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朝會一

天啓元年的一月十九,本來是非常平淡的一天,可是整個京城的官員卻知道今天很特殊,因爲今天是天啓皇帝召開庭審的日子。在朝堂上審理官員,大明立國這麼多年也很少這樣的陣仗,這讓很多官員都有些緊張。

因爲泰昌皇帝駕崩,天啓皇帝取消了上元節的慶祝,這讓原本應該繁華的京師,這段時間顯得分外的蕭索。也讓很多人覺得這就是山雨欲來,平靜的下面隱藏的是巨大的波浪。

隨着太陽升起,大明的官員都知道事情要來了,伴隨着鐘鼓齊鳴,大明在京的四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的武官全部都向着一個地方聚集,那就是紫禁城的皇極殿。此時所有大臣都很困惑,每年的年首都會舉辦大朝會,可是今年天啓皇帝卻並沒有召集。這本來沒有什麼,大朝會雖然是古來就有的規制,可是上不上還是要看皇帝本人。

只是現在所有人都疑惑了,因爲這次天啓皇帝招來了在京的文武百官,而且舉行朝會的地方就是每次大朝會舉行的皇極殿。難道一個熊廷弼的事情,還要在皇極殿審理嗎?這也太興師動衆了。更多的有心人都能明白,這次的事情真的麻煩了。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不相同,也沒有人交頭接耳,目光平直,挺胸擡頭。

“皇上駕到”,隨着陳洪熟悉的喊聲,天啓皇帝緩步的走進了皇極殿大殿,宮殿裡面的頓時響起了禮樂聲。

等候在外面的大臣也是魚貫而入,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文官的領頭人乃是內給首輔大學士,剛剛被加封爲太保的孫承宗。武官的領頭人則是大明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定國公徐希,在這二人的帶領下,文武百官緩緩的走進大殿裡。

等到都走了進來,百官在孫承宗的帶領下,對着天啓皇帝三拜九叩,口中好喊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輕輕的擡起手,天啓皇帝面容嚴肅的道:“平身。”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頓時愣住了,因爲他麼看到了天啓皇帝的服飾。今天這位年輕的陛下沒有傳常服,而是穿上了冕服,頭上帶着平天冠,在腰間還握着一把寶劍,看起來英姿勃勃的。看慣了這位少年天子溫文爾雅的樣子,這種氣勢逼人的打扮,頓時讓那些文官有些不適應。反倒是另一側的世襲勳貴和武官都是心神一陣,甚至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在明朝皇帝很多時候都是穿着便服的,冕服和平天冠除了祭祖祭天或者登基等大的禮儀,皇帝是很少穿着的。不像漢朝的時候,皇帝平日裡都需要穿着的。

沒有理會下面大臣的目光,天啓皇帝向下面掃視了一眼,此時他已經越來越喜歡這樣的感覺了。“衆位愛卿,今天的朝會有幾件事情要定下來,所以有什麼人有什麼事情,現在就奏上來。”天啓皇帝的聲音雖然不大,可是聽起來卻是讓人一陣。

半晌,大殿裡依舊安靜,沒有一個人說話。這些大臣也不傻,這個時候天啓皇帝擺出這麼大的陣仗,明顯就是要處理大事的,自己的那些小事還是寫個摺子遞上去吧!就連準備辭官的戶部尚書王林光,此時也是將袖子裡的奏摺向裡推了推,誰也不想做出頭鳥,生怕被天啓皇帝給煮了。

“既然衆位愛卿都不想說,那朕就說說!”輕輕的笑了笑了,天啓皇帝接着道:“先說說熊廷弼的事情吧!”

見天啓皇帝直奔主題,大臣們都是鬆了一口氣,他們心裡都明白,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位新皇帝登基之後並沒有培植自己的心腹,也沒有安插自己的心腹,這是不正常的。此時都沒有認爲孫承宗和楊鶴是天啓皇帝的人,畢竟上次的事情並不是天啓皇帝主導的,就算有人察覺了一點點,也沒敢肯定。

在這樣的時候,誰也不想做天啓皇帝立威的對象,天啓皇帝上次罷免了一個顧慥,就已經讓很多人心裡沒底了。這個時候如果還找不自在,那可就真的是腦袋有問題了。

“這件事情本應該在上次的早朝就解決,只是朕的身體有些不舒服,所以才拖了下來,今天就解決了吧!”天啓皇帝對着下面看了一圈,最後將目光落到了御史馮三元的身上。

“馮愛卿,那日你參劾熊廷弼,不知道這幾天可有什麼新的證據嗎?”天啓皇帝的聲音不帶絲毫感情,臉上的表情也是絲毫不變,擺明了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

“陛下,臣有罪。”馮三元此時已經是臉色蒼白汗如雨下,昨天晚上他去見兵部尚書姚宗文被拒之門外,他就知道自己被拋棄了,他們要抽手了,而自己就成了棄子。在痛恨這些人的同時,馮三元心裡就是害怕,他可不認爲以自己的能力能搞倒熊廷弼。那些人收手了,就證明事不可爲,遼東的楊家都未見得能夠保得住,更何況自己。內閣大學士都是說罷免就罷免,自己不過是一個御史。

馮三元也曾想過在大殿之上,來一次死諫,就算被打一次廷杖,自己也能名揚天下了。可是馮三元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熊廷弼本就沒有什麼罪責,這純屬栽贓嫁禍,一旦朝堂上有人拿出證據,自己肯定會遺臭萬年的。

看着跪在地上磕頭的馮三元,天啓皇帝微微一笑,這個時候就不能太光明正大了,還是弄一些小手段的好。

“馮愛卿,你這是做什麼?有什麼話經管說來,朕自當爲愛卿做主!”天啓皇帝的語氣似是頗爲關心,又像是有些好笑,總之是讓人捉摸不透。

“陛下,臣有罪啊!臣失察,在沒有真憑實據之前就參劾遼東經略熊廷弼,請陛下治罪。”馮三元此時跪在地上,身子不斷的發抖,看起來很是可憐。只是他的心裡卻帶着幾分希望,暗暗的道:“希望你不要騙我,只要我倒戈,你們就保住我。”想着昨天晚上來見自己的人,馮三元把自己的心一橫,自己這次豁出去了。

小高潮!求票票!求推薦啊!

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91章 圍城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67章 孫承宗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32章 選將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119章 震動第170章 無賴第188章 審問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518章 撤軍第532章 武研院第68章 覲見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78章 博弈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595章 進皇宮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2章 博弈第33章 幕後第425章 秦淮河第626章 談判第235章 徐家集第586章 急躁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8章 寶劍第133章 思考第602章 李旦第566章 崔福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426章 交易第130章 採納第516章 行動吧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106章 私心第287章 張家口第34章 登基第411章 任長樂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46章 木盒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175章 許顯純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473章 小鎮第181章 人和人第158章 暮色第593章 去皇宮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48章 周嘉謨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103章 老狐狸第633章 溫馨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123章 到了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528章 逝去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90章 隆中對二第540章 憤怒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495章 地道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117章 抉擇第54章 家宴第542章 杭州第376章 大喜第158章 暮色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158章 暮色第126章 籌備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7章 君前第394章 平定第71章 燧發槍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
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91章 圍城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372章 今年的最後一天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67章 孫承宗第600章 方從哲之死第332章 選將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119章 震動第170章 無賴第188章 審問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75章 老兵不死第518章 撤軍第532章 武研院第68章 覲見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78章 博弈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78章 我們跑吧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595章 進皇宮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2章 博弈第33章 幕後第425章 秦淮河第626章 談判第235章 徐家集第586章 急躁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8章 寶劍第133章 思考第602章 李旦第566章 崔福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544章 各自的對策第426章 交易第130章 採納第516章 行動吧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106章 私心第287章 張家口第34章 登基第411章 任長樂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545章 憤怒的官應震第46章 木盒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175章 許顯純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473章 小鎮第181章 人和人第158章 暮色第593章 去皇宮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48章 周嘉謨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103章 老狐狸第633章 溫馨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123章 到了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528章 逝去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90章 隆中對二第540章 憤怒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495章 地道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117章 抉擇第54章 家宴第542章 杭州第376章 大喜第158章 暮色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158章 暮色第126章 籌備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7章 君前第394章 平定第71章 燧發槍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