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

朱棣不關心什麼經營之道,一國宗室親王,在應天城公然被綁架,快四天了,沒有任何消息。

這要是小事,就沒有大事了。

他分開兩個倒黴兒子,衝了進去。

“十七弟,十七弟,你怎麼樣了?你別嚇唬四哥啊?”

朱棣拼命搖晃,奈何朱權就是不迴應,躺在牀上,跟死了差不多。朱棣怒不可遏,扭頭盯着倆混球,“說,你們把寧王怎麼了?”

朱高煦低聲道:“沒怎麼,他就是太疲憊了,要睡一會兒。”

朱高燧也跟着補充,“是啊,父皇,伱聽十七叔的呼嚕打得多響,真的沒事。”

朱棣仔細看了好半天,確實沒什麼事,終於鬆了一口氣。

然後對着兩個兒子惡狠狠道:“跟朕過來!”

朱棣要審訊他們兩個,好好問問,過去的四天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且朱棣十分好奇,寧王剛剛被帶走,就有人送信,接着寧王妃跑去皇宮,去找徐皇后哭訴。

隨後錦衣衛出動,應天府派兵,寧王府的護衛也出來了……大傢伙在京城,掘地三尺地尋找,愣是找不到一個大活人。

今天能綁走親王,明天就能綁走皇帝,後天會幹什麼,簡直不敢想!

朱棣一肚子怒火,可就在這時候,他突然聽到了一聲鐘響,悠悠揚揚,就連躥起的怒火都減了三分。

“那是什麼寺院?”朱棣往眼前一指。

手下護衛看了看,便回答道:“那是慶壽寺,姚少師就在這裡。”

“姚少師?”

朱棣這纔看出來一點端倪,這個小院竟然緊挨着慶壽寺,只有一牆之隔。

寧王丟了,所有人滿世界尋找,都沒有發現。

此時此刻,大傢伙也終於明白了,原來是藏在了姚少師的眼皮子底下。

這京城不能惹的人物裡面,姚廣孝的排名,未必算是第一,但絕對在徐景昌之上。老和尚的恐怖,那是不需要多說的。

誰也不敢來姚廣孝這裡撒野,誰也想不到,竟然會把寧王藏在慶壽寺的旁邊……

朱棣眉頭緊皺,看了看這倆混賬兒子,心裡頭漸漸有了眉目。

“丘福,你去把姚少師請過來。”

丘福剛要走,朱棣又囑咐道:“如果還有別人,也一起帶來。”

丘福心中疑惑,什麼是別人啊?

難道廟裡的小和尚也算?

他將信將疑,不過等他到了慶壽寺,一下子就明白了,禪堂之中,一個年輕人正在跟姚廣孝下棋,而且還抱怨慶壽寺的齋飯不好吃。

試問誰有這麼大的牌面啊?

那還用說嗎,自然是十處打鑼九處有他,大明朝的是非之源,站在了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的百官噩夢——偉大的通政使,徐景昌閣下。

“姚少師,徐通政,陛下有請!”

老狐狸看了看小狐狸,“走吧,別讓陛下等急了。”

當他們一前一後,出現在院落裡面的時候,一切真相大白,不需要多說。

朱棣心說就算給兩個混小子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隨便綁架朱權。

而且即便綁架了,也沒法做得天衣無縫。

但是多了這兩位,那就不好說了。

“少師,十七弟被他們折磨慘了,正在昏睡,叫都叫不醒。”

朱棣語帶責備,姚廣孝看了看徐景昌,意味深長嘆口氣,“陛下,還是等寧王醒過來,再當面對質吧。”

就這樣,又過了一陣子,寧王朱權總算被叫醒了,但他蓬頭垢面,神色憔悴,眼睛依舊泛紅,整個人都是呆呆的。

只是看到了朱棣,他突然眼睛放光,急忙撲過來。

“四哥,陛下!救命啊!”

朱權嚎啕大哭,滿肚子的委屈苦水,全都傾倒出來,滔滔不絕,恨意綿綿……“四哥,小弟老老實實,待在應天,喝着茶,聊着天,就被他們闖進來,就把我挾持走了。這是小弟這輩子第二次遇到這種事情了,四哥,小弟苦啊!”

朱棣的臉都黑了,因爲第一次幹這事的就是他自己。

當初他挾持朱權,拐走了朵顏三衛,纔有了靖難的成功。

現在倒好,梅開二度,如法炮製,又讓倆兒子學去了。

“十七弟不用哭,朕給你做主,替你出氣。”

朱權一聽,哭聲更大了,“四哥,小弟追隨四哥靖難,心甘情願。四哥帶走小弟的兵馬,小弟欣喜若狂,四哥不同意小弟回大寧,小弟毫無怨言,四哥不讓小弟換一處封地,小弟也願意侍奉兄長身邊……總而言之,兄長如父,讓小弟幹什麼就幹什麼。可君父如何能這般對待臣弟啊?臣弟讓他們抓來,關在這個院子裡,三四天的時間,不許我睡覺,反反覆覆,小弟痛不欲生,恨不能立刻死了!”

朱權雖然句句都是聽從兄長的,可每一句話都不離抱怨……而且直戳痛處,沒有他的兵馬,就沒有今天的永樂皇帝。

偏偏朱棣不許人家回大寧封地,也不換一處地方。至於當初承諾的平分天下,那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好了,連兩個侄子都敢綁架折磨他了。

朱權一肚子的委屈,就算拼個魚死網破,我也要討回公道。

“皇考,你走的太早了,孩兒受了委屈,被人欺負了,都沒有地方說去。我要去孝陵,去大哭一場啊!”

朱棣怒火中燒,再也按捺不住,“你們兩個給朕過來!”

朱高煦和朱高燧不得不向前兩步,朱棣怒喝道:“跪下!”

倆小子乖乖跪下。

朱棣喝道:“朕和你們十七叔,最是親密,宛如一人。你們不敬十七叔,就是沒把朕放在眼睛裡!可惡,可恨!”

“朕問你們,爲什麼要綁架十七叔,必須給朕說清楚,不然朕寧可宰了你們兩個,也要給你們十七叔出氣!”

朱高煦尚且鎮定,可朱高燧是真的害怕了。

他委屈巴巴道:“父皇啊,真的不關孩兒的事,我只是發覺十七叔私下裡冒充二哥的名聲,在發放漢王貸。他開了五家鋪面,叔叔冒名侄兒,這可是個奇聞。我才仗着膽子告訴二哥的。”

朱棣眉頭深鎖,當叔父的假冒侄兒,屬實過分。

“朱高煦,你怎麼講?”

朱高煦昂然道:“回父皇的話,此事屬實。孩兒也尊着十七叔,不想把他怎麼樣,更不願意去刑部打官司,所以才把他請過來,我們好好聊聊,把事情說明白就是。誰知道一下子拖了三四天,讓父皇着急了,孩兒有罪。”

聽到這裡,朱棣竟然有些無言以對……“十七弟,真如他們所言,你開了幾家鋪面,也在放貸?”

朱權想抵賴不認,可朱高煦那裡有口供,白紙黑字,容不得他不承認。

“陛下,臣弟確實也做了點經營,只是臣弟活在京城,開支太大,總不能坐吃山空,故此才做了點小生意,填補家用而已。縱然有些不當之處,大可以說出來,也不必如此過分,簡直欺人太甚。同爲天家子孫,大明宗室,竟然連一點金錢上的事情都不能容忍,小弟委實想不通。還請陛下給臣弟做主!”

朱棣深深嘆氣,這事情確實不好辦,兩個混小子過分,但是朱權做事也不地道……“姚少師,徐景昌,你們倆都在,給評評理。”

姚廣孝淡淡一笑,“老臣不知,還是讓徐通政來吧。”

徐景昌無奈,只能道:“陛下,臣和姚少師聊天,聽他說起過,當初宋太祖趙匡胤問丞相趙普,天下什麼最大,趙普沒有立刻回答天子最大,而是說回去思索,後來趙普跟趙匡胤講,是道理最大。”

朱棣微微點頭,“不愧是能說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賢相,這話講得很好,哪怕天子也要講道理。可現在他們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哪個道理更大,你可知道?”

徐景昌笑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臣也沒有本事說誰更對……但是臣覺得,這世上還有比道理更大的東西。”

“哦?”朱棣一驚,突然笑道:“徐景昌,你這話口氣更大,你是要推翻趙普的論斷啊!”

徐景昌笑道:“臣不敢,臣只是覺得架起鍋能煮肉煮飯,唯獨不能煮道理。所以天下間最大的東西,不是道理,而是財政!沒錢寸步難行啊!”

朱棣臉色一變再變,他又看了看姚廣孝,“少師,你說呢?”

姚廣孝長嘆,“佛門也要香火供奉,可見佛菩薩都離不開銀錢二字。”

朱棣沉默再三,終於點頭道:“朕明白了,千般事萬般事,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字:錢!”

朱棣扭頭看向朱權,目光中閃爍着寒涼,朱權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陛下,建文殘害宗室,天下大亂,皇兄是說過的,要善待宗室啊!”

朱棣深吸口氣,“這話朕是說過,可你聽到了,在這個大明朝,朕不是最大的,財稅纔是大明的根基,你假冒漢王的名義,私自放貸,又不跟戶部報備,敗壞鈔法,逃避稅賦……朕想保你,也無從下手。不過你放心,這種罪行,只要繳納罰款就夠了,不會要你的性命。”

寧王朱權淚流滿臉,沒錢了,跟要了他的命也差不多了。

突然他意識到了一件事,“陛下,臣弟願意交罰金,能不能想漢王賢侄那樣,也給臣弟宣傳出去,以後讓臣弟放貸,臣弟保證幹得比漢王還好,請陛下恩准啊!”

好傢伙, 這貨還想做第二個漢王,不得不說,心還是真大。

朱高煦的臉色也變了,好啊,你冒我的名也就算了,怎麼還敢搶我的生意?

朱棣也遲疑了,能行嗎?

此時徐景昌淡然一笑,“陛下,有些事情,發生一次,可以警醒世人,發生兩次,就貽笑大方了。”

朱高燧竟然也站出來,“父皇,兒臣的邸報宣揚二哥,已經是竭盡全力,如果還想重複。只怕連二哥都會受到牽連,動搖百姓的信心。”

朱棣神色凝重,緩緩道:“傳旨,送寧王去刑部!”

侍衛拖着寧王下去,朱棣又補充道:“傳旨百官,把朕的意思告訴他們,所有衙門,都要有舉動,嚴查偷逃稅款,絕不留情。”

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三章 永樂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八章 大寧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上架感言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
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一百三十三章 祖輩的功績第三百二十五章 躁動不安的朱棣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仁慈的朱高熾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十七章 讓人暖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一十二章 窮則懷恨在心,達則反攻倒算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二十六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三章 永樂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五十九章 朕把自己關進去第三百零五章 徐大忽悠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慈父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棣的變臉絕技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八章 大寧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六十一章 翻身仗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不當大冤種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五十六章 徐景昌的牢獄之災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明亂不亂,定國公說了算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劍出鞘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九章 孩子王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三十二章 陛下的神劍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上架感言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