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籌備

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王承恩聲音嚴肅的說道:“陛下,臣在王府多年,對王府忠心不二。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看着王承恩,天啓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才沉聲道:“傳朕的旨意,把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和東廠掌印太監魏朝給朕找來,朕有事情安排。”

雖然不知道具體會怎麼樣,可是現在知道了還是要做一下準備的,不過也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是,陛下!臣這就去!”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陳洪恭敬的說道,緩緩的轉過身向外面走去。

陳洪離開之後,天啓皇帝再一次坐回了龍椅上,看着空空如也的大殿,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都說明朝的皇帝是最輕鬆的,在天啓皇帝看來其實累的要命。緩緩的閉上眼睛,天啓皇帝覺得自己還是休息一下的好,不然等一下都沒精神了。

也不知道過來多久,天啓皇帝覺得有人搖晃自己,緩緩的睜開眼睛,就看到了王承恩那頗爲擔心的臉。慢慢的坐直身子,揉了揉自己發脹的臉,天啓皇帝沉聲問道:“朕睡了多久?駱思恭和魏朝來了嗎?”

“回陛下,已經一個時辰了,駱指揮使和魏公公來了有一會了,陛下是不是見一見?”王承恩看着天啓皇帝,小心翼翼的問道。關於天啓皇帝的性格,王承恩要比陳洪瞭解的多,?雖然是以前的天啓皇帝。不過前後兩位天啓皇帝都差不多,對於對自己好的人,都非常的器重。

接過王承恩遞過來的茶碗,天啓皇帝輕輕的抿了一口。沉着臉說道:“讓他們進來吧!也等了半天了!”

“是,陛下!”對着天啓皇帝一躬身,王承恩緩步的走下臺階,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時間不長,在王承恩的帶領下駱思恭和魏朝緩步的走了進來,兩個人跪倒之後。大聲的說道:“臣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

“臣東廠掌印太監魏朝。”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淡然的說道:“起來吧!朕小睡了一會兒,讓兩位愛卿久等了!”

“陛下心憂國事,實乃明君聖主,可是也要注意龍體,臣等沒能爲陛下分憂,是臣的罪過!”駱思恭緩緩的站起身子,聽到天啓皇帝這麼說,連忙躬着身子說道。

看着一邊拍天啓皇帝馬屁的駱思恭。魏朝心裡那個氣啊!拍馬屁一項是太監的特長,居然被駱思恭搶了風頭,臉上頓時有些掛不住了。倒是一邊的駱思恭看到魏朝這個模樣,頓時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對於兩個人小動作,天啓皇帝早就已經習慣了,他也樂的看到這樣的局面。如果臣子之間不爭鬥,那痛苦的就是皇帝了。只是這個爭鬥一定要有一個度,如果像東林黨一樣。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只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爲了贊成而贊成。那就沒有意義了。

輕輕大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沉聲道:“上次遼東的事情你們做的都非常好,朕的獎賞也都兌現了!希望兩位愛卿能夠更加的爲朕做事,朕不會吝嗇賞賜的。”

“臣本就是陛下的奴僕,無論皇上有什麼吩咐,廠臣都會竭盡全力。就算因此喪命。廠臣也無怨無悔!”這次沒有給駱思恭機會,天啓皇帝的話剛說完,魏朝就把話接過來了。然後一臉挑釁的看着魏朝,似乎是報了剛剛的一箭之仇。

“兩位愛卿的忠心和能力,在這次遼東的事情裡面。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印證。朕心裡很高興,大明朝有兩位愛卿這樣的臣子。不過遼東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朕還是需要兩位愛卿盡力辦差啊!”天啓皇帝意味深長的看着兩個人,沉聲說道。

兩個人對視一眼,又馬上分開,在天啓皇帝的話裡,兩個人都知道這次又有事情讓兩個人去辦。天啓皇帝說的嚴重,在他們二人看來應該是這次的事情應該比遼東個的事情更加嚴重。二人雖然對視了一眼,可是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慎重。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沉聲道:“兩件事情,你們兩個分開辦!第一件交給駱思恭。”天啓皇帝將目光轉向了駱思恭,沉着臉說道:“不知道駱愛卿有沒有聽說過聞香門?”

聽到這個名字,駱思恭的心裡就是一沉,在錦衣衛多年,駱思恭非常有經驗。看天啓皇帝的神態,聽天啓皇帝的語氣,駱思恭就知道,這個聞香門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雖然聽着像是江湖門派,可是駱思恭知道,這一定不是江湖門派。一個江湖門派,不可能讓天啓皇帝這麼關心。這樣一個組織,天啓皇帝非常的不喜歡,行事隱秘,那就只有一個結果,聞香門就是白蓮教。

想到這裡駱思恭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魏朝,二人又同時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答案。只不過魏朝是滿臉的幸災樂禍,凡是牽扯的白蓮教,案子就沒那麼簡單了。

雖然心裡想的很多,駱思恭的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一點,依舊是面部改色。似乎是皺着眉頭想一想,許久駱思恭才沉聲道:“陛下,臣對聞香門並不是很瞭解!”在官場這麼多年,駱思恭早就是一個老官油子了。

駱思恭心裡明白,這個時候說不知道,天啓皇帝只會有一些失望,只要案子辦的漂亮,那天啓皇帝自然是非常的高興。如果這個時候說知道,天啓皇帝那裡肯定有一堆活等則呢!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道:“這個聞香門的教主叫做徐鴻儒,是山東人。聞香門也是主要在山東活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就是造反。這次錦衣衛的任務,就是暗中查探和監視聞香門的動向,如果能夠找到徐鴻儒,給朕找個理由抓起啊!”

“是。陛下!臣回去就召集人手,安排一切!”稍稍鬆了一口氣,駱思恭恭敬的說道。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的目光又看向了魏朝,天啓皇帝沉吟了一下,才緩聲說道:“魏朝。這次朕給東廠的事情相對簡單一些。朕需要東廠派人去一趟四川,給朕查一查地方上的事物。最重要的是給朕查察那些土司,看看他們是否有野心造反。”

“陛下放心,廠臣回去就安排人手,即刻動身!”魏朝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看了一眼魏朝,駱思恭在心裡在一次疑惑了起來,怎麼天啓皇帝會知道聞香門的事情呢?白蓮教一項行蹤詭異,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天啓皇帝會知道呢?難道天啓皇帝還有別的手下?想到這裡,駱思恭的臉上不斷的落下冷汗。

天啓皇帝沒有看出駱思恭的異常,就算看出來,天啓皇帝也沒有這個心情搭理他。現在天啓皇帝全都是關於造反的事情,如何才能將這兩場反叛消滅在萌芽裡,天啓皇帝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輕輕的揮了揮手,示意兩個人出去,天啓皇帝現在都不想說話了。

等到兩個人離開。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緩步的向着後宮走去。或許在張皇后那裡。天啓皇帝能夠得到安慰。

天啓皇帝愁眉不展的時候,建奴這邊可是一片歡騰,看着已經痊癒的父汗,皇太極心裡穩定了很多。

在屋子裡掃視了一圈,努爾哈赤笑着說道:“都坐下吧!”

這些人裡面有建奴的將領,努爾哈赤的兒子。八旗旗主,部族頭領,可以說是整個建奴的領導層。

輕輕的嘆了口氣,努爾哈赤有些無奈的說道:“上一次的瀋陽城之戰,我們大金敗了。這沒有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本就沒有什麼!本汗今天找大家來,是爲了另外一件事情。在說這件事情之前,本汗先問一問,部族的日子可還好過?”努爾哈赤一邊說着,一邊把目光看向下面的衆人。

努爾哈赤的話說完了,可是屋子裡卻沒有人說話,全都低着頭,偶爾還能聽到一聲嘆息。

許久,努爾哈赤也嘆了口氣,沉聲說道:“天公不作美,我們的日子不好過啊!可是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孩子沒有飯吃,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族人餓死!所以本汗決定征討大明朝,擄掠奴隸、糧食、牲畜,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活下去!”

努爾哈赤的話說完了,屋子裡面沒有一個人說話,氣氛頓時有些壓抑。每個人都低着頭,有的還在不住的搖頭,一臉的苦笑。

淡然的笑了笑,努爾哈赤沉聲道:“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本汗能夠理解和接受。”

又是一陣沉默,許久一位部族頭人開闊說道:“大汗,攻打明朝並不是明智之舉,瀋陽城一戰,我們損兵折將。如果這個時候還去攻打瀋陽城,我覺得除了繼續死人,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

這個人的話剛說完,屋子裡的人都緩緩的點了點頭,接着又有幾個人開口說道。大概的意思都差不多,再打瀋陽,沒有什麼好處。

一直笑着看着在坐的這些人,努爾哈赤非常喜歡這樣的氣氛,等到所有人都不說了,努爾哈赤才笑着說道:“你們都想錯了,這次本汗不打算攻打遼東,而是借道科爾沁部。”緩緩站起身子,伸手指了指後面的地圖,努爾哈赤沉聲道:“如果從這裡突入大明朝,一定能夠劫掠到很多的東西,足夠我們生活下去的了。如果有可能,本汗還想去大明朝的京師看看。”

屋子裡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全都默默的看着地圖,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在不斷的變換着。沉思了許久,一個部族頭人沉聲問道:“大汗,那我們怎麼解決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還有遼東孫承宗的軍隊?”

努爾哈赤依舊淡然的笑了笑,便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不過是皇太極給他的計劃。至於他們父子商量的計劃,努爾哈赤是一個字都沒有。正所謂人多嘴雜,最機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在一次陷入了安靜,每個人都在心中思考着,努爾哈赤有乾剛獨斷的能力。可是還願意和大家商量,很多人都明白這是努爾哈赤籠絡人心。

許久,一個部族頭人沉聲說道:“餓死不如戰死,戰死男人,不能餓死女人。我同意了,這件事情可以做,爲孩子和女人,男人就應該上戰場!”

這個人話雖不多,可是說出來的話,卻是深深的觸動了大部分的心。在他之後,又有幾個人站了出來,最後所有人都同意了。

看到這一幕,努爾哈赤大聲的笑了起來,頗爲豪爽的說道:“好,事情這就這麼定了,明天我派人去聯合蒙古諸部,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然後我們就上戰場了,給士兵們吃點好的。”

會談結束了,所有的人都離開了,屋子裡面就只有皇太極和努爾哈赤。看了一眼一表人才的皇太極,努爾哈赤笑着說道:“今天沒有說是你想出來的注意,不會怪阿瑪吧?”

笑着搖了搖,皇太極沉聲道:“父汗日理萬機,這些事情自然瞞不過您,如果這個建議是我提出來的,他們是不會同意的。只要大金好,兒子就好!”

拍了拍皇太極的肩膀,努爾哈赤笑着道:“科爾沁那邊就由你去談吧!畢竟現在掌權的還是你的岳父,而且前幾他們好像還有和你聯姻的意思,這次你也剛好去看看!”

“是,父汗,兒臣謹記!”皇太極聽到聯姻兩個字,心裡就有些不舒服,可是他知道這不是自己任性的時候。大金和科爾沁是堅不可摧的盟友,很大一部分就是兩方面的聯姻。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娶了科爾沁部的女人,大金也有女人嫁到科爾沁部去!通過頻繁的聯姻,來保持兩家的關係。

似乎看出兒子的性質不高,努爾哈赤拍了拍皇太極的肩膀,沉聲道:“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改變的,父汗不能爲你做什麼,爲了大金,父汗只能委屈你!”(未完待續。。)

第74章 體檢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181章 人和人第629章 談判四第18章 寶劍第221章 范文程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53章 籌建第80章 審問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191章 騎兵第610章 招生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627章 談判二第401章 登岸第641章 拔刺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266章 滿桂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130章 採納第627章 談判二第219章 佔領第505章 迷局第42章 內庫和人第336章 心第517章 對決第368章 心思第20章 試探第429章 城門第527章 計劃第230章 聯姻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8章 父子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642章 咆哮第65章 請辭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98章 暗樁第550章 算計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04章 希望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368章 心思第220章 涌動第368章 心思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18章 衝進去第135章 局勢二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57章 戚家軍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169章 高宏第2章 提上褲子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224章 一個月第224章 一個月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24章 天亮了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531章 步伐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281章 投降吧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98章 暗樁第235章 徐家集第47章 進京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626章 談判第89章 隆中對一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517章 對決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473章 小鎮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46章 木盒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322章 審問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120章 探子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589章 日出第150章 準備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
第74章 體檢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181章 人和人第629章 談判四第18章 寶劍第221章 范文程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53章 籌建第80章 審問第147章 建奴來了第191章 騎兵第610章 招生第397章 微服私訪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627章 談判二第401章 登岸第641章 拔刺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266章 滿桂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130章 採納第627章 談判二第219章 佔領第505章 迷局第42章 內庫和人第336章 心第517章 對決第368章 心思第20章 試探第429章 城門第527章 計劃第230章 聯姻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8章 父子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642章 咆哮第65章 請辭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98章 暗樁第550章 算計第574章 朕要去南京第504章 希望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368章 心思第220章 涌動第368章 心思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18章 衝進去第135章 局勢二第399章 人命官司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57章 戚家軍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169章 高宏第2章 提上褲子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89章 隆中對一第180章 朝堂下的陰謀第224章 一個月第224章 一個月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324章 天亮了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531章 步伐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281章 投降吧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98章 暗樁第235章 徐家集第47章 進京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626章 談判第89章 隆中對一第433章 欽差到南京第517章 對決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473章 小鎮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46章 木盒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322章 審問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120章 探子第49章 讀聖賢書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589章 日出第150章 準備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