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

新的官學,這是念叨了許多年的事情,但是這東西又豈是輕易能鼓搗出來的?

劉邦立國,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纔想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而理學的醞釀,從周敦頤,二程,一直到朱熹,歷經北宋南宋,纔算成型。

如今想要幾年的功夫,就弄出來,着實不容易,可這一次觀察天文,確實給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契機。

此刻禮部尚書黃觀,當仁不讓,這是他的職責。

從天文臺回來,黃觀就直接到了女婿家,反正兩家也是一牆之隔,這麼大的事情,他跑不了。

徐顯忠不喜歡姥爺,他一來,就讓自己背詩,背什麼鬼啊?

小傢伙一看見外公,就撒腿逃跑,他已經不是兩歲的小孩子了,別想擺弄我。這小子邁開兩條小短腿,拿出追孔雀練出來的速度,還真就把黃觀甩在了後面。

黃觀看着他,忍不住嘆道:“還真是頗肖其父啊!”

聽到這話的徐景昌頓時漲紅了臉,瞪圓眼睛道:“這是什麼話?岳父大人,你難道不知道我一直聰明好學,老實巴交,規規矩矩嗎?以前京城的文武勳貴都說當學徐家子啊!”

黃觀眨了眨眼睛,笑道:“不是以前的人說的,是現在人說的……他們還說你出生的時候,遍地紅光,香氣四溢呢!”

“可別!”

徐景昌慌忙擺手,這話豈是能亂說的?

“您老也不想女兒守寡吧!”

黃觀輕哼了一聲,“別廢話了,往後這種事情,估計也沒什麼了不起了。”

徐景昌一怔,隨即恍然點頭。

翁婿坐在了書房裡,黃觀直接道:“陛下讓朝臣觀察天文,其用意何在?”

徐景昌道:“觀察天文,證明沒有天命存在,陛下並非秉持天命,皇帝並非神人……”

徐景昌越說,黃觀的眉頭越是緊皺,真要是這麼幹,只怕死在眼前吧!

“您要是這麼理解,按照這個鼓搗官學,估計遺禍無窮。”

黃觀一口茶水噴死這個兔崽子。

“這個道理我豈能不懂?我是問你,陛下是什麼意思?”

徐景昌道:“陛下的意思,大約就是拿開了天命之後,還有什麼辦法,能夠保證天子乃是九五至尊,至高無上。”

黃觀大悟,頷首道:“和我想得差不多……只是這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不然的話,儒家又豈能獨領風騷兩千年?”

徐景昌笑道:“屬實,原來的時候,或許還有點麻煩……眼下卻是有了一點眉目。”說着,徐景昌將一份更細緻的民間考評資料放在了黃觀面前。

黃觀盯着看了片刻,就想到了之前徐景昌拿這玩意捏住六部九卿的場景……他稍微思忖,急忙瞪大眼睛,傻傻看着徐景昌,喉嚨動了動,彷彿要說什麼,最後卻是什麼也說不出來。

見老岳父一副見了鬼的樣子,徐景昌咳嗽道:“您老怎麼了?用不用叫御醫?”

黃觀清醒過來,卻是驚慌失色,低聲道:“伱,你不會處心積慮,意在天子吧?”

徐景昌哼道:“您想什麼呢?我又不是大逆不道的人。”

“那,那你拿這東西幹什麼?咱們說的可是天命啊!”黃觀道:“莫非你想挾持天子?”

徐景昌一瞪眼珠子,“岳父,雖然您是長輩,但是也不許這麼誣陷您女婿啊!咱們要正本清源,說點正兒八經的事情,天命之說,到底有什麼用?”

黃觀正色,“天子乃是綱常之首,九五至尊,一言九鼎……儒家尊奉天子,是爲了有人能乾綱獨斷,天下不至於混亂。這也是孔孟聖賢目睹春秋戰國之亂以後,痛定思痛,所做出的的主張。”

頓了頓,黃觀又道:“只是天子高居九重,當真一言九鼎,萬一如始皇帝一般,不能愛惜民力,肆意調用民夫,大興土木,窮兵黷武,天下二世而王,這樣不行。必須要有挾持天子的辦法。”

“董仲舒天人三策,既是成全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又是以天命限制皇權,不許天子胡亂作爲,一明一暗,一陰一陽,盡顯智慧。”黃觀感嘆道:“正是因爲設計高妙,此後這麼多年,才無人能夠撼動。”

徐景昌笑着點頭,“沒錯,岳父真是一語中的……其實要我說,這個官學的核心,就是怎麼限制,不然的話,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恤民力,爲所欲爲,也是對的。官學也要鼓勵,百姓也要贊同……那這個官學就不是官學了。”

黃觀點頭,“確實如此。”

Wшw¸ttКan¸C〇

這對翁婿因爲是自己人,說得都很直白……無論如何,也不能認爲皇帝全知全能,幹什麼都是對的。

華夏自古以來,秉持一種理性,信神仙也要看靈不靈。

不會盲目篤信,不靈是不夠虔誠,那是不存在的!

所以前面駁斥殿興有福,做得從容不迫,把孔家從山東弄到了應天,也是絲滑無比。

破壞容易,重建困難。

所以正統官學,也只是一直在修訂,沒有拿出最終版本。

解縉已經忙活很久了,別的東西都好說,只是卡在了關鍵核心上面。

現在黃觀接手之後,一樣是卡住了。

該怎麼辦吧?

“岳父,其實該怎麼辦,已經呼之欲出了……陛下秉持民心治國,而民心從何而來,就是從這一份份調查而來!”

徐景昌輕輕敲了敲桌上的文稿,黃觀突然渾身一震,竟然豁然開朗,不由得一拍腦門。

“瞧我這個糊塗勁兒,果然,我明白了。”

黃觀心情大好……解開了最關鍵的東西,剩下就好辦了。

天心天命,這套說法前面已經駁斥過了,這一次黃觀卻是保留精華,但是又沒有一下子全盤否定。

說天命不存在,那也不對!

孔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

天命或許有,神明也或許存在,但是不能讓這些干擾朝政。

譬如說日月星辰,運行軌跡,自然有天文運算證明,並非神意。

風霜雨雪,水旱蝗災,那也是常情而已,不必大驚小怪。

救災需要的是人力物力,唯獨不是靠神力。

這一套東西說完……接下來就是天子的問題了,終於切入主題。

前面辯論殿興有福的時候,就已經講過了,朱元璋並非秉持什麼天命,也不是繼承誰的道統……前面道統斷絕,洪武大帝重興華夏。

現在接着這個觀點,大明天子,秉持萬民之意,治理天下,皇帝乃是萬民化身……萬萬千千的黎民百姓,想法衆多,心思各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所有事情,都需要天子關心,而後責令百官,仔細落實。

一句話,天子無心,以萬民之心爲心!

這玩意寫出來,黃觀長出口氣,只覺得通體舒坦,渾身輕鬆,簡直要飛了起來了。

“若是能成,老夫在千秋青史上,也有一筆了。”

徐景昌笑道:“您老人家六首魁元,早就有一筆了。”

“那不一樣!”黃觀感嘆道:“六首魁元只是會考試罷了,就如才子,留下多少詩篇,都不如大儒尊貴。差別太大了。”

徐景昌笑道:“那您現在可是能比肩歷代鴻儒了。”

黃觀眉頭微動,良久之後,嘆道:“尚需要一些火候。”

這位嘴上這麼說,可是心裡卻是樂開了花……他越是琢磨,這個說法就越是高明……過去講的是皇帝乃是天子,至高無上,尊貴無比。

這麼幹,其實是把皇帝和百姓越推越遠,從而讓天子高居九重,不聞人間煙火……看似是尊貴了,其實卻是將權柄交給了朝臣。

但是新的說法,天子無心,以百姓之心爲心。

這樣一來,天子就要體察百姓之心,瞭解民情,熟悉民間事務,就是天子的使命。

落到儲君身上,去地方學習,和百姓生活,瞭解民心民意,全都是必要的舉措。

諸如朱高熾去江西探查,深入鄱陽湖,就更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屬於善政。

而且把天子和萬民綁在了一起,這樣一來,天子的權力根基更加穩固,能得到的支持更多,從某種程度上,也更尊貴。

畢竟華夏大地有屠神的傳統,可天子真心和百姓在一起,誰又能殺了自己呢?

得民心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些全都有了妥當的說法,再也沒有半點問題。

黃觀只覺得自己渾身舒泰,就差大吼一聲:吾道成矣!

身爲儒士,皓首窮經多年,能在這個歲數上,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當真是死而無憾,含笑九泉。

黃觀隨即運筆如飛,絲毫沒有遲疑,連續努力了數日,總算把這篇鴻篇大作交給了朱棣。

朱棣接到了之後,竟然也是仔細拜讀……非但他自己讀,還把姚廣孝請進了宮裡,君臣一起研讀。

五日之後,朱棣降旨,編纂永樂大典,並且將這篇文章,定爲永樂大典的第一篇。

天子無心!

黃觀得到消息之後,大爲歡喜,不顧疲勞,到了徐府。

看到了外孫徐顯忠,這次沒讓小傢伙跑掉,一把抱了起來。

“我不背詩,我不背!”

黃觀大笑道:“放心,這次啊,咱們不背詩……背文章了!”

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八章 大寧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
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白鼠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六十六章 抄了漢王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三百三十五章 壞主意一堆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章 宴請黃家第一百零八章 朕是要做明太宗的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四十九章 咱們要有人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七十章 救命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八十一章 園藝假警告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八章 大寧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尼山鴻儒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