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

一杯烈酒喜相逢,兄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朱大胖子喜滋滋送走了二弟,信心爆棚,接下來就輪到了朱高燧。

相比起對付老二的謹慎小心,拿捏朱老三,簡直不要太容易。

兄弟見面,朱高熾直接道:“三弟,你的邸報涉嫌泄露朝廷機密,你做事太不謹慎了。”

朱高燧一怔,“什麼機密?”

“既然是機密,自然不方便告訴你。伱要想知道,可以去三法司說明。”朱高熾輕描淡寫道。

朱高燧臉色驟然大變,“大哥,你要告發小弟?”

“談不上,就是敲打而已。”

“敲打?”朱高燧無奈道:“大哥,這麼直白嗎?”

朱高熾笑道:“兄弟之間,不必那麼藏着掖着,不好!你現在確實是鍼砭時弊,但是有些朝廷還沒公佈的東西,你就給泄露出去,還攻訐朝廷重臣,說什麼要扒皮萱草。你還收取商人錢財,替他們宣揚,廣而告之……你收了多少錢,可是如實交稅,有沒有私相授受?老二可都交了稅,到了你這裡,總不能例外吧?”

朱高燧凝視着自己這位兄長,暗暗切齒。

“行啊,老大,你恫嚇兄弟,我去母后那裡哭,求母后做主。”

朱高熾忍不住大笑,“這是你大侄子那個年紀乾的事情,你怎麼跟個小孩子似的?你現在這樣,就算坐上了那個位置,向上,你要應付父皇的種種要求。向下,你要安撫朝臣,治理百姓。你看看滿朝文武,新舊勳貴,有誰能聽你的?”

放棄吧,朝堂的事情,不是你小娃娃能玩得轉的。

半個時辰之後,朱高燧委屈巴巴,幾乎哭着鼻子,垂頭喪氣,離開了大哥家。

擺平了兩個臭弟弟,朱高熾長出一口氣。

一切還算順利,但是距離成爲太子,似乎還差了臨門一腳。

眼下需要有個恰到好處的事件,彰顯出太子殿下的格局,收穫羣臣一致支持,他才能順利成爲大明的太子。

只是這個事件在哪裡呢?

是太祖託夢,還是天降祥瑞?

比如來一塊二百多斤大隕石,落在院子裡。

上面寫着體重超過此石,可爲太子!

那樣一來,朱大胖子就順利上位了。

只是怎麼想着都有點不合適,套路太老,一眼假,到底要怎麼辦纔好?

正在這時候,徐景昌再度登門。

“恭喜殿下,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朱高熾無奈道:“咫尺天涯,我現在還是沒有頭緒。”

徐景昌笑道:“不要緊,我這就送解決問題的良方了。”

“什麼良方?”朱高熾好奇道。

“最近通政司收到地方奏疏,其中都說浙西發生大水,波及十數個州縣,百萬黎民,生靈塗炭,情況十分危急。朝廷已經派遣官吏下去勘察,不日就會將結果上呈。想來朝廷又要想辦法賑濟災民,救助流離失所的百姓。”

朱高熾驚得臉色一變,忍不住道:“浙西可是富庶之地,竟然遭了大災,這可如何是好?”

徐景昌道:“戶部那邊的意思是多拿出一些錢糧,救濟災民,減免賦稅……但是這裡面有個事情不好解決。”

“什麼事情?”

“就是浙江是絲綢重地,遭了大災,生絲產量銳減……陛下籌劃下西洋,已經開始採辦貨物,其中絲綢更是重中之重,送給那些蠻夷酋長,跟海外富商貿易,都離不開絲綢。如果浙江不能迅速恢復,別說今年了,就算兩三年之內,都未必能順利下西洋。”

朱高熾眉頭緊皺,“父皇很在意下西洋……畢竟田賦是確定的,商稅增加也牽連到方方面面,舉步維艱。唯有下西洋,還海外蠻夷通商,貨品過去,金銀運回來,最是簡單方便,最得父皇歡心。”

徐景昌暗暗點頭,大胖子對下西洋的判斷是對的,只是你丫的爲什麼當了皇帝,就不支持下西洋呢?

由此可見,你也是個屁股決定腦袋的貨兒,或者說有心也無力。

“殿下,你想過沒有,如果咱們能趁機推行個以改兼賑,是不是就能解決眼前的難題?”

“什麼以改兼賑?”

徐景昌道:“發過水災的地方,淤積泥沙之後,土地肥沃,適合耕種……如果讓老百姓種上桑樹,多養蠶繅絲,織成絲綢,貨與西洋。他們賺到了錢,朝廷拿到了絲綢,豈不是兩難自解?”

朱大胖子白了徐景昌一眼,“你當我傻啊,生絲不能吃不能喝,如果朝廷不收糧食,改收生絲,老百姓肯定受一道盤剝,隨後糧價暴漲,又是一道盤剝,一頭牛剝兩層皮,你想殺人就直說,用不着拐彎抹角。”

徐景昌大驚失色,好厲害的朱大胖子啊!

“你怎麼能如此敏捷?”

朱高熾不客氣道:“表弟,父皇打了四年,我在北平守了四年,專門負責錢糧,你真當我什麼都不懂啊!”

低估了大胖子,徐景昌無奈嘆息,早知道這樣,就擁立老三了,他看起來比較傻一些。

“殿下,這事其實還有希望,只不過不能讓朝廷來做,應該換個人站出來。”

“誰?不會是賢弟吧?”朱高熾狐疑道。

“怎麼會!我纔不願意受累呢!”徐景昌笑道:“依舊是漢王殿下,讓他去收購生絲,和老百姓簽下約書,由他借貸百姓,購買糧食,渡過災年。他收購生絲,織成絲綢,賣給市舶司,作爲下西洋之用,如此一來,豈不是皆大歡喜!”

徐景昌雖說歷史不算太好,但是對神劇還是有點心得的。

以改兼賑,兩難自解……這是個不錯的想法,但爲什麼做不下去?

其實從賬目分配上面,就一清二楚,二十年間,織出來的絲綢,二百萬匹交給了宮裡,一百萬匹被各級官吏分潤,剩下一百萬匹,用來購買生絲,維持生產,艱難運轉。

絲綢的利潤是不小,但是按照這個分配比例,地方上能剩下多少?

老百姓要活着,商人要維持生產……必定有人要割肉補瘡,誰都不想犧牲,那就只有魚死網破。

所謂改稻爲桑的根本目的,不是富國裕民,而是第一集就講明白的填補虧空,織出來的絲綢一分一毫,都要充實國庫。

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結果也註定了南轅北轍,天差地遠……

“殿下,漢王主辦此事,朝廷只是協調監督,提供部分錢糧,救濟災民。生產出來的生絲,要有個合適價格,糧價又不能過高。可以發動邸報監督落實情況,隨時糾正錯誤……以改兼賑,寶鈔下鄉,這兩件事要放在一起辦,相輔相成。從戶部,到地方,上上下下,都能獲利,人心齊了,事情也就好辦了。殿下以爲如何?”

朱高熾認真思索再三,發現確實沒有明顯漏洞,只要執行能力足夠,幹成的機會非常大。

朱大胖子臉上露出笑容,“賢弟啊,這是你的主意,卻要讓我拿過來,進獻父皇,那我多不好意思啊!”

徐景昌直接給他一個大白眼,“你想什麼呢?這種事情也是你能主動提出的?下西洋的風聲早就傳出去了,百姓遭災,那麼多士紳大戶盯着,誰不想分一杯羹?你要是直接進獻方略,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我必須提醒殿下一句至理名言。”

“什麼?”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這是誰說的?孔子還是孟子?”朱高熾似乎沒聽誰說過啊。

“別管誰說的,你只要記住,絲綢生意背後是利益,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士紳大戶摻和。你要成爲儲君,第一條鐵律就是不要輕易揭爛瘡,誰也不知道最後會查到誰的頭上。一旦讓殿下難做,那就不好辦了。”

朱高熾深以爲然,用力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他又遲疑道:“對了賢弟,這事不會牽連到你吧?”

“說什麼呢?我比你還小心呢!”徐景昌回敬道。

朱高熾點頭,可又不解道:“賢弟,你告訴我這事,又不讓我去獻策,那我怎麼和父皇交代啊?”

徐景昌淡淡一笑,“這還不容易,百姓遭災,痛在殿下心上,你只要拿出家中財產,把皇孫的長命鎖,把世子妃的金手鐲都拿出來,捐給百姓,購買糧食,送去災區也就是了。放心,我也會跟着捐錢的,大傢伙力所能及就好。”

朱高熾又是一怔,“這麼幹,只怕解決不了真正問題,杯水車薪罷了。”

“但殿下可以收穫名聲,足夠順利成爲儲君了……我甚至都想好了,邸報的頭版,一顆火熱的良心,入主東宮,大明王朝喜得儲君!”

……

徐景昌和朱高熾商議妥當,到了早朝,天子駕臨,羣臣議事。

今天的主題非常明確,沒有多大一會兒,就討論到了浙西的洪災問題。

夏原吉主動道:“陛下,據臣所知,這一次水患,和太湖氾濫有關。浙西本是財賦重地,人丁稠密,此番遭災,百姓受苦,朝廷也舉步維艱,很是棘手。”

原來朱高煦退出,夏原吉也是個明白人,趕快給未來的太子爺鋪路吧,不然自己就有麻煩了。

果不其然,說到了這裡,朱高熾終於向前一步,站了出來,此時此刻,全部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萬衆矚目,羣臣歸心。

“啓稟父皇,百姓遭災,兒臣苦思冥想,不得救民良法。故此唯有竭盡所能,蒐羅家中金銀器皿,歷年父皇賞賜錢財,共計黃金三千兩,悉數捐出,以解燃眉之急。”

他剛說完,蹇義就立刻站出來,“殿下仁慈,臣也頗受感動,願意捐出三個月俸祿,用來賑濟災民。”

隨後六部九卿,就連徐景昌也不例外,紛紛慷慨解囊,氣氛熱烈。

朱棣默默看着,“吾兒果然仁慈之主啊!”

此話一出,大事成矣!

畢竟普通皇子可用不了“主”這個字,唯有太子,勉強算是半君,纔有這個資格。

漢王朱高煦咬了咬牙,老大,這第一局你算是贏了,可別高興太早,父皇還在,你身體也不好,咱們走着瞧!

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八章 大寧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
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十九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一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景昌,你該成婚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明朝需要你們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三百三十章 再無靖難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五十七章 年夜飯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六十章 徐景昌就是個混蛋第六十九章 漢王仁義啊!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一十三章 給朱高熾的大禮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三百二十章 讓大明更高大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二十一章 朱棣的雷霆之怒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八章 大寧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二百二十一章 漢王頗類陛下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祀功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嗎?第一百九十八章 羣賢畢至,衆正盈朝第九十二章 你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大都督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子大恩大德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牡丹徐景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一十八章 吾皇聖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九十章 你管這叫罷官?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三十八章 朕是孝子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