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范文程

苦笑着搖了搖頭,范文程將目光落到了皇太極的身上,頗爲猶豫的說道:“貝勒爺,我的主意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大功一件,能夠爲貝勒爺以後繼承汗位打下基礎。可是如果失敗了,或者有什麼閃失,貝勒爺恐怕就和汗位無緣了。”

范文程的話說的很輕,語氣也很淡然,只是他說出來的話,卻是非常的重要。輕輕的端起茶杯,皇太極慢慢的陷入了沉思,父汗努爾哈赤兒子衆多,能夠繼承汗位的人卻沒幾個。在四大貝勒之中,大貝勒代善有勇有謀,老成持重,是繼承汗位的不二人選。二貝勒阿敏,能征善戰,性格卻非常的魯莽衝動,脾氣也是非常的火爆,他是不可能繼承汗位的。

三貝勒莽古爾泰,爲人桀驁不馴,同樣能征善戰。可是上一次瀋陽城之戰,莽古爾泰丟了一隻胳膊,以後能不能上戰場都不一定,對汗位自然沒有競爭力。

這個時候有資格繼承汗位的就只有兩個人,大貝勒代善和四貝勒皇太極。這個時候得到范文程這樣的言論,皇太極必須謹慎的思考一下。

沉吟了許久,皇太極沉聲道:“先生,還是先說說辦法吧!讓我斟酌一下!”

緩緩的點了點頭,范文程沉聲道:“打仗,打的不光是軍隊,還有國力。相對來說,大明朝地大物博,軍隊很多,我們大金是沒有什麼勝算的。自從薩爾滸之戰以來,明朝的朝廷黨爭非常的嚴重,他們沒有對與錯的看法,有的只是利益的不同。或許他們堅信自己是對的,可是很多人卻害了大明朝。”

看了一眼皇太極,范文程沉聲道:“貝勒爺,遼東之地是大明的一塊地,不能把他從大明割裂開來看,要整體看。明朝的黨爭直接影響着遼東。只是現在不一樣,要看到明朝朝廷的變化。”

看着范文程一副雲淡風情的樣子,皇太極頗爲急迫的問道:“先生,有什麼不一樣嗎?”

喝了一口茶,范文程沉聲道:“天啓皇帝登基不足一年,可是在這一年裡大明朝發生了很多事情。朝堂上腐朽的東林黨被貶斥,雖然沒能徹底的粉碎掉江南的那些人。可是卻讓這些人在朝堂上沒有了話語權。在另一個角度上,東林黨的這些人是我們大金的支持者。我們的糧食、食鹽、武器裝備,全部都來自這些人,天啓皇帝打掉了他們,要比打一個打勝仗,對我們的威脅大得多。”

輕輕的嘆了口氣。范文程一臉無奈的說道:“即使我們再打一次瀋陽之戰,在敗一次,也沒有什麼事情。明軍騎兵薄弱,不能在野外也我們決戰,死一些人,過一段時間我們能也就能恢復過來,傷不到元氣的。可是現在呢?遼東的這邊的線被掐死了。我們只能依靠陝西那邊的走私了。”

皇太極略微沉吟了一下,頗爲嚴肅的說道:“這個我也在想,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恐怕陝西那邊很快也會出問題。按照天啓皇帝的做法,這件事情遲早會發生的,這也是我今天來找先生的原因。”

緩緩的點了點頭,范文程沉聲道:“遼東這邊天啓皇帝重用孫承宗,從上次瀋陽城之戰來看。孫承宗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天啓皇帝對他信任有加,朝堂上黨爭沒有辦法撼動他,所以孫承宗短時間內不會離開遼東。”

贊同的點了點頭,皇太極頗爲憂心的說道:“孫承宗剛剛到遼東,就讓我們吃了一個大虧,可見這個人的能力非常的不錯。不用多說,如果讓他在遼東呆上一年。我們就不要在想打下瀋陽城了。如果讓他在這裡經營三年,恐怕攻守就會易位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范文程慎重的點了點頭,沉着臉說道:“是這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些什麼,不能眼看着這種事情發生。”

苦笑着搖了搖頭,皇太極頗爲無奈的說道:“那怎麼辦?我們也沒有辦法!此時如果在去攻打瀋陽,打不打得下來暫且不說,恐怕已經不會再有人贊成了。”

“貝勒爺,我說過了大明朝地大物博,力量雄厚,再看看我們大金,力量對比太懸殊。一旦大明朝沒有了內亂,我們很難有可乘之機啊!”范文程看着皇太極神色淡然的說道,不過聲音中卻是帶着淡淡的喜悅,顯然已經想到了非常不錯的辦法。

“先生有什麼辦法?請講!”皇太極一直覺得面前的范文程是個人才,在大金能打仗的人不少,可是能夠出謀劃策的人卻幾乎沒有。

“大明有一句話,打鐵必須自身硬。想要攻打大明,生存下去,甚至向當年蒙古人一樣入主中原,大金要做的就是有一個件事情,那就是不斷的壯大自己。”范文程一邊說着,一邊緩緩的站起身子,在牆上打開了一張巨大的地圖。

看着皇太極,范文程笑着道:“這是我在一個商人手裡買到的,大明工部繪製地圖的復刻本,非常清楚的畫着整個大明的疆域。”

伸手指着地圖上,范文程笑着道:“大明朝有這麼大,可是我大金卻是有這麼大,想要和大明朝抗衡非常的困難。”說着范文程把手向東側一指,沉聲道:“這裡是朝鮮,我大金一定要想辦法把朝鮮拿下來,那樣我們就能夠有靠海的港口。一來有朝鮮人給我大金種糧食,我們就能擺脫糧草不足的窘境。另外我們可以建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船,就可以和明軍在海上交戰,能夠攻擊明軍在海上的補給。現如今明軍的糧草軍械都藏在島上,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如果有了船就不一樣了。”

滿意的點了點頭,皇太極沉聲道:“先生果然大才,以前總是到朝鮮去搶奪,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佔領這裡。今天聽了先生一席話,真是茅塞頓開啊!”

“貝勒爺,我們思想裡就是有差異的,貝勒爺從小過着遊牧的生活,自然和我想的就不一樣。在我看來,大金想要強盛,就要立國,只有作爲一個國家,纔有能力和大明朝抗衡。我們可以學一學當年的蒙古,他們攻佔宋朝時已經平定了整個北方。如果我們向東征服朝鮮,向西征服蒙古,把蒙古人全不吸收到我們這裡,我們就對大明朝形成了包圍的趨勢。如果是那個樣子,我們進攻大明朝,就沒有必要走防禦嚴密的遼東。從原來吐蕃到遼東大面積的草原,就可以任由大金的騎兵奔馳。我們可以選擇任何一個大明朝防禦薄弱的地方突入大明朝的腹地,到那個時候,無論是劫掠又或者是攻佔,我們都有了主動權。”伸手在地圖上一畫,范文程一臉興奮的說道。

沉思了許久,皇太極沉聲道:“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蒙古人變成蒙八旗,建立三十萬的騎兵隊伍。我們就有能力和明軍展開大規模的會戰,在朝鮮建立水師,能夠襲擾大明的海防。如果順利,我們還能和倭國還有海外的異族進行貿易,我們的物資也會非常的豐厚,那個時候我們就有了全面和大明朝決戰的實力。”

輕輕的皺了皺眉頭,皇太極沉吟着道:“可是大明朝不能讓我們壯大,如果攻打朝鮮,很難保證大明朝不會在後面攻打我們。如果西征林丹汗,也難保大明朝不出兵干預,先生的設想很難做到啊!”

淡然的笑了笑,范文程沉聲道:“這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把大金當成一個國家來經營,接下來的幾年,這個就是大金國的目標。至於眼前,我們要做的是儘量挑起明朝的紛爭,讓大明朝自顧不暇,我們纔有機會實現我們的想法。”

“先生的佈置非常好,可是現在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大金國的近況很困難,沒有糧食,有一半的人都在餓肚子。”皇太極雖然希望范文程的設想能成功,可是以大金現在能力,很難做到這一點啊!

“眼下想要緩解大金的局面,能做的事情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劫掠。我們劫掠的目標有兩個,一個就是朝鮮,另一個就是大明朝。劫掠朝鮮的難度比較小,雖然明軍佔領了瀋陽前衛,可是想要救援朝鮮,恐怕沒有那個實力。我們只需要在朝鮮方向擺上兩萬騎兵,大明朝的軍隊肯定不敢輕舉妄動。”看着皇太極,范文程沉聲說道。

略微沉思了一下,皇太極遲疑的說道:“我們是不是能夠一舉拿下朝鮮?實現先生的計劃?”

緩緩的搖了搖頭,范文程沉聲道:“大金之所以需要吞併蒙古,原因只有一個,我們人少。雖然大金的騎兵戰鬥力頗高,可是現在也就有八萬,我們能夠拿到朝鮮的兵力能有多少啊?時間託得太久了,大明朝這邊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想要實現我的計劃,是要征服蒙古諸部,具體就是聯合葉赫部,征討林丹汗!一旦成功,我們就有了兵馬進擊朝鮮。”(未完待續。。。)

第426章 交易第23章 鬥法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22章 抉擇第597章 九邊第62章 早朝之上第160章 人手第79章 夜晚第446章 鹽政第518章 撤軍第587章 打算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518章 撤軍第339章 因由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4章 家宴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479章 不忍心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03章 南京第7章 君前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21章 見面第100章 葉志高第4章 原來如此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57章 開始了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15章 呂后第220章 涌動第487章 準備第82章 信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581章 顏思齊第228章 科爾沁第526章 爭奪第601章 海匪第72章 試炮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94章 平定第587章 打算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601章 海匪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43章 吏部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217章 夜襲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444章 抄家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83章 來龍去脈第210章 楊嗣昌第458章 甘薯第486章 安心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609章 開臺第251章 廣寧第265章 南北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38章 揍他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8章 寶劍第565章 軟禁第300章 望江樓第375章 考狀元第412章 擬旨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495章 地道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06章 早朝詩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511章 拜師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1章 密談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18章 寶劍
第426章 交易第23章 鬥法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187章 賀世賢的懷疑第422章 抉擇第597章 九邊第62章 早朝之上第160章 人手第79章 夜晚第446章 鹽政第518章 撤軍第587章 打算第635章 天降大霧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631章 乘風破浪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428章 東廠的刀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518章 撤軍第339章 因由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54章 家宴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479章 不忍心第500章 兵圍鐵嶺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403章 南京第7章 君前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421章 見面第100章 葉志高第4章 原來如此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463章 各自算計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57章 開始了第263章 攻打三屯營第15章 呂后第220章 涌動第487章 準備第82章 信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581章 顏思齊第228章 科爾沁第526章 爭奪第601章 海匪第72章 試炮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94章 平定第587章 打算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601章 海匪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43章 吏部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217章 夜襲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444章 抄家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335章 大雨傾盆第509章 宋應升的懷疑第83章 來龍去脈第210章 楊嗣昌第458章 甘薯第486章 安心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609章 開臺第251章 廣寧第265章 南北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538章 揍他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8章 寶劍第565章 軟禁第300章 望江樓第375章 考狀元第412章 擬旨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495章 地道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206章 早朝詩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511章 拜師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51章 密談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18章 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