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

“出事了,出大事了!”

兵部尚書方賓一到吏部,就大吵大嚷,急赤白臉,他剛剛接到了一份旨意,要求安排兵馬,灑掃皇宮,準備迎接各界百姓入宮,和天子暢聊國務。

“蹇天官,夏尚書,還有你們幾位,我記得明明是去通政司聊,怎麼變成了皇宮?”

正在他詢問的時候,太子朱高熾也從外面來了,方賓立刻道:“太子殿下,這事到底爲什麼?好幾百民衆,亂哄哄的進了皇宮,萬一出了什麼差錯,那可怎麼辦?根本沒法收拾啊!我看這事還是不辦爲妙。”

朱高熾也是一臉的無奈,“父皇的脾氣你們也知道,爲了這事,還跟定國公吵了起來,現在定國公被勒令閉門反思呢!”

蹇義一怔,忙問道:“爲了什麼啊?”

朱高熾嘆了口氣,就跟大傢伙說了。

這破事起源那一盒金丹……徐景昌處理了老道士,讓他去掃了大街。

可是相應的,給朱棣獻上金丹的陳瑛,被錦衣衛弄到了京城,皇帝陛下勒令陳瑛,按照自己的說法,服食丹藥。

七七四十九天,陳大人給朱棣當了小白鼠,然後……死了!

據說死的那天可慘了,陳瑛在地上滾來滾去,還用手摳腹部,最後肚臍破裂,內臟流出,腸穿肚爛,七竅流血而死……

陳瑛這人,算是公認的酷吏,追查建文餘黨的時候,不遺餘力,衝在最前面,算是朱棣手上的一口利刃。

但是隨着徐景昌的崛起,重新整理道統,替朱棣把靖難這個最大的問題彌補上了,這樣一來,陳瑛的用處就不大了。

這傢伙也是很清楚,有徐景昌在,就不會允許他返回應天……所以他才把矛頭對準徐景昌,想要暗算他。

只是天變之說不但沒有危害到徐景昌,還促成了變革的深入。

陳瑛是越發惶恐不安,因爲他很清楚,徐景昌可不是什麼好人,他的報復很快就會來到……而爲了救命,他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

很湊巧他又在江西,道家影響深厚,他就鼓搗了金丹,想着朱棣身爲皇帝,哪個天子不想着長生不死,秦皇漢武,都不能免俗。

到了朱棣這裡,也肯定逃不掉。

只要天子想修個長生,而自己又是唯一能支持他修煉的大臣……毫無疑問,他不但能躲過徐景昌的算計,還能更進一步。

至於別的,陳瑛是不在乎的。

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就是這類酷吏的特色。

他們甚至不在乎生死,只求權傾朝野。

奈何他遇到了徐景昌,這位也不勸阻朱棣,也不說什麼修道的害處……鬼知道這次是不是真的,咱讓陳大人替天子試藥,這沒說的吧!

然後陳瑛即不出意外地掛了,死得不光悽慘,而是還憋屈。

一肚子壞水沒地方用,甚至想要拼個驚天動地都做不到。

“諸公,陳瑛這一死,父皇想了很多,也跟我們說了很多……他以爲天道渺遠,縱然有,也只能敬而遠之。重修官學,放棄天命之說,勵精圖治,宵衣旰食,這纔是正道。”

蹇義慌忙道:“殿下,陛下能有如此見識,便是勝過了許多聖君明主,實在是大明朝之福。”

夏原吉也道:“確實,古往今來,太多雄主一開始尚且能以國事爲重,勵精圖治。但是年歲漸長之後,便貪圖享樂,甚至希圖長生,把天下弄得亂七八糟。唯有我太祖皇帝,自始至終,不改愛民之心,三十年如一日,實在是歷代帝王之最。如今陛下能有這般想法,我大明兩代聖主,真是冠絕歷代,盛世可期!”

朝臣們齊聲讚歎,朱高熾也點頭。

老爹能這麼想,確實是好事,大大的好事。

只是凡事不能好過頭了,徐景昌跟朱棣唸叨,他要邀請三教九流,各界代表,齊集通政司,縱論得失,給朝廷提出意見。

這本是個尋常舉動,通政司就能辦。

可朱棣突然來了興趣,也想把老百姓請到宮裡,他要親自面談。

徐景昌就跟他說,時間緊迫,事情複雜,操辦起來不方便……哪知道朱棣根本不聽,直接要求在宮裡招待百姓。

徐景昌退而求其次,建議只是在奉天門和百姓說幾句,哪知道朱棣堅決反對。

那麼居高臨下能談什麼?

要安排就在宮裡,由朕親自招待,跟大傢伙邊吃邊聊,這樣才能敞開心胸,聽到有用的真話。

徐景昌和朱棣爭了幾次都不管用,還讓朱棣下令,回家反思……你不許朕見百姓,就是想隔絕內外。

這個罪名可是不小,徐景昌也扛不住,乖乖在府裡待着了。

現在朱棣就要見百姓,在宮裡辦筵席。

旨意也下來了,就看大傢伙怎麼辦吧!

夏原吉滿臉苦澀,“這事情按理說應該是定國公操辦,通政司主持。”

朱高熾直接呵呵:“我也想啊,奈何定國公被下了禁足令,總不能違背旨意吧?”

在場諸公互相看了看,怎麼聽着有點不對勁兒?

姓徐的可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他能跟天子爭吵,吵到了被關在家裡,怎麼都說不通……沒準就是這小子故意的,想要避開這個破事。

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徐景昌就是這麼個玩意。

只是他想跑,沒有這個道理!

蹇義果斷說道:“既然通政司不方便,那就讓禮部來主持吧,這也是禮部正常的職責所在。”

蹇義把目光看向了黃觀。

黃觀眉頭微皺,不由自主道:“禮部或可以接下來,只是這事該用什麼名目?讓百姓進宮,又該讓老百姓看什麼?這些事情可不是小小的禮部能說了算的。”

夏原吉笑道:“這事也不難,就是陛下垂青,愛惜百姓,邀請三教九流,進宮赴宴,共賀聖朝……大傢伙吃一頓飯,而後賞賜些東西,就跟經筵一樣,不也挺好的。”

朱高熾慌忙擺手,“不是這樣的,父皇特別交代,要讓百姓領略宮中風光,還要真心聽百姓的意見,全都記下來。”

這回羣臣面面相覷,聽起來貌似很簡單,可是這個事禁不住仔細推敲,越想越覺得大有深意。

“殿下,伱說是讓百姓看宮中的富麗堂皇,還是氣象威嚴?”黃觀認真問道。

朱高熾無奈道:“我只怕讓百姓看過之後,會有人建議天子節儉,不要浪費民力。”

這麼一說,大傢伙瞬間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了。

別說是皇宮了,就算是其他衙門,也會有麻煩的。

“殿下,深宮九重,爲的是天家威嚴,如果讓百姓隨便觀看,只怕會動搖朝廷威信,還是想辦法勸諫陛下吧。”蹇義說道。

朱高熾苦兮兮道:“我是想勸諫父皇,但是你們也清楚,要是聽勸,那就不是永樂天子了。我只能盡力而爲,但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屬實,朱高熾是真的勸不住朱棣。

他越是勸,朱棣就越來勁兒,甚至還下旨,要邀請三千人入宮。

朕辦事,向來就要個驚天動地。

朱棣這邊毫不客氣,朝臣這邊,又疲於應付,招架不住……一向主意最多的徐景昌,還在家裡頭釣魚。

當真是雞飛狗跳,亂做了一團。

蹇義和夏原吉不得不又找到了黃觀,沒有別的,還是去問問你女婿吧,看看怎麼辦才行?

“就這樣了,現在大傢伙都等着聽你的意思。”

黃觀端着茶杯,淡淡說道。

徐景昌滿臉苦笑,“岳父,實不相瞞,這事我沒法說,也不能說,您總不想您閨女守寡吧?”

又來了!

黃觀一瞪眼珠子,“我說定國公,這是多大的事情?你別動不動就嚇唬人啊?”

徐景昌翻了翻白眼,“既然您不怕,我就說兩句……天子無心的文章是您寫的吧?”

黃觀點頭,“沒錯啊,你也出主意了,這算是咱們翁婿合作的。”

徐景昌道:“可別,這就是您的,跟我一文錢的關係都沒有……我再請教您老,過去天子是受命於天,如今皇帝是秉承萬民之意,對吧?”

“對啊!這事情早在當初辯論殿興有福的時候,就已經說清楚了。”

徐景昌又道:“既然如此,過去修建皇宮,爲了彰顯天家威嚴,帝王氣象,是不遺餘力。現在道理變了,又該給百姓看什麼?”

“這個……”黃觀猛地一拍大腿,怪不得大傢伙覺得這事麻煩呢。這和以往絕對不一樣,但不一樣在哪裡,又說不清楚。

現在徐景昌一語道破了。

“岳父大人,這裡面還有一層,就拿宮中那麼多宦官來說。放在過去,爲了伺候天子,理所當然,沒什麼好說的。可是到了現在,又該怎麼辦?陛下是萬民的化身,難道陛下能逼着百姓子弟給自己一刀?”

黃觀徹徹底底變了臉色……這事當真是要命了!

“徐景昌,你跟我說,你是不是早就察覺了,所以才故意觸怒陛下,想要躲開的?”

徐景昌也是無奈攤手,“岳父,這也不能怪我,我也是爲了進一步坐實民意。你說了,不能拿天命約束天子,就只能靠着民意……我先是做了民意考評,然後又邀請百姓過來談話,就是想把這個解釋權捏在通政司,放在我的手裡。”

“然後陛下看上了?從你手裡搶來了?”黃觀反問道。

徐景昌點了點頭。

黃觀又思索了一下,“怪不得陛下這麼上心,他定是覺得你小子鼓搗的事情,裡面必有文章,他一定要搶過去……只是陛下沒想到,搶到了手裡,卻要和百姓交代,又恰逢永樂大典頒行,新的官學確立……不對!”

黃觀說到這裡,猛地站起,死死盯着徐景昌,猛地按住他的肩膀,雙眼緊盯着徐景昌。

“你跟我說,你是不是故意給陛下挖個坑?這是你有心算計陛下才幹出來的?”

徐景昌臉色驟變,“岳父大人,你可要謹言慎行啊,你這麼胡說八道,可是會斷送了小婿的,我怎麼會有欺君罔上的心思?我可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將,忠心不二啊!”

黃觀纔不信呢,他現在越發想通了,徐景昌這傢伙,從觀測天象開始,就處心積慮,挖下了一個大坑。

這也涉及到了新的官學最核心的東西,要怎麼落實?

你說沒有天命,天子以百姓之心爲心。

那好啊!

你該怎麼做?

天下人都看着呢!

過去天子的邏輯,是敬天法祖愛民。

現在好了,要把愛民放在第一位。

既然如此,該怎麼愛護百姓?

皇宮奢侈一點,說得過去,爲了國家威儀,沒有什麼。

可是弄了那麼多的宦官,又算什麼?

推而廣之,當從天子變成百姓的皇帝,需要改的東西,可不只是幾個字而已。

哪怕黃觀撰寫文章,有所估計,但也沒有想到,居然會牽連這麼大……

“你可是給大傢伙挖了大坑啊!”

徐景昌也面色凝重,正要說什麼,黃觀擺手,攔住了他。

“你不要說了……這事情有你在,還有最後的迴旋餘地,要是你出來說話,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黃觀正色,隨即告辭,轉過天,他就去見了朱高熾。

黃觀和朱高熾暢談了兩個多時辰,出來的時候,朱高熾送黃觀出來。

隨後朱高熾又找了老三朱高燧,兄弟倆沒說多少話,朱高燧就點頭支持,“隨便,你不用問我的。”

朱高熾怔了怔,朱高燧笑道:“反正我也當不上皇帝,未來帝位是你的,你願意吃虧,我爲什麼攔着?”

這理由簡直不能更充分了,“老二還在袁州,我去見見母后,把事情跟她說了。”

朱高燧想了想,而後才道:“大哥,這事母后能答應嗎?我,我是說真的辦成了,對咱們有什麼好處啊?”

“咱們?你指的天家?”

朱高燧點頭,“沒錯,就是天家。”

朱高熾意味深長道:“如果做成了,能讓朱家千秋萬代,你說有沒有好處?”

朱高熾跟徐皇后聊了很久,想要做通母后的工作,並不容易,朱高熾花了很多功夫,終於勉強讓徐皇后同意。

隨後朱棣就被請過來,徐皇后嘆道:“陛下,皇兒想讓你做個百姓的天子,你願意不願意?”

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
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要懷疑朱棣的戰鬥力第一百七十章 禍國殃民的朝貢貿易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零二章 罪臣管不住手啊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二十章 茹尚書的小愛好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方孝孺門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棣不聽話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番外篇:敗家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