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選定

對於自己接下來要面對的,張嫣心裡早就有了準備,自己距離那個位置只有一步之遙,看着身邊的王氏和段氏,張嫣的心裡不只是什麼滋味。

這一個月裡,姐妹三人的感情還算可以,這個時候卻成了對手,不過以後應該還是姐妹吧!

剛剛劉克敬來叫三人的時候,三個人已經在外面的等了有一會了,這個時候來到大殿裡,也沒有敢擡頭。只是按照剛剛叫教的規矩,對着上面施了一禮,然後便站在那裡不動了。

“你們都是來自哪裡?都叫什麼啊?”皇太后看了一眼三個女子,滿意的點了點頭,語氣輕緩的問道。

“回太后,小女子張氏,來自河南。”

“回太后,小女子段氏,來自山東。”

“回太后,小女子王氏,來自南直隸。”

皇太后滿意的點了點頭,便將目光看向了天啓皇帝,畢竟是皇帝大婚,選誰還是要看皇帝的意思。畢竟這不是選太子妃,太子沒有說話的權力,這可是選皇后,這皇宮裡還沒有人敢代替天啓皇帝做這個主啊!

看着站在那裡的三個少女,天啓皇帝的心裡也是微微一動,長的都是很漂亮。後世的自己要是能娶上一個,那都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只是年齡似乎太小了點。

不過天啓皇帝也沒有反對的理由,爲了這件事情花費金錢人力無數,全國範圍內的挑選,自己要是拒絕了,還不定惹出什麼事情來呢!對於這三個人,天啓皇帝還是知道的,只有張嫣適合當皇后,不僅僅因爲歷史上就選了他。

這個張嫣頗有才學,最重要的是人品,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時候,他就自殺殉國了。這樣的女子不娶,那還能找什麼樣的?

慢慢的來到了皇太后的身邊,在他的耳邊小聲的嘀咕了幾句,便有些不好意思的坐了回去。

“好了,你們回去吧!”皇太后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兒子,對着三個人淡淡的吩咐了一句,便招手將劉克敬叫了過來。

“太后,老臣在!”快步的來到皇太后的身邊,對着太后施了一禮,笑着道。

皇太后此時似乎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看了一眼劉克敬,笑着說道:“陛下準備立張氏爲後,去將張家人接過來,賞賜一座宅子,先住着。”

“老臣這就去辦!”對着天啓皇帝和皇太后施了一禮,劉克敬便要大步的走出去了。

“等一下”,劉克敬的腳步剛擡起來,天啓皇帝便把叫住了,緊接着又笑了笑,“你去吧!”

等到劉克敬走了,天啓皇帝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皇天后,小聲的道:“母后,這次的事情都需要哪個衙門做主?”

“好了,這個你就別操心了,一切都有母后來操持,等你冠禮之後,就着手安排你們大婚!”摸了摸天啓皇帝的手,皇太后淡淡的道:“轉眼間皇上也長大了,老身就算是去了,也沒有辜負陛下!”

皇帝選後了,這個消息一直在京師傳揚着,最近剛剛有穩定的趨勢,可是現在又再次翻騰了起來。皇后的人選已經確定了下來,是來自河南的張氏。明朝的皇后本就是來自民間,最起碼大多數都是如此,臣民們關心的不過是這位皇后的人品和長相。

選後的消息剛剛傳出來,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了,天啓皇帝馬上就要冠禮了。其實天啓皇帝冠禮的事情早就定好了,早在泰昌元年的十月份,禮部尚書孫如遊便上書請天啓皇帝冠禮。這件事情也就這麼定了下來,同年的十二月,欽天監卜的吉時,天啓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卯時大吉。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天啓皇帝都在爲這件事情做準備,其實天啓皇帝沒在意,其實這件事情,禮部和欽天監的人一直都在準備。

河南,祥符縣,張家莊。

自從張嫣去了京城之後,張家莊就彷彿一下子衰敗了下來,莊子裡的人都沒有人人氣。無論是張老夫人還是張老爺,甚至是莊子裡下人,都彷彿失去了什麼似的。

看到張府的樣子,原本喜氣洋洋的縣令李昌茂也高興不起來了,甚至都不好意思到張家來了。

這一天,張府的門口卻來了一隊人馬,大概有百十人的樣子,讓人吃驚的不是人數,而是這些人的身份,都是錦衣衛。

走在前面帶路的是祥符縣的縣令李昌茂,此時這位縣太爺是一臉的喜氣,走起路來都是一搖三擺的。

“李兄,不知這是?”張老爺出來之後就被嚇了一跳,自己的院子裡站立的都是錦衣衛,縣令都來了。

看着出來的張老爺,李昌茂趕忙走上前去,一把拉住張老爺的手,笑着道:“恭喜張兄,賀喜張兄啊!”

頓時將張老爺弄的一愣,這喜從何來啊!可是還沒等他問,一邊的錦衣衛已經走了過來。

“這位可是張國紀,張老爺?在下乃是錦衣衛千戶陳發,特地來請張老爺全家進京。”對着張國紀抱了抱拳,帶頭的錦衣衛來到了張國紀的身邊。

這位張老爺雖然是舉人出身,可是卻也沒有見過太大的市面,一聽錦衣衛來了,還要全家進京,頓時呆住了。

“張兄,張兄?”李昌茂頓時覺得有些不對,剛忙伸手拉張國紀。

“你,都怪你,要是沒與你,我張家怎麼可能落到今天的地步?”張國紀是醒過來了,可是卻一把掐住了李昌茂的脖子,面色猙獰的大聲喊道。

李昌茂頓時被驚呆了,還沒等他想明白怎麼回事呢,便已經覺得有些呼吸苦難了。一邊的陳發雖然不知道怎麼了,還是讓人將兩個人分開了。

“張老爺,雖然您的身份尊貴,可是也不能這樣說話吧?就算不謝恩,也不能污衊皇上,我們可是錦衣衛!”陳發頓時覺得不可思議,這還有人不願意做國丈的?這人的腦袋是不是有病啊?

“你們不是押解我們進京的?”張國紀也反映了過來,可能是自己誤會了?

李昌茂和陳發對視了一眼,接着便同時大笑了起來,李昌茂拍着張國紀的肩膀道:“你的女兒選爲皇后了,你要當國丈了!”

第446章 鹽政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604章 定論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26章 夜宴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251章 廣寧第167章 抉擇第51章 密談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43章 吏部第454章 氣勢第388章 四強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44章 皇后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354章 警察第385章 御前第343章 行軍第453章 火炮第266章 滿桂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35章 徐家集第548章 遠見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28章 科爾沁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339章 因由第81章 出發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524章 見面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154章 開戰了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23章 準備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203章 到了第139章 大婚一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96章 大清洗第176章 歡喜禪第44章 徐光啓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539章 難民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346章 改軍制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223章 準備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195章 時機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120章 探子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430章 廠衛第605章 回京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00章 望江樓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133章 思考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75章 朝議第67章 孫承宗第115章 下雪了第287章 張家口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70章 火器廠第17章 計劃第46章 木盒第343章 行軍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125章 命案第32章 博弈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522章 太子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300章 望江樓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567章 殺人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616章 鄭芝龍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149章 謀劃第28章 奏摺第446章 鹽政
第446章 鹽政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604章 定論第129章 東廠和錦衣衛第126章 夜宴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251章 廣寧第167章 抉擇第51章 密談第329章 天啓皇帝的師弟第43章 吏部第454章 氣勢第388章 四強第13章 無聊的朝會第144章 皇后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354章 警察第385章 御前第343章 行軍第453章 火炮第266章 滿桂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235章 徐家集第548章 遠見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28章 科爾沁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402章 這麼多人第339章 因由第81章 出發第619章 遼東有事情了第524章 見面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154章 開戰了第420章 跳樑小醜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349章 三千五百萬兩白銀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23章 準備第290章 各自謀劃第203章 到了第139章 大婚一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96章 大清洗第176章 歡喜禪第44章 徐光啓第624章 冰釋前嫌第539章 難民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346章 改軍制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223章 準備第552章 兩份奏摺第195章 時機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120章 探子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430章 廠衛第605章 回京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00章 望江樓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133章 思考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75章 朝議第67章 孫承宗第115章 下雪了第287章 張家口第618章 還有客人第70章 火器廠第17章 計劃第46章 木盒第343章 行軍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125章 命案第32章 博弈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522章 太子第242章 三軍並進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300章 望江樓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567章 殺人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71章 午門獻俘第616章 鄭芝龍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149章 謀劃第28章 奏摺第446章 鹽政