接國公……”

“接他幹什麼?”徐景昌道:“他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傳我的話,家裡頭不要隨便派人過去。”

徐義一陣錯愕,還是乖乖點頭了。

哪怕徐輝祖活了,徐家說了算的也是徐景昌了。

徐義乖乖下去傳令。

徐景昌默默盤算,伯父沒事了,盛庸也沒事了,自己用王欽的口供,引而不發,震懾了丘福,不動聲色做到了這一點,確實可以欣慰一下。

要不去釣釣魚,舒緩一下心情……他抓起魚竿,正要往外面走,這時候徐義又突然跑了過來。

“陛下來了,陛下和姚少師一起來了。”

朱棣怎麼又來了?

他只能放下魚竿,把朱棣接了進來。

一見面朱棣就黑着臉道:“徐景昌,你知罪嗎?”

徐景昌微微一怔,“陛下,臣,臣有什麼罪?”

“什麼罪?你還敢問朕?朕問你,你把王欽的口供弄哪去了?爲什麼朕沒有看到?”朱棣氣哼哼道:“你可別說你沒抓到王欽。”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看了眼旁邊不動聲色的老和尚,抵賴肯定沒用了。

“陛下,臣把口供給了淇國公丘福。”徐景昌坦然道。

朱棣呵呵冷笑,“很好,你承認就好。自古以來,最大的惡就是結黨營私,互相勾結,你替丘福隱匿罪行,該當何罪?”

徐景昌略微一愣,立刻道:“陛下,臣冤枉啊,臣也是體察聖意,不想在這個靖難剛剛成功的當口,重罰有功之臣,引起朝局大亂。以陛下之睿智,應該明白臣的一片苦心。如今保住了歷城侯,又敲打了一些人的氣焰,兩全其美,臣只有功勞,沒有過錯。”

朱棣被說得一陣語塞,確實,這個結果是朱棣最希望的。

旁邊的姚廣孝輕咳道:“徐通政,有句話叫拙黜之恩,皆出自上。此事無論如何,也應該是陛下親自決斷,你卻越過陛下,和淇國公私相授受,你連這種事情都幹得出來,老衲真不知道以後你會幹出什麼來。”

徐景昌氣得不行,我那些肘子、排骨,還有那一罈子葡萄酒,就換你老禿驢落井下石?

шшш⊙ ⓣⓣⓚⓐⓝ⊙ ¢o

“陛下,捉拿王欽的主意是姚少師給我出的,讓我去找淇國公也是他告訴的,臣什麼都不知道。”

姚廣孝聽到這話,忍不住哈哈大笑,“少侯爺,你可真是個小無賴,老衲是讓你留心淇國公府邸,至於別的,老衲可沒說過。你現在要誣陷老衲,也要白紙黑字,拿出證據才行。”

沒有白紙黑字,說什麼都不頂用。

徐景昌咬了咬牙,“姚少師,你當我就沒留一手?口供雖然給了淇國公,但王欽這人還在我手上,現在就可以交給陛下,讓陛下審訊,到時候淇國公犯了多大的罪,也就清楚明白了。”

朱棣沉吟片刻道:“把王欽交給朕,只是此事往後不要再提起了。當下最緊要的還是休養生息,填補國庫虧空。你身爲通政使,不許偷奸耍滑,給俺老老實實幹活,把你的聰明勁兒用在正途上面。”

朱棣交代完,就讓人押着王欽,匆匆離去,彷彿過來問罪,就是要這個人似的。

徐景昌想了半晌,隱約知道朱棣的心思,奈何插不上手。

索性到了第二天,去了通政使司,徐景昌就把吳山叫來,吩咐了幾句,吳山當即瞪大眼珠子。

“這麼幹怕是不妥吧?”

徐景昌呵呵一笑,“有什麼不妥?陛下讓各部衙門認真做事,咱們秉持聖意,理所當然。就算有事情了,那也是我扛着,你怕什麼?”

吳山點了點頭,心說既然你扛着,那我還怕什麼?

轉過天,其他各部往通政使司送奏疏題本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張張紙條,貼在他們堆放奏疏的地方。

上面還有字……吏部上呈公務十二件,御批十一件,落實三件。戶部上呈公務二十一件,全數御批,落實五件。兵部上呈公務七件,御批五件,一件未曾落實……

看到這上面的文字,前來送奏疏的官吏都瞪大了眼睛,你們通政司什麼意思?你們怎麼敢把各部事務公然貼出來?

誰給你們的膽子?

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
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三十章 姑姑救命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六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三百零三章 養豬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二百七十章 八大稅區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八十五章 大戶們的改稻爲桑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