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

江南的連陰雨動輒十天半個月,朱棣在北平多年,已經習慣了北方的氣候。這是他就藩之後,第一次在應天渡過梅雨季。

淅淅瀝瀝的小雨,蔓延不斷,即便雨水偶爾停下,空氣中的濃重的溼度,也讓身體十分不舒服,幹什麼都不得勁兒。

總算等到了一個大晴天,可以出去野了。

朱棣迫不及待,一刻都不想忍耐。他帶着貼身侍衛,直接出了應天,前去射獵。

天子在馬背上,縱橫馳騁,手裡的弓弦響起,必有獵物倒下,忙活了一個上午,朱棣獵到了兩頭鹿,三隻山雞,一大串兔子,只可惜沒有虎豹一類的猛獸,還差了那麼一點意思。

不過在應天周圍,還能奢望什麼?

倒是聽鄭和說過,海外有不少奇珍異獸,等弄過來,就圈一塊地方,作爲皇家獵場,把珍奇異獸散進去,等着朕大顯身手……

朱棣心情大好,順路返回,正好經過一片房舍,從裡面傳出整齊的步伐踏地之聲。

朱棣一驚,這是軍營?

身邊的太監侯顯忙道:“回陛下的話,原來屬實是軍營,後來劃給了徐通政,他收羅了不少流民青壯,在這裡面學習本事。”

朱棣這纔想起來,“朕記得皇孫就在這個學堂吧?”

侯顯道:“沒錯,皇孫殿下可了不起了,舉一反三,一羣十幾歲的孩子,甚至二十幾歲的人,都比不過他。真不愧是龍種啊!”

朱棣大笑,“朕的大孫子,還能差得了!”

他擡頭看了看天,笑道:“時間還早,就去學堂瞧瞧,看看俺的大孫子在幹什麼!”

朱棣出來,只帶着侯顯和幾個侍衛,顯然一個太監是攔不住皇帝的,更何況侯顯也未必要攔着陛下。

此時午時已過,上午的文化課結束了。

下午請來了竹編的匠人,教學生編織斗笠蓑衣一類的東西……如果不感興趣,也可以出去活動。

反正這塊的教學挺寬鬆的,逃課也是家常便飯。

有一羣學生,普遍在十幾歲,只有少數幾個超過了二十,他們帶着自制的小馬紮,圍坐在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身邊,聽着這小子手舞足蹈講故事。

沒錯,這個小崽子就是朱瞻基。

雖說他年紀最小,但架不住成績好啊,而且不光成績好,他知道的還多。

什麼三國、水滸,各種戲曲,朱瞻基隨便講講,就能讓這幫年輕人大呼過癮。久而久之,朱瞻基竟然鼓搗起來了一個同學會。

哪怕比他大三倍的孩子,也乖乖聽他講課。

更有意思的是朱瞻基還把這幫人根據不同的主修科目,分成了幾個小隊,授予不同稱呼。

這小子儼然學堂的孩子王了。

朱棣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了朱瞻基在那裡手舞足蹈,講着水滸傳大聚義,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天罡地煞排座次。

朱瞻基的記憶力還真不錯,昨天晚上過了幾遍,此刻竟然把一百零八將背誦的一個不差。

好漢齊聚,必定是要幹一番大事業的。

咱們這麼多人湊在一起,也該弄出個名目來。

“我們也學着梁山泊,弄個一百零八條好漢。朱同學就是天魁星啊!”

“沒錯,大明及時雨,應天呼保義!”

有幾個小狗腿子帶頭大喊,朱瞻基立刻漲紅了臉。

“承蒙大傢伙看得起,我這個人沒有別的,就是仗義。你們放心,只要跟着我,從此吃香的,喝辣的。在應天城,都能橫着走。”

少年郎們倒是沒想過一個沒啥背景的小崽子,憑什麼橫着走?只顧着跟着起鬨,既然朱瞻基是天魁星,那誰是天罡星,誰是天機星……這可要好好爭一爭。

眼瞧着這幫同學吵起來了,朱瞻基眯縫着眼睛,滿心得意。

表叔在通政司的快樂,大約就是這樣,很好!

就在黑小子憧憬如何當大哥的時候,突然覺得脖子被命運扼住,緊跟着他就被提了起來,扭頭一看,朱瞻基差點嚇得叫出聲。

“皇……老爺!”

明明是爺爺,愣是變成了姥爺。

朱棣哼道:“你小子不幹正事,跟我過來。”

就這樣,朱瞻基在一羣小弟的目送之下,被朱棣帶到了學堂的客室。

剛進來,朱棣就看到了一個熟人。

解縉!

“你怎麼在這?”

解縉一見朱棣,嚇得魂不附體,準備行大禮,朱棣一擺手,“隨便過來瞧瞧……解學士,伱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淪落到了這個地步?”

解縉一聽,鼻子發酸,雖然沒有丟官罷職,但中年男人的艱辛他算是嚐到了……他是被徐景昌放了園藝假,並不是罷官,所以還要留在應天。

當然了,他這個情況,津貼是沒有了。

俸祿倒是還能領,只不過由於夏原吉的原因,一半俸祿折成寶鈔發放。

這還不算,他原本是租住的院子,知道他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又是新君眼前的紅人,根本不敢來催房租,哪怕白住,也是心甘情願的。

可是聽說解縉犯了事,得罪了皇后的大侄子,房東主動找到了解縉,房租先漲五成,你要是有意見,不願意住了,趕快搬走,我們還能省得麻煩。

解縉氣得咬牙切齒,稍微聽說落魄,便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小人,十足的小人!

我好比,潛水龍,困沙灘……

解縉覺得血都涼了。

就在這個難以維繫的關頭,楊榮找到了他,太孫在的蒙學,人數不少,缺少先生。你要是不嫌棄就去那邊教書。

解縉還覺得不好意思,“那就是一羣流民,識幾個字,往後也是充當工匠,我去只怕不合適吧。”

楊榮淡淡道:“陛下最喜歡的皇孫在那裡,你還覺得委屈人才嗎?難道打算後半輩子就料理家裡的花花草草?我言盡於此,告辭。”

楊榮揚長而去,解縉看着他的背影,沉吟片刻,又無奈長嘆。

他果然是落魄了。

不得不低下高貴的士大夫頭顱,沒法子,去吧!

轉過天,解縉就去了學堂,一轉眼,幾個月過去,大明都改元了,他還在這裡教書。

眼瞧着那些內閣學士指點江山,飛黃騰達,他是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熬了這麼久,盼了這麼久,陛下終於來了,我這是時來運轉了。

解縉拼命壓制着心頭的激動,恭順地站在朱棣身邊,用很平靜的語氣介紹了自己的經歷……朱棣想起了當初解縉提議募兵,平心而論,他是真的爲了大明好。

只可惜觸碰了勳貴利益,隨後又被徐景昌趕出了朝堂,蹉跎至今。

朱棣突然意識到一件事,這個解縉肯定不是徐景昌的人,又離開朝堂好幾個月,也不是老二和老三的人。

幾乎可以算是個孤臣,而且他又才華過人,見識不凡。眼前的難題,或可以聽聽他的意見……

想到這裡,朱棣笑容可掬,讓他先坐在一邊,隨後對朱瞻基道:“你小小年紀不學好,領着一幫同學胡鬧,成何體統?”

朱瞻基振振有詞,“皇爺爺,我可沒有不學好,識字,算學,我都是滿分的。我還會木工,會編織,會做傢俱……我可厲害了,那些同學比我大那麼多,他們都是服氣我的本事,纔跟着我的。不信皇爺爺可以問解先生。”

朱棣扭頭,看了看解縉,笑道:“解學士,這小子沒吹牛吧?”

解縉正色道:“陛下,皇孫殿下確實聰明好學,博聞多識。那些比他大的孩子,也願意聽他的,說實話,從他身上,臣看到了不少人傑的影子,頭角崢嶸,不可限量。”

朱棣哼道:“你過譽了吧?他還要弄什麼天罡地煞星,要學梁山泊的反賊宋江呢!”

朱瞻基不幹了,“皇爺爺,你不能光說孫兒,二叔還弄了個一心商會呢!我怎麼不能弄個天罡地煞會?”

朱棣猛地吸了口氣,“什麼一心商會?”

解縉忙躬身道:“回陛下的話,臣在民間也聽說了,就是漢王向外借貸,收了不少權貴的錢充作本金,這裡面有當朝勳貴,也有京中富商,人數多達百餘人。”

朱棣怔了一下,緩緩道:“老二倒是有些本事啊!”

解縉笑道:“都是龍種,自然不凡。”

朱棣眉頭挑動,突然道:“解學士,你看朕到底該選誰承襲儲君之位,繼承大明江山?”

解縉慌忙道:“陛下,此等大事,關乎國本,非臣所能談論。”

朱棣擺手,“這裡沒有外人,你大可以隨便說,朕也只是聽聽而已。”

解縉深吸口氣,心裡頭像是打鼓,自己被放了園藝假,估計這輩子的仕途就到頭了,除非有什麼逆天氣運,才能鹹魚翻身。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無論如何,自己也要把握住。

“回陛下的話,如今陛下正在盛年,勵精圖治,大明江山,國泰民安。三位皇子,盡是聰慧敏達之人,不管是誰,都能光大社稷。要說陛下有什麼憂慮的,臣以爲還是在皇孫這一代人身上。若是陛下能培養一個好孫兒,便是三代盛世,算上太祖皇帝,四代明君聖主,百年盛世大明,即便是漢唐也比不過啊!”

選個合適的皇孫,能延續三代盛世!

這話深深擊中了朱棣的要害。

他今年剛剛四十出頭,正是一個帝王的巔峰,如果按照老爹的壽命算,自己還有三十年,那時候三個兒子也都五十出頭了。

又能當多久皇帝?

相反,如果是好好栽培一個皇孫,彼時正好是盛年,足可以延續幾十年的國運……

“妙啊,解學士見解果然不凡。朕也想過,無論如何,要讓朕的大孫子繼承大統。”說着,朱棣把朱瞻基攬在懷裡,笑呵呵道:“解學士,從明天開始,你重回翰林院復職,替朕好好教導皇孫。”

終於死灰復燃,葉落重生……解縉撲倒地上,磕頭作響,“臣什麼也不敢想,唯有一心一意,輔佐吾皇,吾皇萬歲!”

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
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朱棣的酸腐愛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佛門考試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人父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九十四章 徐景昌的師兄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棣的承諾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五十七章 快去請景昌佛祖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九十八章 犬父虎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六十三章 熱鬧的通政司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棣也討好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十章 大明朝,寸土不能少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