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救命錢

徐景昌起來很早,他找了身便服,身上也沒帶多餘的配飾,只是拿了一把扇子,這還沒出正月,不爲了扇風,要的就是富家公子的氣派。

咱不說這扇子如何,光是扇墜就是一塊上好的古玉,宮裡的工,還是朱元璋御賜的。

實在是沒有辦法,別人的府邸有一件御賜之物,都要供起來。可徐府不行,徐達追隨朱元璋出生入死幾十年,位列功臣之首,又是兒女親家。

早些年徐輝祖、徐增壽他們時常往皇宮跑,逢年過節,沒少往家裡拿好東西。

徐景昌也不能讓好東西蒙塵,只能勉爲其難享用一番了。

“準備馬車,先去榮國公那裡,然後去秦淮河。”

家人一聽,都覺得新鮮。

咱們公子爺是真不走尋常路,帶着一個老和尚去喝花酒,逛青樓,這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儘管大傢伙腹誹,但也不敢說什麼。如今的徐景昌早就不是當初的小孩子,遇到了事情,還需要和家將商議。

作爲通政使,我權力是無限的。

在大明朝未必,但是在徐家,一定是這樣的。

他上了馬車,請來了姚廣孝,然後兩個人就到了離着秦淮河畫舫不遠處的茶樓。

當初徐景昌就帶着朱棣過來抓過官員,如今故地重遊。

姚廣孝翻了翻三角眼,“下次來這種地方,不要叫老衲了,沒興趣。”

徐景昌呵呵道:“您老人家是修佛的,我請你過來瞧瞧,什麼是百姓心中的佛菩薩,這是助你修行的好事,你卻只想着紅粉骷髏。咱們倆的境界啊,是差距越來越大了。”

姚廣孝呵呵兩聲,“老衲未見佛菩薩,只聞銅臭味。”

徐景昌笑道:“廟裡的神像皆是金玉堆起,由此可見,銅臭之道,最能通神。”

姚廣孝吸了口氣,淡淡道:“且看吧!”

老和尚不再多言,徐景昌也只是喝茶。

就在茶樓的下面,竟然是一處放貸的鋪面房。

門臉不大,只有兩間,遠不如很多氣派的大鋪子,倉促之間,也沒有太多準備,只是掛出了“漢王貸”三個字。

還沒開始營業,外面就已經熙熙攘攘,來了不少人。

還有報童拿着邸報,大聲吆喝。

不識字的也沒關係,竟然也有人幫着讀報,宣講借貸的事情。

“大傢伙都聽好了,這是漢王殿下的生意……漢王殿下知道嗎?就是有名的大善人,大明的良心,他心疼百姓,只要一成五的利錢,大家聽好了,這可是一年的利錢,不是半年,三個月。也沒有什麼利滾利的事兒。”

“你們不知道啊,漢王殿下爲了幫助窮苦百姓,都被奸賊誣告,罰了好多家產。可漢王殿下還是心疼大傢伙,願意放貸。”

“家裡頭缺錢的,青黃不接的,日子過不下去的。欠了印子錢還不上的,用不着賣兒賣女,都來這邊借錢吧,漢王擔保,童叟無欺啊!”

前幾天徐景昌讓王忠帶着漢王家產,應天遊街,這些日子邸報不斷宣傳,效果終於顯現了。

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了漢王的事情,儘管還有許多人將信將疑,但終究有人仗着膽子走出了第一步。

他們進去之後,很快就拿到了借款,喜滋滋出來。

大約過了半個多時辰,人羣當中,一個佝僂的老農鼓足勇氣,走了進去。

“俺婆娘害了重病,就差一口氣了,買藥的錢湊不上,有人跟俺說,

讓俺把閨女賣了,換錢救她娘,可俺琢磨着,就算她娘活了,聽說丫頭賣了,她也活不了……俺這是沒有法子了。”

老農說着,捂着臉痛哭流涕。

負責放貸的點頭,問道:“你家裡可有地?”

“有,不過是租人家的,要是俺自家的,早就賣了。”

放貸的又點了點頭,“那你會點手藝嗎?有沒有謀生的方法?”

老農道:“俺還是個泥瓦匠,農閒的時候能幫人家蓋房子,一年到頭,能賺點零花錢。”

放貸人員又問了問住處,是不是編戶齊民的良家百姓……老農一一作答。

放貸人員點頭,“伱這種情況,最多可以貸一百貫,到了明年這時候,還一百一十五貫就行。你願意嗎?”

老農怔了怔,嘴脣哆嗦道:“多少?”

“是一百一十五貫,年利一成五,聽明白沒有?”

“聽,聽明白了!”老農喜不自禁,一百貫寶鈔,聽起來很多,但是以現在的價值計算,一貫寶鈔三五十文,算起來也就是三五兩銀子,利錢還不到一兩,就是幾百文錢。到了夏天,起早貪黑,多修幾棟房子,不光是本鄉的,還有外鄉的,忙活幾個月,絕對能還的上。

能付出點辛苦,就把婆娘救活,傻子纔不願意!

“她跟我大半輩子,沒落到好。就怕借了錢,還不上,救不回她的命,還把全家搭進去。”

借貸人員耐心道:“這是漢王殿下安排的,如果確實因爲天災人禍,還不上借款,可以適當展期,至於利錢,可以協商,不會逼着大傢伙走投無路的。而且還可以告訴你一件事,借貸的這些寶鈔,可以拿來抵償田賦和丁銀,還能買食鹽。”

“是嗎?”老農驚呼,“衙門的老爺要嗎?”

借貸人員笑道:“你們我看的寶鈔,後面有戶部加蓋的大印,你放心,這些寶鈔不但能交稅用,還不折舊。這都是漢王殿下和陛下求來的恩典,大傢伙要相信,陛下和漢王都是希望老百姓好的,就是有些貪官污吏,他們黑了心肝,地方上還有些不講道理的豪紳富戶,敲骨吸髓。你放心,這是朝廷准許的借貸,漢王殿下的利錢還要交稅,誰敢阻撓,刑部的青天大老爺會給做主的……”

老農仔細聽完,一一記在心裡,這纔拿了一百貫,從正門出來。

他回頭望了望這間不大的鋪面,突然雙膝跪倒。

“活菩薩啊,俺磕頭了!”

說完這話,老漢才從地上爬起來,扭頭去了藥鋪……提了三副藥,匆匆回家……一個鄉下人,不是爲了救婆娘,哪裡敢進應天城?

他仗着膽子進了應天,找到了藥鋪,也問清了用藥……但是他帶着點那點錢,哪裡夠用!

在外面轉悠了好長時間,到了夜裡,他靠着一棵楊樹,睡了一夜。

想不出救妻子的辦法,他不甘心回去。

這要是回去了,就只剩下賣閨女了。

所幸藥鋪離着秦淮河這邊不遠,轉過天,聽到了有人拿着邸報講貸款的事情,老農仗着膽子來借錢。

他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勇敢過……平時連村子都不出的一個人,進了大明的都城,天下的腹心之地。

去了大藥鋪,問了當世名醫,又從漢王那裡借了錢,買了藥……老漢提着三副藥,一路小跑,拼了命往家裡趕。

等他回家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他剛推開門,一頭就栽在了院子裡。

聽到了聲音,兒子女兒匆匆出來, 左鄰右舍,鄉親們也都聞訊過來,把老漢擡進了屋裡。

“別,別管我,快給孩兒他娘熬藥。”

老農低低聲音嘟囔着,鄉親們聽見,也都很感動。

“老馬啊,放心吧,三舅媽去熬藥了,她會這個。我們給你下碗麪條,這兩天都沒吃東西吧?你這是餓壞了!”

這話說得沒錯,一個窮苦百姓,爲了救妻子的命,那是一文錢都捨不得花……拿到了借款,買了藥材,剩下的一點錢他也捨不得花。

京城的東西多貴啊!

往後還要賣力氣幹活兒,早點把錢還上,還有利錢,那可是一點不能少。

馬老漢吃了麪條,有了精神。

那邊老伴也喝了藥,不得不說這應天的名醫,就是厲害,光是聽症狀開藥,居然就有效。

三副藥下去,老伴當真好了。

而馬老漢這一趟應天之行,竟然就成了村子裡的名人。

別看離着京城不足百里,但是在這個閉塞的村子裡,敢去京城見世面的可不多,能辦成事情的更少。

尤其是還敢借錢,那就更厲害了!

村民們終於知道了,原來在應天,有個漢王殿下,利錢低,願意幫助窮苦人,是真正的活菩薩。

“姚少師,想要成佛不難,只要肯把借錢的利息壓低一些就行。奈何廟裡的佛菩薩恨不得把百姓口袋裡最後一枚銅板都變成繚繞的煙火。如此這般,別說是佛菩薩,就算是修羅惡鬼,也愧不能及!”

姚廣孝罕見當頭,“確實,看來老衲也少不得把財產拿出來了。”

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章 姑姑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
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無所不管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五十章 還真有個鴻儒會第一十四章 拿捏姚少師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發遼東第二章 姑姑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六十章 徐家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八十二章 徐景昌的小技巧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平一樣的的人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子柄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三十三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九十八章 朱家多奇葩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得償所願的朱棣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北平發展計劃第三十四章 怎如徐景昌所教相似?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