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

朱棣一連給徐景昌加官進爵,好處跟不要錢似的。當然不是憑空冒出來的,事實上徐景昌幫朱棣太多,而且很多事情還是沒法放在臺面上的。

比如徐景昌的存在,庇護了盛庸、保住了平安,維持了曹國公李景隆的體面,又彈壓了丘福、王寧等人的氣焰,算是維持了朝堂的平衡。

讓朱棣能夠兩條腿走路。

更厲害的是徐景昌在幾個皇子之間遊走,不但讓老大順利當了太子,還壓制住了老二的野心,不至於朱棣後院起火。

真是有了朝局平衡,家庭和睦,才能大力整頓財稅。

徐景昌犧牲了一個春節,逼着百官立下軍令狀,終於讓大明朝步入正軌。

說了這麼多,還不包括徐景昌在清理諸如茹瑺等舊臣的功勞,還有他勸阻朱棣,縮小靖難打擊範圍,維持皇家體面……

種種這些,一筆一筆,都記在朱棣的心裡,他必須賞賜徐景昌。

甚至說只要徐景昌不願意,朱棣是沒法把他拿下去的,這也是徐皇后提前去見徐景昌的原因。

徐皇后大包大攬,說朱棣不敢拒絕她的要求,未嘗不是替朱棣傳話……這裡面的種種,很難一下子就說清楚。

現在徐景昌願意退下來,朱棣就必須讓他滿意,不然的話,誰還給你朱皇帝辦事啊!

徐景昌不喜不悲,謝過天子。

就在大傢伙以爲結束的時候,朱棣又道:“徐景昌,你在通政司一年了,想必有些心得體會。你覺得如何才能幹好通政使這個位置,不妨和朕聊聊,讓朕心裡有數,接下來該讓誰接替通政使一職。”

壞了!

要了親命了。

這話問的,簡直比給徐景昌一堆職位還要嚴重十倍,因爲這意味着徐景昌能推薦下一任通政使。

也就是說,徐景昌並沒有失去對通政司的掌控。

他們冒着天大風險,搞掉徐景昌,結果卻一拳落空,事與願違……

吏部尚書蹇義面色凝重,

戶部尚書夏原吉目瞪口呆,其餘羣臣無不駭然心驚。沒弄掉徐景昌,反而讓他變得更強大了。

殺人不死反成仇,以這小子的性格,還不清算大傢伙?

朝臣們是越想越怕,越發惶恐不安。

但是人家君臣交談,根本不給他們插話的機會,只能徒呼奈何。

徐景昌斟酌了少許,這才道:“陛下,說到底,通政司還是承接公文,執掌奏疏題本,負責上下疏通,首重文書,必須文采過硬,學問篤實……臣少讀書,連字寫的都不好,不太適合通政使的位置,也是合情合理。其次呢,通政使溝通內外,要熟悉宮裡情況,也要了解朝堂百官,方便往來,尤其是要讓陛下信任,天子近臣更加合適一些。”

天子近臣!

這四個字可太重要了,能稱得起天子近臣的,不過就是寥寥幾人而已,又能承接通政使職位的,那就更少了。

果然,徐景昌又道:“眼下通政使參與旬會,討論朝堂大事,一般尋常官吏確實不行,最好品級地位足夠,至少也要是正三品以上,平級調動,不要超擢,才能服衆。”

話說到這份上,只要不是傻子都能聽得出來。

解縉!

他身在內閣,絕對的天子近臣。

文采出衆,天下聞名的大才子,處理區區公文,自然不在話下。

他在朝有些年月,和六部九卿都有往來,算得起熟悉朝政朝臣。

最最重要,他已經是正三品的禮部侍郎,平調通政使,也不算超擢。

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合情合理。

可問題顯然不是這麼簡單。

從翰林學士,直升禮部侍郎,朝野上下,沒有誰會多說什麼。哪怕宋禮滾蛋了,讓解縉接禮部尚書,大傢伙也只會感嘆這孫子運氣正好。

可是從正三品的禮部侍郎,平調正三品通政使,這事情就大了。

這已經不是超擢的問題,而是相當於拜相了!

咱就這麼說,六部尚書裡面,除了蹇義和夏原吉,任何一個接任通政使,都算是升官!

通政司在徐景昌的努力之下,已經成爲了不折不扣的怪物,權柄極重,實力極強。方方面面,幾乎無所不管。

徐景昌到底是勳貴的底子,不是科甲正途,他有優勢,也有劣勢……但是換成一個進士出身的官員,坐上通政使寶座,就能利用同科、鄉黨、師生、姻親……種種關係,編織一張彌天大網,徹底坐實宰相的身份。

好容易拿下了徐景昌,又來了一個更難纏的,這可真要命了。

朱棣想了想,心中也有了計劃。

他把目光放在瞭解縉身上。

“解學士,伱怎麼看?假如讓你接替通政使,可能做好?”

解縉慌忙躬身道:“回陛下的話,臣並非徐通政,通政司也不是中書省,臣不過是侍奉君父,爲同僚跑腿,斷然不敢有任何奢望。至於說什麼藉着通政司,恢復相權,那更是無稽之談。皇明祖訓放在哪裡,哪個膽敢違背?”

朱棣臉上含笑,對於解縉的謙卑非常欣慰。

這人就是需要摔打,當初那麼恃才傲物的大才子,現在也學會低頭了。

“既然如此,就由解學士接任通政使吧……你和定國公妥善交接,確保朝政運行順暢,朕也可以安心了。”

朱棣根本沒給羣臣發表看法的機會,直接一錘定音。

由解縉接替通政使一職……朝會結束,羣臣散去,各自憂心忡忡,夏原吉主動找到了蹇義,事情弄成這樣,你這個吏部天官要負責任。

其次,咱們必須想個辦法,拿出一個章程,不然後患無窮。

和他們惶惶不安相比,徐景昌和解縉這邊,就顯得和諧多了。

他們倆坐在值房,徐景昌拍了拍自己的椅子,笑道:“下次我就要坐在你的位置上,你坐在我的位置,咱們主客易位,朝局變化,也真是有趣啊。”

解縉慌忙道:“位置或許可以換,但是此心不能改。”

說着,他站起身,一躬到地,“徐通政,無論如何,下官都一心聽從調遣,唯命是從,如果有半句謊言,天打雷劈。”

徐景昌大笑,“解學士,你這麼說就錯了,我要是貪戀通政使的權柄,我就不會輕易交出來了。你坐上了通政使的位置,就要有你的想法,按照你的意思去辦……我們是朋友,可以商討事情,交流心得。我們不是主人奴僕,更不需要馬首是瞻。”

說實話,徐景昌的表態,有點大出預料。因爲在官場上,我提拔了你,那就是比父母之恩還大的知遇之恩。

你就要唯命是從,敢不聽話,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可徐景昌不一樣,他覺得誰都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利益,你不能要求別人,處處都聽你的,只要在大的方向上,彼此可以協調,能夠相互配合,不至於背後捅刀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他這種程度的放權和寬宏大度,讓解縉感激涕零,甚至足以抹掉當初放園藝假的仇恨。

“徐通政,生我者父母也,提拔信用我者,通政也!知遇之德,天地之恩,下官真不知道怎麼報答你!”

徐景昌笑了,“解學士,你也知道,我這個人報仇不隔夜,雖說有所準備,但你也應該知道,拋開一些不好說的事情,光是稅制改革,還有寶鈔這一塊兒,我就幫了夏原吉那麼多。這個混賬東西,侃侃而談,貪天功爲己有,實在是可惡,如果不給他點厲害瞧瞧,此恨難消!”

果不其然,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

徐景昌這貨,是真的不客氣。

解縉沒有任何遲疑,立刻道:“徐通政,你打算怎麼辦,是立刻彈劾夏原吉,還是?”

徐景昌一笑,“現在彈劾,能搞掉他嗎?”

解縉搖頭,“不能,秋糧在即,這可是一年當中,最大的一筆稅收,陛下爲了充實國庫,斷然不會拿下夏原吉的,除非……”

“除非什麼?”徐景昌好奇道。

“除非徐通政願意接任戶部尚書,畢竟大明朝就你們兩個最瞭解財稅了。”

徐景昌啞然失笑,“戶部那個爛攤子誰愛接誰接,反正我是不會摻和。其實夏原吉這傢伙還算是不錯,我要給他一個教訓,卻不是要把他從戶部趕下來。要找一個陛下信任,又有足夠本事的戶部尚書,還真不容易。咱們都是在大明朝這口鍋裡吃飯,砸鍋的事情可不能幹。”

徐景昌頓了頓,語重心長道:“解學士,你接了通政使的位置,別的話我一句也不想說,只有一個建議……我希望你能着眼朝局,維護大明的利益。”

維護大明的利益!

這話解縉明白,大約就是維護百官的利益,維護大局。

“下官牢記徐通政的教誨。”

徐景昌又笑道:“我這裡有一份奏疏, 是說戶部在去年,增設了二十三處倉庫,其中有八處沒有使用。”

解縉一愣,立刻道:“夏原吉靡費無度,虛耗國帑民財?”

徐景昌搖頭,“不可以這麼想,他說要充實國庫,增設倉庫也是情理之中……只不過倉庫沒裝東西,管庫大使倒是都配齊了。”

解縉一驚,“這是他任用私人,安插親信?”

徐景昌又搖頭道:“這也不算什麼,只是這八位管庫大使,倒是拿了盡忠職守的津貼,還是雙份。”

“啊!”解縉終於不淡定了,“還有這事?”

“大約是他們的倉庫沒有丟失物品,沒有蟲吃鼠咬,平安無事吧!”徐景昌感嘆說道。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
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倒黴的六部尚書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妖書案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把手教你害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零九章 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番外篇:真宰相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番外篇:敗家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三百零六章 鐵血宰相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一百七十八章 孔氏進京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